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军真是爱民如子!”
堀田正盛拍了一句马屁,然后又急忙跪下说道:
“大将军,下臣此次奉我军将军之命,来天朝是为了向天朝求援的,求大将军救一救日本百姓……”
随着堀田正盛自然是泣不成声的讲述着东虏海盗是何等的暴虐,残暴,听着他的描述,朱国强的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来——说的好像你们日本人多么善良似的,当年你们当倭寇的时候,对大明的百姓可不手软啊。
不过即便是心里这么寻思着,但朱国强仍然是神情肃穆的听他讲着,直到他说完时,才附和道。
“建奴暴虐如此,实是让人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方才消心头之恨!”
“大将军,日本是小邦寡民,而且东虏从海上四处而来,神出鬼没,实在不是日本所能敌,还请大将军发兵朝鲜,不但可以救天朝旧藩朝鲜脱离东虏奴役,而且也能救日本于水火,让日本免遭东虏袭击……”
堀田正盛再次磕头道。
“请大将军念在日本对天朝恭顺如此,发兵救我!”
面对他的请求,朱国强沉吟道。
“发兵?名不正言不顺!”
呃?
什么?
“估且不说其它,朝鲜已经弃华背名,实为不逆,我大明焉能救援逆子之理?至于日本……”
盯着堀田正盛,朱国强反问道。
“堀田,你告诉我,我大明为何要发出救日本?日本可是大明藩属?”
“这……”
大将军的问题,让堀田正盛变成了哑巴。
尽管对于历朝幕府将来来说,获得大明册封的小印印都是令人无比期盼的事情,可是他们嘴上却从来不承认日本是大明藩属。毕竟,日本还是有天皇的,当然,对于幕府将军来说,他们更乐意通过“天皇”任命的将军与天朝册封的“日本国王”,来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权威。
其实,对于德川幕府来说,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一直试图得到天朝的册封,甚至在许多外样大名的眼中,天朝册封那也是表明幕府合法性的基础之一。
可问题是,大明不册封啊!
可现在问题来了,过去幕府将军求册封,封的是幕府将军,不等于说日本就是大明的藩属,至少他们嘴上这么安慰自己。
现在大将军问的这个问题,一时间堀田正盛还真回答不出来。
见堀田正盛变成了哑巴,朱国强继续说道。
“既然日本不是,那我为何要要救日本?”
“大将军,去年岁末,我家将军已经与将军签署通商条约,开辟租界于天朝,如此,又岂逊于朝鲜事大慕华,我家将军拳拳事大慕华之心,实在是发自肺腑啊!”
“不过只是租界而已,当年东虏初起为患辽东时,我大明于朝鲜开辟新镇时,朝鲜王非但许以裂土,而且征粮饷助我军需,更直接派兵数万助战,如此事大慕华又岂是日本所能相比!”
嘿,居然要比孝顺?
大明的干儿子里头,有谁比朝鲜更孝顺,虽说朝鲜王难免有私心,可对大明确实是孝顺啊。非但朝鲜王孝顺,大臣们也孝顺,李王这边降了清,那边就有大臣们开始谋划起政变,背华弃明这分明就是“得罪天下”的大逆之罪,当然要推翻他。
这样的儿子多好……
日本,也就是个逆子而已!
“况且,我天朝商船往日可以随便进出日本各港,而现在却只能进出长崎,且商品只能卖给指定商人,难这就是德川将军的事大之心吗?”
大将军的反问,让堀田正盛的后背冒出了汗来,上一次方以智在江户谈判时,就试图开辟几个商港,对于这种会打破将军垄断海外贸易利润的事情,将军自然不可能答应啊。
甚至,将军之所以在租界上让步那么多,就是为了不开其它商港。
可现在,这些都成了日本“不诚心事大”的明证了。
现在怎么办?
其实在来大明之前,在与将军商议请天朝发兵朝鲜时,他们就已经意料到这种情况了——大明怎么可能为日本火中取栗呢?
东虏……那也是大明的生死大敌啊!
堀田正盛磕头道。
“启禀大将军,东虏之所以会劫掠日本,实际上是为了壮大实力,以图谋再犯天朝,要是大将军任由他们劫掠日本,久而久之其必定会进一步壮大,到时岂不就为祸大明……”
对于他来说,这似乎是唯一能够说服明国的理由了,毕竟这也是事实,你们出兵,仅仅是为了救日本,同样也是为你们自己着想啊。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只是,现在我十万大军刚刚北伐结束,正需要时间休养生息……”
盯着堀田正盛,朱国强摇头道。
“眼下实在找不出来,出兵助日的理由啊!”
第439章 要睡天皇的男人
“眼下实在找不出来,出兵助日的理由啊!”
虽然大将军的声音不大,可堀田正盛的心里却也知道,他说的是事实,毕竟他的军队刚刚打过一场大仗,击败十几万建奴,令其西逃千里,这样的大仗之后,军队肯定需要休整,只是这样的休整需要多长时间?
一个月?
两个月?
还是半年?
甚至一年,一年后,那些被东虏抢的不要不要的外样大名们,估计一个个都造起反来了——将军如果不能解决海盗,他们可是会自己动手的。
打海盗?不一定有效果。但他们肯定会借口造船,借口出海,然后,趁机重兴贸易,壮大自己,到那时,那些被压制多年的外样大名,必定会成为幕府的心腹之患。
等上一年半载的,第一个撑不住的是幕府!
就在堀田正盛想要继续游说大将军果断出兵时,只听见似有所思的大将军突然问道。
“听说天皇芳龄17,尚未婚配可是?”
什么?
瞬间,堀田正盛有些惊愕的看着大将军。他说什么?
去年方以智可不是去日本游山玩水的,他在谈判的同时,也在探听日本的各种情况。就是长崎的租界那边,也在收集日本的情报。
现在的日本天皇。
明正天皇……是女人!
是个女天皇!
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朱国强也吓了一跳,居然有女天皇!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这个明正天皇因为外祖父是江户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所以在七岁时就接受父亲的让位——其实是因为卖紫衣被幕府逼着退位的,随后她就继位为女天皇,但在二十岁时就把皇位让给同父异母的弟弟。与奈良时代叱咤政坛的前辈女天皇相比,她这个女天皇的实权极为有限。
毕竟,这个时代的天皇就是个摆设,按照德川幕府的规定,天皇也就是修修学问,唱唱歌就行了,其它的事一率不能问。甚至就连紫衣——这种象征僧人荣誉的东西,朝廷也不能私自授予紫衣,但向僧人授予紫衣是朝廷的一大经济来源,她爹就是因为私授紫衣,违反《公家诸法度》,被幕府逼退位的。
不过由于是将军的亲外甥女,她和幕府关系倒也不错,不过,也就仅仅是不错而已,江户时代的朝廷财政困窘,皇子常常出家为僧、皇女往往不婚,至于她在退位后也只能在宫中终老,一直活到72岁。
其实,去年知道日本天皇是个十六刚的小萝莉时,朱国强还真没动什么念头,不过,在得知堀田正盛居然来求援,临时起意的打起了那个小丫头,不对,打起了天皇的主意。
满清的皇后咱睡过,这睡天皇又是什么滋味?
当然这种不可靠人的心驰神往之外,朱国强也有他这么做的深意——日本是个随时可能反噬主人的恶犬,但是这头恶犬也有它的过人之处,如果能够利用好,日本就会成为大明的忠犬,但怎么利用呢?
除了大明必须经始终保持强大之外,吞并日本也是其中的一个选项,这个吞并不一定要使用武力,在这个争认大明爸爸的时代,在大明爸爸这个金字招牌还闪闪发光,在整个东方世界都在以敬畏的眼神望向大明的时候。武力,真的不是第一选择。
毕竟,这个时代不同于两百年后——满清窃据中华毁掉也汉民族用两千余年在东方世界树立的以华夏为核心的世界观。这个“儒家华夷思想”同样影响到中国周围的国家,他们长期受汉文化的熏陶,民族文化和民族自尊大为提高,已不甘心以夷狄自居,特别对周边未接受中国文化的“夷狄”产生了优越感,故以“华”而自豪,他们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的不渴望着成为“华”的一员,而不是“夷狄”。
就像日本、越南都是自称“中华”一样,他们嘴上,身体,对于“中华”都是诚实的。
现在……正正好!大明这个金字招牌正是耀眼夺目之时,利用好了,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把这些地区全部变成“自古以来”的国土。不过,因为日本则游离于华夷秩序边缘,独立性和民族自尊较强,仅仅只是靠思想上的认同还不行。
仅靠思想不行,那就肉体吧!
有了思想加肉体上的认同,自然也就全面认同了!
“既然尚未婚配,可嫁于我为妃!如此,我出兵助日本,那也是情理之中啊!”
什么!
大将军要娶天皇!
堀田正盛惊愕的看着大将军,几乎是下意识的他就想要拒绝,开什么玩笑,幕府之所以能够把朝廷玩的死死的,甚至连个摆设都谈不上,还不是因为朝廷无力进行任何反抗——手中没有兵马啊!
可要是天皇嫁给了大将军,那可就有了靠山了,万一要是朝廷借机索取权力的话,到时候怎么办?
“大将军,这,这,天皇的婚事,实在不是小臣能做主的。况且,大将军贵为天朝宗室,又岂有远赴日本的道理。”
这会堀田正盛的心里奔腾着各种念头,你堂堂天朝的皇家宗亲,怎么可能就瞧得上咱们这些“夷狄”了,居然要娶日本的天皇?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情啊。
尽管如此,可他却突然有种荣幸感——大明的宗亲,甚至可能是未来的皇帝,居然要娶日本的天皇,这岂不是对日本的认同,这待遇,就是朝鲜也没有吧!
虽说心态有些复杂,可堀田正盛却也觉得这件事不太现实——总不能让大将军到日本做皇夫吧。
“那用得那么麻烦,直接让明正嫁到大明来就行了!”
什么!
愕然的睁大眼睛,堀田正盛道。
“嫁到大明?”
朱国强笑道。
“对,嫁到大明,至于给天皇的贡米,直接折算成银两,交到长崎租界衙门就行。”
天皇,不一定非要在日本。
英国女王不还是印度皇帝嘛,重要的那个头衔。
大明皇帝,朝鲜国王,日本天皇、广南国王……哎,这头衔可真够长的。
哎,为了大明天朝的未来,自己就牺牲一下色相吧!“说”服一下日本天皇吧……嗯,就是睡服!
牺牲一下色相,把这个明正天皇纳到后宫里头,将来的时机成熟了,发布一道“王政复古”诏书,收回大权,到时即便德川幕府想反对,也别想号令外样大名,有那些外样大名的支持,在日本推行郡县制,不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了天皇和那些外样大名,把日本吞并,不过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赐贵族姓氏啦,给平民姓氏啦,什么德川、毛利,通通变成中国的,至于日语,也会变成汉语。两百年后,那还有什么日本人、朝鲜人,早就被民族融合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大明自身要足够强大。
面对大将军的要求,堀田正盛说道:
“大将军,天皇的婚事,实在不是小臣能作主,还请大将军准小臣回日本后禀报将军,天皇后,再回复大将军。”
“可以。”
朱国可笑了笑,那会给日本人回绝的机会。
“我会派遣婚使随你一起回日本。”
见状心知已经不能拒绝的堀田正盛跪地磕头道:
“请大将军放心,下臣会尽量促成此事,只是请大将军能够出兵朝鲜,让下臣可以说服将军。”
好歹也是要纳日本天皇为妃了,不能不没有什么表示,况且,眼下部队已经完成准备了,按计划,就是这两天开始进攻朝鲜,正好,顺便表示一下吧。
认真考虑之后,朱国强说道:
“这样吧。我会先派兵打下鸭绿江两岸的建奴据点,至于朝鲜,等婚事成了再说。”
这样有诚意吧!
何止是有诚意,简直就是诚意十足呀。要征服一个国家,当然要先表现一下自己的诚意嘛。
堀田正盛连忙再次磕头道:
“谢总督大将军开恩!”
第440章 大杀器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中改变。
即便是没有堀田正盛的求援,平虏军一样的会东征。甚至正当他磕头求援时,平虏军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三。
在数百里外的与威宁堡相隔十数里的绥安堡,这是一座荷兰式的土筑五星棱堡,这种棱堡修建起来倒也简单,可实际上却也是偷工减料的——土墙没有荷兰人的那么厚,不过即便是如此,这样的土城也是易守难攻的存在。
城墙上一面书写着“清”的三角旗有气无力的悬在旗杆上。土垒上铁灰色的火炮旁边站着两名穿着号衣的清军,一个人坐在炮架边吸着烟袋,而另一个人中拄着一支燧发枪,燧发枪枪管在阳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他就那样柱着枪似乎是在想着什么。
这里就是明与清的分界线,也是双方的前沿,尽管在过去的半年中,满清先后从大连购买了数以万计的胸甲以及铳炮,但是现实是,双方都知道彼此都是生死大敌。
而这里看似的安静,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破。这片天地,随时都会被染成一抹抹的血红。
就像这片火红火红的朝霞一样。
“李东林,李东林。”
突然一个嘶哑的嗓音打断了的李东林的思绪,拄着枪的李东林有些诧异看着他。
“你说,明军会打过来吗?”
王屯问道。
“肯定会。”
李东林想都不想地说道。
“他们都打下盛京了,只要他们回过头来,肯定会过来打咱们的。”
坐到地上,李东林嘀咕道。
“反正都是早晚的事。”
“哎……”
王屯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你说,这世道是怎么了?当初大清国的国势那么强,可怎么转个脸儿,就成了这个模样?”
“什么模样?”
“就是眼下这模样,你瞧过去,大清国的势头,把明国打的都没有还手之力,明军甚至都不敢出城,可现在呢?你瞧瞧……”
现在瞧瞧什么?
自然是瞧瞧现在的局面了——非但皇上逃到朝鲜,就连睿亲王也被赶出了盛京,逃到了草原上。
“你说,咱们还能在这呆多长时间?”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天蹋了有个高的顶着……”
王屯嘴上说着,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在他朝着城外看去的时候,突然惊叫起来。
“快,快去喊人,明国人那边有动静了!”
王屯的惊叫把整个哨所里的人都吓了一跳,土垒上的清军连忙扑向土台向着远处望去。
“你看见什么了?”
李东林向着城外望去。
“那边,在树林的边上,我看到有反光,好像还有不少人在那里走动,肯定是明军!”
王屯指着两里地外的树林大声喊到。
“你没看花眼吧,没有什么……”
听着动静赶过来的,托尔达掏出了千里眼——这玩意是大连出的,比西洋人的便宜,一个只要区区一百两银子!皇上特意给堡里配了一个,他端起千里眼向着那片树林望去。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