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昆连忙说道,
“快请坐,容我把信读完。”
展开信看了半天,魏昆心中越看眉头就是皱的越紧,不过脸色却始终平静。良久才长叹道。
“世子爷赈济灾民,实在是我山东父老之幸,既然现在世子爷有所需,号召我等捐粮救助百姓,我魏家自然是不甘人后!”
李信问:“指挥使仁义,只是不知道指挥使准备捐多少?”
魏昆立即打起了马虎眼。
“外人都说莱州魏家是山东军户中第一大家,可魏家几经分家后,早就不如往日,况且今天大旱,莱州卫军户断粮总是也得接济一些,说实话,眼下,魏家有粮食也是所剩无多啊!”
虽然被人晾了半个时辰,尽管心里早憋了一肚子火,可李信仍然微笑道:
“指挥使仁义,只是这捐粮救助百姓,关系到山东安危,世子爷已经在信中陈明利弊,此事对魏家亦是有大利,若是百姓断粮,土寇四起,四处劫粮,到时候恐怕魏家亦难以幸免吧!”
李信说的事实。其实世子爷给他们的信里,也是实话实说,真的要是发生农民起义,到时候第一个死的就是这些士绅。
只不过这样的话,没有人爱听,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又有几个人能够接受?
这话让魏昆非常不高兴,当即冷脸道:
“魏家这些年虽说是诗礼传家,可子孙功绩靠得的沙场上一刀一枪的拼杀,绝非祖宗的荫德,魏某虽是年迈,可若土寇四起,必定领家人誓死剿寇,焉能让其威胁我大明江山?”
其实他还真不怕,魏家可不是一般的士绅,他们家是将门,会怕那些土寇!
他们要是敢过来,到时候非把他们杀个有来无回,正好换成军功了!
李信揖手道。
“指挥使果然是忠心耿耿,即便是土寇,原本也是我大明良民,世子爷又岂忍心一味用强,现在世子爷意欲安抚流民,避免其沦为土寇,号召山东士绅捐粮,难道指挥使就这样一口拒绝了吗?”
魏昆道:
“拒绝当然不会拒绝,只是今年时值大旱,魏家实在是没有多少余粮,世子爷虽是平虏大将军,可大明祖制在那,实在不敢和宗藩结交,不过世子爷救济百姓,魏某怎可能不闻不问,嗯,请转告诉世子爷,魏某愿意拿出一百石粮食,甚至其它,李参军,且请回吧。”
突然李信笑起来。
“若不是世子亲自书信,恐怕指挥使连这一百石,也不一定愿意捐吧。”
魏昆没有说话,算是默认。
谁认识你是谁啊!捐粮?开玩笑吧!
果然!
其实李信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不一定愿意捐出多少粮食,当初家的时候,面对流民遍地,他也曾经把家里的粮食都捐出去救济灾民。在他去救济那些灾民时,也曾向本地的乡绅求助,希望他们也捐出粮食,可是他们捐了吗?
捐了!
三石四石,仅此而已。就是他们的作为!
眼见魏昆如此不识时务,拂袖而起的李信冷笑着威胁道:
“五天!还请指挥使五天后给我答复,我就住在莱芜码头的顺风客栈里等你!”
说罢,就拂袖离开了,完全没有把魏昆放在眼里。
“狗仗人势的竖子!岂有此理!”
待李信离开之后,魏昆破口大骂道,他身为堂堂指挥使居然被一个小小的举人出言威胁了。
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大将军的人,他连这个门都出不去!
五天,之所以需要五天的时间是因为……朱国强本人过来需要五天的时间,李信先过当然快一些。
五天后,他当然没有等来任何答复,毕竟,作为山东第一将门,魏家有足够的自信相信平虏大将军,不敢怎么地他们。
第五天凌晨,六艘大海船终于靠上莱州港,朱国强不但来了,而且还带了一千火枪兵。
“参见大将军!”
李信揖道。
“他同意捐粮了吗?”
“同意了!”
“捐多少?”
“一百石!”
“好……”
用力的点点头,朱国强冷笑道。
“好一个一百石!走,按计划行事!”
其实哪怕他们不捐一点,朱国强也不会这么生气,这些人就捐这么一点粮食,那里是捐粮食是分明是在打自己的脸。
好!
很好!
突然出现的火枪兵,让守城官兵不禁大惊,喝问道:
“你等是何处军士?速速远离城门!”
李信大喝道:
“平虏大将军府幕中参军李信,随大将军平虏率兵前来捉拿通虏奸细!速速开城!”
“有何凭信?”
守城官兵问。
李信大声说道。
“平虏大将军在此,何需凭信!”
守城官兵无法做主,只得通报主官。
莱州知府周亮工快马赶到上得城楼,虽然心里有些发毛,可他还是大声喊道。
“便是平虏大将军在此,既非是战时,兵卒便不得进城肆扰百姓,要是城内如有通虏奸细,本官自会带人抓捕,还请大将军见谅!”
李信笑问:
“山口魏氏通虏,你敢抓人吗?”
闻言,周亮工立即说道:
“莱州魏氏,一门两位都督、五位总兵、二十位将军,又怎会做出通虏之事?休得胡言!”
尽管嘴上反驳,可是实际作为地方知府的周亮工对魏家反感至极,心里愿意配合,而且是报复性配合平虏大将军,他屡屡被魏家为首本地士绅刁难,心里自然压着一团火,如今当然想借着平虏大将军的威势,狠狠敲打一下那些刁民,不对,是这些劣绅!
“可有凭证?”
骑在马上的朱国强冲着城头冷笑道:
“本将军在此,难道周知府还怀疑本将军不成?”
证据?
有啊!
代善的口供算不算?反正他已经降了,想取口供……让他说什么不行!
城下的话声,让周亮工的心头一紧,
平鲁虏大将军居然亲自来了。听说过许多传闻的他那里还敢再问,连忙令人开城门恭迎大将军。
“周知府,带我去抄家吧,我正愁没有钱粮赈济灾民呢!”
周亮工顿时后背冒出汗来,哪有动辄就抄家的,而且抄家银子也没有这样直接挪用的道理啊。
以什么罪名抄家?
通虏!
莱州的将门士绅和富商,通不通虏不一定,但是有一个算一个,百分之百的会有海船通行渤海,而且只要一查肯定有问题。
建奴据占辽东后,按照大明的规定,不得往辽东运丝毫货物,更不得购买辽东货物的,可实际上,山东沿海的将门士绅和海商,或许不会像晋商那样出卖国家机密,勾结建奴,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肯定从辽东买过人参、毛皮等货物,毕竟这些货物运回大明境内都可以获得几倍的暴利,但凡是将门、士绅之家一旦经商,又怎么可能会视暴利于无物?
朱国强的亲自带兵进了莱州城,直接封了城内魏家的铺子,就这样这出了两位都督、五位总兵、二十位将军的魏家,就成了他“劝捐”的那只鸡,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
其实魏家看似显赫,可显赫的也只是过去,毕竟,现在的魏家早就没有往昔的风光,即便是仍有人在军中,不过就那两三个而已,并且是远宗,且官职都不怎么高。
抄魏家,至少不会引起边域兵乱!
第375章 铁证如山
整整半座城,全都是魏家的,一个指挥使竟然如此之富!
“好啊,很好,”
朱国强冷笑道。
“把魏家的店铺给我全部查封!”
周亮工在一旁补刀说道:
“城东三十里,有一片盐滩,那里才是魏家的根本所在。”
莱州魏氏,先祖在刘福通起义席卷中原时,其族中叔伯四人人率子侄的加入红巾军,反抗蒙元统治,后来随朱元璋征龙兴北伐,随徐达、常遇春北征,后来魏家人分守山西、西安等地,虽说在莱州的不过只是其中的一家,可却仍然以武将的身份把莱州的地方官压得抬不起头!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莱州就是成为魏家的天下。一个的世袭指挥使,作为武将居然能掌控地方。
因为魏家不仅控制着莱州卫的几十万亩军田,而且还私设盐场贩卖私盐,早在几十年前,魏家就一直把控地方,外地来的地方官根本玩不过魏家。
其实像魏家这样的地方士绅,想逼走地方官非常简单,只要借口税收田赋之类的问题怂恿百姓闹事,激起地方“民变”,官府就只能被迫让步。这么多年,不知多少地方官都被魏家给逼走了。外来官员要么和魏家同流合污,要么就是灰溜溜的滚蛋。
朱国强冷笑道:
“既然如此,那便连盐场一同抄了!私设盐场,贩卖私盐,这又是一条杀头的罪名!”
代善的“口供”,其实不过就是一个名目而已,私设盐场……这简直就是等同谋反的大罪,就这一条罪名就足够让魏家万劫不复了!
况且盐……确实是暴利啊!
姓魏的居然有盐场,简直就是……德王府都没有自己的盐场!果然是恶绅!
“按律确实如此!”
双手紧握,周亮工冷笑道:
姓魏的,你也有今天,叫你对本官呼来喝去如对家奴家僮一般!
“世子爷,抄到了,抄到罪证了!魏家的铺子里查没有辽参三斤六两!”
三斤六两!
朱国强咧咧嘴。
“周知府以为如何?”
周亮工急忙揖道。
“铁证如山!”
官字两张口,这话果不其然啊!
魏家在城里的产业这边刚被抄,那边就有魏家的家奴赶回来禀报了。
闻言,魏昆足足愣了半晌。
而他弟弟魏复更是惊恐交加,不敢置信道:
“是谁给他平虏大将军的抄家的权力,我们魏家可是世袭指挥使,怎能说抄就抄了?他哪来的权力抄咱们魏家!”
报信之人说道:
“二老爷,听说衙门里的人说,大将军说咱们通虏,还有,咱们城内外的店面也全部被查封,说是在里面查到的人参,就是罪证!”
“人参就是罪证!这莱州城里的商家,有几家不卖人参,卖个人参就是通虏,岂不是说大家全都该死!”
“他,他这是报复,报复啊……”
魏昆恼声说道。
“过去只听说他德世子跋扈,可,可不曾想,居然,居然跋扈至此,大,大明就没有王法了吗?”
现在魏昆可真的后悔了,早知道就捐出几千石粮食了!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大老爷,他,他们去盐场了……”
“什么!”
听说他们居然要去抄盐场,魏昆惊得直接跳起来,那里不但是魏家的根基,还是魏家的死穴啊!
“快召集家奴,跟我走!”
魏昆连忙下令。
魏复劝阻道。
“大兄,那是平虏大将军,你若私自带家丁过去,正好给他借口啊!”
魏昆大怒道:
“他还要什么借口?他查封咱们家的铺子有个屁的借口,这德世子是想把咱们魏家赶尽杀绝啊!!”
与大哥不同,魏复考中举人,不过他并没有出仕,平常既负责家里的生意,也负责结交官府士绅,心思比大哥活络得多。他说道。
“他平虏大将军开幕旅顺,按道理是就是手再长,也不能伸到山东来抄咱们魏家,即便是咱们魏家犯了事,自然有朝廷问责,那里轮得到他?他这般越权,又不怕朝廷追究?”
“朝廷,老二,你是读书读糊涂了,那小子在南京连勋臣都敢请太祖剑杀了,况且是咱们。”
魏昆大怒道。
“他是想要咱们的命,要是咱们伸脖子让他砍,到时候朝廷也不会替咱们说话,现在用刀枪把他们顶回去,然后再到朝廷打官司!”
或许魏昆看似没有中举,可他看问题却比老二更准。
“大老爷,他们往盐场去了!”
“很好,很好!”
气得浑身发抖的魏昆怒道。
“好你个平虏大将军!既然要如此,那魏某人就与你拼个鱼死网破!来啊,招集家丁,今个得给他平虏大将军点颜色看看……”
魏复觉得若是自己的反制措施稍显软弱,平虏大将军必定会顺势吞了魏家,可要是他硬碰上去,到时候,朝廷那边必定会出面和稀泥。
……
莱州卫的军田已经被魏家霸占大半,除了世袭千户、百户什么的,大多数人压根都没剩几亩田。
本地军户要么逃亡,要么就是魏家佃农。
盐场附近的居民,全部都是军户,有一个算一个,家家都是魏家的佃农!
朱国强只带了三百士卒前往盐场时。刚到此地,就被那些军户给围住,其中不乏老弱妇孺。
军户的军田明明都让魏家侵占了,按道理来说魏家应该是他们的仇人才对,可朱国强带兵过来的时候,他们居然都主动站出来保护魏家。
因为他们必须跟着魏家讨饭吃,他们要种魏家的地,要在魏家的盐场干活,要替魏家贩卖私盐,魏家倒了他们也没活路。
三百士兵纷纷举起火枪,对准这帮可怜的军户。
朱国强扭头问周亮工。
“周知府,你说我敢下令开火吗?”
敢吗?
周亮工可真不敢说,他那会没听过说德世子好杀的传言,还真怕这位爷一抽风杀民无数,那可就要出大事了,连忙劝道:
“大将军,此等刁民愚钝,不必跟他们一般见识。”
面色一冷,朱国强喝道:
“装弹!”
平虏军横行靠的是什么?就是铁一般的军纪,命令一下,三百名战士立即行动整齐的列队装填弹药了,
“举枪!”
军官自行命令道。
火枪再次抬起来,这次可是装了弹药的,枪口上的刺刀也直直的指着这些军户。
军户们见状无不是下意识后退。
“敢阻拦平虏军者,一率以谋反论,杀无赦!”
那些军户闻言,面面相觑的犹豫着要不要让出一条道来,他们或许被煽动着闹过不止一次事,可那是因为……官府不敢杀人,这平虏军,可是真敢杀人啊!
就在朱国强刚要命人往盐场赶去时,就听到另一边有人大声喊道。
“谁敢硬闯!”
只见魏昆穿着一身武将官袍,领着一百多骑快马奔来。
“列队!”
朱国强一声令下,百名火枪兵立即列成横阵,枪口指着前方。
与一百多家奴停在百步外,得知大将军居然亲自过来后,魏昆的心头一寒,连忙翻身下马,然后径直上前,纳头便拜。
“下官莱州卫指挥使魏昆参见大将军!不知大将军驾到,有失远迎,还请大将军恕罪。”
骑在坐骑上的朱国强,冷眼打量魏昆冷笑道。
“魏指挥使好大的官威啊!”
“下官不敢!”
魏昆再次磕头道。
朱国强冷笑。
“本将军要过去,你敢拦我?”
“大将军要过去,下官自然不敢!”
眼见那边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一起跟来的魏复急忙轻声说道。
“李参军,能否借一步说话?”
第376章 世子爷要去见你们了
为什么要借一步说话,李信当然知道,他倒没有拒绝。径直朝着另一边走去。
避开五六步后,李信冷声道:
“有话就讲,休得拖延。”
“大将军当真要如此!”
李信冷笑。
“你说呢?”
魏复急声说道:
“几天前,参军往府里时,因为家中财物都是有由在下管理,家兄不知家中有存粮多少,才会生出误会,方才家兄还说,世子爷欲救济灾民,如此善事我魏家自然不能坐视,魏家愿意捐出一万石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