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434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434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政务的部分,赵煦念了半个时辰左右,喝了三次茶。
    但即便如此,说的也只是简略的内容,具体的内容还是在厚厚的文书上。
    “这些改制关乎国体,不过朕也想对大颂人的习俗进行一些改制。”赵煦笑道,“比如,今后天下百姓见官不跪,只需作揖行礼即可,当然见到朕也无需跪。”赵煦道。
    作揖就是相对拱手行礼,他觉得这个行礼的法子不错,没必要改为握手之类的现代礼仪,还能避免皮肤接触,传染疾病。
    而不跪则是为了模糊尊卑这一严苛的陋俗。
    政务方面的事了,赵煦清了清嗓子,望向常威等武将。
    沉吟了一下,他说道,“对于军队,朕决定正式确立陆军,海军,空军三军,陆军和海军就不必说了,空军暂时就由热气球和即将入列的飞艇组成,今后空军会进一步发展的。”
    “在三军基础上,设立防务司统领三军,防务司大臣暂且由朕兼任,同时,防务司内设总参谋司,由兵部直接改制而成。”
    参谋的职能包括战场后勤,制定作战计划等等事务,与兵部以前的职责相合。
    所以,赵煦干脆将兵部改制为总参谋司。
    “防务大臣下设三军大将军,大将军之下设都尉(军长),指挥使(师长),校尉(旅长),营长,都长(团长),总旗(连长),小旗(排长),队正(班长)。”赵煦又一一说道,这基本上和以前差不多。
    又说了一会儿,赵煦把大概的东西都倒了出来。
    深吸一口气,他对众人道,“朕没有说的都在你们手中的文书上了,今天朕先确立内阁人选,再由内阁推动改制。”
    说罢,他望向群臣,“刘福原是宰相,今后便担任内阁首辅一职,其他八人中的六人由原六部尚书充任,这便是七人了,还有两人朕也有了人选,一是糜衍,二是马源,如何?”
    “皇上英明,糜衍执掌宁锦都司期间,兢兢业业,政绩卓著,的确有进入内阁的资格,至于马源,为殿下执掌晋州期间,也是深得民心,让一个荒芜的晋州如今又变得生机勃勃。”刘福笑道。
    其实这内阁人选不是赵煦一时决定的,而是他和赵煦商议过的结果。
    现在,他说的只是场面话,其实选择糜衍和马源还有其他原因。
    这糜家皇亲国戚,正可以制衡杨家这个皇亲国戚。
    而马源三朝老臣,又刚正不阿,正可以充当赵煦手中敲打其他人棍子。
    再者,由于燕州官员不够,他吸收了不少以前的大颂官员进入官场,推马源出来,也能凝聚人心。
    当然,也能一方面掣肘燕州一脉的官员。
    他很清楚,当皇帝就像大自然一样,维持生态的平衡。
    任何一个物种过度扩充,都是对大自然的毁灭。


第1067章 暗斗
    “皇上英明!”
    刘福高喝之后,文武大臣也俱都高喝出声。
    很显然,对这个结果他们都很满意,连原本心中惴惴的金陵一脉大臣们也都舒展了眉头。
    杨家和糜家这两个皇亲国戚不论,新皇让马源入了内阁。
    这让曾经原本同马源和杨丰等人一起的主战派大臣安了心。
    这至少表明新皇登基之后,没有彻底抛弃他们。
    选定了内阁人选,赵煦决定散朝。
    剩下的只是执行方面的事宜了。
    于是,他对小桂子点了点头。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小桂子直着脖子喊道。
    “吾皇万岁,万万岁。”文武大臣会意,山呼起来。
    赵煦则在大臣的高呼中起身向寝宫而去。
    待赵煦离去,众大臣也喜滋滋地散了。
    燕王未登基之前,他们是赵恒的臣子,现在他们是新皇名正言顺的臣子。
    今后做事也将更加理直气壮。
    只是在他们离去的时候,隐隐约约形成了四伙人。
    刘福,常威等燕州一脉的文武官员是一伙,杨家是一伙,糜家是一伙。
    围着刘福和常威,杨丰和糜衍的官员众多。
    最后一个则是马源,只是他身边冷冷清清,只是一个人。
    对此,他浑不在意,嘴角只是擒着一抹笑容。
    这笑是对赵恒禅位,燕王登基的欣喜。
    众人离去的时候,赵煦到了寝宫。
    禅位大典已结束,赵恒和糜皇后便搬到他曾经的王府了。
    现在整个无极宫只属于他这位大颂帝王。
    ……
    在禅位大典进行的时候,大颂军队与各方势力的行动也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展开。
    天竺与骠蛮国边界,对峙的前线,在西土军官的授意下,一只由三千士兵组成的队伍绕过对峙的壕沟前线,进入左侧密林,准备在侧翼位置突然对大颂军队发起突袭,再立刻撤走。
    但他们刚刚行至半路,忽然听见右侧出现密集的炮声,随即又传来密集的爆炸。
    随即他们接到撤回的命令,因为大颂军队向右侧高地发起了进攻。
    当他们回到壕沟工事,炮火声已经停息,一名上校满脸郁闷。
    “大颂军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已经占领了高地,他们是蓄谋已久。”上校一脸颓废。
    刚才的炮击实在太恐怖了,整个山头都被炮火覆盖了,似是要把山头炸掉一样。
    毫无疑问,他们戍守山头的士兵难以活下来。
    而在炮击之后,大颂军队便立刻攻了上去,衔接的十分巧妙。
    不过,他们一开始吓得要死,以为大颂要发起全面进攻。
    没想到,大颂军队只是攻占了右侧的高地。
    不过即便如此,也让他们相当郁闷。
    “可恶,不能让他们就这么白白占了便宜,应该继续执行我们的偷袭计划。”负责偷袭的军官说道。
    上校闻言,苦笑一声,“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高地不是我们的了,你们一旦暴露,高地上的大颂军队随能截断你们的后路,到时候,你们一个也回不来了。”
    如果他们付出两个人,换掉一个人,这笔生意还能做。
    但冒着全军覆没,还可能无法取得任何战果的风险,就没必要这么干了。
    随即,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会向韦斯利上将汇报的,他会理解我们的,现在我们需要保存有生力量。”
    ……
    松阳关。
    天刚蒙蒙亮,一阵枪炮齐鸣之后,丢下上千尸体的阿舒尔部士兵狼狈逃回了深山。
    他们本想趁着黎明发起偷袭,没想到松阳关守军如同战前一样警醒,还在城外设置了铃铛,这导致他们偷袭失败,白白死了很多人。
    剩下的残兵回到山谷,阿舒尔顿时一阵咬牙切齿。
    如同吃了个苍蝇一样咬牙切齿。
    就在他发狠的时候,忽然有士兵来报,松阳关的枪骑兵出城前来追击。
    阿舒尔吓得立刻登上战马,向吐蕃深处逃去。
    在阿舒尔受挫的时候,一队西域都护府的骑兵正羁押着八千多北狄牧民以及数万头牛羊返回同关。
    在他们身后,一个北狄部落的营帐大火熊熊。
    营帐附近躺着五百多北狄骑兵的尸体。
    他们正是奉命剿灭这个北狄部落,向燕王献礼的西域都护府骑兵。
    回首望着自己的战利品,为首的骑兵将领面带喜色。
    对他来说,这次行动固然是一次献礼,但同时也是西域都护府剿灭北狄的开始。
    陆军一个个不是取得战果便是挫败敌人图谋的时候,龚英也松了口气。
    在大颂海军的严防死守下,山姆国战舰没有突破岛链的封锁。
    而他派出的舰队反而顺利夺取了一个山姆国的淡水补给点。
    这些消息在赵煦登基之后的十天里,接连送达。
    见了这些战报,赵煦只觉的好笑。
    显然,他的敌人为了给他添堵已经到了魔怔的地步。
    但这也能看出,他的敌人有多么恨他了。
    不过敌人越恨,反而证明他做的越对。
    同时,他也得到情报,西土的第二批援军抵达了。
    在接下来一两个月里,这批援军会分几次先后抵达。
    对他来说,这正合他意。
    飞艇和剩下的铁甲舰也需要时间陆续列装。
    等西土人援军全部到了,大颂军队的筹备也充分了。
    到时候,他便让西土人明白,什么才是人间地狱。


第1068章 既定战略
    清晨,微风阵阵,吹来淡淡花香。
    已是四月中旬,无极宫的桃花俱都开了,一簇簇的,红的像火。
    御书房内,赵煦将一摞文书放下,便起身出去了。
    对他来说,这些琐碎的事件不过犹如蚂蚁上身,轻轻掸去即可,还无法对大颂造成什么危害。
    而接下来,他将要出的每一拳,都会将他的敌人打的吐血。
    虽然当前他还不准备对聚集在天竺的西土军队出手。
    但按照年前的计划,这个月份,陈虎的枪骑兵该进入草原,犁庭扫穴了。。
    之前,赵煦这步棋是为了消灭北狄,收复北方广袤疆域。
    现在,这步棋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任务,这便是牵制土斯曼帝国的兵力。
    眼下,土斯曼帝国在不列颠和罗斯国的支持下十分膨胀。
    一方面派遣大军进入天山区域,一方面还准备随时支援天竺,太把自己当根葱。
    孰不知,他不过是不列颠和罗斯国帝国拉上前线的替死鬼。
    不过,对于土斯曼这个介于封建王朝与近代国家之间的中土霸主,他虽然自信能轻松将其击败。
    但也没有必要让其在天竺和西土人搅在一起,增加青龙军和朱雀军的压力。
    他的想法一直是尽量让大颂各军分担各敌人的兵力。
    而不是让某一方面军队承担太多,增加伤亡。
    如此,不如将其交付西域都护府来对付。
    到时候,待陈虎在天竺区域狠狠收拾了他们,他们自然也就顾不得天竺了。
    青龙军和朱雀军也就能专心对付西土军队。
    他正想着,忽然一个小宦官匆匆而来,将一个纸条递给小桂子。
    小桂子又呈递给赵煦。
    扫了眼字条,赵煦轻轻笑起来,暗道: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
    这张纸条上的内容正是陈虎通过电报发来的。
    纸条上,他正式请旨,允许他统领骑兵进入草原,对北狄发起全面进攻。
    “回陈虎电报,就说朕同意他的请求。”赵煦对小桂子道。
    他搬到无极宫之后,王府的电报室也搬到了无极宫。
    不过不在内宫,而是在外宫,和大臣们办公的区域一起。
    “是,陛下。”小桂子应了声,转身离去。
    这边小桂子刚走,又有宦官来报,内阁首辅刘福请求觐见。
    赵煦于是回到书房,静待刘福。
    不多时,刘福到了御书房。
    见到赵煦,他道:“皇上,臣特来回禀,内阁办公的公署已选定,阁老的职能也已划分,今日内阁正式开始处理政务了。”
    赵煦点点头,望向刘福,笑道,“朕拿下了你这个宰相,将其职能分下九人,你没有怨朕吧?”
    在没有内阁之前,政务是由宰相一人总揽。
    宰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由此也导致了历史上宰相擅权的想象层出不穷。
    因此,明朝建立之后,因宰相胡惟庸擅权案,朱元璋一怒之下撤宰相,之后明朝内阁制度渐渐成形。
    内阁大臣更像是皇帝的秘书和顾问。
    所以说,内阁不是对皇权的限制,实际上是对皇权的强化。
    之所以明朝后期的皇帝显得似乎被内阁架空,实则是皇帝自身的原因。
    朱元璋,朱棣在位时候的内阁就是老老实实的,没有跳梁的。
    这便是他人为制度在于执行人的依据之一。
    只要他一天在位,这内阁便在他的掌控之下。
    至于以后,随着文明的前进,他会逐步调整内阁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分配。
    毕竟,到了那个地步,大颂可能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了,需要全新的结构了。
    而当下,他还不需要考虑这些。
    内阁就是他的秘书处。
    “皇上这可就看轻臣了,臣跟着皇上是为了天下寒门有书读,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主,可不是为了权柄,这内阁对臣是不利,但对未来的大颂江山却是好处多多。”刘福神色淡然。
    “这就好,朕希望你永远不忘记初心,和朕一起,再让大颂百姓吃的更好,穿的更好,住的更好。”赵煦朗声道。
    刘福也笑了起来,“臣不敢不遵命。”
    二人笑了一阵,赵煦又道,“内阁初建,你这个首辅要多费些心,让内阁尽快走上正轨,对于送来上的折子,无需争论的便直接拟定,送与朕圈阅,有争论的,你们九个人便公议一番,再批注,送与朕定夺。”
    这个法子等于是以前刘福一人说了算的事,现在必须九个人说了算,避免因为一人独断,造成政务上的失误。
    “对了,有线电和铁路的铺设情况如何了?”简单说了内阁的事,赵煦询问。
    说到这,刘福也兴奋起来,他道,“臣正要向皇上回禀这件事,真是喜事一件,眼下,有线电站最南端已经到了云州,东西和南北六条主线全部贯通了,接下来要进行的是进一步的有线电网建设。”
    “嗯,不错,如此大颂国内的信息传递便通达了。”赵煦露出满意的神色。
    有线电的六条主线,分别是南北三条,东西三条。
    南北的主线是燕城,鲁城,金陵,临安,海城,金城这条沿海线,以及晋城,襄城,沙城,桂城这条中间线路,最后一条是咸城,益阳,昆城这条西部线。
    东西则北方燕城,晋城,雍城这一条线。
    中部,彭城,洛城,咸城这一条线。
    南部则是松城到益阳这一条线。
    六条线相互交错,连通了大颂二十一个行省,以及行省内的所有郡城。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相刘福说的一样,以六条主线为基础,建立网状有线电战,将有线电推广到县城。
    不过,正如当初的想法一样,其实有线电只是为了电话的铺设淌水而已。
    因为有线电铺设线路打通之后,电话线的铺设便能顺着走了,相当于摸石头过河。
    想到马上六月份大颂第一座火力发电厂便要投入使用,电话的使用条件业已具备,他对刘福道,“有线电让他们继续铺着,积累经验,很快,他们就要有新的活干了。”


第1069章 骑兵出击
    “新活?”刘福露出疑惑的神色。
    “就是电话。”赵煦点点头。
    研造院已经在进行电话方面的研制。
    他当然不会等火力发电站投入之后,再展开研制事宜,那样就会耽误很多功夫。
    不过,电话和有线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有线电通过蓄电池便可将信号传出很远。。
    但电话需要的电量却不是蓄电池能够提供的。
    所以,在大颂全国电网没有打通之前,电话只能在局部使用。
    比如燕城有了火力发电站,燕城内便可通电话,金陵有了电,金陵内便可通电话。
    如果燕城和金陵的电网通了,线路也铺好了,才能让燕城的人给金陵的人打电话。
    这也是为什么有线电要继续铺设的原因所在。
    电话固然先进,但当前最稳妥的通信方式还是有线电。
    等大颂全国通电话,只怕还得等个数年。
    想到这,他又同刘福解释了一番何为电话,听得刘福一愣一愣的。
    “这才是真正的千里传音,有了这个东西,岂不是在燕城便能给远在昆城的官员直接亲口下命令?”刘福道。
    “正是。”赵煦笑道。
    通了电话之后,大颂的行政效率必然也会大幅提升。
    天高皇帝远的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