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时间,王应一直乐呵呵的。
他们心知王应定然取得了了不得成就。
但他们问起,王应就是不说。
现在,王应终于将秘密拿了出来,他们自然极为关注。
毕竟,每次兵仗司的突破事关大颂军队。
赵煦自然也被那枚黄橙橙的东西吸引住了。
反复打量了一下,他嘴角上扬,笑容越发浓了,“哈哈哈,等了这么长时间,本王终究没有白等,金属子弹终于出世了,自此,大颂的火枪火炮也迎来革命性的跃进。”
“金属子弹!”常威咽了口口水。
燕王曾向他介绍过金属子弹这个东西。
这是解决后膛枪漏气问题的终究办法。
如果秦式步枪能使用金属子弹,威力和射程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原本六百米的有效射程将能够提升到千米左右。
“没错,就是金属子弹,当下兵仗司不但掌握了制造金属子弹的技巧,还实现了小规模制造,每天提供五千发金属子弹没有问题。”王应得意地说道。
常威闻言,不禁啧了啧舌头,随即笑骂,“好你个王应,真是瞒的结实。”
赵煦轻轻笑起来,金属子弹技术得以突破,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不过一天五千发子弹对战争来说还是杯水车薪的,无法大规模给士兵们发放。
于是他道,“这金属子弹是按照秦式步枪的口径设计的吗?”
“是的,殿下。”王应回道,“而且臣已经试验过,秦式步枪能够使用这款金属子弹。”
“这就好,自然如此,接下来便扩大产能。”赵煦吩咐了一句。
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又问道,“既然金属子弹面世了,那件重要的东西如何了?”
赵煦的话音落下,常威等将领的耳朵又竖了起来。
燕王和王应之间还有秘密!
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杀器
“回殿下,当前手摇式机枪还在测试改进,再给臣一个月的时间,便能交付一款可以投入使用的手摇式机枪,不过小批量生产的话则还需再延后一段时间。”王应思索了一会儿,缓缓说道。
赵煦点头。
他和王应说的重要东西自然就是机枪了。
事实上,金属子弹正是伴随机枪而生的。
而不是步枪催生了金属子弹。
在当代1861年,第一款手摇式机枪诞生,但从1861到1865年,这四年间,机枪始终没有交付军队使用。
原因就在于纸壳子弹无法满足机枪的高速装弹,退弹的操作。
同时,由于机枪后膛的漏气问题,机枪的射程和威力也不足。
于是,金属子弹被独立开发出来,自此开启了金属子弹时代。
所以,金属子弹的应用是从机枪到步枪,而不是从步枪到机枪。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让王应先制造金属子弹,再制造手摇式机枪,避免走弯路。
“这么说,已经有了手摇式机枪的样品了?立刻送到议事堂,让本王见见。”赵煦有些迫不及待。
这玩意可是实打实的战场屠夫,骑兵的终结者。
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心头大患,始终是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
骑兵的高机动性让以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一筹莫展。
但有了这玩意,属于步枪的巅峰时代将到来。
“殿下,你这是把末将等当外人,这什么金属子弹,现在又是手摇式机枪,一点风声也没有透露给我们。”常威还未从初见金属子弹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又被手摇式机枪刺激到了,不禁一阵委屈。
杨丰也是摇了摇头,这件事他也一点都不了解。
赵煦笑了起来,“这有什么委屈的,本王不告诉你们,那是为了让你们专心对敌,而不是一天到晚盯着兵仗司,你说是不是?”
常威闻言,顿时讪笑起来,他被燕王说中了。
挠了挠头,他又忍不住问道,“殿下,这手摇式机枪是什么?”
“不要着急,等兵仗司把东西运过来,本王再介绍。”赵煦继续卖关子。
过了半个时辰,在一队士兵的护送下,蒙着黑布的手摇式机枪被送到了议事堂。
王应掀开黑布,将大颂第一款手摇式机枪展现在众人面前。
当手摇式机枪露出庐山真面目的一刻,所有人的呼吸都沉重起来。
“这怎么使用?居然有六根枪管。”
“样子真是奇怪,还有个摇轮。”
“……”
大臣们见到手摇式机枪,顿时议论纷纷。
赵煦没有笑话大臣们见识少。
因为他等于将大颂强行从封建时代瞬间拖入了近代。
对新事物的到来,他们总需要时间去接受。
而随着第二工业革命的到来,他们将受到更大的刺激,无论是层出不穷的工业品还是思潮。
西土人固然是一个挑战。
但对他来说,将来更大的挑战在于内部。
毕竟帝国的崩溃往往来自于自身的紊乱。
所以,待他击败西土人,建立属于大颂的世界秩序之后,面临的便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治理问题。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这个念头只是在赵煦脑中闪了下,便过去了。
他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手摇机枪上面。
信步来到手摇式机枪面前,赵煦蹲下来观察了一番,又摇了摇机枪上的摇轮。
这时,六根枪管匀速转动起来。
而在枪管的后膛位置上有个条形弹槽,用来安置弹夹。
射击的时候,子弹落入枪膛被击发之后,转动到下一个枪管,再落入下一发子弹,如此循环。
其原理和左轮手枪差不多。
“殿下,这机枪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常威见赵煦玩的专心致志,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赵煦闻言,拍了拍手摇式机枪,不再卖关子,于是向他们讲解了一下什么是手摇式机枪。
“一分钟能打出二百发子弹?”当赵煦讲到手摇机枪的射速时,常威等将领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赵煦点点头,“你们没有听错,这还只是最原始的机枪,等下一款机枪出来,射速甚至能达到一分钟六百发子弹。”
王应测试的这款机枪其实加特林式机枪,而他说的下一款机枪则是马克沁式机枪。
这两款机枪的诞生相差二十年。
其中马克沁机式机枪是第一款以火药燃气为动力的机枪。
它的出现标志着自动武器时代的到来,之后自动,半自动武器如雨后春笋一样爆发。
但相对的,马克沁式机枪结构自然复杂许多,需要设计专门的气动结构。
因为,马克沁是依靠子弹发射时,火药气体产生的后坐力完成退弹,进弹,不需要手摇。
同时,射速的提高对枪械材质的要求自然也相应提高了。
一个气动结构,一个材料问题都需要兵仗司解决。
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他决定先制造出简单易操作的手摇机枪。
虽然不完美,但足以拿来对付骑兵,以及教训西土人了。
“殿下说的是真的,不过暂时你们就用这款机枪吧,下一种机枪,兵仗司会积极研制。”王应说道。
常威喜道,“有这个就足以把北狄和西土人打的哭爹喊娘了,还是说说什么时候能交付一些吧!”
王应顿时翻了翻白眼,“这便是殿下不向你透露风声的原因。”
“哈哈哈……”众人笑了起来,议事堂的氛围充满了轻松感。
赵煦也轻轻笑了笑,接着他言归正传,说道,“仗该怎么打,还是要怎么打,军队不能守着锅里的菜不干活。”
“是,殿下。”常威知道燕王这是在提醒自己,于是回道。
赵煦又望向王应,“本王会给你一切支持,扩大金属子弹的产量,同时手摇机枪的测试要加紧,尽早能列装一些。”
顿了下,他接着说道,“至于现在已经生产的金属子弹,一部分提供给陈虎的枪骑兵,一部分提供给各军的神射手,这次群狼来犯,本王要把他们一个个宰掉。”
第九百六十五章 问政
安静的议事堂里,赵煦的声音清亮激昂。
大臣们闻言,心中不由一阵。
王应躬身道:“是,殿下,臣回去便派人交付子弹。”
赵煦点点头,平复了下因金属子弹和手摇机枪而泛起的激动心情。
又聊了一些军事方面的事务,赵煦将目光转向刘福,询问了一下大颂国内各项工程的进度。
“回殿下,燕锦铁路刚刚竣工,测试之后,便可全线通车,燕晋铁路南下司州,往秦州延伸的工程也在进行中,除此之外还有南下松城的铁路也在施工当中,目前抵达了沂城……”刘福拖着一本册子娓娓道来。
燕王回来,定然要询问内政,他自然提前准备了。
“水路运输方面,民用造船坊投产之后,臣令商务司向造船坊采购了首批次五百艘运输蒸汽船,筹建官办内河以及海上运输商行,以加强大颂国内运输效率,促进海外贸易。”
“工业方面,这个月,又有九郡十八县上报规划的工坊区正式完工,投入生产,其中包括各州郡的特色产业,例如,晋州三县新增煤矿四座,齐州莱郡新增金矿一座……”刘福如数家珍,继续念着。
赵煦认真听着,所谓的特色产业就是根本各地区不同资源优势而建立的产业。
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自然就是煤矿,铁矿多的地方自然就是铁矿。
石英砂多的地方就建立大型玻璃厂等等。
如此,便可减少调运资源时候耗费的人力物力。
“为了江南工业的建设,臣下令北方诸州与江南诸州一对一帮扶,以尽快重建江南。”说到这,刘福停下来,望了眼赵煦。
由于是自己做出的决定,他不清楚燕王同不同意。
“很好。”赵煦吐出两个字。
当年他拿下燕州各郡,便是让其他郡效仿燕郡的模式。
刘福是将这种模式发扬光大了。
刘福闻言,吐出口气,继续汇报其他事项,“教育方面,大颂进入公孰的学童经统计,达到了一百六十万人,但由于公孰众多,导致了教书先生匮乏。”
“为了弥补不足,臣按照殿下的意思,已吩咐教育司在各县紧急办了师范夜校,培养一批掌握数学,化学,物理等科目的教书先生,正规的师范大学也在建设中,还有殿下要求的各郡重点大学也在筹建中,明年夏天便可建成部分校区。”
赵煦轻轻点点头,示意刘福继续。
“农业方面,土豆,红薯,玉米,辣椒在江北推广的很顺利,不少县与当地百姓合作,建立了种植示范区,总体规模可观,至于传统的水稻,小麦,由于投入蒸汽铲车广挖沟渠,通了水,劣田变良田,明天增收是板上钉钉了。”
“还有,在蒸汽拖拉机的辅助下,今年开垦的农田数量增长了三成,如果能持续下去,大颂的田亩将十分富余。”刘福念到这里,脸上俱都是喜色。
农乃国本,他最乐意见到田亩的增长。
接下来,刘福又说了有线电站的建设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事务。
这场介绍持续了半个时辰。
不过赵煦和大臣们俱都没有感到无聊,而是个个神色振奋。
因为,这就是令他们心驰神往的大颂。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正因此,我们要坚决保护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不能再让战火在大颂国土上重燃,这方面军队要担起重任!”赵煦捏了捏拳头,望向常威等将领。
毫无疑问的一条事实是,发展的前提事,必须要有武力的保障。
否则再辉煌的建设都会被敌人砸的稀烂。
他言外之意,自然是当前外敌对大颂的围攻。
“殿下,末将请求亲自前往雍州坐镇,绝不会让敌人祸乱大颂,破坏大颂的发展。”常威肃声道。
对他而言,当前唯一可能出岔子的地方便是雍州。
他早就想去,但燕王没有回来,他需要在燕州主持大局。
现在燕王归来,他便可放心去了。
有燕王在燕城总体调度即可。
王府的有线电站可是连接到各处的。
除了南方无法直达交州和云州,北方边关基本可以直接通过有线电站指挥了。
“好。”赵煦答应了此事。
尽管大颂在火枪火炮上俱都压对方一头。
但是此番对方调动的兵力远远在大颂兵力之上。
根据当前他们掌握的情报。
交趾纠集了二十万兵力,骠蛮纠集了三十万兵力,南掌和扶南国国力弱,但也分别凑出了五万和八万的兵力。
仅仅南边便是六十三的兵力,这还不包括随时可能支援的天竺兵力以及西土联军兵力。
至于吐蕃到宁锦都司一线,最主要的自然是阿舒尔和穆勒洪真的兵力。
为了在这次围攻中毁灭大颂,阿舒尔和穆勒洪真陷入疯狂。
阿舒尔负伤期间,征召了大量吐蕃农奴,穆雷洪真则将北狄人的孩子和女人都送上了战场。
而这也让北狄立刻重建了被他毁灭的四个王帐。
和阿舒尔部一起,他们具备在河套平原投入至少十四个王帐以上兵力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隐藏在他们背后的罗斯国远征军。
这只人数三万人的军队必然也会参与这场战争。
因此,这次战争决不能疏忽了。
又同大臣们聊了些军务和政务方面的事,时间到了中午。
赵煦同大臣们去了无极宫,同赵恒一起设宴用膳。
下午的时候,他再次返回王府。
到了寝殿,杨素素正从屋内出来,差点和他撞了个满怀。
见是赵煦,杨素素嗔道,“臣妾备了午膳等殿下来着,不曾想殿下又去了无极宫,这会儿菜都凉了。”
赵煦闻言,嬉皮笑脸,“无妨,本王没吃饱,还能再吃些。”
杨素素信以为真,摇了摇头,对侍立一旁的凤儿道,“凤儿,给殿下热热菜吧。”
凤儿闻言欲走,赵煦突然拦住,附耳对杨素素道,“本王可不吃这些俗物,要吃一个秀色可餐。”
这一个多月,他过的可是和尚的日子。
“呀。”杨素素顿时从脸红到脖子。
还未反应过来,她便被赵煦一把抱起……
半个时辰后,里面杨素素疲惫的声音响起,“殿下龙精虎猛,臣妾应付不来了,还是去找凤儿和鸾儿吧,也算是雨露均沾。”
寝殿内顿时传来赵煦嘿嘿的笑声。
一阵脚步声响起,与寝殿相通的偏殿里传来凤儿和鸾儿的娇声细语……
第九百六十六章 传媒
第二天清晨。
太阳爬上柳梢,赵煦从床上醒来。
杨素素,凤儿和鸾儿比他起得早,正在外间说笑。
听见屋内的动静,凤儿和鸾儿捧来一身常服,伺候他穿衣。
又洗漱了,赵煦到了外间。
打量着三人,他忽然想起一事,叹道,“本王倒是忘了件事,原本准备带回几只袋鼠给你们解解闷的,倒是忘了。”
“袋鼠?”杨素素怔了下,问道,“那是什么?”
赵煦闻言,于是同她们讲解了一遍。
三人顿时露出惊奇的神色。
凤儿道,“没想到世间还有这么奇怪的动物。”
“何止于此,这仅仅是澳洲,其他地方有趣的东西多着呢。”赵煦又向她们讲了吕宋的风土人情,让三人连连惊叹。
“若是有机会,殿下定要带着我们去瞧瞧。”凤儿道,她一向生性活泼,呆不住。
若不是女子之身,她早就随商队去高丽,去东瀛,天涯海角地转悠去了。
三人正闲聊着,这时有人通报糜温过来了。
赵煦想起,是他昨日酒宴上吩咐糜温来一趟的。
于是他去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