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38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8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下官正觉的清闲,现在终于有事做了。”
    兵仗司署衙,王应见到赵煦的图纸立刻兴奋起来。
    现在匠人熟练掌握了冶炼技术,制甲技术,他平日只需监督即可。
    这几天,他总觉得比以前无聊了许多。
    说罢,他仔细看向图纸,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
    “妙啊,真是妙啊。”王应边看叹。
    赵煦则坐在椅子上喝着茶。
    其实古代已经有滑轮的一些初级应用,比如滚木。
    所以赵煦把这份设计拿出来后,以王应对各类技术的熟悉,立刻懂了这种弩的妙处。
    “能制造出来吗?”赵煦吐出一片茶叶,问道。
    “没问题,殿下,兵仗司有专门制弩的匠人,下官再把这小轮子铸成就行了。”王应头也不抬,还在看着图纸。
    赵煦点了点头,滑轮弩的工艺并不复杂,他相信王应。
    “盔甲,弩箭,长刀,刀盾都要快一些,时间不多了。”赵煦给王应提了个醒。
    “是,殿下,下官已按照殿下说的,让匠人三班倒了。“王应说道。
    自这样做以来,兵仗司的效率提升了许多。
    起身来到署衙门外,赵煦望着忙忙碌碌的匠人,安心了一些。
    在燕郡,几乎所有人见他都觉的他对此次秋狩成竹在胸。
    但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很慌。
    虽说秋狩不是北狄人的大举进攻。
    但这几年,每年进入燕州劫掠的北狄军队是越来越多。
    更坑爹的是,当前的形势,一旦北狄秋狩,袁家怕只会看着他被北狄人殴打。
    而燕关的禁军也未必会来帮他。
    毕竟燕关不能有一点闪失,他唯一能依靠的便只有自己了。
    可是自己只有这点兵啊。
    若是全打没了,自己又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那时,不要说袁家,张家也定然不会再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要把自己的亲军武装到牙齿,他们可真是自己的宝贝了。
    在兵仗司待了会儿,他回了王府。
    此时王府中院前十分繁忙,一车车的大蒜被运到中院。
    凤儿正掐着腰在指挥。
    这小妮子现在越来越像个管家婆了。
    “凤儿,别忘了收购花瓣的事。”赵煦进门前,提醒了声。
    “殿下,奴婢记得呢。”凤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娇声道。
    赵煦点了点头,除了军备外,赵煦自然也没忘记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
    有银子不赚是王八蛋,何况今后需要银子的地方还很多。
    燕郡身处燕州这种混乱之地,今后的战事少不了。
    而战争打的就是钱。


第八十五章 醇王遭难
    “秋生,还有多久能到燕郡?”
    宽阔的泥土官道上,一行队伍正在徐徐前进。
    队伍的前面有二十名侍卫,后面也有二十名侍卫,中间一人身上穿华丽的锦袍,体型微胖,正是醇王。
    献俘仪式结束,第二天他便被赵恒催着出发。
    尽管不乐意吃这顿劳苦,但他总不能抗旨不尊。
    经过八日的跋涉,越往北越荒凉。
    这两天,他便只想早点到燕城,作为燕郡的治府,那里至少会像点样子吧。
    “殿下,过了前面的村子就是燕郡了。”一个青衣小厮骑在马上,伴着醇王而行,遥指前面的村落。
    已是八月,天气依然酷热。
    从上个驿站一路行来,醇王早已热的满头大汗。
    又渴又累。
    擦了擦汗,他道:“到前面的休息一下吧。”
    又行了一段路,果然有一个村子临着官道。
    村口还有一茶铺,里面五六个人在喝茶。
    “这位贵人,新煮的绿豆解暑茶,要不要来一碗?”
    醇王一行抵达,茶铺里的老汉立刻迎上来询问。
    “一人来一碗。”醇王下了马,让侍卫们也都下马,稍作歇息。
    “哎呦,今天遇到贵人真是要发财了。”老汉乐呵呵拎着茶壶,给醇王摆碗倒茶。
    轮到秋生,秋生突然捂着肚子到醇王面前,“殿下,小的肚子疼。”
    “就你事多。”醇王将绿豆茶咕噜噜喝下去,一摆头,示意他去,接着问老汉:“这里到燕城还需多久?”
    “走要三四天,骑马一日就到了。”老汉一面倒茶,一面回醇王。
    闻言,醇王点了点头。
    喝了茶,他坐在椅子上休息,侍卫们也三三两两坐在一起。
    一刻钟过去,醇王忽然觉得一股强烈的困意涌起,眼皮不由闭了起来。
    ……
    兵仗司。
    “嗖”的一声破空声响起,一只弩箭深深插入木桩。
    相对木桩,赵煦还保持着射击的姿势。
    “哈哈,果然不错。”赵煦打量着手中的滑轮弩。
    在将图纸交给王应后,经过数日的研造,第一把滑轮弩达到了赵煦满意的要求。
    “殿下,这是普通的弩箭,只射入木桩一寸而已,而滑轮弩竟然射入两有余。”王应拔除两只弩箭,笑着向赵煦走来。
    “最重要的是,殿下只是一只胳膊就拉动了,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还得把弩放在地上踩着,两只胳膊拉。”常威比赵煦还激动。
    身为将领,他自然懂得军中需要多个兵种配合作战,而不是单一的马步兵。
    赵煦点了点头,弩在射程上是不输弓箭的,威力上更胜于弓箭。
    在当代,记载宋朝的神臂弩射程能够达到二百四十步,而古代一步1。2米,相当于二百八十米左右。
    这种弩的拉力分三个档次,分别是90斤,120斤和150斤,而弓箭,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足以看出强弩更难拉,这也是威力更大的原因。
    但现在,弩上两端装了滑轮就不一样了,至少省去四分之一的力。
    也就说原本150斤拉力的弩,现在他只需要90左右就可以拉动。
    这对弩兵来说可以省去大量气力。
    “让制弩匠人尽快生产。”把弩交给王应,赵煦吩咐道。
    不是匠人八天时间才造了一只弩,而是这八天的时间匠人不断在调式滑轮组。
    直到现在才掌握了火候。
    现在,技术成熟后,下面的制造就简单许多了。
    三人正兴冲冲交谈,这时候一个兵仗司侍卫走了过来。
    “殿下,兵仗司外,门将说有要事求见。”侍卫说道。
    “门将?”赵煦皱了皱眉头。
    门将就是把守城门的将领,不过一般来说,门将基本不会直接找他。
    和常威对视一眼,两人来到兵仗司门口。
    只见门将带着两个士兵,而士兵在看着一个奴仆模样的青年。
    “燕王殿下,小的秋生,乃是醇王家奴,请殿下救命,醇王殿下他,他…被贼匪抓去了。”青年大哭大叫。
    “醇王?“赵煦有点蒙。
    这个人他是知道的,乃是皇都赵恒最小的弟弟。
    因为喜欢吃喝玩乐,和赵恒性子很合得来,两人关系倒是不错。
    不过他这位皇叔久居京师,几乎从来不出远门。
    现在一个奴仆突然跑到他这里说醇王被抓了,他自然无语。
    不过蒙圈之后,他立刻冷静下来。
    “你有何证据证明你是醇王的奴仆。”赵煦问道。
    因为古代消息的闭塞,有些胆大妄为之人是敢于冒充皇亲国戚骗吃骗喝的。
    他自然不能不仔细点。
    秋生将身上的包裹取下,“殿下,请看。”
    “圣旨?”赵煦大吃一惊,这个他不可能不认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看了眼。
    里面的内容是赵恒让他配合醇王采办军需。
    收起圣旨放回,赵煦皱了皱眉头,看来这件事不像是假的。
    “醇王在什么地方被绑的?”赵煦问道。
    若是醇王在自己的地盘挂掉了,赵恒一定会治他的罪的。
    一个老亲王在一个小亲王的地盘被贼匪干掉,皇家的脸都没了。
    “就在原阳县,木鱼村。”秋生边哭边说。
    “谁他娘这么大胆子。”常威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不过他眼往秋生身上一斜,疑惑道:“醇王殿下被绑了,你怎么没被抓?”
    “小的当时肚子疼,去河边大解,在河水倒影里见到有人拿刀在小的背后,当时就跳到河里去了,从水里出来,小的偷偷回了茶铺,发现一帮匪徒正在把殿下绑走。”秋生忙解释。
    常威看向赵煦,“殿下,此时不能贸然出动军队,当派出眼线去当地打听,否则惊了匪徒,就怕他们杀人。”
    赵煦和常威的想法差不多,匪徒绑人一般只为钱财,贸然动大军不合适。
    当先让徐克等人前去打听。
    再让士兵扮做商队前往此地,伺机行事。
    想到这,他立刻返回王府布置,又令人将秋生安置下。
    ……
    昏暗潮湿的房间里,醇王欲哭无泪。
    此时,一把刀就放在他的脖子上,他对面,三个穷凶极恶的匪徒正恶狠狠看着他。
    “你是王爷?我还是天王老子呢。”匪徒拍着醇王的脸,“快写,让你的家人送十万两银子过来,否则就杀了你。”
    “我,我真是王爷啊。”醇王喊道。
    他现在很后悔,前往燕郡的时候为了方便路上行乐,他和侍卫都是便装出行。
    而能证明他身份的东西又都在秋生手里。
    这伙匪徒只当他是个富商,要勒索钱财。
    “我写,我写。”醇王脑中灵机一动,拿起笔写了一个名字,“你派人去商行问这个名字,定会有人给你银子。”
    为首的匪徒看了,点了点头,“果然是去燕城的富商。”
    说罢,他拿着纸条出来柴房,叫过一个人去燕城。
    “嘿嘿,还是大当家英明,终于守到一个大户,干完这票,咱们就能南下快活一辈子了。”一个匪徒说道。
    被称为大当家的人得意的笑了两声。
    若是张康在此,他一定会认出此人不是别人,却是失踪的宋崖。


第八十六章 套路
    “那是自然,到时候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宋崖把胳膊搭在两个青风寨徒众的肩膀上。
    青峰口战败,他侥幸跳脱,可是青风寨徒众几乎死伤殆尽。
    逃出燕山,他本想去找张康,但想到贸易之事败露,自己和青风寨已无价值。
    凭他对张康为人的了解,张康只怕会谋害他。
    于是他带着逃走的亲信东躲西藏,一路南下到了燕郡的最南部,打算在这里干一票弄些银子。
    之后再继续南下,拿着银子逍遥快活。
    据他所知,因为燕王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有不少南方的商贾走官道前往燕郡。
    在这里守了几日,他放过了一些看起来一般般的商贾。
    不巧,今日遇到一个带着四十多个侍卫的商贾。
    他顿觉遇到了大鱼。
    因为越是富庶的商贾,往往带着的护卫越多。
    “希望这次能顺利点,张家的人似乎在到处找咱们。”另一个匪徒语气担忧。
    宋崖眉头遽然皱起来,他怒道:“张康这个王八蛋,比他兄长还狠,他肯定不会放过我的。”
    “就是,咱们给他们做了这么多事,这张家真是没一点良心。”一人不忿。
    宋崖叹了口气,“也怪我,当时不该卷入那件事里去,张康估计是怕我泄露了机密。”
    “什么事?”
    “张康要在北狄秋狩时里应外合,杀掉燕王……”
    “……”
    柴房里,醇王一直大气不敢喘。
    此时,门外三人的对话不断飘入耳朵。
    他登时怔住。
    ……
    一日后。
    燕城,燕郡商行。
    “认识这个人吗?”熙熙攘攘的商行里。
    前来这里的商贾络绎不绝。
    在忙碌的人群中,一个贼眉鼠眼的青年显得格外的扎眼。
    一连问了十来个商贾后,青年挠了挠头,心道大当家是不是被耍了。
    纳闷了一会儿,他又继续询问,这时一个青年路过,他拽住问道:“认知纸上这人吗?”
    青年望纸条上看了眼,面色大变。
    “你是何人,怎么知道这个名字。”青年问道。
    “这么说,你是认识的了,那劳烦把这张纸条送给主人,会有重谢给你的。”
    青年点了点头,“你在这里稍等,我去去就来。”
    说罢青年出了商行。
    到了门外,青年对门口的侍卫道:“看住他,一定不能让他走了。”
    青年不是别人,却是杨贺。
    又看了眼纸条,他令人牵马过来,径自向王府去了。
    那纸条上写着“赵煦贤侄,吾乃五叔赵寅,借十万两白银,速速望往送元阳县,木鱼村。”
    这赵寅他是不认识,但赵煦的名字他可是知道的。
    而且燕郡的人虽都知燕王,但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燕王的真名。
    所以看到纸条的时候,他大吃一惊。
    当然,他也想过可能是同名同姓。
    但身为商行主事,他从未听说有这样一位商贾。
    何况能借十万两白银的商贾原本就没几个。
    衡量之下,他还是决定去趟王府。
    因为这是身为燕郡官员基本的警惕性。
    进了王府,他立刻让门子把纸条送给燕王。
    数个呼吸的功夫,赵煦到了前院。
    “你怎么拿到这张纸条的?”赵煦问道。
    从昨天到现在,他还一直在卫醇王的事犯愁。
    见到这仗纸条,他吓了一跳。
    赵煦是他的名字,赵寅则是醇王的名字。
    他的或是有人知,但是醇王的真名,燕郡不可能有人知道。
    毫无疑问,这定是绑匪送来的。
    杨贺见燕王如此紧张,于是把在商行的事说了。
    “殿下,出了什么事?”杨贺一头雾水。
    赵煦于是把醇王被绑的事说了。
    杨贺闻言吃了一惊,“这匪徒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赵煦道:“你且回去,告诉那人十万两银子已齐备,马上就能出发,让他带路。”
    杨贺点点头,折身回去。
    这时赵煦立刻让人去北大营点了三百多个将士。
    让他们脱去盔甲,穿上便服,又把白银装满了箱子。
    接着又派人前往元阳县联络徐克和昨日已出发的商队,让他们接应。
    “呦,这银子分量很足嘛。”
    队伍一出城,送信的青年便打开其中一个箱子。
    见里面的银子货真价实,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家叔叔没事吧。”赵煦和徐烈同样扮做商贾。
    这时赵煦问道。
    “没事,只要银子到了,你就可以和他团聚了。“青年不舍地把银子放回箱子。
    心道这次大当家抓住的鱼可够大的。
    望着长长的,运送银子的车队,他心下热了起来。
    大当家已经答应了他们,拿到银子,他们就可以南下逍遥了。
    一日后。
    运送银子的队伍进入元阳县。
    在青年的引导下,他们偏离官道,进入一条小路,最终在一片茂密的树林前停下。
    “好了,就是这里,银子留下,人可以走了。”
    一路行来,青年还算安分,这时突然嚣张起来。
    “我家叔叔呢?说好一手交钱,一手交人。”赵煦道。
    “少废话,银子我们收了,自然会把人放了。”青年一脸不耐烦。
    他的话音落下,忽然三个扛着刀的匪徒从树林中窜了出来。
    “箱子里是银子嘛?”一个匪徒问。
    “查过了,都是真银子。”报信的青年大笑。
    三个匪徒无视赵煦等人,用挑开箱上的绳子,果然看见了白花花的银子。
    “去通知大当家。”一个匪徒道,接着转向赵煦一行,“你们快走,人我们自然会放,不然你就等着收尸吧。”
    “好。”赵煦给了徐烈一个眼神,众人原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