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363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63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说,他当下根本无法组织起反击。
    而一团乱麻的大军在燕王士兵面前的下场只有一个,便是被屠杀。
    他正想着,忽然听到“叮当”几声,似乎有东西掉在他的脚底下。
    低头望去,铁木塔见到一个正在冒烟的东西。
    回过头,他望向身后,发现距离他们不到四十米的位置,站着二十多个燕王士兵。
    冒烟的东西正是他们丢过来的。
    瞄准前门的北狄士兵也被惊到了。
    但还不等他们转身,地上的手榴弹突然爆炸。
    铁木塔只觉自己飞了起来,随即眼前一黑。
    “砰砰砰……”又是一阵枪响,侥幸活下来的北狄士兵也纷纷倒下。
    这时王府士兵到了被炸死的铁木塔面前。
    一个人道,“这似乎是个大人物,有不少亲卫保护。”
    他们就藏在府衙内的藏兵洞内。
    因为院子里有士兵巡逻,他们等了一会儿才出来,正遇到这些亲卫被外面的王府士兵吸引注意力。
    “管他的,死了就死了,走,出去继续宰其他北狄人。”又一个士兵道。
    说罢,他们冲出府衙,来到大街上,和其他士兵在全城搜捕北狄士兵。


第八百八十五章 逆转
    天空从泛起鱼肚白起,黑暗渐渐褪去。
    不多时,整个棉城通透起来。
    枪声和爆炸声持续着,黎明变成了清晨,清晨变成了中午,中午变成了傍晚。
    经过整整一天的战斗,棉城再次安静下来。
    不过这时的棉城因激烈的战斗变成了一片废墟。
    多处地方更是因手榴弹爆炸燃起了大火。
    但秦军取得的战果却是喜人的。
    三十万北狄大军被歼灭了十八万。
    剩下的十二万基本上属于各个王帐的仆从军。
    这些仆从军有的是大颂人,有的是高丽人。
    见情况不对,他们纷纷投降。
    “将军,这就是铁木塔。”
    控制了整个棉城之后,马翰才想起铁木塔。
    令人寻找的时候,他得知铁木塔被炸死了。
    当然,他绝不是同情。
    而是只恨未能亲手宰了他。
    这些年,死在北狄手中的大颂人只怕要有千万人左右。
    曾经的宁锦都司可是有五百万人口。
    在他们收回之后,仅仅有五十万人。
    其次是燕州,这些年死在秋狩中的燕州人至少也有百万之数。
    然后再算上北狄祸乱秦州,雍州那段时间,也直接间接杀死了大量百姓。
    这还只是近几十年,再把大颂立国起死于北狄人手中的百姓加在里面,真是千万人了。
    现在,北狄又参与到大颂的内乱中来,妄图杀掉燕王,消灭江北。
    如此狼子野心之异族,他自然绝不手软。
    “死了就死了吧。”马翰摆了摆手,示意士兵将铁木塔的尸体抬走。
    随即,他命士兵骑上北狄人的战马,追上王府亲军,将战况回禀燕王。
    他则统领士兵们打扫战场,掩埋尸体。
    否则,炎炎夏日,容易引发瘟疫。
    王府亲军自离开棉城之后,走的很慢。
    为的便是等待棉城的消息。
    三日后,骑兵追上了王府亲军。
    “哈哈哈,太好了,没想到铁木塔真的中计了,现在这条尾巴终于断了。”常威大笑。
    歼灭铁木塔部,他们的粮道问题便解决了。
    而且,这也是对联军的一次重创。
    南梁,南平,阿舒尔部,罗斯人在棉城的时候,精锐本就被他杀了不少。
    现在,铁木塔部又没了,从整个战略上,他们基本失败了。
    接下来,他将全面占据主动。
    “继续向松阳出发。”吃了个定心丸,赵煦和常威一样高兴。
    不过,最终的胜利还未到来,战争还得继续。
    ……
    与此同时。
    一只大军正沿着益阳官道,向松阳城出发。
    这正是阿舒尔部,南梁,南平以及罗斯国的联军。
    燕王兵马向松阳方向进发,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坏的情况。
    对阿舒尔而言,无论是北狄还是罗斯人,亦或是不列颠等其他西土国家,虽然愿意参与大颂的内乱,遏制燕王的崛起。
    但是他们绝对没有人愿意为了势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搭上。
    他们只想利用势族与燕王对抗。
    势族与燕王之间杀的越惨烈越好。
    因为死的始终是大颂人,耗费的是大颂的钱粮。
    可如果战局极端不利,他们有可能全军覆没,他就得慎重行事了。
    无法阻止燕王一统大颂,又把自己的兵马赔进去显然是不明智的。
    这个时候,当审时度势,确保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毕竟,即便燕王一统大颂,他们也有办法继续遏制燕王。
    所以,燕王剑指松阳关,想要把他们关在益州,无论是他还是奥尔斯基都急了。
    燕王一旦得逞,他们就回不去了。
    这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于是,他和奥尔斯基商议下,决定把益阳的军队调往松阳,在松阳城再与燕王一战。
    若是他们能坚守月余,铁木塔切断其粮道,他们还有赢的希望。
    若是坚持不住,他们便顺势撤往草原。
    阿舒尔正想着,一队骑兵突然匆匆而来,带来的棉城的消息。
    “什么!”阿舒尔闻言,几乎从马上跌落。
    奥尔斯基也是脸色苍白,眼神的惊惶一闪而过。
    “我的侄子,我的铁木塔侄子!”阿舒尔捶胸顿足,怒火直冲脑门,他喊道:“燕王,我定要将你抽筋扒皮,来人,全部骑兵跟我走,我要亲自宰了燕王。”
    见阿舒尔失去了理智,奥尔斯基立刻挡在阿舒尔面前,“阿舒尔大王,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铁木塔死了,草原陨落了一名将星,难道你还想让草原陨落第二颗将星吗?”
    “死的又不是你的侄子,铁木塔将来可是要做北狄可汗的人啊。”阿舒尔死死握住马鞭,“何况,还有我三个王帐的北狄勇士,此仇不报,我北狄还有何颜面存于世间。”
    “你活着还能见到复仇的一天,但死了就永远见不到了,不要忘了我们的目标,还有两个月西土大军就到了,到时候,形势就会逆转。”奥尔斯基劝道。
    尽管他们想歼灭燕王和他统领的这只兵马,但眼下基本没有可能了。
    即便连拖住燕王兵马的步伐都做不到了。
    接下来,整个益州可能会很快沦陷。
    既然如此,当下最明智的选择便是保存实力。
    待援军抵达,再做计较了。


第八百八十六章 横推的开始
    “是的…你说的没错,我要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复仇的希望。”阿舒尔举着马鞭的手缓缓放下,眼神中刻骨的仇恨几乎要喷出来。
    他们不是彻底失败了。
    恰恰相反,想要消灭燕王的力量正在向东土集结。
    而这股力量正是整个西土世界。
    西土世界有庞大的人口,有令人惊叹的蒸汽工业。
    唯一可惜的是,他们距离东土太远。
    不过,这没有关系,他们北狄愿意充当西土人的马前卒。
    只有西土人愿意给他们火枪,给他们火炮和一切支持,他们愿意与燕王厮杀到底。
    北狄和大颂,只有一个活于世间。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当然,在东土也不仅仅是他们北狄在孤军奋战。
    东瀛的渡边案还在继续抵抗。
    只要西土人抵达,便可拯救他,让他重新回到抵抗燕王的阵营中。
    除此之外,还有臣服于西土人的其他东土国度,譬如交趾,譬如骠蛮,等等。
    而其中,无论是他们还是西土人都看重的一只力量是天竺。
    这是一个人口和大颂相差无几的国度。
    当下的不列颠女皇正是天竺的女皇。
    所以,燕王今后的敌人可不仅仅是西土人。
    如此庞大的力量只要汇集起来,燕王不可能赢。
    也正是坚信这点,他收起了自己的冲动。
    他要亲眼见到燕王被毁灭。
    “这就对了。”奥尔斯基拍了拍阿舒尔的肩膀,“打起精神,我们还有很多仗要打,哪怕能多拖住燕王一天,多杀掉一个燕王士兵也行,总有耗死他的一天。”
    阿舒尔重重点了点头。
    随即下令继续向松阳城出发。
    纵马向前而去,他望向北方。
    铁木塔的死对北狄来说是奇耻大辱。
    他不敢想象这个消息传到北方草原会引起何等的愤怒。
    毕竟,这就相当于大颂的皇太子被敌人诛杀。
    当年,只是因为三皇子的事,大颂皇帝赵恒便起全国之兵北伐。
    他相信,他的兄长穆勒洪真也一定会疯狂报复燕王。
    这股仇恨也会如同火焰燃遍草原。
    北狄人将空前团结在一起,要令燕王付出惨痛的代价。
    “铁木塔,你不会白死的,你的死将唤醒每个北狄人心中的狼魂,等到将来燕王覆灭,我会亲自割下他的人头,送到你的埋葬之地。”阿舒尔喃喃道。
    他正念着,忽然一个骑兵匆匆而来,高声道:“大王,南平国军队突然转向,向南面去了。”
    “什么!”阿舒尔吃了一惊。
    窦唯怒道:“这个范行伦,真是靠不住。”
    “不要去管他们了,南平依仗的是法兰克人,和我们终究不是一路。”奥尔斯基说道。
    他们不可能派兵去拦截。
    否则,还没和燕王打起来,倒是内乱起来了。
    不如让他们自行离去。
    再者,北狄人,南梁和他们罗斯人才是一伙的,也是他们罗斯国需要笼络的。
    眼下,他们不过是和不列颠,法兰克人合作而已。
    将灭了燕王,说不定他们又会是敌人了。
    到时候,北狄人和南梁同南平和吴国又是死敌了。
    奥尔斯基这么说,二人不再言语。
    大军继续向松阳前进。
    由于益阳距离松阳城近,他们仅仅两日便赶到了。
    这时他们得到消息,燕王兵马距离他们只有一日的路程。
    进入松阳关,他们立刻令士兵挖掘壕沟,准备在松阳关于他们一战。
    ……
    蒙县。
    此地距离松阳关不足百里。
    王府亲军眼下正在这里休息。
    南门前一株百年柳树下,赵煦和常威正坐在下面,对着地图商议接下来的战事。
    “益阳的四院眼线刚刚送来情报,当下的益阳兵力空虚,阿舒尔和罗斯人带走了所有的兵马,南梁的大部分兵马也去了松阳关,现在的益阳只有十万兵马驻守。”赵煦说道。
    这个情报是一个时辰前送来的,正热乎。
    “这正是拿下益阳的好机会。”常威嘿嘿笑了两声。
    赵煦点点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不过咱们还要继续往松阳关去,牵制其大部分兵力,这益阳就留给马翰吧。”
    “又便宜了这个小子。”常威有些舍不得。
    这次南下益州,第一个风头就让马翰占了。
    接下来,这第二个风头也要给他了。
    赵煦闻言,笑了笑,“本王总得雨露均沾,马翰和杨震还天天抱怨王府亲军是本王的亲儿子,他们是捡来的。”
    “哈哈哈……”常威闻言,不由大笑起来,“罢了,罢了,就让给他吧,省的他们嚼舌头。”
    议定此事,赵煦派人往棉城去了。
    让马翰留下两三千人戍守棉城,剩下的兵马大可昼伏夜行,偷袭益阳。
    之后,他们歇了一阵,继续向松阳关而去。
    一日后,他们抵达松阳关下。
    此刻,松阳关的壕沟工事似乎只进行了一半,显然是匆忙为之。
    拿着望远镜观察了一阵。
    赵煦令大军在松阳关外安营扎寨。
    和棉城时一样。
    他们同样利用战车围城一个圆圈,营帐扎在圆圈中,又在周围埋下地雷,只留下数条可以同行的道路。
    “不要舍不得炮弹,炸烂他们。”傍晚的时候,营寨搭建妥当,这时赵煦对常威说道。
    在他看来,只要拿下松阳关,益州的战事便基本上结束了。
    所以,尽可以将炮弹倾斜到松阳关。
    毕竟,剩下的益州部分,除了益阳还要费一番功夫,其他城池对马翰的秦军基本上如同空城。
    只要拿下益阳,之后秦军便可横扫整个益州,逼近云州。
    而剩下的巴州和云州不过是两条瘸腿的丧家之犬,翻不起什么风浪,顶多费些周章。
    “是,殿下。”常威应道。
    秦军的炮兵全部随他们来了。
    藏兵洞里可藏不下这些玩意。
    眼下,他们有榴弹炮三百三十六门,线膛炮二百七十二门。
    足以将松阳关炸的一片废墟。
    休整了一夜。
    第二天,炮兵们对松阳关发起了炮击。
    介于松阳关,阿舒尔和南梁兵马众多。
    这次炮击持续的时间将不仅仅是三日。


第八百八十七章 高歌猛进
    棉城。
    赵煦的命令下达后,两日的时间,探马便抵达这里。
    这些日子,马翰正在燕王的下一步命令。
    他本以为会同样前往松阳关,没想到这次却要去益阳。
    “这是殿下在照顾我们秦军,给我们露脸的机会。”马翰面色激动,对典章说道。
    拿下益阳这件事差事,显然又轻松,功劳又大。
    顿了下,他继续对典章道:“让士兵们白天好好睡觉,晚上就出发,殿下照顾我们,我们可不能给殿下丢脸,定要打个漂亮仗。”
    典章点点头,朗声道,“这是必须的,咱们秦军可一点不比王府亲军差。”
    马翰闻言,老脸一红,嘿嘿笑了两声,“典章啊,这话提气,不过咱们秦军和王府亲军还是真有些差距,不过差不怕,追上去就行了。”
    典章也尴尬地笑了笑,“将军说的是,咱们秦军一定能追上去,不过即便如此,我们打益阳,那也和玩的一样。”
    “这话倒是不错。”马翰挺直了腰杆。
    他们秦军只是在燕王麾下的军队中略输一筹而已。
    但无论面对北狄还是势族,他们都能打得其哭爹喊娘。
    商定了此事。
    当天夜里,秦军向益阳而去。
    如今,整个益州的目光都投向了松阳关。
    可以说松阳关的重要性超过了益阳城。
    据燕王令探马送来的情报显示。
    窦唯,包括南梁皇帝窦幕以及萧家的核心子弟,此番都随大军去了松阳关。
    很显然,他们有了最坏的打算。
    至于益阳的十万兵马,不过是为了安抚益州的豪族,免得他们判定自己被抛弃了,从而闹出乱子。
    或是干脆向燕王投降。
    经过三夜的跋涉,秦军抵达了益阳城。
    休整了一日,在第四日午夜,马翰向益阳发起了进攻。
    此番,他们没有携带火炮,只携带了火枪和手榴弹。
    白天正面进攻,自然是要吃更多的亏。
    不如晚上来个夜袭,趁机占领城墙,天亮再打巷战。
    “投弹手在前,云梯队在后,投掷三轮手榴弹,立刻登上城墙,清理掉城墙上的敌人,占领最高点。”临战前,典章下达了命令。
    经过侦查,益阳的防备还是很严密的。
    不过守卫益阳的兵马却显然是由豪族私兵临时凑起来的三流兵马。
    这些士兵身上的军装五花八门,有穿盔甲的,提长刀的,也有穿着布衫,拿着火绳枪的。
    只有少量的士兵拿着燧发枪,穿着相同的军服。
    “是。”典章命令下达,各个将领立刻回到各自军中。
    不多时,投弹队在黑暗中摸向了城墙。
    站在距离城墙三十米的位置,他们连续向城墙投掷了三轮手榴弹,城墙上顿时一片火光。
    随即,其他士兵扛着白天临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