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359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59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种状况在燕王消灭梁家,韩家,王家以及谢家的百万大军之后,发生了改变。
    尤其是燕王军队深入桂州,越州,实际控制了这两州,已经把势力范围拓展到了云州边境。
    终于,范家是再也坐不住了。
    于是,燕王屯兵葭萌关的时候,范行伦派遣十万大军抵达益州。
    在以前的八大势族中,范家的势力一向最为弱小。
    整个云州的兵力不过十五万。
    能抽调十万兵力,范家可谓诚意十足了。
    “哈哈哈…梁开自恃兵马百万,但终究还是废物一个,江州和湘州的仗竟然输的这么惨,简直丢人,要我说,只能我们来给燕王一个狠狠的教训了。”益阳南正对中央大街位置,是南梁迁都之后建造的宫邸。
    此刻,阿舒尔,铁木塔,窦幕,窦唯,萧成,奥尔斯基以及范行伦四人立在宫墙上,注视着身穿黑蓝色军装的罗斯国军队。
    突然之间,因燕王兵马出关带来的阴霾消散,萧成朗声大笑。
    窦唯点点头。
    罗斯军队统一的军装,整齐划一的行军步伐,优良的火枪和野战炮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他感到自愧不如。
    他很想把南梁军队训练成罗斯国军队的样子。
    给南梁军队装备上不列颠提供的优良火枪火炮。
    但可惜,燕王不给他们训练的时间和机会。
    不过,如果这一仗如果能重创燕王军队。
    他相信这个时机便到来了。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要打好这一仗,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罗斯军队果然威武,奥尔斯基教官,这次战事要多多仰仗你了。”窦唯拱手。
    范行伦也陪着笑脸,拱了拱手。
    此番战事,他御驾亲征,也是无可奈何。
    益州是南平的北方屏障,燕王拿下了这里,南平基本上也就完了。
    可以说,这一战生死攸关,他不能不重视。
    毕竟,相对一个皇帝的虚名,还是范家的基业更重要。
    他也就不讲究什么皇帝的排场了。
    想到什么,他又撞了撞窦唯的胳膊,向阿舒尔和铁木塔拱手,“当然,还有二位大王,此番斩断燕王兵马的粮道,唯有依靠你们了。”
    阿舒尔和铁木塔这才点头,露出满意地神色。
    “你们都有信心,固然是好的,但这场战争不会容易,燕王的军队比我们想象的难以对付。”不同于窦唯等人,奥尔斯基则一脸的忧虑。
    得知五千罗斯国军队随铁木塔统领的北狄大军抵达益阳之后。
    他首先爆了句粗口。
    但得知这道命令是外交大臣以尼古拉皇帝的命令下达,他闭上了嘴。
    很显然,这次行动是他们罗斯国的战略部署。
    身为军人,他只能执行。
    可他想不通的是,中岭关之战,他将燕王新式火枪的情报写入了信中,送了回去,为什么切夫斯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对此,他只能认为,罗斯国对这位燕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或者坚信他们能弥补与燕王火器上的差距。
    所以,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冒险是值得的,哪怕失败也要表明罗斯国的态度。
    阿舒尔点点头。
    他和奥尔斯基亲身经历了中岭关之战,同样也比铁木塔的更谨慎。
    甩了下马鞭,他道:“只是没有其他办法了,益州这一仗必须要打,否则燕王一统大颂,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北狄。”
    他直接在窦唯等人面前说出他们北狄参战的目的。
    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但对付燕王的目标却是一致的。
    他也不怕说出来给窦唯,萧成等人听。
    “极是,极是。”窦唯和萧成闻言,反倒越发高兴。
    他们最怕北狄抛弃了益州。
    能彰显自己的作用,会让他们更安心。
    “要我说,不想这么大,打一仗就知道谁厉害了,我偏偏不信,有我们北狄铁骑,罗斯国军队,还有近乎两万装备了前装线膛枪的士兵,就打不赢燕王。”铁木塔这时冷哼一声。
    这段时间,又一批不列颠的火枪火炮抵达。
    北狄,南梁和南平又列装了一部分。
    三家合在一起有两万三千人左右。
    他们将装备了前装线膛枪的士兵合在了一起。
    准备在这次战事中,发挥尖刀一样的作用。


第八百七十五章 准备战争
    “没错,既然躲不过,那就来场死战,我们南梁即便飞灰湮灭,也愿意将燕王拖入战争的泥沼,为你们赢取时间。”窦唯望向阿舒尔,铁木塔和奥尔斯基。
    他这一番话自然是为了表忠心。
    阿舒尔的军队驻扎在益阳,已经让他心惊胆战了。
    铁木塔又统领三十万大军到来,他更觉得自己站在刀尖。
    因为只要北狄愿意,随时可以让南梁覆灭。
    为了能让南梁苟延残存,他只能向阿舒尔和铁木塔展现自己是条忠犬。
    如此,战事赢了,北狄念在他们的忠诚上,南梁还能得意继续存在。
    若是输了,他们也能逃往北狄,甚至罗斯国,不至于丢了身家性命。
    “哈哈哈……”窦唯的表态让阿舒尔三人心情舒畅。
    奥尔斯基也收起自己的疑虑,他道:“南梁上下能有这样的意志,或许与燕王一战。”
    说罢,他望向北方,“燕王的军队已经出了葭萌关,我们也该与他们碰碰拳头了。”
    他深知燕王军队的厉害,但也清楚燕王对罗斯国威胁巨大。
    尤其是他们刚刚得到的极北之地。
    如果任由这个燕王壮大下去。
    北狄会消亡,极北之地会丢失,甚至整个乌拉尔山以东都不再安全。
    如果这一天发生了。
    罗斯国的疆域会减少七成。
    这是他们绝对无法容忍的。
    “让他们继续再深入一段距离,待他们到了绵郡,便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阿舒尔说道。
    绵郡是益阳的北方门户,距离益阳只有二百里,距离葭萌关三百里。
    在他们的坚壁清野之策下,燕王军队在这里等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法在当地获得任何补给。
    即便想退回葭萌关,也得耗费三日的路程。
    是骑兵袭击他们的最优距离。
    毕竟,他们坚壁清野的范围是益阳之北。
    若燕王军队抵达益阳附近,坚壁清野之策便失败了。
    议定了此事,众人各自行动。
    铁木塔回到军中,整顿骑兵,和将领们制定棉郡之战时,袭击粮道的战术。
    阿舒尔则统领麾下步兵和骑兵去棉郡。
    燕王军队出葭萌关之后,他们麾下的士兵便有一部分提前去了棉郡,在关键道路,桥梁位置挖掘壕沟工事。
    除了棉郡,他们在前往益阳的路上,还挖掘了多处工事。
    一处工事被攻破,他们便会退到下一个工事,节节抵抗。
    这次他统领剩下的军队与南梁和南平军队一起过去。
    就是要凭借这些壕沟工事对燕王军队进行阻击。
    他们负责正面阻击的同时,铁木塔负责奇袭。
    除此这外,奥尔斯基将统领五千罗斯国军队以及准备了前装线膛枪的两万余精锐士兵,配合铁木塔,也进行奇袭战。
    争取在燕王兵马抵达益阳前,将其歼灭殆尽。
    ……
    与此同时,东宝县。
    王府亲军和秦军在官道上,断断续续绵延了三十余里。
    为了方便作战,赵煦令士兵们以一个军为一个单位行军。
    每个军之间行路的时候,间隔一百米。
    战车则分布在士兵两侧,附近布置探马侦查。
    如果遇到北狄骑兵,便可立刻以战车为依托,射击北狄骑兵。
    “殿下,前面就是东宝县城,过了东宝县城,再走二百里就是棉郡。”
    赵煦和常威位于队伍的前列。
    见前面出现一座城池的轮廓,常威指向前方说道。
    “到了县城便让士兵们休息吃饭。”赵煦望了眼天上的太阳,正是中午。
    这一路行来,除了被焚毁的茅屋以及荒芜的田地,他们连半个敌方士兵的影子都没见到。
    简直就像个无人区。
    如果不是对自己麾下的军队信心十足,他真的不敢令军队孤军深入到此。
    否则一旦粮草出了问题,又被北狄铁骑截断退路。
    五万秦军和十二万王府亲军便要葬身于此了。
    不多时,军队进入东宝城,开始从战车里取出粮食,埋锅造饭。
    赵煦则简单吃了几口炒面,喝了几口水,便和常威登上城墙观察周围地形。
    士兵们望见这一幕,露出灰心的笑容。
    自抵达葭萌关,燕王吃的,便和他吃的一样。
    有时候为了省事,燕王甚至吃的比他们还差。
    比如现在,他们马上要吃热腾腾的米粥,燕王却吃了几口炒面。
    “在东宝城留下两千士兵戍守,周围埋上地雷,记得做好标记,免得炸了自己人。”赵煦对常威说道。
    从葭萌关出发,这东宝城是他们遇到的第二个县城。
    第一个县城他留下一千士兵戍守。
    这里他决定留下两千士兵戍守。
    继续往前,遇到其他城池,他依然要把这空城控制在自己手中。
    原因很简单,双重保障。
    尽管他相信只凭战车便能抵消坚壁清野的带来的弊端。
    但为了防止粮草遭受意外,他还是要在沿路的城池中囤积部分粮草应急。
    所以,大军在前面走,后面的民夫会不断把粮草运输到这些城池中。
    直到他们遭遇对方的军队为止。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是,立刻安排在东宝城驻扎的将领。
    吃了午饭。
    大军简单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出发。
    又是两日的跋涉,他们又控制一座距离棉城百里的县城,之后进入棉郡。
    这时,负责侦查的探马频频回禀发现北狄斥候。
    战争的氛围瞬间浓郁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负责侦查的骑兵返回,送来一封信件。
    这信件上有火焰的标志,显然是四院送来的情报。
    拆开信件,赵煦扫了眼上面的内容,抿了抿嘴唇,接着又不屑笑了两声。
    信上,四院提到铁木塔,范行伦以及罗斯国五千士兵的抵达。
    切夫斯的“等着瞧。”就在这里了。
    “这样也好,省得本王一个个收拾,这次便一起收拾了。”赵煦将信提给常威。
    常威看过,也冷笑两声。
    五千罗斯国军队在他眼中真是连口菜都算不上。
    至于南平国和铁木塔,他们不过是多浪费一些子弹而已,不会对战局产生根本的改变。
    “准备战争!”赵煦眯了眯眼睛。
    既然对方有备而来,那么他就用血与火给他们一个残酷的现实。


第八百七十六章 针锋相对
    棉城。
    阿舒尔,奥尔斯基,铁木塔,窦唯,范行伦五人正围着一副图纸。
    一个北狄骑兵将领在图纸上指指点点,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燕王军队情况。
    比起赵煦绘制的精细地图,他们的地图显得十分粗糙,不过是寥寥几条墨线绘成的河流,山川以及城池的轮廓。
    但即便如此,这也是他们能拿出的,最精细的地图了。
    “燕王深入益州,携带的粮草又不多,不可能与我们长期对峙,定会求速胜,如此,他们只能进攻我们的壕沟阵地。”奥尔斯基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当下的战局。
    沉思了一会儿,他继续道,“所以,只要我们能坚持月余,他们定会粮草断绝,到时候再辅以骑兵阻断他们的退路,便可大败燕王军队。”
    阿舒尔等人纷纷点头。
    奥尔斯基的表情倏忽一暗,又道:“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我们能想到,燕王只怕也想到了,可他们依然决定深入益州,必然有所依仗,这依仗便是他坚信能击败我们。”
    “战车。”铁木塔这时开口,“一定是战车给了燕王信心,当年正是依靠战车,燕王的军队在燕山外第一次正面击败我们北狄骑兵,这次不过是旧把戏。”
    奥尔斯基从骑兵搜集的情报中了解到此番军队携带了大量战车。
    这些战车的确是克制骑兵的利器。
    “所以我刚才说的是最理想的情况,事实上这场战事只怕无法取巧,就看谁能坚持月余之后,还能有余力。”奥尔斯基神色严肃。
    望向铁木塔,他道:“现在,你的骑兵便可以从燕王兵马侧翼,绕道他们的后方,彻底切断他们与葭萌关的联系。”
    转向阿舒尔,他道:“你的步兵同南梁和南平军队在正面战场阻击燕王军队,你的骑兵在战场侧面游弋,寻找突袭的机会,我们罗斯军队会配合你们的突袭。”
    “……”
    指向地图,奥尔斯基下达一道道命令。
    阿舒尔,窦唯等人对奥尔斯基的决定没有异议,便各自回去准备。
    势族的生死之战,终究要打响了。
    是死是活,就在此战!
    不多时,“隆隆”的马蹄声响起。
    铁木塔统领麾下三个王帐,十五万骑兵,十五万步兵向北进发。
    马蹄扬起,卷起漫天尘埃,声势浩大。
    他们避开燕王所在的官道,从侧面迂回,将斩断燕王的粮道。
    北狄,南梁和南平的步兵则进入棉城前的壕沟工事。
    又在工事上摆上野战炮,瞄准前方。
    为了抵御燕王,奥尔斯基设置纵深十五里的壕沟阵地。
    站在棉城上望去,壕沟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燕王军队即便能战,但想要打穿纵深如此大的壕沟工事集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仅仅是棉城战场的工事,从棉城到益阳一路,还有其他不少工事。
    为的便是拖住燕王军队,待其弹尽粮绝。
    此刻,王府亲军探马已经在棉城周围游荡。
    铁木塔的动向立刻被侦查到。
    腰间挂着望远镜侦查的探马立刻调转马头,将情报送回。
    “殿下,这只北狄大军是要绕到我们身后。”
    官道上,燕王军队依然在行军。
    分析了情报,常威皱了皱眉头。
    战场上被断了退路非常危险。
    若是实力相等的军队,只怕统军将领已经吓得六神无主。
    “令后军戒备,防止被骑兵突袭即可,继续前进。”赵煦根本不理会这只北狄军队。
    按骑兵的提供的情报,半数骑兵,半数步兵的配置,这基本就是铁木塔带来的兵马了。
    在益州平原,骑兵的机动性是他们无法比拟的。
    如果调转军队追着他们打,只会被放风筝。
    所以,绝不能因为铁木塔的动作而受到影响,要坚定进攻益州的固定目标,消灭其有生力量。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是。
    王府亲军每军只配备了三千骑兵。
    此番四个军参与益州之战,骑兵不过一万二。
    即便算上秦军的,也不到两万骑兵。
    这两万骑兵是应该追剿溃兵的。
    若是与北狄骑兵对决,会处于绝对劣势。
    所以,即便北狄骑兵切断了他们的退路,他们也没办法。
    燕王的决定是对的。
    大军继续前进,又是一日的时间,他们抵达了棉城外围。
    这时,赵煦令大军在棉城五里外,依托战车安营扎寨。
    每个军驻扎一处,营寨之间留下二百米的间距。
    得到他的命令,各军的振武将军令战车围拢为一个圆圈。
    又从战车里取出帐篷安营扎寨。
    傍晚前。
    战车在大地上围拢城六个大圆。
    大圆中,白色的帐篷林立。
    士兵将线膛炮和榴弹炮摆在连接战车的铁索间,将炮口对准前方。
    安营扎寨的同时,赵煦和常威则观察起了敌方的壕沟工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