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357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57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煦频频点头。
    只要蒸汽工业的基础打牢固了,其实从蒸汽工业晋级电力工业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
    因为蒸汽工业的加工能力足以提供发电机需要的零配件。
    这时候只需提供一些成熟的设计,便可将发电机造出来了。
    而成熟设计在正常发展轨道下,自然由科学家一点点摸索出来。
    可他就不必了,直接给出一套图纸就行了。
    这也是李卫在这么短时间内能把发电机搞出来的原因。
    若是正常发展,比如现在的西土,至少得二十年才能突破电力壁垒。
    而电动机和发电机本质上是一个东西。
    内部的结构基本相同。
    区别只是一个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一个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简单来说,就是发电机需要蒸汽机摇动转子切割磁力,电流流到电动机上,产生磁力催动转子。
    所以说,这火力发电的根基还是蒸汽机。
    只是将蒸汽机的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即便是当代的火力发电厂,采取的依旧是烧热水的发电方式。
    不过蒸汽机被替换成了更高效的蒸汽轮机了。
    而这个蒸汽轮机也是大颂进入电力时代之后,要攻克的一个技术难点。
    一路讨论着,三人到了研造院。
    在一间如同坊房的大型实验室里,他见到了完整的发电组。
    此刻,实验室最里面是一蒸汽机和锅炉。
    蒸汽机的连杆接在发电机的转子上。
    从发电机上由延伸出三根裹着油纸的电线,连接到变压器上,变压器又伸出电线到发电机上,分别是地线,零线和火线。
    电动机的相对的一端则接着一根钻头。
    这是一个简易的钻床。
    见到这套组合,赵煦心中大悦。
    他仿佛看到了燕城的工坊通了电,使用电动机催动机械,家家户户灯火通明。
    “殿下,现在是否开始试验?”王崇见赵煦神色兴奋,心里不由一阵欣喜。
    这段时间,虽然研造院将图纸上的东西一个接一个变成现实。
    但从来没有一个能燕王如高兴。
    可见燕王对电力是多么的重视。
    “开始吧。”赵煦点点头,有些迫不及待。
    王崇这时给了李卫一个眼神。
    李卫立刻领着匠人到了锅炉前,开始加热锅炉。
    不多时,锅炉冒出了白色的蒸汽,蒸汽机的连杆也摇动起来,带动发电机中间的转子旋转。
    这时,发电机内响起“嗡嗡”的声音。
    不多时,电动机就转了起来,钻床的转杆飞速旋转,十分平稳。
    “哈哈哈…漂亮。”赵煦不由叫了声。
    尽管无论是电动机,发电机还是变压器都带着蒸汽工业时代特有的粗糙感,与现在精密又美丽的产品相差甚远。
    但是,尽管粗糙,却是足够用了。
    今后,在普及电力工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细节即可。
    “王崇,本王在江南打了一场大胜仗,你们研造院在燕城也打了一个打胜仗啊,这场仗的意义不输于江南之战。”赵煦拍了拍王崇的肩膀。
    王崇闻言,有些受宠若惊,他道:“殿下,有这么厉害吗?”
    “当然。”赵煦回到的斩钉截铁,“以大颂当前的蒸汽机工业规模,我们与西土人战争即便能赢,也终究会是惨盛,大颂会越打越穷。”
    顿了下,他继续道:“而从蒸汽工业跳入电力工业,大颂的工业便等于实现了超越,我们将能制造许多他们无法制造的工业品和化学品,将来打他们就如同他们当年拿着火枪火炮欺负拿着刀剑的土著。”
    王崇闻言,也心生向往,期待有这么一天。
    大颂积贫积弱太久了,他同样渴望大颂能回到万邦来朝的辉煌日子。
    不过,他不是一个喜欢争功的人,于是道,“殿下,这里面主要的功劳还是李卫的,应该奖赏他。”
    “这是自然。”赵煦道,“但你的功劳也不小,研造院需要你这种一片赤心,不把升官发财当做目的的领头羊。”
    “谢殿下夸奖。”王崇嘿嘿笑了两声,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赵煦又拍了拍王崇的肩膀,把李卫叫了过来,问他要什么奖赏。
    “我什么都不要,只要能待在研造院研造图纸上的电力装置就行。”李卫说道,“上次殿下给了不少银子,够家里用几十年了。”
    赵煦露出欣慰的表情,李卫的长衫上有三五处还打着补丁。
    很显然,他对银子之类的身外之物不感兴趣。
    而这才是研造院需要的人才。
    事实上,王崇这么把关的。
    油嘴滑舌,人浮于事的人,他们坚决不要。
    只是,李卫他们虽然不在乎物质,但他这个燕王不能就顺理成章,认为就这样的。
    李卫他们专心做事,自己就要给他们和他们家人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这才是对待人才的态度。
    于是他道:“用不用,那是你们的事,赏,本王定是要赏的。”
    李卫有些羞赧的笑了笑,道,“谢殿下。”
    又观摩了一会儿从发电到电力输出这一套组合。
    赵煦同王崇李卫他们到了研造院的议事厅。
    除此之外,他还让王崇把屈生叫了过来。
    面对众人,他道:“虽然这次火力发电试验成功了,但是这只是电力工业开始的第一步,接下来电力相关的事务还很多,比如建造第一座火力发电厂,以及如何让电力覆盖整个燕城,为工业提供新的动力。”


第八百七十章 关键材料
    议事厅静静的,只有赵煦的声音在回荡。
    王崇和李卫等学员听的很认真,时不时将重要的事项记在册子上。
    “本王回去之后,会让刘福给你们调拨银子用于火力发电厂以及电力覆盖工程,工部的人手也随你们抽调,势必要抓紧此事。”
    王崇点点头,这时李卫突然举起手。
    赵煦示意他说。
    “殿下,当下发电不是我问题,但是电缆的问题却很大,干燥的油纸只适合实验室使用,不适合长距离的电力传输,毕竟风水日晒,极为容易损坏。”李卫一板一眼,就事论事。
    “在火电厂建成前,本王会解决这个问题。”赵煦道。
    只要橡胶外皮的绝缘电缆才事宜作为电力传输的工具。
    所以,橡胶问题是当前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除了电线需要橡胶外,随着电力时代的来临,橡胶简直会成为各行各业无法缺少的必需品。
    即便是为了工业发展,他也得拿下南洋的橡胶园了。
    待江南的战事结束,此事就得提上日程。
    一个中大型的火力发电厂,至少也得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建造,时间足够。
    说了电线的问题,赵煦对王崇道:“现在可以展开,工坊生产线的研造了。”
    他说的工坊生产线自然不再是蒸汽工业时代的工坊生产线。
    而是电力时代的生产线。
    比如改造车床,纺纱机,织布机等,让其适宜电动机。
    这样一来,燕州的工业水平便等于脱胎换骨。
    不但整体的效率提升了,也能制造更精细的零件。
    只有达到这一点,他才能考虑金属子弹的制造。
    而金属子弹的出现将会允许一种极为强悍的武器出现。
    这便是机枪。
    除了武器的进一步升级,机械同样能得到进一步的升级,比如内燃机。
    而有了内燃机,初代的汽车,单翼飞机便都能尝试了。
    不过尽管未来是美好的,但即便是成熟的图纸,也不可能立刻变现。
    还需要研造院的学员们辛辛苦苦,一步步来。
    但好在,这个过程不会太长。
    “是,殿下。”王崇应了声是。
    交代了王崇,赵煦又望向屈生,“电力应用不仅能促进机械的发展,也能促进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前不能制造的化学品,现在可以制造了。”
    屈生眉眼间全是兴奋,他道:“殿下,臣梦里都想着有一天实验室里能通电,现在终于得偿所愿了。”
    在科技学堂的时候,燕王就向他们讲过许多化学品需要电力才能分解合成。
    比如氢气,虽然通过其他活泼金属和稀硫酸也能制取。
    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实验室,工业生产的话,成本会非常高。
    但有了电力之后,就不同了,只需要点解水,便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
    最重要的是,可以工坊大规模制备。
    然后,纯净的氧气和氢气可以发展出氢氧焊。
    而焊接会对造船业以及其他需要焊接的大型机械制造,大有裨益。
    单独纯净的氧气还能用于转炉炼钢,取代当前的吹空气,让出来的钢质量更好。
    氢气还能用于合成氨,而氨又能制造化肥。
    所以,一旦电力投入使用,大颂将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就把你梦里想的全部实现,和王崇一样,现在你的化学实验室也能进行准备了。”赵煦笑道。
    “是。”屈生回答的很响亮果断。
    众人听了,纷纷露出会心的笑容。
    这次火力发电试验对他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场盛事。
    又同王崇,屈生等人闲谈了一会儿,赵煦才离开研造院,返回王府。
    一路上,他的心情格外轻松,过不了多久,大颂的工业就要腾飞了。
    他正想着,这时一队骑兵匆匆而来。
    到了他面前,骑兵道:“殿下,罗斯国外交大臣切夫斯基到了锦城,他请求面见殿下。”
    “罗斯国外交大臣?”赵煦皱了皱眉头。
    当前,罗斯国和不列颠,北狄沆瀣一气,干涉大颂内乱。
    更是派出军事教官,与北狄人在益州与秦军交战。
    此时,罗斯国派了个比伊万更重要的人物来,不知有何用意?
    沉吟了一会儿,他道:“让他在燕关候着。”
    他不打算在燕城见这位罗斯国的外交大臣。
    既然双方已经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没必要让他来大颂皇城。
    “是,殿下。”应了声是,骑兵转身离去,赵煦则回了王府。
    见赵煦回来,杨素素脸上的幽怨顿时消散,满面笑容走了过来,口中却娇嗔道,“殿下终于舍得回来了。”
    赵煦嘿嘿笑了两声,他的心情没有因为罗斯国外交大臣的事而变差。
    毕竟对他而言,比起火力发电,这就是个无足轻重的事。
    而且,当下的罗斯国在西土正处于顶峰时期,他不相信如此状态下的罗斯国会与他有什么诚心的合作。
    想到这,他将脑中的杂事抛的一干二净。
    拦腰抱住杨素素,他笑道,“冷落了美人,罪过罪过。”
    一边说,他一边抱着杨素素向内室走去。
    杨素素嘻嘻的笑,不断拿手敲赵煦的胸口玩闹。
    二人已经是夫妻,熟门熟路,自然没了初次时的羞赧,只有耳鬓厮磨,干柴烈火。
    折腾到精疲力尽,杨素素搂着赵煦的脖子,二人说起了闲话。
    杨素素问他江南的战事,他,他问杨素素女子学堂的事宜。
    “殿下这可问着了,这段时间臣妾真的办了一个女子学堂,王宣将此事刊登在报纸上,引起了不少的议论,不过刘福说,近日入学的女童倒是多了不少。”杨素素道,微微有些得意。
    “是吗?”赵煦面露笑容,“如此,本王倒是要给你记一功,给了大大的赏。”
    杨素素喜道,“殿下要赏臣妾什么?”
    赵煦一阵坏笑,轻抚杨素素的后背,“赏个今晚无眠。”
    杨素素怔了下,还未回过味来,就见赵煦扑了上来,顿时会意,不禁又喜又嗔。
    此时正是,一轮明月映碧树,小窗传来吟哦声。


第八百七十一章 日新月异
    日头升上柳梢。
    赵煦睡到自然醒,方起来洗漱穿衣。
    杨素素比他起得早,此刻正在同凤儿和鸾儿说闲话。
    见到赵煦,凤儿和鸾儿捂嘴轻笑,杨素素对他则一阵白眼。
    南下许久,他是久旱逢甘霖,昨夜扮演了一夜九次郎。
    吃了早膳,赵煦和三人说了会儿闲话。
    王府门官便通报刘福和杨丰来了,赵煦起身往前院走去。
    “殿下,我们去燕城女子学堂了。”杨素素三人这时也起身往前院走去。
    赵煦点点头,露出笑容。
    杨素素在女子学堂又是学员,又是教书先生。
    自从参与了这件事,她和凤儿,鸾儿三人倒是很上心。
    对此,赵煦自然乐意见到。
    一来,有点事情做,总比几个女人整个窝在王府,说些家长里短的事好得多。
    二来,女童入学这件事虽然有所改善,但还任重而道远。
    提升女子入学率这件事关乎大颂未来的综合国力,不能不认真。
    否则,等于大颂少了近半的优质劳动力。
    到了前院,三人径自离去,他则在议事堂见到了刘福和杨丰。
    “恭喜殿下江南取得大捷,此番,势族盘踞之所,仅剩巴州,益州和云州,乃是强弩之末了,殿下之文治武功真是冠绝当世,自古至今,也无人能校之一二……”
    赵煦一到,刘福立刻满脸堆笑,接着就是一顿马屁猛拍。
    杨丰摇了摇头,自愧不如。
    当年在赵恒面前,他不会拍马屁,如今侍奉燕王,他依然不会拍马屁。
    且他一向对善于溜须拍马者极为厌恶。
    但对刘福,他却厌恶不起来。
    因为他清楚,刘福的马匹近乎和燕王玩笑,不是真的马匹。
    而且,刘福也是个踏踏实实做事的宰相。
    赵煦南下期间,江北的大小事务他处理的十分妥当。
    “差不多就行了。”赵煦轻轻笑了笑,“既然来了,还是说正事,回禀下这段时间江北的事务吧。”
    刘福负责政务,杨丰负责军队后勤。
    二人一起来,自然是为了做个小汇报,同时把疑难的问题挑出来,同他商议。
    闻言,刘福方收住,将一份文书拖在手上,说道:“殿下南下期间,大小事务都在按照殿下的规划在进行,燕范运河的挖掘完成了二百里,还有八十里便可打通范阳运河,臣令他们必须十一月前竣工。”
    “燕锦铁路铺设到了宁城,正在向锦州铺设,臣令他们明年三月前竣工,燕晋铁路过了飞狐关,距离晋城还有五百里,十二月前能够通车,向南的铁路延伸到了平原城,因晋河的原因不得不中断,又从对岸的齐州向南铺设,等待蒸汽机车渡轮。”
    “江北各郡的工坊区建设也在正常进行,比如鲁城,晋城,洛城,襄城等工坊区,燕城工坊区有的工坊,他们也基本上有了,眼下,这些各州州牧正在规划郡府和各县的工坊,这段时间,江北的商品产量大增,满足了江北的百姓的需求不说,向高丽和东瀛北输入的货物也在不断增高。”
    顿了下,他道,“不过以现在趋势,过不了两年,高丽和东瀛市场只怕也饱和了,需要寻找下一个市场。”
    赵煦一开始还频频点头,对这短时间的成就很满意。
    听到这个,轻锁了下眉头。
    刘福的意思很明白,蒸汽工业的拓展,让商品的产能大大提升了。
    由于市场的问题,产能过剩将会成为未来的需要重点解决的事。
    这也是这个时代,所有工业国都会面临的问题。
    因此,他们才会为了殖民地,打的你死我活。
    “本王刚刚打下一个大市场,等解决了势族,本王再给商品寻找更多的出路。”赵煦道。
    他说的大市场自然是江南。
    这块市场可比高丽和东瀛北合在一起还大。
    足够江北的工坊吃一段时间。
    不过,等工坊也在江南遍地开花,尤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