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他下达命令,将舰队一份为二。
二十四艘蒸汽船和二十四艘风帆战舰为一队,前往北方,同时统领两万四千名陆战队士兵。
其他风帆战舰为一队,统领六千陆战队士兵继续袭扰东瀛南部沿海,奉行抢了就走的战略。
之所以选择蒸汽船北上,就是为了震慑北方诸藩,让他们生起无力感。
一方面反对渡边案继续抵抗,一方面让野心家诞生异心,选择与大颂合作,最终达到战略目的。
隔日。
赵煦同周毅和北队前往东瀛北方。
龚英则统领南队,伺机而动。
第七百八十二章 羽前藩
羽前藩,安东城。
藩主府。
北条川庆和儿子北条仓正在核对羽前藩账目,准备将今年的赋税送往江户城。
账目核对无误,北条仓抱怨道:“征战高丽,建造风帆战舰,幕府将支出的费用摊牌到各藩,今年上缴的赋税涨了三成,北方苦寒,本就穷苦,这简直是要羽前藩人的命。”
北条川庆闻言,紧锁眉头。
三十年前,渡边案携带拿着火枪火炮的军队从南打到北。
当时还拿着刀剑盔甲的北方诸藩被吓坏了,一个个望风而降。
他当时年轻气盛,羽前藩又是北方大藩,他自然十分不服气,统领羽前藩三万人前往迎战。
当时渡边案只派出了两万人与他交战。
但他的三万人却没撑住,最终还是败在渡边案的火器下。
之后,他同其他藩主一样上交兵权,只作为文官掌管羽前藩。
但此后,羽前藩的日子却过得一年不如一年。
原因就在于诸藩每年要向幕府上缴的这部分赋税。
以前,他们收缴的赋税不过留作自用。
现在,这些赋税到了幕府,却被渡边案拿来建设南方,以迎合西土人。
这自然让南方越来越富,北方越来越穷。
为此,不少北方藩主心生怨言。
尤其近两年,渡边案为了搅动大颂内乱,耗费了大量的财富。
但出的这些银子,最终都落在了他们头上。
“这些话在外面就不要说了,免得惹出是非。”北条川庆瞪了眼北条仓。
不满的人很多,但只能压在心里。
当年的战争让打碎了许多人的脊梁,包括他。
现在,他们唯有臣服渡边案,向渡边案效忠,为其办事。
二人正说着,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藩主府门前响起。
一个骑兵匆匆而来,面色焦急,“藩主大人,糟了,海面上出现了一只庞大的舰队,这舰队前面的船还会冒烟。”
“什么!”北条川庆闻言,几乎跳起来。
江户海战消息刚刚传到羽前藩。
东瀛舰队和不列颠舰队全军覆没。
此时能出现在东瀛的舰队除了燕王的舰队,不可能有其他。
而且士兵口中会冒烟的船,十分附和不列颠人蒸汽船的形象。
据说,江户海战中,燕王的舰队也有蒸汽船了。
所以,士兵不清楚冒烟的船是什么,他却是清楚的。
“他们来这里干什么?北方可没什么油水。”北条仓浑身一阵发冷。
北条川庆道:“现在南方是什么情况,我们一无所知,或许是南方全部失陷,燕王军队打到这里了。”
说到这,父子二人对视一眼,更是惊惧。
沉默了一会儿,北条川庆首先冷静下来,毕竟他也是经历过战争的人。
他道:“立刻紧闭城门,调集兵马登上城墙。”
顿了下,他继续道:“再派出一队骑兵前往海岸,继续观察。”
北条仓闻言,叹了口气。
安东城内只有五千东瀛士兵,六门火炮。
燕王军队真的打过来了,他根本不可能抵挡的。
父子二人在城内焦急地等待,随即消息不断传来。
燕王舰队在安东城码头停靠,两万余士兵在安东城登陆,向安东城而来。
这时,他们登上城墙,果然见燕王军队出现在视野中。
只是望了一眼燕王军队,父子二人的心便跌倒了谷底。
这些燕王士兵身穿统一的深绿色军装,军容整齐。
每个人都背着一杆工艺精良的火枪,腰间似乎挂着入鞘的短刀。
他们不认识刺刀,只能如此猜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士兵推着野战炮和一种类似野战炮,但又不同的火炮。
“殿下,这就是安东城。”
北条父子心惊胆战的时候,周毅指向前方的城池,对赵煦说道。
赵煦点点头。
从南往北,这一路肉眼可见东瀛南富北穷。
这正符合四院提供的情报。
根据这些情报推导出的战略应该也不会有错。
“渡边案似乎不重视北方,这安东城和北方的东瀛城池定然防备不足,这段时间就先抢他个天翻地覆。”赵煦说道。
在赵煦看来,东瀛人慕强,不打一顿,他们是不会从心里服气的。
所以,这仗是避免不了的。
等打完了,再让北方藩主们认真思索下,要不要向大颂臣服。
如此,便可花最小的代价控制东瀛局势。
赵煦这话基本等于进攻的命令。
周毅给了潘长一个眼神,潘长当即下令对安东城发起进攻。
这安东城只有五千士兵,四面城墙只能各分千余。
两万余名陆战队将其包围,每面却分得六千名士兵。
人数,武器俱都落于下风,北条父子俱都咽了口唾沫。
这仗若是一打,只怕这五千东瀛士兵一个不要想活。
但不打,他们恐怕也做不了主。
城内的统兵将领是效忠渡边案,而不是北条家族的。
这便是渡边案控制羽前藩的办法。
只是,他们想的多余了。
战争的钥匙不是握在他们手中。
燕王的军队将城池围起来,立刻派遣松散队形的士兵向城墙靠近。
“轰轰轰……”城墙上的六门火炮当即开火。
但是炮弹无法集中一个个间距拉的很大的燕王士兵。
而到了二百步内,这些士兵举枪射击,城墙上的东瀛士兵应声倒下。
尤其是炮兵顿时被射杀,火炮哑火了。
于此同时,更有士兵向城墙靠近。
由于被对方射击压的抬不起头来,东瀛士兵根本无法防备。
就在这时,一枚枚手榴弹被扔上了城墙。
“轰!”一阵阵巨响中,东瀛士兵损失惨重。
一面城墙上的东瀛士兵顿时死的七七八八。
短短半个时辰,安东城破了。
爬上了城墙的燕王士兵,占领了城墙,又打开了城门,大批士兵涌入了安东城内。
安东城相比长岐是个小城,城内只有十万人定居。
陆战队士兵轻松控制了安东城,同时清理了负隅顽抗的东瀛人,将安东城牢牢掌控。
当赵煦和周毅进入安东城,潘长押着北条父子到了二人面前。
城墙失陷,他们父子二人便逃回了藩主府密室,但还是被搜了出来。
赵煦望向二人,目光幽深。
他的计划要施展了。
第七百八十三章 鲸吞
“殿下,如何处置这二人?”陆战队士兵对二人的膝盖揣了一脚,让他们跪下,周毅打量了二人一眼,问道。
赵煦望向北条父子,见二人眼中藏着丝丝不甘,又有几分恐惧,嘴角不由露出笑容。
“把他们捎上,亲眼见识下我们是如何征服北方诸藩的。”赵煦道。
他不准备直接说服北条父子二人自立,反抗渡边案的幕府统治。
因为有时候语言是苍白的,亲眼见识才更震撼。
安东之战,想必已给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他会让二人登上燕州的蒸汽船,再让他们以俘虏的身份前往燕城,见识燕城的蒸汽工业。
这些会比寥寥数语更有效。
所以,当前他无需同北条父子对话。
令陆战队士兵将二人带下去,赵煦下令洗劫安东城。
他有意扶持北方藩主自立,但还是要继续洗劫。
这等于是给藩主们大棒,同古代屠城威慑对方一个道理。
与渡边案一条道走到黑,他们就要有麾下其他城池被持续洗劫的觉悟。
其次,东瀛搅动大颂内乱,提高了他一统大颂的成本,东征东瀛,又是一大笔费用。
这些银子,他自然要算到东瀛头上,劫掠不过是在讨债。
除了财富,他还让陆战队士兵将安东城最精壮的青壮男女挑选出来,等待王彦忠运回大颂。
东瀛人口三千左右,抓一些青壮回去,让他们给大颂的基础建设添砖加瓦,也等于是在偿还他们欠下债了。
至于会不会影响北方藩主的实力?这自然是不会的。
因为龚英还在南方继续袭扰。
而安东城也只是羽前藩疆域众多城池中的一座而已。
在安东城逗留了三天,王彦忠到了。
这次他又运回了三万青壮,空置的捕奴船则继续随舰队行动,前往陆中藩。
同羽前藩一样,陆中藩同样是北方大藩,藩主为小野镇,藩主府在古宫城。
这也是个临海的城池,毕竟东瀛疆域狭长,内部又多山,沿海城池无论是海贸,还是充当海寇在海上抢劫都方便。
大城在沿海也就不奇怪了。
“呜呜……”,汽笛鸣叫。
舰队从安东出发,绕过东瀛最北端,再南下,来到东瀛东海岸的陆中藩。
一路上,北条父子被羁押在一艘蒸汽船上。
航行途中,大多时间,二人呆在船舱内,偶尔被允许到甲板上。
“渡边案真是终日打鸟,却被鸟啄瞎了眼,惹上了不该惹的主,这大颂真不是东瀛能觊觎的。”
这日,舰队距离古宫城只有十余里。
北条父子再次被允许到甲板上,望着呈一条直线,延绵数里的舰队,北条川庆忽然一阵叹息。
北条仓点点头。
刚被燕王羁押的时候,二人心中还带着对大颂的仇恨。
但冷静下来,回忆起燕王军队进攻安东城的过程,又亲眼见识了无需依靠风力航行的蒸汽船,他们的恨意渐渐化成了对燕王的敬畏。
在燕王面前,他们简直就如同蚂蚁一样,随时都能被碾死。
“只是燕王到底想干什么?”这是北条仓最为疑惑的地方。
燕王不杀他们,反而带着他们在海上漂,实在奇怪。
北条川庆同样也想不明白。
摇了摇头,他们只能继续等待。
不过,他们马上就停止了思索。
远远的,他们望见了一座城池。
见到这座城池,尤其是城池一角,锥子一样的城楼,他们大吃一惊。
他们立刻认出了这是古宫城。
三十年前,他们相邻的羽前和陆中藩乃是死敌,长年纷争不断。
他年幼时,父亲曾经统领军队打到古宫城下,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所以对古宫城,他印象颇深。
即便是现在,北条家族的人和小野家族的人也关系极差。
“嘿嘿,你小野家也逃不了。”这时,北条川庆不但没有为小野感到担忧,反而有一种幸灾乐祸之感。
这就如同关系不好的两个人,一个人遭了殃,另外一个也遭殃时,彼此的心态。
父子二人望向古宫城的时候。
赵煦和周毅正在乐亭旗舰甲板上,望着在前面蒸汽船甲板上的二人。
随即,两人的目光转向古宫城。
“速战速决!”赵煦对周毅说了一句。
安东的战役是怎么样的,这古宫城的战役便是怎么样的。
赵煦懒得再下船,亲临战场了。
半个时辰,舰队抵达古宫码头。
一番炮击之后,陆战队登陆。
傍晚的时候,潘长便送回了拿下古宫城的消息,同时俘虏了小野镇及一众小野家族的核心成员。
随即,便是对古宫城财富和青壮的洗劫。
将古宫城清理了一遍,潘长将小野家族的人压押上北条家族待的蒸汽船。
不同北条川庆身体健硕,小野镇的个头很矮。
二人见面,小野镇怔了下,随即冷笑道:“看来有人比我小野家更丢人。”
北条川庆道:“用大颂的话说,你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有什么得意的。”
二人同时哼了一声,再也不理睬对方。
这一幕被赵煦看在眼中,他暗暗点头。
四院的情报还是靠谱的,这北条家族和小野家主果真不对付。
接下来的月余,他又陆续袭击了北方大藩本间藩,佐助藩,东瀛中部大藩奈良藩,远江藩,骏河藩,富山藩。
不过由于燕州舰队袭击沿海城池的消息从南和北两个方向同时传播。
这六个大藩的藩主有四个在袭击之前就跑掉了。
只抓获了奈良藩的织田藩主,以及远江藩的毛利家藩主。
不过对赵煦来说,这就足够用了。
随即,他下令舰队返回五峰岛,将劫掠的战利品卸下。
事实上,在袭击东瀛中部和北部期间,战舰数次被装满,已经往返五峰岛多次卸货。
否则这次袭击也不至于拖了月余的时间。
王彦忠也一样,跟着舰队吃了个饱。
捕奴船来来去去,至少向燕州运送了六十万东瀛青壮。
而当回到五峰岛之后,又发现龚英这段时间也抓捕了青壮,囤积在岛上。
尽管南方诸藩对他们有了防备,但奈何舰队在海上来无影去无踪。
加上四院潜伏在东瀛的眼线提供情报,他们还是抓到了些漏网之鱼。
此番东瀛之行,他们可谓是鲸吞,吃了个饱了。
第七百八十四章 海军军制
“殿下,这段时间我们歼灭东瀛士兵两万余人,缴获了价值一千八百万两的战利品,抓了九万余青壮。”
回到岛上的临时行院,龚英将这短时间的战果回禀了赵煦。
赵煦闻言,满意地点点头,暗道还是东瀛南部富裕。
虽然绕了东瀛一圈,抢了十余个城池,但他们一行缴获的战利品也就价值五千多万两银子。
其中白银只有三百多万两,还不如一个长岐。
不过也无所谓了,这些抢来的东西足够江北消耗一段时间。
而且,以燕州舰队的实力,不列颠和山姆国俱都休想再将手伸向这里。
东瀛等于成了他圈养起来的肥羊,这些财富跑不了。
待羊毛再长一些,再割一波也可以。
“干的不错,因为你们的行动,渡边案也没有向北方派遣军队,这定然会招致北方诸藩的不满,接下来只需让一些藩主自立即可。”赵煦说道。
顿了一下,他对周毅道:“从今天开始,需要一支舰队长期驻扎在五峰岛,巡查东瀛海域,防备西土舰队到来。”
他担心的倒不是不列颠。
因为从距离上,山姆国与东瀛更近。
而且,山姆国已经控制了东瀛东部海域的诸多岛屿,包括夏威夷岛。
不列颠的舰队从本土抵达东瀛需要四个月的时间。
山姆国的舰队前往东瀛则只需不到两个月。
再者,根据他掌握的情报,这个时期的山姆国已经不可小觑。
事实上,在当代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三十多年,美利坚的工业产值便超过了英国。
就是当下的山姆国,其工业实力只怕也有不列颠的一半。
所以,必须得提防山姆国的下一步行动。
“就让龚英统领十二艘蒸汽船,三十艘风帆战舰驻扎五峰岛吧。”周毅想了想,说道。
赵煦点点头,对龚英这位将领,他也比较欣赏。
不过由于此前海军的战舰太少,所以他没有对海军进行军制改革,只是让周毅这位将军统领全军,其他再提拔些舰长,大副。
但如今随着舰队日益壮大,他觉得有必要规范海军的军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