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321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21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诉士兵一定要坚持住,求援的人已经出发了,只要援兵到了,就能赶走燕王的军队。”麻绳直人咽了口唾沫,对身边的将领说道。
    “是,藩主。”将领应了声是,转身离去。
    长岐码头距离长岐城不过三里而已。
    燕王士兵顷刻便能抵达。
    ……
    长岐码头。
    潘长领着士兵在海中划了会儿船,便顺利登岸。
    登陆的过程中,他们没有遭受任何抵抗。
    这让他敏锐地意识到一点,长岐城必然兵力不足,只能囤积兵力重点守卫长岐城。
    如此想着,他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一边等待士兵登陆,他又一边检查了一下岸上的炮台。
    炮台中的炮兵基本上炸死,尸体横七八竖。
    一个时辰,三万陆战队士兵全部登岸,同时将榴弹炮和线膛野战炮运上了岸。
    随即,他统领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向长岐城而去。


第七百七十七章 以牙还牙!
    “嘿嘿,这长岐倒真是有模有样,四院的情报应该不错,是座富城。”
    向长岐城行进的同时,潘长将三万兵马分成四部。
    其中正面南城布置了一万兵马,北城们布置了一万兵马,东西两城门布置了五千,将长岐城团团围住。
    这次他们不打围三缺一的战术,就是要狠狠收拾东瀛人。
    南北如此布置,则是为了让东瀛人南北不能相顾。
    待各部兵马到位,炮兵们建起炮兵阵地,用沙袋搭建了炮台。
    潘长这时望向南门的城楼。
    和大颂的城池不一样,大颂的城池虽也有城楼,但只有两层。
    但东瀛的城楼却十分高大,足有五六层。
    一层层的城楼走廊上此刻站满了拿着燧发枪的士兵。
    这种城楼既有御敌的作用,也有瞭望塔的作用。
    不过,这种城楼显然是冷兵器时期的遗产。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城楼没有丝毫作用。
    收起望远镜,他对炮兵将领道:“这座城楼太碍眼了,把他炸了!”
    应了声是,炮兵将领离去,回到炮兵阵地。
    这次他们将炮兵阵地修建在距离长岐城五百米的位置。
    凭借东瀛的火炮,他们的火炮无法摧毁炮兵们搭建的沙袋围墙。
    而陆战队的炮兵则能看得能仔细,精准摧毁目标。
    接着,一门线膛野战炮调整了高度,将炮口对准了城楼。
    “轰!”一声巨响,线膛炮的炮弹径直飞向长岐城楼。
    又是“轰”的一声,开花弹在城楼炸开,城楼顿时木屑飞溅,冒起火焰和烟雾。
    这时,麻绳直人正在城楼顶楼观察整个战场,而爆炸发生在五层。
    突然而来的炮击把他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虽是藩主,但自从渡边案一统东瀛之后,藩主便不再是一方诸侯,而是管理各番的文官。
    且长岐城从来没有遭受过域外势力的进攻。
    第一次面临战争,他自然不知所措。
    其他人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爆炸在距离如此之近的位置发生,他们俱都被吓了一跳,双腿有些发软。
    但,这只是开始,第一声炮响之后。
    燕州炮兵阵地上的火炮如同苏醒了一般,轰鸣声不断。
    麻绳直人和身边的将领还未从第一轮爆炸中回过神来,就见十余个黑点如闪电一般飞向城楼。
    他想逃,但双腿已经不听使唤。
    就在这时,这些黑点落在城楼不同的位置。
    “轰轰轰……”爆炸一次接着一次。
    整个城楼如同发生了地震。
    麻绳直人惊骇欲绝,他感觉城楼似乎要塌了。
    求生的本能让他拼了全身力气爬起来,往下跑,忽然,他又被扳倒。
    原来一枚炮弹从下往上击穿了地板,露出半个炮弹头,挡在他跑的路径上。
    见状,麻绳直人怔了下,但就在这愣神的瞬间,炮弹忽然爆炸,火焰将他完全吞噬。
    也似乎因这次爆炸,整个长岐城楼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随即轰然坍塌。
    城楼塌方的烟尘几乎覆盖了整个南墙。
    “真不撑打。”潘长瞥了瞥嘴。
    他时刻铭记周毅和他说的话。
    东瀛人这些年在大颂沿海造了不少孽,屠杀沿海百姓,把他们的财产洗劫一空,甚至连数个月的婴儿也不放过,更不用提被掠走,遭受凌辱的女子。
    “趁现在,狠狠地打!”想到这,潘长面色如霜,下达了全面进攻的命令。
    他看得出来,城楼中的东瀛人在长岐地位不低,甚至是长岐城的最高官员和将领。
    此刻,他们不死,也得被埋入城楼,无法指挥作战。
    群龙无首下,这长岐城会更脆弱。
    在他命令下,线膛炮和榴弹炮同时轰鸣起来。
    榴弹炮将一枚枚石灰弹投到城墙上。
    南城本就被烟尘覆盖,瞬间更是如果被云雾笼罩。
    投掷了一波石灰弹,榴弹炮又投掷霰弹。
    白色的烟雾中一片火光。
    他们发起进攻的同时,东瀛人的火炮也开始还击了。
    只是可能由于视线被遮挡的原因,东瀛人炮火显得散乱无章,没有目标。
    对呈散兵线分布的士兵根本无法造成伤害。
    事实也正如潘长预料的一样。
    此刻南城的东瀛士兵处境极为悲惨。
    城楼的坍塌本就砸死了部分了东瀛士兵。
    石灰弹又让不少士兵伤了眼睛,失去了战斗力。
    霰弹又对剩下的士兵造成了大量伤亡。
    且整个城墙笼罩在迷雾中,根本无法对外反击。
    整个城墙上,到处是东瀛士兵的惨叫声。
    而在南城炮响的同时,其他三面城墙也遭到了进攻。
    其他城墙的东瀛士兵根本无法赶来支援,这令南城越发艰难。
    “攻城!”东瀛士兵毫无章法的炮击让潘长顿时意识到攻城的时机到了,他立刻下令。
    这时,士兵们纷纷向城头射击,掩护第一批冲出去的掷弹队。
    抵达南城下,掷弹队时刻纷纷将手榴弹扔到城墙上。
    连续爆炸声不断响起,爆炸产生的火焰笼罩了南城墙。
    将携带的手榴弹全部投掷,掷弹队撤了回来。
    这时,士兵们上刺刀,扛着云梯向城墙冲了过去。
    “杀!”
    云梯上墙,陆战队士兵嗷嗷叫爬上了城墙。
    这时,城墙上的烟雾已经渐渐消散了。
    登上城墙,他们端着刺刀跳下去,准备与东瀛士兵肉搏。
    但见城墙上到处是东瀛士兵的尸体,白色的石灰和城楼坍塌的粉尘覆盖在尸体上。
    这一幕没有动摇士兵战斗的意志,他们踩着东瀛士兵的尸体,准备占领城墙,同时将城门打开。
    “西内!”陆战队士兵正在行进的时候,忽然城墙上的东瀛士兵尸体滚动,一些原本被压在下面的东瀛爬来起来,就冲向陆战队士兵。
    原来,这些东瀛士兵将同伴的尸体当做肉盾,躲过了榴弹炮的爆炸。
    陆战队士兵虽然不隶属王府亲军,但两军还是常常交流战场经验的。
    对这种情况,王府亲军经历的可不少。
    所以,他们时刻保持警惕。
    东瀛士兵一冲过来,他们的刺刀便刺了过去。
    残存的东瀛士兵迅速被清理干净。
    这时,士兵们望向长岐城内,目光如炬。


第七百七十八章 潘长的命令
    “拿下城门!”
    登上城墙的陆战队士兵越来越多,将领们发号施令,指挥士兵继续作战。
    士兵们得令,立刻顺台阶而下,扑向城门。
    抽出手榴弹,他们就要往门洞里扔。
    “板载!”
    就在这时候,突然从门口冲出数十个高举武士刀的东瀛武士。
    这些东瀛武士瞪圆眼睛,口中大叫,挥舞武士刀劈向陆战队士兵。
    “杀!”
    陆战队士兵怒喝一声,毫不畏惧,端起上了刺刀的线膛枪便杀向东瀛武士。
    刀光闪烁,金属交击,陆战队士兵两两配合,一个向上突刺,一个便向下突刺,一个向左,一个便向右。
    东瀛武士的武士刀劈砍过来,其中一个举起枪杆抵抗,另一个便趁势一个突刺,刺中对方的胸口。
    这些东瀛武士俱都是麻绳家族圈养的护卫,武艺精湛。
    但面对陆战队士兵精湛的刺刀术,忽然感到全身武艺像是使不出来的一样。
    这些士兵动作虽然简单,反复只有几个,但招招致命。
    只是接触数个呼吸,便有十余个武士被杀死,倒在血泊中。
    而随着更多陆战队士兵涌过来,剩下的武士更是难以招架,俱都被击杀。
    陆战队士兵则有两个士兵受伤,一个胳膊被划出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一个大腿被划了一刀,血流如注,但立刻有士兵过来,给二人包扎,又送离战场。
    击杀了这些躲在门口的武士,陆战队士兵打开了城门。
    更多的陆战队士兵从外面涌入。
    南门被拿下的同时,其他三面城门的战斗还在继续。
    陆战队士兵踩着东瀛士兵的尸体,对着东西两面城墙的东瀛士兵射击。
    腹背受敌,又是两面夹击,东西城墙上的东瀛士兵顿时招架不住。
    尤其是炮兵,遭受了陆战队士兵的重点“照顾”,火炮哑火了不少。
    不多时,同时两面城墙外突然枪声大作。
    南城的陆战队士兵心知,这是发起总攻了。
    不多时,东西城墙上响起手榴弹的密集爆炸声。
    陆战队士兵通过云梯登上了城墙。
    不过,东瀛人显然不甘心城墙就这么被燕州军队攻克。
    就在陆战队陆续占领各面城墙的时候,长岐城内“板载”的叫喊声越来越洪亮,纷杂。
    原来是一群拿着刀剑,传盔甲的东瀛军队正向每个城墙冲过去。
    “杀死他们,杀掉每一个大颂猪!”东瀛士兵中间,一个麻绳家族的将领歇斯底里大叫。
    这些年,东瀛国力蒸蒸日上,东瀛贵族俱都从心里藐视大颂。
    渡边案的野心,就是他们的野心。
    东瀛太小,如此狭窄的土地根本不够他们这些东瀛贵族分的。
    曾经,东瀛二百七十六藩,每个藩主掌管一片土地。
    为了争夺这些土地,藩主们间战争不息。
    渡边案一统东瀛之后,向藩主们描绘了未来东瀛征服高丽,占领大颂的宏达计划。
    正因如此,藩主们才愿意效忠渡边案,将其视为盟主,甚至交出兵权。
    以期将来吞食高丽和大颂,获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在他们眼中,大颂就是等待他们吃的牛羊。
    而现在,这些牛羊竟然反过来要吃他们。
    这让他们内心中感到羞怒,就如同被一个自己鄙夷的人扇了一个耳光。
    想到这,麻绳家族将领更是歇斯底里,“用刀剑把他们砍死,用你们嘴咬断他们的喉咙,用你们的手抠出他们的眼睛,用一切办法杀掉他们,让他们明白,东瀛不可战胜!”
    “板载!”在将领的催促下,东瀛士兵陷入了狂热,他们纷纷吼叫着冲向城墙。
    只是,狂热马上就被浇了冷水。
    城墙上,陆战队士兵面色如霜。
    此前,陆战队只有八千人,经扩充,到了当下的三万人。
    这些新兵有一些来自江北沿海,见识过东瀛海寇的残忍,对这些东瀛人恨之入骨。
    他们常在军中将这些事,自然更多的士兵了解了东瀛这些年对大颂沿海的祸害。
    某个村子的人被勒死,吊在树上。
    又某个村子的人脑袋被砍下来,堆在海边,作为对大颂官府的挑衅。
    某次遇到官兵围捕,东瀛海寇将村子里的女人扒光,让她们走在前面当肉盾,以至于官兵受到掣肘,最终东瀛海寇得意跑掉。
    如此种种,数不胜数。
    “狗娘养的,今天来多少,就让你们死多少,开枪!”南城墙,一个总旗红着眼睛吼道。
    他叫李伯春,宁州人,全家死在东瀛海寇手中,唯有他侥幸活了下来。
    此番攻打东瀛,他将这些年攒的恨全部发泄了出来。
    攻城的时候,他第一个爬上云梯,登上城墙。
    “砰砰砰……”
    在他的命令,他麾下的士兵瞄准了这些东瀛士兵,扣动了扳机。
    与此同时,其他士兵们纷纷射击,城墙上枪声大作,火光闪烁。
    冲过了东瀛士兵如同被狂风卷过的麦子,纷纷倒下,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
    射击的同时,士兵们还不断向东瀛士兵投掷手榴弹,一朵朵火焰之花在东瀛军队炸开。
    每个手榴弹都会杀死三四个东瀛士兵。
    一刻钟的时间,城墙二百米内到处是东瀛士兵的尸体。
    见无论如何冲锋,都无法靠近城墙,同伴大批大批死在自己面前,这些东瀛士兵头脑冷静了下来。
    狂热褪去,恐惧便从四肢百骸涌了上来。
    他们不是在打仗,更像是再被屠杀。
    意识到这些,东瀛军队的攻势顿时衰落。
    最主要的是,两万余新兵死伤大半,士气涣散。
    此刻,潘长冷眼注视着这些东瀛士兵,想到周毅的命令,他对将领们道:“现在长岐城是你们的了,他们是怎么劫掠东瀛的,你们现在便如何劫掠他们,拿回来的战利品,一成你们自己留着,剩下的上缴,能带回多少东西,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是。”将领们得令,顿时兴奋起来。
    这个命令迅速在将领们中间传达。
    随即,陆战队以一都为单位向长岐城自由进攻。
    一都五百人,由都长统领,这是为了防止士兵单独行动,增加无谓的伤亡。
    而五百人相互配合,效率更高。
    在潘长的命令,陆战队士兵如猛虎下山,扑向了残余的东瀛军队。
    击败了他们,他们便失去了最后一道障碍。


第七百七十九章 亲临
    日光从柳梢到中天,又渐渐西沉。
    涌入长崎城的陆战队士兵分散到各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不时传来。
    又持续了一整夜,第二天中午方渐渐停歇。
    这时,将领和士兵们一个个兴高采烈,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从城内出来。
    有的士兵口袋鼓鼓的,装满了金银首饰。
    将缴获的战利品登记造册之后,负责奖惩的将领当即分给士兵十分之一,剩下放入旁边的箱子里。
    一旦箱子满了,便有士兵将箱子抬往码头。
    周毅也在,望着一箱箱的战利品,笑得合不拢嘴。
    “这长岐城果然肥得流油啊。”周毅摸着下巴说道,“把战舰和运兵船全部空出来装这些东西,恐怕也得运个七八趟。”
    潘长道:“七八趟何止,这长岐城内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布匹,这次咱们缴获的战利品加在一起,至少价值六千万两。”
    周毅闻言,越发痛快。
    也是,这长岐城乃是东瀛最为富裕的南方大城之一。
    洗劫了整个城池,搜刮出如此巨量的财富不奇怪。
    毕竟在长岐城内生活着不少东瀛富商。
    这些东瀛富商常年同西土国家进行海上贸易,又与梁家也有贸易往来,有家资百万者,甚至家资千万者。
    这家资千万者不是旁人,正是这肥前番的藩主,麻绳家族。
    洗劫长岐的时候,陆战队士兵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头。
    “对了,搜出多少白银?”想到什么,周毅道。
    燕王和刘福聊天的时候曾说过要建立什么银本位的颂圆。
    但这银本位需要大量的现银,银子越多,发行的颂圆就越多。
    当时听过,他没当回事儿,现在陡然想起,关心起现银的问题。
    若是把这些现银送回燕城,燕王必然会高兴。
    潘长想了想道:“八百万两的现银还是有的,除此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