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日后,他们抵达静海,又经过两日的跋涉到了燕城。
王府。
赵煦提前得知高丽王抵达燕城的消息。
穿上官服,他径直去了无极宫。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这几天工部正式将无极宫交付。
赵恒和糜妃三天前已经搬了过去。
这无极宫分为内宫和外宫。
如同皇宫一样,内宫是帝王的居所,外宫则是大臣们办公的官署。
所以,刘福这些大臣也从以前的府衙搬到无极宫去了。
常威和杨丰在北大营的将军府也同样搬过去了。
如此,所有的重要机构都聚集在一起了,方便了处理政务。
第七百四十二章 无极宫
“殿下,高丽王已到无极宫,大臣也都到了,皇上请殿下过去。”
赵煦正在换衣服,一个小宦官又来催促。
为了让无极宫像个样子。
他还把从金陵逃出来的宦官和宫女安排了进去。
同时调拨了一批士兵专门负责无极宫的安全。
赵恒的面子,他等于给足了。
这个小宦官就是逃往燕王的宦官之一。
居住在燕城的皇族们也心满意足。
这一刻,他们觉得燕城真的有皇城的味儿了。
“就说本王马上就到。”赵煦甩了甩衣袖,向外走去。
小宦官应了声,转身离去。
从王府出发,一直向北,沿着中街大道行了六里左右,赵煦到了无极宫。
这是一长六百米,宽四百米左右的区域。
面积和一所高中差不多大。
不同于金陵的皇城,无极宫的建筑全部是红瓦白墙的砖石结构。
但建筑的样式依旧是传统的宫廷建筑。
由于没有用木头,只用水泥和红砖,且大多数无极宫的建筑只有一层,所以建造的很快。
同时又为了让无极宫显得巍峨美丽。
赵煦令工部把无极宫的窗纸全部换成了彩色玻璃。
红瓦白墙,再加上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户,到时让无极宫显得相当上档次。
毕竟,当下玻璃在大颂可是属于昂贵物品。
赵恒和大臣们对此都十分满意,认为无极宫虽然略显粗糙,但也不输于金陵的皇宫。
“殿下!”
来到无极宫正门,守卫无极宫的士兵向赵煦行了个军礼。
尽管他们的身份当下为皇城禁军,但是在他们心中,自己始终是燕王的人。
现在不过是执行任务而已。
赵煦对士兵们微笑点头,回了个军礼,他向无极宫正殿而去。
此刻,杨丰,刘福,常威等大臣们俱都到了,赵恒也坐在龙椅上望着高丽王。
虽说这次高丽王前往燕州是为了见他。
但是大颂没有覆亡,应该以大颂朝廷的名义接见高丽王,商议出兵之事。
赵煦到来,大臣们将目光投向他,一个个神色也严肃起来。
他们都清楚坐在皇位上的赵恒不过是走个过场,最终的事情还是要由燕王决定。
赵煦也是第一次在无极宫正殿议事。
拾阶而上,他向赵恒行了一礼,接着在赵恒左手边的椅子上坐下。
眼下,他为大颂摄政王,有资格在朝堂上坐下。
在赵煦进入正殿之后,高丽王的眼睛便一直盯着赵煦的身影。
赵煦落座,高丽王和尹博明立刻跪了下来。
在进入无极宫之前,他便被告知了大颂朝堂的情况。
当着大颂皇帝的面,他还不能直接忽略大颂皇帝赵恒,向燕王求救。
这是礼数。
于是,他对赵恒道:“陛下,东土联盟入侵高丽,当下高丽危在旦夕,请陛下出兵救我高丽。”
赵恒此刻虽然皱着眉头,但是却心中畅快。
高丽背叛大颂,投靠北狄,这是对大颂的羞辱。
只是,当时大颂已经无力惩戒高丽。
他没有想到,有一天高丽王会亲自跪在他的面前,向他求助。
当然他清楚,高丽王的目的是向燕王求助。
但是,大颂能有今日复兴之像,他还是难以掩饰心中的愉悦。
望向燕王,他对自己第九个儿子越发赞赏。
大颂诸多皇子中,真是没有一个能够及燕王万一。
而且,他心中也十分感念燕王。
从那到燕州至今,燕王都给他保留了帝王的尊严。
这次高丽王前来,更是让他坐在龙椅上,主持此事。
虽说,最终的结果依然要燕王定夺,但他还是面子上有光。
“当年,你们高丽背叛大颂的时候,可想到会有今日。”赵恒哼了一声,“现在北狄对你们见死不救,你倒想起我们大颂来了。”
高丽王闻言,满脸羞红,“陛下说的及时,是我们高丽长了一对狗眼,没有认清北狄的狼面兽心,现在才想起大颂当年对我们高丽的恩情,小王只希望陛下能够摈弃前嫌,救高丽于水火,我高丽愿意再次成为大颂的附属国,接受大颂的册封,从此,永不背叛大颂。”
赵恒闻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高丽王这么说,令他心中舒爽。
接着他望向燕王,这次自己也过瘾了,剩下的该由燕王定夺了。
于是他对赵煦道:“燕王,这件事,便由你全权处置吧。”
“是,父皇。”赵煦点点头望向高丽王。
沉吟了一会儿,他道:“东土联盟可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让我大颂将士冒着生命危险救你们高丽,至少你们也要让本王看见你们的诚意。”
高丽王亲自来燕城求救,这达到了他第一步目的。
但是他可不会因为高丽王卖惨就同意出兵,这次必须让高丽点血。
第七百四十三章 条件
“诚意?有,有有。”高丽王怔了下,随即回过神来,忙道:“高丽右议政李晚成的人头就在殿外,他一向亲近北狄,小王就是他的蛊惑下,屡次犯下不敬之罪,还望殿下明察!”
尹博明则补充了一句,“此番主张前往北狄求援的正是李晚成,这李晚成实乃北狄之走狗。”
赵煦闻言,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他可不会在乎这位高丽右议政的死活。
这些年,高丽背叛大颂,甘愿充当北狄的鹰犬,甚至参与宁锦都司之战,屠戮大颂百姓。
又为北狄制造战船,南下进攻燕州。
这些账,他可是一笔笔记着。
此番,他借着东土联盟入侵高丽,准备将高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是为了大颂的利益考量,绝非是为了发善心。
如果不是为了战后在高丽扶持一个傀儡朝廷,他根本不会见高丽王。
也不会在意高丽这位左议政。
再者,他们也不是自己的唯一选择。
如果不是因为麻烦,他完全能够在驱逐东土联盟之后,废掉高丽王,扶持一位高丽世子继承王位。
所以,如果二人不能满足他的利益需求。
那他们从哪来,就回哪去!
让柴五抓一个高丽世子来大颂,高丽灭亡之后,他再出手不迟。
想到这儿,他对高丽王和尹博明道:“你们知道本王要的不是这些,如果你们没有丝毫诚意便请回吧,待东土联盟打到东江,本王再出手不迟。”
这个东江正是鸭绿江在这里的称呼。
高丽王心中一颤,双腿顿时有些发软,嘴哆嗦着,一时说不出话来。
尹博明见状,心中暗喜。
他很乐意见到高丽王在燕王面前出丑。
如此一来,他便可以趁机向燕王展示自己有资格作为大颂在高丽的棋子。
这样,将来回到高丽,在大颂的支持下,即便是高丽王也得看自己的脸色,就如在北狄支持下的李晚成一样。
想到这,他忙道:“大王,我们高丽亏欠大颂太多,当立刻订立契约,自此年年朝贡,再次成为大颂的藩属国,而且应该将侵占的大颂疆土全部归还大颂。”
赵煦轻轻点了点头,高丽侵占的区域,便是当代的辽东半岛,也就是辽宁所在。
安城就是旅顺,安城港就是旅顺港。
不过,这本就是高丽该归还大颂的。
即便他们不还,自己也会打下来。
毕竟,这等于是抢了他的东西,再还回来,可不能算是让渡利益。
所以他继续保持沉默,等待尹博明的下文。
“这……”尹博明说完,见燕王脸上没有一丝愉悦之情,心中惴惴。
很显然,他提出的条件不足以让燕王动心。
想了想,他脑中灵光一闪,继续道:“待东土联军退去,我高丽愿意与大颂互通商贸,不收一文商税。”
燕王不惜派遣舰队也要逼迫高丽互市,想必对商贸分外看重,于是他决定尝试一下。
赵煦摇了摇头,依旧不满意,可能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
高丽君臣根本无法想到一些近代才大行其道的不平等条件。
沉吟了一下,他说道:“本王就不吊着你们了,除了你刚才说的条件之外,本王要求你们高丽废除高丽文,重新令高丽人学习我大颂文字语言。”
因为投靠了北狄,高丽将大颂的文字与北狄的文字混合,又自创了一些文字,形成了现在的高丽文字。
这是要从大颂文化圈独立出去,彻底与大颂割裂表现。
根据当代的经验,这些大颂周围的小国一旦这么干,将来必然会把反对大颂作为立国之基。
现在的高丽,已经有了此种现象。
而且,因为他们的文化中有太多从大颂复制过去的传统,也必然会极力否定中原文化,窃为己用的同时还要强占这些文化的起源。
所以,他就是要把这种倾向扼杀在萌芽之中。
对文明的认同,不在乎其领土多广,而在乎其文化认同。
比起领土意义上的附庸国,他更愿意高丽将大颂作为文化上的宗主国。
如此一来,高丽人便会从心里面认为高丽不过是中原文明的一部分。
从心里向往中原文化,虽出身在高丽,但心里却认为自己人大颂人。
高丽王和尹博明俱都怔了下,他们没想到燕王会提出这个条件。
不过对他们而言,这条很容易实现。
既然是大颂的附庸国,学习大颂文字语言乃是情理之中。
尹博明正要开口,高丽王却抢说道:“小王答应此事。”
他回过味儿来了,不能让尹博明抢了自己的风头。
赵煦露出淡淡的笑容,他又道:“这只是其中之一,当年宁锦都司之战,你们高丽军队烧杀抢掠,之后又屡屡袭击大颂渔民,造战船助北狄袭击燕州,如此种种,你们必须赔偿我大颂损失,五千万两白银。”
“五千万两!”高丽王的心仿佛被捏住一样,紧张到发慌。
高丽一年的赋税盈余,不过二百余万两,这得二十年才能还清。
“怎么,你们高丽不该赔吗?何况你们还侵占了我大颂疆域这么多年,一百多年来,这些疆域上百姓上缴的赋税,可全部落入了你们高丽的口袋。”
“该赔,的确该赔。”尹博明抓住时机出口,接着,他对高丽王道“王上,你若是不答应自然会有人替你答应,你可想好了。”
高丽王猛然惊醒,现在不是他挑三拣四的时候,他没有任何选择。
现在是燕王给他机会,他若不答应,燕王打大不了换一个高丽王。
想到这,他忙道:“小王答应,小王全部答应。”
赶走东土联军,他还是高丽王。
否则,他什么都不是。
与其自己受罪,不如让高丽百姓受点罪。
“哈哈哈……”这时,赵煦大笑起来。
其实,他也是在试探高丽王。
如果高丽王宁死不屈,不答应这些屈辱的条件,自己就不能留他了。
既然养个小妾,为什么不养个谄媚听话,予取予求的。
“既然如此,签下这份契约,我大颂不日将兵发高丽,驱逐东土联军。”赵煦将一份准备妥当的契约交给梁成。
梁成接过,送到高丽王面前。
台阶下的大臣和官员们都呆住了。
他们本以为这次高丽王过来,不过是归顺大颂而已。
没想到燕王竟然将高丽刮的这么狠。
不过,真是大快人心啊!
无论是杨丰等旧臣,还是刘福和常威等人,全程一脸得色。
当高丽王亲笔签下契约,他们俱都会心一笑。
龙椅上。
赵恒微笑点头。
随即,他的目光在赵煦的侧脸上停留了下。
逃往燕州,恐怕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正确的选择了。
否则,他如何能见到高丽王如此卑微屈膝的一天。
这一刻,他真是感受到大颂强盛之时,先帝们感受到的荣光了。
第七百四十四章 军策
“陛下!”
金色的阳光从天空洒下,照在彩色的玻璃上。
正殿被光线染得多彩绚丽。
高丽王跪在台阶下,双手捧着契约。
这一刻,脱离了大颂一百余年的高丽,再次向大颂臣服。
梁开将契约接过,呈到赵恒手中。
扫了眼,赵恒对赵煦点点头,随即宣布散朝。
待赵恒离去,赵煦让鸿胪寺官员负责招待高丽王和尹博明,独留下常威等将领。
“此番,就让屯驻在宁晋都司的十万王府亲军进入高丽作战,给东土联军来个出其不意的打击。”赵煦说道。
高丽王签订契约,接下来就要出兵高丽,与东土联军一战。
这次东土联盟入侵高丽,其目的是以高丽为跳板,让他和北狄难堪。
但是东土联盟显然没有考虑到一件事。
那就是他会介入高丽战事。
毕竟在东土联盟看来,高丽是北狄的附庸国,是他的敌人,不可能救自己的敌人。
他若是一个纯粹的古人,他们的判断也就对了。
任何一个中原王朝的帝王都只会对自己的附庸国负责,不会去救背叛自己的附庸国,只想幸灾乐祸。
但对赵煦而言,就不能这么狭隘的思考问题了。
现在他必须从整个世界的格局来做出决定。
如果任由高丽为东土联军占领,这就等于对方把大炮架在了他的家门口。
虽说以他的实力,根本不畏惧东土联盟。
但是,他们向自己家里发射炮弹,砸坏了花花草草也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何况,他们还能随时冲进来,烧杀抢掠,把战火烧到宁锦都司。
这便是唇亡齿寒的道理。
“殿下的意思,是要让我们隐匿行踪吗?”常威问道。
“不错,你们渡过东河之后,高丽会为你们提供向导。”赵煦点点头。
屯驻在宁锦都司的十万王府亲军其目的是为了威慑北狄。
现在正可以进入高丽作战。
正在高丽高歌猛进的东土联军,定然想不到他会突然出兵。
如此,便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同时,这次战事虽然以王府亲军为主,但不是说高丽就可以袖手旁观。
他会让高丽王让高丽将领和高丽官员为他们服务,比如他说的向导,以及提供粮草,侦查等。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末将会令大军昼伏夜行进入高丽。”
“嗯,你们进入高丽之前,本王会乘坐战舰前往安城,之后与你们汇合。”赵煦沉吟道。
高丽之战,是他与东土联盟的第一次正面交战,不能不重视。
尤其是对东瀛。
这次,东瀛是攻打高丽的主力,派出了十五万兵马。
其有长期占据高丽的野心,他绝不会让东瀛得逞。
再者,这次常威面对的敌方将领不再是类似势族将领的封建军队将领。
不列颠人肯定会参与指挥东土联军作战。
这场战争会是王府亲军打仗以来,最难的一次。
他临阵指挥,能够减少王府亲军的伤亡,也能在这次战争中,以战争实例训导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