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他是担心自己会在宁锦之战中战死。
见了反而会让他们再伤心一次。
但随着对线膛枪的列装,以及黄色火药的供给。
他认为北狄再也不可能威胁到大颂了。
甚至适合的时机,燕王定会北伐,荡平北狄。
“正好,让他们和我一起走。”杨震道。
这个罗斯国使节由北狄骑兵护卫而来,却又要见燕王,真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
不过在燕王麾下越久,他越清楚这位燕王的厉害。
无论是什么,断然不会让罗斯国沾了便宜。
定下此事。
不多时,一辆马车进入锦城,北狄骑兵被留在城外。
由他们护送罗斯国使节就行了。
三日后。
一行人抵达了燕城,杨震领着伊万径直去了王府。
这一路上,杨震没有与伊万有任何交流。
只是让士兵与其接触,二人一同进入王府,他也只是向伊万稍微点头。
“末将杨震参见殿下。”
到了议事堂,杨震向坐在主位的赵煦行了军礼。
赵煦点点头。
杨震回来省亲这事自然是提前经过他同意的。
否则一个边关大将不可能擅自离开驻地。
“杨将军与翼国公和爱女分别多年,今日也该团聚了,还是让本王先为将军探探翼国公的反应?”赵煦没有理会伊万,而是先将其晾在一边,这杨震道。
他了解杨震这段时间想见又不敢见的情绪。
近乡情更怯嘛。
杨震反复握拳又松开,掌心俱都是汗珠,“多谢殿下,不过还是让末将自己来吧,大不了被我爹打一顿。”
燕王治军十分严格,但私下中与将领相处的十分融洽,如同朋友一般。
这也是将领也都很喜欢燕王的愿意之一。
包括他面对燕王的时候,也觉得十分轻松自在。
不过,他们若是犯错,到时候就不一样了,燕王会如同雷公一样,铁面无情。
“嗯,好,若是挡不住翼国公的鞭子,可以来向本王求救。”赵煦轻轻笑了笑,随即挥了挥手,示意杨震可以去了。
杨震嘿嘿笑了两声,又行了个军礼,转身离去。
随即,赵煦将目光投向了站在阶下的伊万。
杨震出发前,便派出快马告知了他此事。
对这位罗斯国使节的到来,他有心理准备。
“让北狄用天花祸害我大颂的人就是你吧!”赵煦目光如电,望向伊万,语气严厉,“你真是好大的胆子,竟还敢来燕州!”
伊万闻言,心里微微一跳。
忽然响起乌兰巴说这位燕王曾患过脑疾,思想难以琢磨。
他忙道:“殿下,此事乃是北狄逼迫,我也只是求生,情非得已,再者,我现在乃是罗斯国领事,你们东土人常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赵煦望向伊万。
正是在他的引领下,乌兰巴去了罗斯国。
现在乌兰巴归来,这位伊万还成了罗斯国驻东土的领事。
可见罗斯国已经与北狄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
这个罗斯国处的位置就是当代的沙俄占据的位置。
其实也就相当于这个世界的沙俄。
而且从费文处了解的情报来说,这个罗斯国同样奉行极限扩张策略。
当前在位的尼古拉大帝甚至曾说过罗斯国的疆土没有尽头。
也正是长久的扩张战略,让罗斯国从一个小公国成长为横跨东土西土的庞大帝国。
而在当代,沙俄为了东扩曾与清朝发生过一次战争,被康熙击败。
同时又扶持葛尔丹,不断东侵,再次被康熙击败。
鸦片战争之后,又鲸吞了巨量的疆域。
所以,尽管这是个平行世界,与当代无关。
但基于当代的经验,他对这个罗斯国还是极为警惕的。
在他看来,北狄不过是北方的小麻烦,罗斯国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他们定然不会放过任何侵占土地的机会。
“伊万领事不必紧张。”赵煦揶揄了一句,“还是说伊万领事此番前来燕城的目的吧,据本王所知,罗斯国和北狄交往甚密,而北狄乃是我大颂死敌,领事来此,应该不是为了劝和吧?”
“自然不是,我们罗斯国不愿插手东土的内部事务,与北狄间也不过是正常的贸易往来。”伊万自然不会同赵煦说实话。
顿了下,他继续道:“这次来,我主要是想给殿下提个醒,东瀛和不列颠正在组建一个围剿燕王殿下的联盟,也正在拉拢北狄加入,希望殿下警惕。”
“哦,罗斯国倒真是关心本王。”赵煦冷笑一声,“你们是担心这个联盟建立,将来会危急你们罗斯国在东土的利益吧?而北狄又与东瀛暧昧不清,如此,本王便最适合充当对付不列颠人的打手,对不对?”
“这……”伊万心中大惊。
燕王望向他的目光,深邃而幽暗,仿佛将他的内心看穿。
“这个燕王真可怕。”一道声音在伊万心中响起。
这位比他还年轻的大颂燕王,比他想象的聪慧。
“是的,所以我认为罗斯国与燕王殿下有共同的利益。”伊万决定不再隐瞒。
因为已经瞒不住这位燕王,继续狡辩,只会把这次出使搞砸。
“本王也这样认为,不过既然是共同利益,你们罗斯国又能给本王提供什么支持呢?”赵煦歪着头,望向伊万。
当下罗斯国与不列颠乃是死对头,有不列颠的地方,罗斯国必定会来捣乱,这属于西土两个集团的对抗。
正考虑到这些,他才决定见伊万。
或许,他能通过这个利益共同点,破坏东土联盟,比如同罗斯国一起坑北狄,让其无法加入东土联盟。
以他对罗斯国的了解,他绝对不想北狄与东土联盟走近。
“为了减轻殿下的面临的困难,我们可以合作,逼迫北狄拒绝加入这个联盟,以让殿下专注于应对东土联盟。”伊万直言。
这就是他这次来的真正目的。
罗斯国想要彻底掌控北狄,尤其不希望北狄加入这个东土联盟,与他们的敌人不列颠有接触。
他相信燕王也不想四面皆敌。
而至于燕王,罗斯国当下与大颂隔着北狄,双方暂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利用其与北狄的矛盾,让北狄依附罗斯国,再对抗东土联盟,显然最符合罗斯国的利益。
毕竟,燕王与东土联盟这场混战下来,他相信双方定会两败俱伤。
到时候便是罗斯国大举在东土扩张的时机了。
第七百二十章 交易和机车
“呵呵,你们罗斯国真是精明,对抗东土联盟是本王,逼迫北狄只怕也得需要本王出力,而你们却得到了两处实惠,打击了不列颠人,还让北狄因为恐惧更对你们罗斯国言听计从,对吗?”赵煦瞬间猜出了伊万的心思。
“殿下是个聪明人,这个世界本就如此,不是吗?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利益相悖而斗的你死我活,如果我们罗斯国处在大颂的位置上,殿下处于我们罗斯国的位置上,也会这么做。”伊万缓缓说道,“再者,我们也不是一点损失没有,在逼迫北狄这件事上,我们暂时不会向北狄出售最新式的火器,也会控制数量。”
赵煦深深看了一眼伊万,缓缓点头。
他这话已经十分直白了,就是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
在利益面前,敌人和盟友的身份是随时可以转换的。
所以,无需纠结罗斯国与北狄的关系。
他们就是在扶持北狄介东土事务,但当下也需要大颂敲打北狄。
在不同利益的地方,他们是敌人,在共同利益的地方,他们可以合作。
至于是否合作,则在于他自己的选择。
将来,如果他搞定了东土联盟。
说不定遏制他,又会成为罗斯国和不列颠人的共同利益。
在他看来,现在的罗斯国对他还存在误判,可能认为他不可能超越西土国家,只是东土上的一个异类。
所以,眼下他们只想借他的手对付不列颠人,而没有认识到,他今后会是整个西土的敌人。
否则,他们定然也会加入这个东土联盟。
当然,还有一点,罗斯国不像不列颠,和山姆国一样在东土拥有海上利益和殖民地。
“本王答应你。”赵煦沉吟了会儿,说道。
如果他和罗斯国合作,能够让北狄不加入东土联盟,至少北方会暂时安宁一些。
他可不想现在就同被罗斯国武装的北狄打仗。
等斩断了东土联盟伸向大颂的黑手,解决了江南,他再北上不迟。
当然,到时候他不会因为今日与罗斯国的合作而留手。
毕竟,现在他们只是利益交换,没有任何交情可言。
毕竟,若是他在对抗东土联盟的战争中惨败。
他相信罗斯国也会毫不犹豫和北狄一起瓜分大颂。
“多谢燕王殿下。”伊万大喜,“殿下只需要向北增兵,剩下的事只需交给我们罗斯国即可。”
赵煦点点头,“可以,不过这需要等一等,本王还需要解决一些江北的战事。”
“不急,我们罗斯国和北狄也需要时间交接极北之地。”伊万道。
“是吗?”赵煦瞳孔微微一缩。
北狄口中的极北之地就是当代黑龙江到贝加尔湖一线,往北的地区。
伊万这么说,显然北狄与罗斯国的利益交换就是割让部分北狄认为不重要的疆土。
“他大爷的。”赵煦心中怒极。
还处在封建时代的这些傻叉根本不懂那些所谓荒凉之地的重要性。
那上面可都是丰富的矿产和油气资源。
不过,幸运的是当前还处于大航海时代,只要有实力,便能随意开疆扩土。
压制着心中的愤怒,赵煦没有表现出来。
他是从当代人的思维考虑的。
但是在北狄和罗斯国眼中,这和大颂毫不相干。
因为极北之地也从来不是中原王朝的疆域。
不过,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让北狄和罗斯国清楚,极北之地到底是谁的了。
议定此事,赵煦便叫了个鸿胪寺官员过来招待伊万。
同时吩咐鸿胪寺官员,伊万若是走,便立刻把他送走。
若是不走,想在燕城瞎溜达,但看住他,不让他见到一些敏感的东西。
待鸿胪寺官员领着伊万离去,赵煦去了蒸汽机工坊。
今日是蒸汽机机车试车的日子,他因为此事耽误了。
如同鸦片战争时期,当稀土把触角伸入东土的时候,这个地区的形势必然会变得极为复杂。
当下大颂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
如果大颂如同大清一样,面临的就是西土国家的蚕食。
而由于他的存在,变成了各方势力的角力。
赢了,便能将西土势力赶出东土。
输了,同样会变成下一个大清。
面临这种情况,赵煦始终没有搞乱主线。
这段时间,他不是在推进各项改革,就是在催督工业的发展,以及工艺的进步。
因为只有在科技上碾压西土国家,他才有可能在大航海的尾声,重塑世界版图。
给大颂一个光明的未来。
还未到蒸汽机工坊,赵煦便听见一阵“呜呜”的鸣笛声,以及一阵“哼哧,哼哧”的响音。
进入蒸汽机工坊,赵煦发现工坊内的匠人都消失了。
他继续往前走,到了蒸汽机工坊大院,又穿过院门进入近日建成的试车场地。
这个试车场面积很大,周围被围墙围了起来。
此时,只见匠人们围成一圈儿,后面的人垫着脚尖往前看,前面的人则议论纷纷。
直到有人发现他的到来,才“呀”的一声惊呼,给他分出一条路。
这时,赵煦看见一辆蒸汽机车车头正在铺设的铁轨上缓缓移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王崇正和一个机车驾驶员站在车头中,满脸兴奋。
望见赵煦,他让机车驾驶员减缓速度,准备停下。
赵煦摆了摆手,趁着机车车头到自己面前,他抓住车门上的把手便登上了机车车头。
随即,他站在车头中,在周长六里的铁轨上移动。
“殿下,臣刚才试过了,这机车最快能半个时辰跑出六十公里。”王崇手中拿着怀表,显然是在记录时间。
燕王交待他,如果他来晚了,可以先行试车。
赵煦把头伸出车外,任由风吹在脸上,仿佛回到驾驶汽车跑六十公里每小时的时候。
闻言,他笑道:“这个速度相当不错了,接下来可以在燕州境内铺设铁轨了。”
蒸汽机汽车诞生初期,也就是二三十公里。
直到1829年,英国的火箭号机车速度才五十七公里每小时。
燕州产出的第一辆机车显然胜过火箭号的。
不过接下来要提升机车速度的话就需要改良蒸汽机了,打造专门的机车蒸汽机,比如腹胀式蒸汽机。
其实也就是他让王崇研造的三胀蒸汽机的缩减版。
这个都在学员们的攻坚下,过不了多久便可以面试。
到时候,他相信燕州的蒸汽机机车能够将时速提升到一百二十公里左右。
第七百二十一章 姻缘
“呜呜……”
蒸汽机车在环形的铁轨上又跑了十三圈,最后缓缓停下。
王崇和赵煦从车头上跳下来,相视一笑。
蒸汽机车的成功代表着燕州工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因为组装这辆蒸汽机车需要各类零配件。
其中核心的构件在蒸汽机工坊制造。
不少零配件则由这段时间建立的配套工坊制造。
比如螺丝有专门的螺丝工坊。
齿轮有专门的齿轮工坊。
连杆,曲轴也有对应的工坊。
而专业的工坊只负责制造最核心的部分。
比如蒸汽机工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汽缸的切削和缸塞制造上。
毕竟蒸汽机最要紧的便是气密性。
他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建立规范的生产体系。
一家工坊什么都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
既然钟表坊需要齿轮,纺织机,织布机也需要齿轮。
与其在制造怀表,摆钟,织布机,纺纱机的时候各自建一条齿轮生产线。
不如集中到一起,搞得专业一些。
钟表坊的匠人会研造钟表,但不会投入精力专门研究齿轮。
但齿轮工坊为了赚钱,就必须提升自己的齿轮的质量。
如此,各类工坊便能良性发展。
同时,这也是为了完善燕州的工业体系。
当他需要某个机械的时候,能找到相应配套工坊,给他们尺寸。
他就能得到合格的配件,组装出一台机械。
“殿下准备将第一条铁轨铺设到什么地方?”王崇这时问道。
赵煦嘴角擒着笑容。
当下他最期待两件事,一个是蒸汽机机车,一个是蒸汽船。
这两个属于交通运输的革命。
无论对于工商业,还是军事,俱都意义巨大。
当下,他实现了第一个,过不了多久,就会实现第二个。
而对于铁轨的铺设,他在心中早有计划。
第一条,自然向东延伸,穿过平郡,抵达静海。
平郡内当下燕州最大的铁矿,同时还是运河的终点,而静海则事关海贸。
这条铁路建成,不但能将货物最快输送到码头和港口,还能把铁矿石不断运输到燕州。
这第二条铁路自然是过上谷郡,抵达晋州。
他需要晋州的煤炭。
第三条这是从平郡向西,向北分两路延伸。
向西抵达辽郡,向北则抵达宁锦都司。
第四条则是从燕州向西,抵达豫州,司州,再往秦州雍州去,抵达萧关。
第五条,则是从燕州南下过齐州,再过分叉,一条过亳州,一条过宁州。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