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逃来逃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又一个将领道,神情沮丧。
“真是想念我们在范阳的日子,那时候天天可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何必去看人家的脸色。”
一个将领重重拍了下桌子。
其他人沉默下来,逃到齐州之后,其实他们的日子不好过。
韩铮虽然信任他们,但他们毕竟也是寄人篱下。
其他韩家将领对他们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经常暗中骂他们是吃白食的。
对此,他们愤怒但又无奈,毕竟他们没有其他去处了。
此番燕王攻打阳城,他们本想在战争中表现一番,堵上韩家将领的嘴。
但没想到,他们被调到了济城,这等于他们又被闲置了。
“这都是燕王所赐,不知何时何日,我袁立才能报此大仇。”
袁立面色通红,已有七八分醉意。
自从燕王夺取了南三郡,他被迫投入韩铮麾下,他便常常买醉,不让恨意令自己发疯。
现在,将领们一阵抱怨,他内心的怨恨再次被勾了起来。
“以前杀不了燕王,现在更难了。”一个将领叹息道。
“”难对付的只是燕王麾下的兵马,燕王只是肉体凡胎,只要能找到机会,还是能报仇雪恨的。”见袁立因为愤怒而脸色紫涨,又一将领安慰道。
“对,说的对,想要杀掉燕王,还得想办法刺杀他。”袁立的眼中爆出一团精光。
他只想要燕王死。
说罢,他再次与将领们推杯换盏,脑子里则不断想着复仇。
只是他也清楚,现在自己无能为力,唯有幻想一下,解心中烦闷。
一个时辰后,众将领酒饱饭足,簇拥袁立从碧春院中出来。
就在这时,对面商铺二楼的窗户忽然打开。
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一捆东西掉在脚下。
接着,他们闻到一股火药的味道。
袁立的酒意顿时醒了,但为时已晚。
随着一阵巨响,捆在一起的六枚手榴弹爆炸,火焰冲天而起,顿时血肉横飞。
附近的士兵吓呆了,缓过神儿来,他们扑向袁立和众将领查看情况。
借着酒楼暗弱的灯光,他们发现袁立倒在血泊中,浑身上下都是伤口,不断冒着血,没了鼻息。
其他将领多半当场死亡,剩下的也受了重伤,在不断呻吟。
就在这时。
一个爆竹冲天而起,在天空中炸出一团火焰。
“刺客,刺客!”袁家士兵叫嚷起来,大批人冲向对面的商铺,围剿刺客。
只是当他冲进去,发现刺客从商铺后面的窗户跳了下去,到了隔壁的巷子里。
他们立刻追过去,但绕了几个巷道,刺客的身影突然消失。
再追过去,这时一队巡查的袁家士兵从对面过来。
“你们见到有人过去吗?”追击的袁家士兵道。
“没有。”巡逻士兵回答的很干脆。
袁家士兵闻言,再次向前而去。
待袁家士兵离去,一个士兵对身后的人道:“不要忘了你答应我们的,回了燕州,会给我们燕州户籍和土地。”
“当然。”说话的正是树林中的青年,只是他此刻穿着士兵的盔甲。
这几年四院一直在盯着袁立,早就收买了些袁家士兵。
毕竟袁家士兵也都是燕州人,在外流浪了这么久,总有想要回到故乡的。
正是利用这点,他收拢了一个小将领和十余个士兵。
他能自由进出济城,也是他们的功劳。
“轰轰轰……”
他们正说着,城门方向传来爆炸声。
青年一喜,他发射烟火,就是提醒秦山刺杀成功了。
如此良机,秦山自然不必再等到午夜攻城。
第六百八十九章 秘密
“砰砰砰……”
济城下,掷弹队不断将手榴弹扔上城墙。
一轮轮爆炸下,城墙上的袁家士兵瞬间死伤惨重。
与此同时,其他王府士兵准备好了云梯,随时登上城墙。
望向济城城头,秦山摸着下巴,喃喃道道:“四院这个这小子还真成功了,有点儿意思。”
原本,他对四院青年刺杀袁立这件事不抱什么希望。
毕竟在袁立身边定然会有大量士兵护卫。
但他显然低估了这位四院青年的能力。
见一朵烟花在天空亮起,他便知道四院青年成功了,于是他立刻发起了进攻,而不是等到午夜。
毕竟袁立遭遇刺杀,定会引起济城大乱,此刻不攻城,更待何时。
正如他猜想的一样,城内的爆炸以及飞上天空的烟火吸引了城墙上袁家士兵的注意。
掷弹兵队摸到济城城下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提防。
当手榴弹在城墙上爆炸时,这场战争,袁立注定要失败了。
“轰轰轰……”爆炸还在继续。
城墙上的袁家将领伤的伤,死的死。
残存的士兵急忙向城内求援,但是因为原袁立和众多将领的死亡,袁家军中早就大乱,根本无人理会。
更有一些袁家士兵得知袁立已死,心中打定了主意。
在外流浪了这么久,他们厌烦了,不想再继续逃下去。
现在,他们不想打仗了,只想回到燕州,回到故乡,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而燕王士兵不杀俘虏的消息,更是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城墙上的爆炸又持续了一会儿,随即城内的袁家士兵听见震天的喊杀声。
王府士兵通过云梯爬上城墙,冲入济城内,袁家兵马方寸大乱,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
零碎的反击在燕州士兵面前,脆弱的如同一张纸。
更多的袁家士兵见大势已去,纷纷在路边跪下,将手中的刀剑,火枪丢在地上。
三万王府士兵从城北一直杀到城南。
天亮的时候,他们占领了整个济城。
秦山登上济城南门,居高临下望向山下,那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平原。
这时,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这次战事超乎他想象的简单。
群龙无首的袁家兵马在王府亲军不堪一击。
“立刻通知燕王殿下,济城已经被拿下。”秦山说道。
拿下济城,等于齐国的西南四郡被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们不需要在阳城势族兵马死战,只要从济城进入西南四郡,杀向鲁城即可。
“是,将军。”得到命令,一名骑兵从济城北门出发向阳城而去。
两天后,骑兵抵达了阳城外的王府亲军大营。
“济城被攻破了?”常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也太快了,从秦山出发到拿下济城一共才五天,简直不可思议。
骑兵于是将刺杀袁立的事说了出来。
赵煦闻言,点了点头。恍惚间,他忽然感到有些好笑。
想当初,他在燕郡王府苏醒,一个张家就让他头疼。
袁立当时更是燕州巨无霸,让他时刻紧张。
但没想到,如今袁立的死在他心里竟然没有泛起什么波澜。
因为对他而言,袁立早已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不过袁立死了,终究了却了他一桩心事。
这些年,袁立在燕州欠下无数血债,如今正是血债血偿了。
略过此事,他的思维回到当前的战场上,他对常威道“留下三万人盯着阳城,剩下六万人星夜前往济城,向鲁城进攻。”
“是,殿下。”常威道。
……
鲁城。
济城失守的消息同样也传到了这里,韩铮和谢端大惊失色。
“这袁立真是个废物,你们韩家对其也过于看重了,怎能让他守济城?”谢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韩铮本就心中烦躁,谢端冲他发火,他怒道:“事到如今,说这些也没用了,燕王此番乃是声东击西,即便换了个人,也守不住济城,不要再说这些,还是想想该怎么办。”
谢端一阵叹息。
的确,正如韩铮说道一样。
即便换个人,也守不住济城。
燕王大举向阳城进发,骗过了所有人。
“原本以为依靠阳城,能挡住燕王兵马兵月余,现在可好,只是五天,燕王便拿下了济城,只怕再过五天,他们就要打到鲁城下了。”谢端摇了摇头,“没有办法了,赶快向彭城撤离。”
韩铮有些犹豫,他韩家的府库只搬运了一小部分。
二人正说着,佐藤真久赶了过来。
望向韩铮和谢端,他真想大骂二人一顿。
只是想到东瀛水师也几乎一夜之间,被燕王舰队消灭,他也没有脸说什么。
长叹一口气,他道:“三个月,无论如何你们要坚持三个月,只要说服了吴国,我东瀛便能促成新的联盟,到时候,你们便安全了,燕王也无法继续向南侵蚀。”
信上的要事,正是幕府大将军渡边岸的正在推行的计划。
建立以东瀛为核心的东土联盟,以达到左右大颂局势的目的。
这就如同不列颠在西土大陆实施的离岸平衡策略。
让大颂保持动荡和分裂的同时,不允许任何强权国家崛起,威胁东瀛的利益。
他收到信的时候,驻守东瀛的不列颠领事和山姆国领事对此事都有一些心动。
毕竟西土国度由于长久殖民,更懂得如何在一个区域搞制衡。
比如不列颠对天竺的统治,依靠的便是挑拨天竺土邦的内斗。
拉一帮,打一帮,让他们争斗不息,自己从中获取最大利益。
以前,大颂是个统一王朝,他们还有些忌惮。
但大颂既然分裂了,他们自然不愿意见到大颂再次统一。
一个分裂的大颂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只是,他们十分清楚,只凭自己一家,根本无法实现分裂大颂的目的。
而他们拧成一股绳,依托东瀛倒有这个希望。
尤其是不列颠,他们本土的议会,早就制定了针对大颂的计划。
而山姆国也不想见到与自己有巨额贸易往来的吴国被阎王摧毁。
商议下,他们决定把吴国也拉入他们的联盟中,如此,便能让大颂的分裂成为定局。
第七百章 获悉
“只有奋力一搏了。”
韩铮与谢端对视一眼,目光坚定。
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佐藤真久给他们提供的退路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想要活着,保住自己的富贵就只能抓住它。
佐藤真久闻言点了点头。
三个月的日期是他故意夸大,其实不需要这么长时间。
但他懂得这些大颂势族的尿性,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压力,他们只会兵败如山倒。
“在鲁城留下十万兵马,与燕王一战,剩下的人全部南撤。”犹豫了一下韩铮咬了咬牙。
佐藤真久微微点头,对韩铮表示赞许,这才是他的诚意。
直接撤往彭城,燕王兵马定然会追到彭城,而在鲁城留下十万兵马,就能拖住燕王军队,迟缓他们南下的速度。
谢端道:“这次不少齐州豪族携私兵随我们南撤,不如将这些私兵收揽起来,编为一军,派出将领统御,如此我们麾下便能多五六万兵马。”
佐藤真久对谢端的提议十分赞成,他补充道,“这还只是你们齐州的豪族,还有宁州的豪族,豪州的豪族。”
顿了下,他继续道:“当下的形势,应当充分利用豪族对燕王的厌恶,虽然他们的私兵比起你们的军队相差甚多,但也能给燕王军队制造点麻烦。”
韩铮和谢端缓缓点头,如果能把豪族们动员起来,做出来的私兵的确是个可观的数目。
“我这就派人去召集宁州和杭州的豪族。”谢端对佐藤真久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韩铮这时叹息一声,“我齐州豪族响应讨伐燕王大军之令,这段时间死伤惨重,否则至少能凑出十万大军,不过王家的豫州尚未受到波及,我这就令王子安像豫州发一道诏令。”
谢端如此积极,他自然不能输了。
毕竟,他还指望佐藤真久将来支持自己在东土联盟中占据一席之地。
佐藤真久面露笑容,这一刻,他心中分外得意。
韩铮和谢端都在他面前努力表现自己,这让他有一种身为棋手快慰。
曾经,他们东瀛虽然并不畏惧大颂,但也不敢对大颂有任何觊觎之心。
而现在,他们东瀛将能够影响大颂未来的命运,这让任何一个东营人都能够了引以为傲。
“去吧,把所有反对燕王的人都聚集在我们麾下,我们要打败这个来自北方的邪恶藩王。”佐藤真久高声道。
他们正在把燕王宣传为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无论是对东瀛人还是西土人。
而对于大颂势族,他甚至不需要宣传。
因为在他们眼中,燕王本就是与他们水火不容的异类。
抓住这一点,他会把大颂国内所有对燕王不满的人聚集在一起,打造出反对燕王的巨大势力。
下午的时候,大批军队拉着辎重粮草,金银财宝等向沂城而去,之后他们会留一部分兵马在沂城继续抵抗燕王军队,再前往彭城。
这个时间,足够四州豪族带领私兵向彭城汇集。
如此,今后他们将与豪族们一起抵抗燕王,全力拖住燕王南下的脚步。
除此之外,韩铮还给王榭去了一道命令,让他只留下小部分兵马在阳城,统领剩下的大部兵马一起南下。
三日有余。
除了留在鲁城的十万兵马,西南四郡境内的势族和豪族军队全部撤到了沂城。
在沂城内,韩铮和谢端对豪族军队进行了整编,同时派出将领训练豪族私兵使用火炮和燧发枪。
……
与此同时。
经过三天的跋涉,赵煦抵达了济城。
“殿下,势族军队向南撤往了沂城,当下鲁城内还有十万势族兵马。”秦山道。
这几天,他不断派人前往鲁城附近侦查,了解了西南四郡的情况。
“一群鼠辈,这仗还没打,怎么就跑了。”常威哼了一声。
接着他道:“不过真是奇怪,既然他们撤了为什么不撤干净,倒是在鲁城内留下十万兵马?”
若是他们追着势族的屁股打,他们留下军队断后,倒也说得过去。
可是势族们这几天在从容撤退,还留下兵马就说不过去了。
赵煦也有些疑惑,这简直等于是给他们送菜。
一旦王府亲军包围鲁城这十万人马,就别想跑了。
一行人正疑惑,这时马蹄声响起,一位骑兵在三人面前停下,将一封信呈交给了赵煦,“殿下,来自四院的密信。”
赵煦将信撕开,扫了眼,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把信揉成纸团,赵煦冷冷道:“本王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留下十万兵马送死了。”
“为何?”常威和秦山向赵煦投去目光。
赵煦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按照徐克的说法,海军的战舰前些日子的一个深夜,在齐州沿海撞到了一艘东瀛商船。
这艘商船沉没了,商船上大部分东瀛人被淹死,也有人在夜色的掩护下跑了,他们只捞上来一个受了重伤的东瀛人。
这个东瀛人被送到燕城四院养了一段时间伤方苏醒,接着,徐克对其进行了逼问。
这段时间对于海军抓获的东瀛人,他们一直采取这种方式获取情报。
从这东瀛人的口中,他们了解到了当下东瀛正在推行的一个计划。
而且这个计划初步得到了响应,如果顺利,东瀛便能够拉拢北狄,山姆国,不列颠,吴国建立一个围堵他的所谓东土联盟。
如果可能,今后东瀛还会尝试拉拢更多的势力加入。
同时,由于东瀛自告奋勇,成为对抗他的前锋。
山姆国和不列颠国有在东土砸下一根钉子,让东瀛祸乱大颂的想法,决定对扶持东瀛。
“真是令人熟悉的一幕,历史总是如此相近。”赵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