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284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284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七十三章 游说
    “不列颠真是值得托付的朋友。”渡边案轻轻笑了起来。
    杰克道:“这是当然,而且我们的利益当下和东瀛的利益是一致的。”
    前些时间,东瀛向他宣扬燕王的威胁,他没有太当回事儿,只是稍微有些警惕。
    但现在,这位燕王竟然有了三十多艘风帆战舰,而且还摧毁了东瀛的水师。
    他不能不重视。
    因为,这超出了不列颠在东土的海军力量。
    他必须将这个消息反馈给博尔特总督,让他根据情况,调整东土的战略。
    毕竟不列颠下一步的战略,便是通过战争,首先驯服大颂梁家,也就是现在的吴国,让吴国和天竺一样沦为不列颠的殖民地。
    但如果这个燕王有一统大颂的野心,他们就会产生利益冲突。
    所以,他答应渡边案终究是为了不列颠自己的利益。
    正如渡边案说的,东瀛在东土是一个拥有三千万人口的王朝。
    当下又和这位大颂燕王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毫无疑问,这样的东瀛十分适合作为不列颠在东土的打手。
    毕竟不列颠距离东土太远,这不利于对燕王的战争。
    但东瀛能够弥补这一劣势。
    而且,他还有一层担心,这位燕王短短时间内建造了三十余艘战舰。
    他可不相信这位燕王仅仅是为了拿来对付东瀛。
    如果这位燕王和立国时候的山姆国宣布对新大陆的拥有权一样,宣布对东土的拥有权,与他们争夺东土的利益。
    那么与大颂距离更近的天竺国将会受到威胁。
    在不列颠海外的诸多资产中,天竺国是不列颠最为看重的殖民地。
    所以当罗斯国的势力范围深入中土的时候,不列颠选择了处处围堵,担心的就是罗斯国与他们争夺在天竺国的利益。
    如今,这个燕王似乎比罗斯国更具有威胁。
    他就更要警惕了。
    这让他因为东瀛与山姆国建立往来而升起的愤怒,也被暂时压下来。
    不过,他还是决定挑拨一下东瀛与山姆国之间的关系,于是道,“如果东瀛能够断绝与山姆国的往来,我相信博尔特总督会更愿意向东瀛提供帮助。”
    渡边案前往领事馆的时候,便想到了这个问题,心里早就有了答案,他道:“与山姆国往来,我们是迫于无奈,山姆国战舰的炮声,想必你也听见了,当下东瀛已经有了大颂这个敌人,再招惹一个强大的山姆国显然是不明智,除非不列颠愿意驱逐山姆国人。”
    杰克顿时哑然,渡边案的意思很明白了,想让他们不列颠武装驱逐山姆国人。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山姆国从不列颠手中独立了五十余年。
    一开始为了镇压山姆,国,他们的确和山姆国进行了数十年的战争。
    但是由于法兰克,斯特丹等国对山姆国的支持,他们的围剿失败了。
    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山姆国。
    现在,虽然不列颠和山姆国的关系依然恶劣,但是他们之间的战争已经停息,有时候在某些共同利益方面还有合作。
    当下,不可能为了东瀛再次与山姆国人开战。
    尴尬的笑了笑,他望了眼渡边案,发现渡边案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狡黠。
    他心中一阵愤怒,很显然,渡边案在山姆国和不列颠国中间,两边讨要好处。
    但是他不得不承认渡边案是个聪明人,对此,他真是没有任何办法。
    不列颠无法放弃东瀛。
    因为显而易见,比起东瀛,大颂的威胁更大。
    再者,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唯一永恒的是利益。
    山姆国人在东土的存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或许在应对大颂国这件事上,他们能再次找到共同利益。
    又随意闲聊了几句,渡边案从不列颠领事馆离去,前往山姆领事馆,见了艾尔逊。
    上次炮击江户之后,艾尔逊便留在了江户,作为山姆国驻东瀛国领事。
    根据他的了解,当下西土诸国中,山姆国风帆战舰的产量排列第一,这是因为山姆国拥有大量的优质木材。
    而且,从山姆国到东瀛的航线距离更短。
    更重要的是,山姆国由于是刚刚建立不久的国家,为了贸易,出售的商品更为廉价。
    他相信山姆国会更愿意向他们出售战舰。
    不过山姆国火器工艺比起不列颠还是稍逊一筹。
    这就是他为什么向山姆国购买战舰,而向不列颠人购买火枪火炮的原因。
    “艾尔逊领事,一旦燕王击败了伐燕联军,下一步便会渡过九江,进攻吴国,我相信你一定不会愿意见到这位燕王占领吴国,不是吗?”渡边案故意挑拨。
    艾尔逊的脸色有些苍白,东瀛水师遭受偷袭的消息,让他有些心惊。
    和杰克一样,他同样没想到这位大颂北方的燕王会成长的如此之快。
    不过由于在东土暂时没有殖民地,他倒是不像杰克那样紧张和急迫。
    只是,这段时间吴国为了拉拢他们牵制不列颠人,在商贸上让了不少利益给他们。
    如果燕王征服了吴国,他们的商贸利益便会遭到损害,这是他不想见到的。
    而且这位崛起的燕王的确令人感到担忧不安。
    显而易见,它将威胁西土诸国在东土的利益。
    不过,他认为没有必要直接与燕王发生冲突。
    但是,的确有必要握住一枚能够遏制燕王的棋子,实施势力平衡策略。
    显然,东瀛十分适合做这个棋子。
    在不与燕王直接冲突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武装东瀛,利用东瀛与这位大颂燕王的争斗,摄取更大的利益。
    想到这儿,他说道:“我会向国会反映这件事,大将军只需等待消息即可。”
    渡边案大喜,他这次的游说异常顺利。
    接着,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诞生。
    建立一个以东瀛为核心,北狄,西土诸国参与的同盟不是没有可能。
    东瀛水师被摧毁,说他心里一点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他能够促成这个同盟,燕王想要对付他们东瀛,就得考虑考虑了。


第六百七十四章 联军至
    东平城。
    渡边案正在游说的时候,南梁和北狄大军抵达了亳州。
    经过六日的跋涉,大军浩浩荡荡进入齐州。
    又经过三日的行军,抵达鲁城城外,安营扎寨。
    “哈哈哈…萧兄。”,南梁军一抵达,韩铮便从鲁城迎了出来,重重拍了拍萧成的肩膀。
    这段时间,谢家的二十万兵马已经抵达。
    现在,南梁和北狄的兵马到了,他终于吃了个定心丸。
    自从他选择放弃不重要的城池,燕王兵马势如破竹,齐国西南四郡之外的八个郡,全部落入了燕王手中。
    每次听到某个城池陷落,他都会整夜失眠,心中担忧恐惧。
    除此之外,他还最担心的便是南梁和北狄的军队会违背契约。
    若是如此,他的齐国就真的要亡了。
    所以,萧成的大军到来,他才会如此激动。
    萧成一眼便认出了身穿龙袍的韩铮。
    抓住韩铮的手,他神色尴尬,“我是应该称呼韩兄还是叫声陛下。”
    韩铮无奈一笑,“你我之间就不必这么客气了,叫韩兄也行,高抬我一眼,称呼陛下也行。”
    萧成只是同韩铮玩笑,最终他还是恭敬叫了一声“陛下。”
    毕竟这次法伐燕联盟是韩铮一手促成的。
    二人寒暄了一阵,萧成指向身边的北狄将领,说道:“这是古尔图大王。”
    韩铮望向古尔图,脸上的喜色更浓,忙道:“古尔图大王能够前来,这是我的荣幸,宫内的宴席已经准备妥当,我亲自为诸位接风洗尘。”
    古尔图哈哈大笑,“我要好肉好酒,漂亮的女人也不能少。”
    韩铮笑道:“这是自然的,古尔图大王千里迢迢来到鲁城,襄助我们攻打燕王,这点小小要求,自然是要满足的。”
    古尔图露出满意的笑容,“此番集结百万大军,又有我十万北狄铁骑,燕王这次再劫难逃,到时候诸位可不要和我争抢燕王的人头。”
    “哈哈哈……”众人闻言,大笑起来。
    由于士兵都在鲁城之外安营扎寨,白色的营帐从鲁城延伸到远方,。
    眼见如此强盛的兵势,他们不禁信心满满。
    进入鲁城,韩铮领着众人到了皇宫御花园。
    此时,王子安和谢端率领两家子弟已等待多时,见萧成和古尔图过来,二人同时起身相迎。
    一阵寒暄,他们让萧成和古尔图落座。
    韩铮令宫女奉上酒菜,又令人奏乐,歌舞。
    酒过三巡,众人脸上因酒气而发红,气氛浓烈起来,韩铮举起酒杯敬了众人一杯,道:“诸位能够如约而至,朕心甚悦,有诸位相助,这次击败燕王,易如反掌尔。”
    谢端醉醺醺的,他道:“既然如此,诸位不如现在就商议一下,如何消灭渡过晋河的十二万燕王大军。”
    韩铮着急,他同样也很急,毕竟如果保不住齐国,便保不住谢家的疆域,这是唇亡齿寒的事情。
    刚才喝酒的时候,萧成便从将领们的口中了解到当前齐州战场的形势。
    沉吟了一会儿,他说道:“我们远道而来,不宜与燕王长期对峙,当速战速决,我以为当主动出击,消灭燕王这十二万大军。”
    韩铮皱了皱眉头,他道:“燕王的火枪火炮射程很远,如果我们主动攻击,他们据城而守,只怕会十分麻烦。”
    古尔图点点头,“陛下说的有道理,我们北狄就是因为盲目攻城而吃的大亏,可不能再吃一次亏了,应该想办法引燕王大军出城,与之决战。”
    顿了下,他道:“齐州一马平川,正适合我北狄骑兵杀敌。”
    王子安则道:“燕王麾下将领,个个精的像猴子一样,见百万大军到来,他们定然会龟缩在城内,不可能与我们主动交战。”
    萧成冷笑一声,“王兄,管理政务你有一套,但是打仗你可就差远了,他们不出来,我们就逼他们出来。”
    王子安身边的王榭微微点头,他想到了什么,但是没有说话,只是等待萧成的下文。
    只见萧成继续说道,“燕王为何要主动南下,其一是他自大狂妄,认为能够击败我们伐燕联军,第二,则是其不想让战争发生在燕州的土地上,这燕州便是燕王的软肋。”
    “所以,他们要是龟缩在城池之内,我们便在晋河边造船,假意攻打燕州,到时候,燕王兵马要么撤回燕州,在晋河对面与我们对峙,要么就得从城池中出来,与我们决战。”
    韩铮眼前一亮,拍了一下大腿,“没错,萧兄说的对极了,燕王刚刚吞下我齐州八郡,据说又是分田,又是训练乡兵,他们一定不会舍得放弃这八郡,返回燕州,那么便只剩下与我们决战一途了。”
    王榭恭维的道:“”肖萧果然是当世名将。”
    萧成闻言,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继续道:“若燕王兵马选择与我们决战,剩下的战事就简单了,到时候只希望诸位不要吝惜麾下将士的性命,要齐心合力,与燕王兵马决一死战。”
    韩铮道:“说得对,此战关系到我们势族的存亡,当摒弃前嫌,团结一致,否则一旦战败,我们将会被燕王一一击破,再无回天之力。”
    众人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接着韩铮道,“吴国的兵马和南平国的兵马还要等些时日才会到,诸位再耐心等待十天半个月,同时让各家将领相互熟悉熟悉,以便决战时能够默契配合。”
    萧成轻轻点了点头,这几天自然是不能打仗的。
    一来,长途跋涉需要休息,第二便是如同韩铮说的。
    虽然他说要速战速决,但是在他看来,这场战事持续两三个月恐怕是避免不了的。
    但最后不要拖上几年,否则对粮草的损耗太大,对各国都是沉重的负担。


第六百七十五章 马家的奇袭
    司州。
    伐燕联军汇聚鲁城之时。
    经过数日的筹备,马翰统领十万兵马,抵达了秦关。
    立在秦关上,望向秦州方向,马翰面容激动。
    自从秦州和雍州落入北狄之手,他的心没有一日安定。
    虽然他现在归入燕王麾下,但是秦州和雍州毕竟是在他马家手上丢的。
    再者,马家发源于秦州,在他的心里,秦州永远是他的故土。
    更重要的是,北伐之战后,北狄依旧令马瑾戍守秦州,他父亲的死与马基马瑾不无关系,这个仇他必须得报。
    以前,他没有能力夺回秦州和雍州,但是现在已经不同了。
    当下,他的十万兵马装备了同王府亲军一样的线膛枪和火炮。
    燕王还将当下最先进的黄色火药和木柄手榴弹送了过来。
    同时,这段时间来自燕州的将领一直在训练了马家兵马。
    尽管按将领的说法,马家兵马还是稍逊王府亲军一筹。
    但他相信,在夺回秦州和雍州的战争中,马家士兵定然会悍不畏死,奋勇杀敌。
    因为这些士兵中有很多人是秦州和雍州人,那里同样是他们的故乡。
    他一直憋着一口怒气在胸间。
    “大人,该出发了。”不知何时,典章来到了马翰身边。
    这次战事中,马翰充任主将,他充任副将。
    点了点头,马翰下了城墙。
    这时,城门洞开。
    他骑着马来到城门之外,伸手指向前方。
    马家士兵排列成整齐的队伍,从城门缓缓而出。
    燕王给他的命令是尽快拿下秦州和雍州,趁北狄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夺取萧关,彻底斩断北狄与南梁的联系。
    想要夺回秦州和雍州,南梁只能撤回兵马回来救援。
    若是如此,所谓的伐燕联军便会破裂,只剩下谢家和韩家与王府亲军对决。
    如果南梁和北狄咬着牙不回来相救,他们便会采取下一步策略。
    趁着南梁兵力空虚,直进攻武关,向襄城进攻。
    南梁危急,他倒是看看参与会盟的南梁军队坐不坐的住。
    想到这,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马瑾以及窦唯建立的南梁,都是他马家的仇人。
    现在,他终于能够向二者挥出复仇的利剑。
    “两天的时间内拿下壤城,四天之内拿下咸城,十日内拿下萧关。”马翰心中道。
    接着他喝道:“立刻小步跑前进!”
    和王府亲军一样,为了轻装前行,马家士兵脱去了身上盔甲,身上只穿简单的薄衣,将弹药和炒面袋背在身上。
    由于这段时间马家士兵同样每日练习五公里越野,士兵的耐力得到了长足进步。
    在他的命令下,马家士兵小步跑了起来,个个脸色十分轻松。
    顿时,泥土关道上扬起阵阵尘埃。
    马家士兵一出城,便立刻被马瑾的骑兵侦查到。
    骑兵返回,立刻将消息带给了戍守壤城的将领。
    “立刻关闭城门!”壤城守将下令,让士兵用巨石和沙袋把四面城门全部堵上。
    同时,他派出骑兵向咸城求援。
    当下,驻守在秦州和雍州的,除了马瑾北伐之战后招募的二十万兵马之外,还有八万北狄骑兵。
    由于壤城直面秦关,马瑾在这里屯驻了十万兵马。
    剩下的兵马则主要囤积在咸城。
    毕竟,他们唯一需要防范便是马翰的兵马。
    经过一日的跋涉,马家兵马抵达了襄城外。
    上次北伐之战,面对襄城,他马家兵马一直没有攻克。
    这令他感到十分羞愧。
    此番,他再次来到壤城下,却是充满了无边的信心。
    因为他马家的兵马再也不是当时的马家兵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