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231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231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恒给了燕王海贸之权,这等于打破了长久以来,海贸由梁家独占的情况。
    他燕王能通过海贸获利,他韩家凭什么继续遵守禁海令。
    至于梁家的反应,他们韩家不在乎。
    既然七家现在都割据一方,利益相投的时候合作,利益相悖的时候争斗,本就是很正常的事。
    皇位只有一个,皇族只有一个,说不定他们最终会沦为死敌。
    “哦,为何这禁海令成了废纸?”相田太郎闻言,露出好奇之色。
    韩琦对相田太郎没有一丝防备。
    此刻,他不会想到与大颂隔海相望的东瀛正在谋划蚕食大颂。
    摧毁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对周边之国建立的朝贡规制,以让东瀛取而代之。
    于是他与相田太郎对饮了数杯酒,聊了一会儿。
    将大颂与北狄的战争,势族与皇家的矛盾,以及势族近来的割据局面同相田太郎谈了不少。
    在二人饮酒闲谈的时候,相田太郎身后的两个东瀛人频频交换眼神,将韩琦说的记下。
    “原来如此,这么说,我们东瀛现在可以大大方方与韩家往来,无需在意大颂朝廷了。”相田太郎起身给韩琦斟了杯酒,心中窃喜。
    通过韩琦话中的消息,他判断出,大颂当下的情况正如东瀛三十余年前藩主混战的前夕。
    很显然,只需一个导火索,大颂就会陷入长久的内乱。
    这个消息对东瀛来说十分重要。
    虽说他认为现在东瀛军队能够轻松击败大颂的军队。
    但面对上下一心的大颂王朝,他们还没有必胜的把握。
    而一个四分五裂的大颂就不一样了。
    他们完全可以先扶持一方势力,作为东瀛进入大颂的桥头堡。
    再给利用这股势力搅动大颂风云。
    当大颂因混战而陷入极度衰弱,就是他们东瀛控制大颂的时机了。
    到时,即便不能掌控全部大颂疆土,至少他们也能让大颂分裂。
    据他所知,不列颠人在天竺就是挑拨天竺土邦的内部矛盾,加以利用,最终掌控了整个天竺。
    “没错,无需在意大颂朝廷。”韩琦的脸上泛起一抹醉红。
    他没有看见相田太郎眼中一闪而过的狡黠。
    也没有在意相田太郎称“我们东瀛”。
    “太好了,我五峰岛一向与东瀛往来甚密,为了报答韩家这段时间为我们五峰岛提供补给,现在又同意商馆之事,我愿意为韩家与东瀛幕府牵线搭桥。”相田太郎再次举起酒杯。
    韩琦越发欣喜,这次瘟疫让燕王元气大伤就罢了。
    若燕王挺过去,他们韩家依旧会面临燕王的巨大威胁。
    现在,他们韩家若像窦家引入北狄一样,引入东瀛为助力。
    再加上王家的支持,北御燕王,向争夺皇位不是没有机会。
    “多谢,多谢。”韩琦同样举起酒杯。
    二人一饮而尽。
    又闲谈了一阵,韩琦和袁立方回去。
    待两人的身影消失,相田太郎对身后的二人道:“商馆的事,我已经为你们商定了,接下来就看你们青木关自己的本事了,希望你们不要给大将军丢脸。”
    青木关是渡边案藩主混战时期建立的细作机构。
    这次,他们将负责探查大颂情报,包括北面燕王的情报。
    “是,将军。”二人闻言,同时鞠躬。
    ……
    与此同时。
    瘟疫的消息抵达齐州之后,没有停止,一路向南,以更快的速度向金陵蔓延。
    三日后
    皇宫,御花园。
    赵恒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神情晦暗,“朕的平衡之策终究是落空了,今后,势族将无法无天,再也难以压制。”
    “是呀,本来这燕州欣欣向荣的,怎么突然会这样。”梁成深深叹了口气,“皇上,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苦笑一阵,赵恒道:“还能怎样,朕输了,而且输的彻彻底底,今后窦唯会更加有恃无恐,朕的皇命对他而言,将是一张废纸。”
    越想越怒,他突然指向燕州方向,“哼,这燕王果然与朕相克,他在京师,朕得了一场大病,现在朕去了一趟燕州,这燕州就来了瘟疫,坏了朕的大事。”
    来回踱着步子,他又道:“朕当初就不该指望他,传朕的口谕,将糜妃降为贵人。”
    “皇上,不可,现在形势未明,若燕王挺过了瘟疫,得知此事,到时皇上和燕王之间将再无一丝父子之情。”梁成连忙规劝。
    赵恒闻言,又哼了一声,想了想,只得作罢,“那就再等等。”
    接着,他又想到一种可能,心情舒畅了些。
    如果燕王染病而亡,自己或许就能掌控燕州兵马。
    到时候,他依然有与势族争斗的本钱……
    窦家。
    此刻,瘟疫席卷燕州的消息同样传到了这里。
    窦唯忙备马去了赵幕的府邸。
    “燕州出现大疫!”赵幕手持书卷。
    闻言,他手中的书卷掉在了地上,浓浓的兴奋从眼底深处涌了上来。
    “舅舅,我们真是得到了上天的帮助,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全都有了。”赵幕紧紧抓住窦唯的手。
    窦唯满脸笑容,“从传来的消息看,这次燕州的大疫很严重,几乎覆盖了整个燕州,燕关不断有因得了天花而死的士兵被抬出来掩埋。”
    顿了下,他说道:“这次瘟疫等于燕王打了一场两败俱伤的大仗,即便他挺过了大疫,也将元气大伤,再有北狄牵制,他对我们而言,将不再是威胁,待你登基为帝,收拾他也将易如反掌。”
    赵幕点点头,期盼道:“那舅舅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窦家新募的士兵正在训练,最多半年,那金銮殿上的位子便是你的。”
    “半年?”赵幕微微有些失望,他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窦唯见状,拍了拍他的手,“虽然半年后让你登基,但些事现在却是能大胆进行了,回去我便和萧成商议,杀掉殿前司禁军大将许猛,彻底控制内外禁军。”
    在他的计划中,他要先将朝廷大权掌握在手,再逼皇上立三皇子为皇储。
    之后,再让赵恒暴毙。
    赵幕闻言,露出满意地笑容。


第五百四十一章 蒸汽机坊
    梁府。
    窦唯与赵幕密谋的时候,梁开正嘱咐自己的长子梁峰返回浙州临城。
    “这次燕王不死也得脱层皮,皇家不足为惧了,既然如此,我梁家不必在遵从朝廷诏令了。”梁开对梁峰道。
    梁峰见父亲高兴,心情跟着高兴起来,他道:“我梁家当下富可敌国,麾下精兵良将无数,而现在朝廷不过是一个空壳子,早已没有资格对我梁家呼来喝去,这次再拿下夷州,控制南下海路,我梁家更将如虎添翼。”
    “的确如此,隐忍了这么多年,我梁家终于无需再遮掩自己的锋芒了。”梁开轻轻笑了起来。
    这次五峰岛海寇被黑鲨海寇剿灭。
    一直被黑鲨海寇保护的夷州对他梁家来说,就如同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少女躺在他面前。
    不趁这个时候拿下,更待何时。
    尽管他清楚五峰岛的背后是东瀛。
    但与东瀛一直有贸易往来的他很清楚,东瀛不过弹丸之地。
    而他梁家几乎控制了大颂江南的半壁江山。
    再者,如今他梁家掌握了铸造火炮的技艺。
    何必再畏惧东瀛。
    想到这,他对梁峰说道,“回去后,你要仔细谋划一番,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夷州,切忌。”
    “是,父亲。”梁峰重重点头。
    ……
    燕州。
    赵煦对瘟疫消息引起的波澜浑然不知。
    当然,他也懒得去理会各方反应。
    对大颂这幅烂摊子,他已经不报希望。
    再烂又能烂到什么地方去。
    此刻,他正与王崇站在一座刚刚建成的工坊前。
    在工坊的门头上赫然挂着一副匾额,书写蒸汽机坊四个大字。
    再给兵仗司提供了蒸汽机切削膛线之后。
    赵煦同王崇领着学员们又造出了六台蒸汽机。
    这六台蒸汽机就被安置在了蒸汽机坊中。
    其中三台蒸汽机,每台利用曲轴连接三个镗床,总计九个镗床专门负责切削汽缸。
    剩下两台蒸汽机转动的飞轮上连接着一根牛皮带,以取代橡胶皮带。
    牛皮带又连着一根金属杆,金属杆穿过三个轮子,让三个轮子上又有间隔的三根牛皮带。
    牛皮带的尽头各连一个轮子,三个轮子相互错开。
    一个轮子固定的金属杆转动,带动一个小锻锤上下敲击不断上下敲击,锻造金属构建。
    第二轮子则是钻床,用来给金属构建钻眼。
    第三个轮子带动的是磨床,用于打磨金属配件,其实就是一个转动的砂轮。
    他和王崇只是把玉匠打磨玉器的磨床稍微改造了一下,就拿来用了。
    三台车床联动,就能打造出一些简单的零配件出来,足以支持蒸汽机的量产。
    还有一台蒸汽机闲置着。
    当然,这不是多余的,而是等待其他种类车床的到来。
    毕竟在当代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车床的种类基本都发展齐全了。
    钻床,磨床,镗床,齿轮加工床,螺丝加工床,铣床,刨床这些都有了。
    而燕州的车床种类当前还很少,需要继续丰富。
    否则就无法造出更复杂的零件。
    “殿下,这下造蒸汽机就会快很多。”王崇一脸的满足。
    尽管更复杂的车床暂时还没打造出来。
    但当下的锻床,钻床,镗床和磨床基本上足够应付蒸汽机零件的生产了。
    毕竟蒸汽机零件属于粗枝大叶类型,不需要精巧的零件。
    最重要的,只需保证汽缸不漏气就足够了。
    赵煦便点头,便随王崇走入蒸汽机工坊。
    机器的轰鸣声立刻覆盖了二人的声音。‘
    匠人们守在车床旁边,正在制造蒸汽机的零件。
    正在工作的蒸汽机边也有匠人盯着。
    一旦蒸汽机出现故障,他们要立刻排除。
    在蒸汽机投入使用后,赵煦便让王崇培养了第一批掌握蒸汽机和车床使用方法的匠人。
    现在这些匠人身边俱都领着十余个匠人。
    他们是新来的,通过老带新,他们将和第一批匠人一样掌握各类机械的用法。
    “蒸汽机坊的事你可以交给一个学员来负责了,接下来,你便重点研造车床和其他机械。”赵煦几乎贴着耳朵对王崇喊。
    蒸汽机工坊实在太吵。
    王崇点点头,露出释然的笑容。
    蒸汽机工坊是燕王交给他的一项任务。
    现在任务完成,他终于能空出手来了。
    想到燕王给的图纸上,还有各类机械,他顿时充满干劲。
    在蒸汽机工坊转了一圈,赵煦和王崇出来。
    从王崇手里接过他画的图册,翻到其中一页,他对王崇道:“接下来的重点是这个纺织机械,叫珍妮纺织机,本王要建立一个纺织厂,如此一来,燕州百姓就不据缺少衣服穿了。”
    蒸汽机诞生初期,发展最兴盛的行业便是纺织业。
    衣食住行,这是人类最基本的东西,也是这个时代最赚钱的营生。
    “珍妮纺织机?”王崇打量了眼,微微点头。
    说了这件事,赵煦让王崇去忙,自己去了兵仗司。
    蒸汽机工坊的位置,赵煦选在了承德坊。
    毕竟蒸汽机今后主要还是民用。
    “第一批线膛枪能交付了吗?”
    到了兵仗司,赵煦第一件事便是问这个。
    当下,瘟疫的传言几乎覆盖了每个角落。
    穆勒洪真现在定然在窃喜。
    而如此,他给北狄设下的圈套便成功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则就是线膛枪了。
    若没有这个东西,他是断然不敢随便说要夺回宁锦都司的。
    毕竟北狄当前可在宁锦都司摆下了重兵。
    依靠拿着燧发枪的王府亲军或可一战,但是打过之后,他同样也会付出惨重的伤亡。
    而只要列装了线膛枪,再配合他给北狄设下的圈套,至少他能将牺牲降到最小。
    “回殿下,一万八千只线膛枪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运走。”王应领着赵煦去了兵仗司库房。
    库房中摆着许多长形木箱,里面是一只只线膛枪。
    赵煦满意地点点头,等打仗的时候才把线膛枪交给王府亲军的士兵就太晚了。
    他们也是需要时间熟悉新的火器的。
    所以,这一万八千只线膛枪会分宁锦军,棱堡,燕关等不同地方,让士兵们提前适应。


第五百四十二章 虚实
    “砰砰砰……”
    北大营校场,一排士兵同时举起线膛枪射击二百米外的稻草人。
    而稻草人身上俱都套着一副板甲。
    拿到交付的线膛枪,赵煦便命运到北大营来。
    得知消息,不少将领过来观摩。
    兵仗司改造燧发枪的消息对将领们而言已经不是秘密。
    但除了常威亲眼见过线膛枪的威力之外,其他将领都没有体验过。
    即便是吕昌这些迷信板甲的重步兵将领,也忍不住好奇心。
    想见识下这所谓的线膛枪究竟如何?
    “打穿了,打穿了。”不多时,负责验靶的士兵提着板甲跑了过来。
    板甲的正面明显有三个洞。
    吕昌等坚定的板甲拥护者,脸色当即白了。
    这还得了。
    二百米外板甲都被打穿了,若是战场上敌人也有这样的武器。
    他们这些重步兵岂不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了,只能白白送命。
    想到这,他们如同见鬼一样,望着神态自若的燕王。
    这种杀人利器,他是怎么搞出来的?
    “不仅威力大,而且打的也准,看看,二十个士兵,有十三个都中靶了。”其他验靶的士兵先后到来。
    二十副盔甲,十三副上面有被孔洞。
    虽然大部分不是致命位置,但被击中,在战场也基本会丧失战斗力。
    “啧啧啧……”将领们发出一阵惊叹。
    脸上洋溢起浓浓的笑容。
    对他们而言,这次燧发枪的改造一点不输给火炮的改造。
    王府亲军的火器在射程和威力上再次与敌人拉开一截差距。
    这种提升,会让他们在战场上以更小的伤亡赢取胜利。
    “嘿嘿,这次非得让北狄吃不了兜着走。”秦山朗声大笑。
    北狄向燕州投毒的事,将领们都知道了。
    现在,军中因此弥漫着对北狄的仇恨。
    北狄为了夺取燕州,采取如何恶毒的法子,简直想让燕州人,甚至大颂人灭种。
    在他们心中,北狄人已经不再是人,而是一群畜生。
    很快,他们就会在燕王的带领下,把这群畜生从宁锦都司赶走,夺回他们的土地。
    赵煦目见将士们个个精神高涨,露出笑容。
    战争最重要的当然是人,但也不能否认武器的重要性。
    为什么千百年来,中原王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常常落于下风?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原王朝虽富,但军事水平是不如游牧民族的。
    当然,这不是因为中原王朝的盔甲武器,战术,战法落后于游牧民族。
    而是游牧民族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在马背上长大。
    等于天生就掌握了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武器,战马。
    只要想想打群架的时候,一个人开着摩托车横冲直撞,你就会知道有多么绝望。
    如果再有一统草原的领袖人物统领他们,中原基本很难抵挡。
    所以,将士们的兴奋他能够理解。
    “这些线膛枪,北大营,南大营给一份,剩下的分配到飞狐关,棱堡,燕关,。让士兵们尽快熟悉。”赵煦对常威说道。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
    交代了这件事,赵煦回了王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