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165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165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跋昊微微点头,如果没有晋州的一败,令西凉元气大伤。
    连续这两件事定让西凉如日中天。
    也不会有他与北狄在阴山签下的盟约。
    同时他又恨这两件事来的太晚,否则同样不会签下盟约。
    他想反悔,但又怕北狄恼羞成怒攻打,何况他的长子还在北狄为质子。
    不过,至少他认为大颂连失两州,皇子又被他俘获,抵消了他失去晋州,弟弟拓跋无忌被杀的仇恨。
    “陛下,抓了大颂狗皇子的儿子,那狗皇帝定然要来赎人,此番要敲诈大颂一大笔银子才是。”一个将领大笑。
    拓跋昊望向说话之人,乃是西凉四首领之一的骨勒。
    拓跋昊摇了摇头,“要银子岂不是太便宜大颂了,至少也要换回晋州,否则还不如将这位大颂皇子留在身边给朕牵马。”
    “哈哈哈,还是陛下想的周到,我西凉又不缺银子,缺的是人和地,留着这个皇子羞辱大颂岂不是更妙。”又一个将领道。
    赵幕闻言,身上冒起的冷汗很快把身上浸湿。
    他急声道:“陛下,还是银子好,有了银子想买什么都能买,我的父皇至少会拿五百万两,不一千两万银子赎回我。”
    “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火炮也能买到吗?”拓跋昊嘲讽了一句。
    前些日子穆勒洪真令他将西凉所有的铜交给北狄。
    他已令搜集送去,可见北狄当下正在大批造火炮。
    如此,大颂,北狄,西凉,也就他西凉没有火炮了。
    “未必不可。”赵幕将身子俯的更低了。
    拓跋昊和大臣将领们对视一眼。
    随即又爆发出巨大的嘲笑声。
    “是吗?那就让我们看看你的父皇肯出什么样的价钱。”拓跋昊道,“不过在这之前,你还是给朕牵马吧!”
    说罢,他冷冷笑起来。
    ……
    燕城。
    赵煦从范阳归来刚到王府。
    徐克便匆匆过来,告诉了他一个颇为震撼的消息。
    “三皇子被俘虏,押往武威了?”
    “是的,三日前下官便得到了消息,令人去武关核实后,确定消息不假。”徐克道。
    常威随赵煦到了王府,要商议下燕州的布防的。
    闻言,他冷笑道:“这就叫偷鸡不成蚀把米,三皇子定然是为了去武关立些军功,好为自己添些功勋,但显然还是太嫩了。”
    赵煦皱了皱眉头,他和三皇子没什么交情。
    虽然这位三皇子没有和六皇子他们一样欺凌过他。
    但他清楚,三皇子那时不屑,而不是真的视他为兄弟。
    所以他被抓,自己什么感觉。
    他郁闷的是,这件事显然对西凉极为有利。
    马瑾给西凉送了分,这赵幕又继续送。
    “这就是传说中的王朝末日气象?”赵煦嘀咕了一句。
    历史上,王朝末期总是幺蛾子多。
    “三天前你便知,估计消息现在已经到了皇城,我们静观其变就是。”赵煦神色淡定。
    这件事还轮不到他操心。
    赵幕是大颂三皇子,赵恒会有抉择,且又是窦唯的外甥,窦家也不会坐视不理。
    想起海寇的事,他对徐克道:“这段时间,你派遣些人去浙州,监控梁家,主要监察他们的海贸,还有五峰岛,只是这个比较难以打入。”
    听到这个,常威道:“殿下,这次在范阳歼灭海寇全靠一个海寇的供述,当下这个海寇被关在范阳的大牢中,或许可用,而且,他还是燕州人。”
    徐克闻言眼睛一亮,“可以一试,成了,就是个眼线,不成,也就是个海寇,就当他逃了。”
    赵煦点点头。
    说了此事,徐克转身离去。
    赵煦又和常威说了下布防的事,常威也回去了。
    这时他拿起笔在图纸上画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矮小粗,有托盘一样底座,类似火炮的东西跃然纸上。
    这本来就是这几天要兵仗司研造的东西,但被海寇这件事耽误了。
    “臼炮!”拿起图纸,赵煦念了句。
    晋州的战事中,滑膛炮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无法攻击躲在障碍物后面的敌人。
    毕竟滑膛炮打的就是直线。
    但如此却给攻城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所以,他那会儿便想到了臼炮。
    简单来说,臼炮就是原始的迫击炮,榴弹炮。
    炮弹呈抛物线垂落,能够进攻躲在城墙后面的敌人。
    在十六世纪,这种臼炮便装备于各国军队。
    虽然射程近,但依靠开花弹,臼炮的威力不容小视。
    现在王府军中只有滑膛炮,为了拓展火炮种类,在战事中取得优势,他觉得有必要将这种火炮造出来。
    同时,还要把最原始的开花弹也研造出来。
    当代明朝时期就有了基础的开花弹。
    这种炮弹比起实心弹造成的是面杀伤,同样是杀人利器。
    再者,也总不能让士兵用手扔点燃的石灰爆竹。
    轻便的臼炮毫无疑问,就是投掷的优异替代品。


第三百八十五章 新式火器
    “臼炮?有点像水桶。”
    兵仗司,王应仔细打量图纸上的矮短粗火炮。
    “嗯,也可以这么说,怎么造就不需本王教了吧?”赵煦道。
    臼炮需要的技术不高。
    亲自研造过火炮,对王应来说造臼炮就和中学生做小学题一样。
    “下官应付的来。”王应脸上挂着自信。
    这臼炮的高度也就六十厘米左右,炮口有150毫米左右,炮壁有五厘米厚。
    在尾端有个孔,是引火孔。
    整个炮身固定在一块铁板上。
    估计重量在一百斤左右,两个士兵可以抬着走。
    赵煦点点头,翻过一页,指着第二页。
    “还有,臼炮的炮弹和火炮的实心弹不同,是空心的,原理和爆竹差不多。”赵煦道。
    滑膛炮是无法使用空心弹的。
    强烈爆炸的高膛压会让空心弹在炮膛里便损坏。
    所以要专门配置专弹。
    这个问题,他就不让王应自己摸索了,毕竟现在大颂的情况复杂,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浪费。
    尤其是在关于战争的武器上。
    王应盯着图纸的图案,和实心弹一样,臼炮的炮弹也是球型的。
    不过要求圆球的内部是空心的,但在圆球上留有一个手指粗的口。
    接着他又看到燕王还画了一个木塞一样的东西。
    完整的开花弹就是将木塞塞入这个孔里。
    “殿下,这个木塞有何用处,似乎是这种炮弹的关键。”王应问道。
    赵煦神色欣慰,王应还是能看出点门道的。
    他道:“这种炮弹叫开花弹,和点燃炮膛内的火药需要引线一样,这个开花弹也需要引线。”
    “只是如此,如何保证这开花弹在需要的位置爆炸?”王应疑惑道,接着他幡然醒悟,“下官懂了,这个木塞就是……”
    赵煦笑起来,“没错,“这个木塞中间有小孔,可以塞入引线,如果需要爆炸的时间短,就把木塞往里面塞一点,如果爆炸的时间长,就把木塞往外拉一些,如此控制引线的长短。”
    王应了然,“原来如此。”
    赵煦继续道:“不过将木塞拔出或塞入多少,能在什么距离爆炸还需测试,之后将结果刻在生产的木塞就行了。”
    顿了一下,他道:“比如一百米爆炸,需塞入一厘米,将这个记下来,今后制造的木塞的时候将其标注上,形成标准,如此炮兵战场就能直接依照标记控制爆炸的距离。”
    王应频频点头,“下官懂了。”
    赵煦轻轻吐出口气,这就是木塞引信。
    比起炮弹上直接一根长长的引信,打仗时候依靠士兵自己凭感觉判断距离,拿剪刀剪引线来靠谱多。
    简单来说,这就是傻瓜式的,而且误差比士兵自己剪强得多。
    这种引信在当代出现在十八世纪后期,被用于当时原始的榴弹炮。
    不过由于当时还在使用黑火药,开花弹威力不足,并未引起重视。
    交代了此事,赵煦回了王府。
    仅仅九日余,王应便将第一门臼炮造了出来,同时还有数枚空心的炮弹以及木塞。
    这门臼炮被运到了火炮校场,赵煦令常威带炮兵将领一起来参观。
    毕竟,今后这就是他们使用的火炮之一。
    “这火炮怎么炮口朝天,是要把炮弹打到天上再掉下来砸死人吗?”一个炮兵将领自认很幽默,哈哈大笑。
    转过头,他见其他人个个抿着嘴,自己突然闭嘴。
    “唐庆,笑的很开心嘛,来,你来亲自装弹点炮。”赵煦对唐庆招了招手。
    这个唐庆是个炮兵校尉,负责都尉麾下的炮兵,掌管七十二门火炮。
    军事学堂上,他经常看见他,不过有点满嘴跑火车。
    “是,殿下。”唐庆在其他将领幸灾乐祸的眼神中挪到臼炮面前。
    望向地面的炮弹,他不知道该如何使用,于是望向赵煦。
    “你来说说这门炮是用来做什么的?”赵煦没有理会他,先问道。
    唐庆抓耳挠腮,他前后上下打量臼炮,又观察炮弹,迟疑道:“似乎能打躲在墙后面的敌人。”
    “说对了,现在装弹,顺序和火炮的一样。”赵煦说道。
    唐庆依言清理炮膛,填火药,最后装弹,随即点燃引线。
    “轰!”
    一声闷雷似的响声过后,炮弹飞出。
    在飞出一百米后,炮弹下落。
    但这时又是“轰”的一声,炮弹就在空中炸了,闪耀出一团火焰和烟雾。
    将领们本来表情很淡定,但看到这一幕顿时轻颤了一下。
    空中这团火焰可比爆竹大多了。
    “这是开花弹,威力是爆竹的很多倍,如果在里面塞入燧发枪子弹一样的弹珠,能炸死炸伤一小片敌人。”赵煦解释,“在里面塞入石灰,就是石灰弹,这样爆炸,至少能形成十米范围的石灰舞,给敌人步兵和骑兵造成麻烦。”
    炸弹的威力在于火药性能。
    即便在当代,高能火药的研发也从未停止过,都在追求同样的体积,更大的威力。
    在滑膛炮与臼炮共存的时期,滑膛炮的威力是胜于臼炮的。
    原因就在于黑火药爆炸的威力不强,顶多也就一大号鞭炮。
    不过他要的本身也不是臼炮有多大威力。
    而是其不同于滑膛炮的功用。
    之与战斗机与直升机的区别。
    “原来还可以这样。”唐庆的眼神顿时发亮了。
    将士手仍爆竹也就三四十米,用这玩意就能在战场上直接投掷石灰弹了。
    “殿下,这臼炮最大的射程是多少?”常威和其他将领们自然也意识到了臼炮的重要作用,忙问道。
    “这个还得测,不过不会超过五百米。”赵煦给了王应一个眼神。
    王应会意,立刻换了最大的药包,同时将木塞拔到最长。
    “轰!”又是一次试射。
    这次响声比第一次大,炮弹飞出很大,划出一个长长的抛物线,最终落到四百多米的位置上,滚了数米才爆炸。
    匠人立刻丈量距离,回来道:“殿下,大概四百六十二米。”
    赵煦点点头,这个就是最大的距离了,毕竟换了最大的药包了。
    “够了。”常威大笑,“这个距离折腾敌人绰绰有余。”
    接着他握住王应的手,“王主事,尽快给军中造个百八十门的。”
    王应一脸嫌弃,但还是点点头。


第三百八十六章 条件
    西凉,武威。
    窦政等候在宫门前有半个时辰了。
    这次三皇子被俘,他被派遣前来西凉。
    如此重要的事情上,窦唯不相信任何人,只有窦家官员亲自担任使节,他才放心。
    而其他官员自然没人愿意来西凉,这事便自然落在了他头上。
    他正想着,忽然听见一阵马蹄声。
    回过头,他见一个身穿明黄龙袍的人骑着马徐徐而来。
    而马下有个青年牵着缰绳,正是三皇子赵幕。
    见到窦政,三皇子面露喜色,正要说话,只听到一声咳嗽,他不由低下头。
    拓跋昊满是嘲弄地望了眼窦政都大颂使节。
    他道:“朕刚刚试了试新来的马夫,不错,大颂皇子牵马的功夫也是一绝。”
    三皇子闻言,又羞又怒,但他担心惹怒拓跋昊,不让他回大颂,所以只是沉默。
    窦政等官员只觉的脸上火辣辣的。
    这对他们是赤裸裸的羞辱。
    见大颂官员个个无地自容,拓跋昊终于出了口恶气。
    他弟弟的头颅至今悬挂在晋城的城门口。
    如果这次大颂不答应他的条件。
    他就把这个大颂三皇子的脑袋同样砍掉,挂在武威的城墙门口。
    没有再理会窦政一行,他径直进入皇宫。
    窦政在禁卫的引领下去了大殿。
    这时,大殿中站满了西凉官员和将领。
    他们俱都嘲弄地望向窦政一行。
    不多时,拓跋昊进入大殿。
    望了眼窦政,他不耐烦地说道:“你们的皇帝准备拿什么换回他的儿子?”
    “陛下说,愿意以三百万两白银相赠,赎回我家皇子。”窦政道。
    “三百万两银子,打发乞丐吗?看来大颂皇子的命真不值钱,还不如杀了解气。”拓跋昊望向众西凉官员和将领。
    “皇上说得对,还是杀了,以报无忌首领的大仇。”
    “我们西凉虽不如大颂富庶,但也不缺这点银子。”
    “真是没有诚意。”
    “……”
    众人聒噪起来,一个个手指着窦政等人。
    窦政顿时手心出了汗,在异国的朝堂上被凶神恶煞的异族官员和将领斥责,他无法保持从容。
    “八百万两也是可以的。”窦政将托底的价格说了出来。
    这些年大颂国库一年比一年空虚。
    国库也不富裕,能拿出八百万两现银,已经实属不易,再多只能用实物抵充了。
    拓跋昊冷笑一声,大颂皇帝似乎只想用银子换回三皇子。
    但他对这些银子一点都不感兴趣。
    想要弥补西凉在晋州之战的损失,只能拿能让西凉强大起来的东西换。
    否则国力弱小,再多的银子也不过是给他人存储的。
    于是他道:“我们西凉不要银子,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想要你们的三皇子回去,三个条件只需答应其一即可,第一,将晋州归还西凉,第二,向西凉提供千门火炮,同时将铸炮之术交出,第三,让你们的燕王来武威给朕牵马,把三皇子换回去。”
    “什么!”窦政闻言,当即脸色惨白。
    窦政身后一个官员满脸怒色。
    见窦政自来西凉便唯唯诺诺,他再也看不下去。
    向前一步,他怒道:“这个三个条件,我大颂一件都不会答应,如果西凉执意不交回三殿下,我大颂将倾全国之兵将你西凉夷为平地!”
    “狂妄!”西凉将领和官员顿时炸了锅。
    骨勒怒道:“真是死到临头尚还不知,不待你大颂发兵,我西凉与北狄便将你大颂攻灭!”
    “打就打,我西凉在晋州输了一次,不会再输第二次!”其他将领同样叫嚣。
    拓跋昊面色阴沉,他指向痛斥他的大颂官员,“来人,将他的头颅砍下来,让他们带回大颂。”
    出列官员面无惧色,他道:“西凉皇帝,我大颂照样有铁骨铮铮的男儿,会有人为我复仇的……”
    他还未说完,西凉禁卫便将他拖了出去。
    官员一路叫骂,随即声音突然停息。
    窦政等其他官员吓得瑟瑟发抖。
    他道:“陛下,此人一向疯疯癫癫,还望原谅,下官会将陛下之言呈递我皇。”
    出使西凉并不是个好差事,所以跟他来的大多是地位卑微的寒门官员。
    他没想到这个叫沙阳的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