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13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13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件事上,王彦忠选择相信王府,这让他很欣慰。
    不过从这件事上,也能够看出张家等在燕郡实在不得人心。
    既然民心在他,说不得他行事可以更大胆一些,早点收拾了这几家。
    不过他明白,同时对付数家未免有些吃力。
    但个个击破尚可以试试。
    现在,黄家既然送上门来,他说不定可以先剪除张家的这个羽翼也说不定。
    于是他说道:“你既然选择相信本王,本王定不会让你失去妻儿,此事便将计就计,借机铲除黄家。”
    “反间计?”王彦忠眼睛亮了起来。
    赵煦笑了笑,“既然已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我们便利用他们的阴谋对付他们,这次定让他们偷鸡不成舍把米。”


第二十六章 情报
    “殿下英明,只是小的要做什么?还请殿下明示。”王彦忠宽心了不少。
    既然燕王给了他承诺,他相信燕王一定不会食言。
    沉吟了下,他道:“本王会留下这三个人,如此一来,黄家定会认为他们的奸计得逞。“
    王彦忠认真点了点头。
    “之后,本王会给你些情报,你交给黄家,这样他们会更加信任你,那时你再探听妻儿的关押的位置,等有了消息,本王自有杀招等着他。”赵煦冷笑连连。
    燕郡的人都说张家,黄家和杜家的屁股摸不得。
    这次他非要摸一摸,试探下他们的深浅。
    总不能他们一直出招,自己老是被动防御。
    毕竟,有时候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小的懂了。”王彦忠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不得不说,燕王的点子对他当前的情况十分合适。
    暂时做个两面人,王府的利益不会受损。
    还能麻痹黄家,保证自己妻儿的安全。
    让王彦忠安心回去。
    赵煦对周毅道:“你去把奴婢们都带过来,本王有用。“
    从最近的诸多事件上,他越发感到王府格外的被动。
    而之所以这么被动,最大的原因在于他在燕城缺乏情报渠道。
    对一些暗中针对的他的阴谋无法先知先觉。
    他能躲过刺杀活到现在,也得感谢那日天香楼中的歌姬。
    而那个歌姬是何人,何方势力,他目前一概不知。
    这让他很不爽。
    可以说,当前在燕郡,他和一个瞎子没什么两样。
    所以,他早已有了筹建自己秘密情报机构的想法。
    除了侦查燕郡的豪族外,他相信在乱世之中,还会有很多地方能用到。
    “是,殿下。”周毅也不多问,转身出去。
    他是个合格的手下,燕王不说的,他不能问。
    不多时,周毅返回东院,身后跟着三百多衣衫褴褛的男女奴婢。
    这些奴婢个个面黄肌瘦,胸前的肋骨凸出,一看就知道食不饱腹。
    赵煦叹息一声。
    即便在当代社会,人类也就在近百年才步入文明社会。
    之前,每场战争,每场侵略都是人命如草芥,尸骨累累。
    何况他所在大颂距离文明就更远了。
    在这里的诸多战争中,屠杀,劫掠是家常便饭。
    边关的大颂士兵甚至会为了军功杀害百姓,冒领军功。
    而这也造就众多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百姓,其中一些实在活不下去,便卖了自己,以求活路。
    除此之外,便是遭受豪族侵夺的百姓。
    “殿下,全部在这了。”周毅说道。
    赵煦点了点头,起身来回踱着步,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来回巡视。
    接触到他的目光,一些人纷纷低下头,有些则大胆地与他对视,露出好奇的目光。
    得知自己被燕王府买了,他们微微有些兴奋。
    尽管身为奴婢,但他们清楚豪族是什么样的。
    所以,比起被豪族买去,他们更愿意来燕王府。
    “你们面前的便是燕王殿下,还不行礼!”周毅出声提醒。
    奴婢们熙熙攘攘挤在一起,闻言高声道,“参见殿下。”
    “免礼。“赵煦挥了挥手,“你们都是苦命人,今日为奴为婢本就不是你们所愿。”
    说话的时候,赵煦注视着众人。
    他的话落下,众人露出哀伤的眼神,似乎勾起了他们不好的回忆。
    赵煦把这看在眼中,他道:“不过你们放心,本王不是无情之人,更不会虐待你们,在王府,你们虽为奴婢,但会享受到安详的生活。”
    “谢殿下恩典。”众奴婢闻言,面色激动。
    燕王能亲自召见他们已让他们受宠若惊。
    现在还作此承诺,他们更是惊喜。
    赵煦笑了笑,话音一转,“只是你们就这么甘愿一辈子这样下去吗?”
    奴婢们此时又露出困惑的表情。
    “现在,有个机会就在眼前,让你们能够建功立业,荣耀门庭,摆脱奴婢的身份,你们有谁愿意的。”赵煦继续说道。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
    一个清亮的声音突然喊道:“不知殿下说的是何事?”
    透过人群,赵煦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他看见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眼睛炯炯有神。
    面露微笑,他道:“九死一生,刺探敌情。“
    “我愿意!”还是那个青年叫道。
    青年冒头似乎激起了其他青壮的胆气,接着又有几十个青年应承。
    对这个结果,赵煦很满意。
    大颂尚有热血男儿。
    不过情报系统很重要,他可不想随便就选人进来。
    于是他道:“很好,只是刺探敌情需要极大的胆气,现在,让本王看看你们有没有这个胆子。”
    转向周毅,他说了几句话。
    周毅点了点头,挑出报名的青壮,将他们带到园子里一块空地上。
    不多时,数个家丁走了过来。
    家丁手里端着炭盆,里面是红红的木炭。
    他们将木炭倒出,铺出一条十几米的火炭之路。
    赵煦指着木炭铺就的道路,“走过这条路人便可入选。”
    众青壮纷纷色变。
    “这是烧红的木炭?”
    “是呀,走过去脚都要烧掉了?”
    “这燕王不会在戏弄我们吧。”
    “……”
    赵煦抱手看着众人。
    情报系统未来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他们将是首批骨干,自然要慎重。
    “我来!”
    这时,后排一个少年喊道,人群散开,一个清瘦的青年走了出来。
    “克儿,不要逞强。”一个中年汉子从人群里出来,面露焦急之色。
    青年望了眼中年人,道:“爹,我们是猎人,手里握的应该是弓箭,而不是扫帚,眼睛注视的应该是猎物而不是地上的灰尘。”
    中年人一窒,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
    因为这是他亲口交给自己的儿子的。
    曾经,他也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对这句话坚信不渝。
    但自从有了家室,他的激情被磨灭了。
    如今,他只想自己和儿子平平安安而已。
    “打仗亲兄弟,上场父子兵。”中年苦笑一声,“殿下,草民也愿意一试。”
    赵煦一开始只是赞叹青年的勇气。
    没想到还弄出来一对父子。
    得知他们以前是猎人后,他更期待了。
    为了追击猎物,他们定然潜踪匿迹的本领是有的。
    “好。”赵煦目露赞赏,“绕着王府跑个五圈回来,直接从上面通过即可。”
    其他听了,更觉赵煦故意为难他们。
    王府很大,跑五圈回来便累的没力气了、
    此时再上木炭,岂不是自废双脚吗?
    父子两人没有言语,抬脚便跑。
    众人里还有几个有胆色的,也跟着跑了出去。


第二十七章 产业
    “谁先来?”
    火炭铺陈的道路前,赵煦望着十五六个青壮。
    “我……”
    还是那个青年出列,他的名字周毅查了出来,叫徐克。
    而他父亲的名字叫徐远。
    站在火炭之路前,他大叫一声壮胆。
    尽管他表现出傲人的勇气,但也懂得火炭的厉害。
    咬了咬牙,他脱下草鞋,眼睛一闭便从火炭上走了过去。
    当他来到道路尽头,却发现虽然脚底有些热,但却没被烫伤。
    “……”
    徐克一脸疑惑地看向刘钧。
    “通过,下一个是谁。”刘钧没有解释。
    徐克挠挠头,也不敢问,只是站在一旁不说话。
    “这样都没事?太厉害了吧。”
    “徐克是打猎的,整天在山上跑,当然厉害了。”
    “……”
    一众奴婢对彼此知根知底,交头接耳起来,纷纷露出敬佩的目光。
    “我来!”
    “我也来!”
    “……”
    有了第一个人,不少青壮壮起胆子向前走了一步。
    徐远本想第二个上,没想到被抢了先,只能让着他们。
    “嗯,有骨气,一个个来。”赵煦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情报机构的人定然会常常执行非常危险的任务。
    没有胆色,如何能承担此重任?
    这也是他设这道考验的目的。
    第二个青年和徐克差不多大。
    抢先一步来到火炭道路前,他对赵煦说道:“殿下,草民名叫柴五。”
    说完,他同样大叫一声,跑过了火炭道路。
    和徐克一样,本以为脚被烫伤的他愣住了。
    接着第三个,第四个,报名的人全部没有怂,都过了火炭路。
    “不错,你们都是好样的,今后,你们将直属本王管辖,只对本王负责,明白吗?”赵煦高声道。
    情报机构等于是一方势力的眼睛。
    这样的机构自然要控制在自己手中。
    否则自己依然等于还是个瞎子。
    “是,殿下。”十六个青壮喝道。
    赵煦这时转向周毅。
    现在刘福当了王傅,每日都有政务要忙。
    他几乎成了王府半个管家,一些杂事都让他处理。
    “此事,你不要对任何人提及,对外就说他们是本王招募的亲随,还有,把东院前面的门房收拾一下,让他们住进去。”赵煦吩咐。
    周毅点了点头,接着疑惑道:“殿下,这火炭怎么他们踩了都没事。”
    刘钧神秘一笑,“你脚沾了水从上面跑过去试试就知道了。”
    其实这种把戏不过利用了一些物理原理。
    赵煦让他们跑步其实是为了让他们脚底出汗。
    当他们的汗脚接触火炭后。
    汗水蒸发会在脚底和木炭间形成一道薄薄蒸汽层。
    只要快速通过,会烫脚,但也不至于把脚烤焦了。
    周毅半信半疑,他来到火炭面前,脱下鞋,沾了水,随即快速跑了过去。
    这时他感受了下,脚底微热,但一点都不疼,不禁越发感到神奇。
    赵煦这时将原理同他说了,周毅恍然。
    搞懂了这件事,周毅领着选出来的十六人离去,不多时又回来。
    除了这十六人,还有众人奴婢等着分配。
    赵煦又把剩下的奴婢集中过来。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适合当兵,有的人适合科研。
    这是每个人不同的天赋。
    所以,他也没有瞧不起剩下的奴婢。
    他们自然有自己的作用。
    正所谓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有用之人被放错了地方。
    譬如,一个木匠这样的技术人才跑去搞情报,这绝对是一种浪费。
    “你们中谁是木匠,谁是铁匠?或有其他本领的都走到前面来。”赵煦问道。
    他的话音落下,三百号人很快分成了四队。
    其中二十木匠聚成了一堆,九个铁匠聚成了一堆,还有十六个陶匠也聚成了一堆。
    剩下的女子则未动,毕竟在古代她们只懂的织布。
    搞清楚了这点,赵煦心下有了计较。
    现在,他算是初步掌控了燕城。
    接下来便是高筑墙,广积粮以应对马上要到来的危机。
    毕竟比起张家,北狄,西凉才是燕郡,甚至燕州最大的敌人。
    他的目光要长远一些。
    想要保住自己的燕郡,必须从现在起就得利用自己脑中的技术抢占先机。
    “将众女子送到王府的田庄,先让她们每日做做女工。”赵煦说道。
    这些女子今后还有大用,不过不是现在。
    接着他又道:“在西院,木匠,铁匠和陶匠都单独给他们一个院子,派些侍卫看守,不许他们随意走动。”
    匠人听了,眼中都有些慌张。
    他们以为自己要被囚禁起来了。
    赵煦察觉道,笑了笑,“你们不要紧张,不是要幽禁你们,而是为了保护你们,同时保密王府的技艺,等日后燕郡稳妥了,自会给你们更大的自由。”
    匠人们松了口气,他们倒是不在乎什么能不能自由出入。
    世道艰难,能温饱活着就是万幸。
    于是道:“谢殿下。”
    女子和匠人都有了安排,还剩下近百的青壮。
    这些就只能当杂役了。
    他让周毅也单独给他们分院子。
    同时不着痕迹让那三个豪族细作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定下了这件事,赵煦让众人回去,唯独留下了陶匠们,带他们去中院。
    陶匠们有些慌乱,不知道燕王要让他们干什么。
    这时就见燕王指着一个方向,问道:“这个东西,你们应该能做出来吧。”
    一个老陶匠走进屋内,绕着蒸馏器走了一圈,打量了一会儿,说道:“殿下,这有何难,做个泥胚子,烧制一晚就出来了。”
    “是吗?如此,本王就放心了。”赵煦点了点头,老匠人的脸上满是自信,不像是吹嘘。
    在他看来,古人的陶瓷艺和木工技术是没的说的,绝对是世界一流。
    通过匠人的手,他们制造出各种复杂陶器。
    蒸馏器的结构很简单,不比一般的陶器复杂多少。
    “小的敢拿自己的性命保证。”老匠人拍胸脯保证。
    活这么就久,他第一次见到皇子这样的尊贵人。
    人老成精,若是能赢取皇子的信任,今后的日子就舒坦了。
    “好。”赵煦哈哈笑起来。
    如此,他的酿酒神器批量生产不是问题了。


第二十八章 酒坊
    “本王给你们画一个更大的,你们看看。”
    赵煦说完,蹲在地上,拿了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更具体的蒸馏器。
    在他看来,这个蒸馏器做出来,效果和当代的金属蒸馏器基本没区别。
    当代,一些陶瓷锅可比铁锅贵多了。
    陶匠们细细看了,又讨论了一会儿。
    地上的图也就是两个陶罐的放大版。
    “殿下,就是多费些功夫而已,只需三日便能做出来。”老陶匠很自信。
    赵煦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陶匠们都交给你管辖,需要什么人只需报给周毅即可,三日后,本王要见到十个这样的东西。“
    老陶匠合计了下,他们一共十六个人,到时再叫些打杂的,应该没问题,于是又应了声是。
    赵煦又看向铁匠们。
    蒸馏器是为了赚钱,而工业基础则是钢铁。
    在古代,钢铁用来制造刀剑盔甲,到近代制造火枪大炮,现在则是飞机航母。
    所以,有了银子后,燕郡的钢铁基础自然要建立起来。
    只要有了优良的钢铁,王府亲军的盔甲就比敌人更坚固,刀剑就比敌人更锋利。
    如此,他才能建立一只无论是士气还是装备都胜敌人一筹的虎狼之师。
    三日后。
    十个蒸馏器一字摆在王府中院的寝殿中。
    这些蒸馏器不再是赵煦小打小闹时的简陋物件,而是整体烧制而成。
    一个罐体用来盛放低度米酒,一个用来收集蒸馏的高度酒。
    中间连接的则是一根烧制的陶瓷管。
    除了让陶匠烧制陶罐外,赵煦还让人彻底改造了旧寝殿。
    搭配每个陶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