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127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127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不再怀疑。
    “劳烦崔都尉了,此事干系重大,事成后必有重谢。”朱亮说道。
    保险起见,马瑾没有派出任何马家子弟。
    “好说,好说。”崔岩笑着说道,只是眼中却带着一丝不满。
    北狄黑铁卫答应他,只要他叛了大颂,他们会通知窦家将他的妻儿老小送到西凉。
    但现在,他连一根头发都没见到。
    这封窦家送来的信中,依然是和他打马虎眼。
    说时机一到,他们就会把人送来。
    他知道,窦家这是还没利用完他,怕他不听话,所以捏着他的妻儿老小做筹码。
    将窦家的信烧掉,崔岩对朱亮道:“你且等待一会儿,我去见见李幕僚便回。”
    说完,他向李昕府上而去。
    行至半途,一个西凉将领迎面过来。
    见到崔岩,西凉将领突然吐了口唾沫落在崔岩脚下。
    崔岩望去,但西凉将领毫不畏惧,发出讥讽的笑声后,骂了句“颂狗!”
    闻言,崔岩不敢反驳,只是低头赶路。
    身后西凉将领发出更大的笑声。
    憋了一肚子气,崔岩到了宰相府。
    通报过后,崔岩被叫了进去。
    “李大人,秦州马家来人了。”见了李昕,崔岩躬身行礼。
    李昕点点头。
    正是这个原因,他才会见崔岩。
    “大颂朝堂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他们的目标是燕王吧?”李昕道。
    崔岩一惊,“宰相大人如何知道?”
    “呵呵,若大颂势族们的阴谋只是为了控制马家,马家怎会派人来西凉?不过我西凉奉命对付燕王,这倒是不谋而合。”李昕负手说道。
    “武威城中人人都说李幕僚聪慧异于常人,果然如是。”崔岩笑道。
    李昕点点头,“你让那人过来吧,看他说什么,我再考虑一下是否要禀告单于。”
    崔岩应了声是。
    来到西凉后,他倍感不适。
    这里的人服侍头发都与大颂人不同。
    为了融入西凉,他主动将自己的头发剃去,同西凉人一样。
    但自己大颂人的身份还是无法隐瞒的。
    许多西凉的将领对他十分不友善。
    轻则辱骂,更甚者还有打他的。
    唯有在李昕这里,他的心里能舒服些。
    因为李昕容貌和他一样,都是大颂人的容貌。
    而他也知道李昕的出身是生活在西凉的大颂人。
    想到刚刚又被西凉将领欺负,他道:“李幕僚,末将从大颂叛离,助西凉拿下晋州,这怎么说也是大功一件,但不少西凉将领却时常欺凌末将,还望李大人做主。”
    “哦,此事我会向单于回禀的。”李昕闻言,似乎兴致缺缺。
    崔岩低头,没有注意到李昕的表情,他道:“多谢大人,大人与末将同为颂人,还望大人多多扶持。”
    听到此言,李昕勃然色变,他怒道:“大胆,谁与你同为颂人?我家祖辈世代居于西凉,乃是真正的西凉人,若再胡说,定要治你个大不敬之罪!”
    崔岩吓得面色一白,心脏几乎跳出胸口。
    他急声道:“是,是,是,末将懂了,再也不敢胡说。”
    “还不去把马家的人叫来。”李昕喝道。
    崔岩忙躬身退去。
    出了门,他心中一阵悲凉。
    怒道:“李昕,你以为会了西凉语,西凉文,做上了西凉幕僚,西凉人就会把你当自己人吗?可笑,自欺欺人。”
    发泄完,他更是颓然。
    他很清楚,大颂回不去了,今后即便在西凉活的像条狗,也得活下去。
    回了自己的院子,他领着朱亮去了李昕府上。
    但李府的守门人此时只将朱亮引了进去,却把他挡在了门外。
    朱亮回头见崔岩没有跟过来。
    虽然疑惑,但还是径直去见了李昕。
    将一封信交给了他。
    读完信,李昕沉默良久。
    这封信没有署名,但文字间的口吻似乎是马家的掌事人。
    首先,他将大颂出兵晋州的时间告知了他。
    同时信中提及了一个计划。
    马家与西凉要演一场戏,让马家和西凉同时受益。
    这个戏最终的目的是削弱燕王,马家得到功劳与西凉完成北狄的命令。
    按照信中的说法。
    马家军队遭遇西凉军队时,双方要及时暗中派人沟通,商议如何打。
    要么马家诈败?要么西凉诈败?总之不能真正的交锋。
    如此双方便都不需要损耗士兵。
    同时,双方也可以共同设计一个圈套。
    比如让马家军马故意向燕王求援。
    西凉军队在周围埋伏,等燕王兵马到便杀出等等。
    李昕看完,微微点头。
    如此一来,马家便不再是西凉的对手,而变成了帮手。
    他们西凉能以最小的代价击败燕王。
    而他们付出的就是假装败几场大仗给马家。
    让马家向朝廷邀功而已。
    等西凉击败了燕王,马家便会退出晋州。
    到时候将失败的责任俱都怪在燕王身上。
    毕竟马家是屡战屡胜,燕王拖了后腿。
    “好,好,好……”李昕连说了三个好字。
    如果真如信中所说,他完全是赞同的。
    而且上次崔岩的事情被证明是真的。
    这让他对这次的事情更无疑虑。
    大颂内部的争斗将让西凉受益。
    更重要的是,他和慕容昊看得出北狄有意让西凉与燕王相互攻伐,自己隔岸观火,最终获取最大利益。
    只是他们臣服了北狄,对穆勒洪真的命令不能不听,但他们同样不想损耗太多。
    “我现在就去见单于。”李昕神色激动。
    崔岩反叛之事已是大功一件。
    若是促成此事,将又是大功一件。
    匆匆去了单于府,他见了慕容昊。
    回禀了这件事后,他静待慕容昊的回复。
    “单于,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既能完成北狄给我们的任务,又不会折损太多。”李昕道。
    慕容昊沉吟了半晌,正如李昕说的一样。
    上次崔岩的事证明是成功的。
    这次的事值得冒险,因为不会变的更坏。
    他道:“这真是上苍给西凉降下的福祉,此番就答应马家。”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种情况
    燕城,北大营。
    将领们此时正因为望远镜你争我抢。
    一个个你拽我的胳膊,我薅你的头发,我扯你大腿,闹的不可开交。
    而尝试过望远镜的将领们则双目呆滞,久久无法平复内心的震撼。
    从今天开始,王府亲军有了千里眼。
    “小心点,别弄坏了,还抢!”常威见望远镜在将领们手中被粗鲁对待,心疼的要命。
    他已经把这个望远镜内定是自己的了。
    “不要紧张,这个东西马上就会有了很多了,人手一个也不问题。”赵煦无奈地说道。
    望远镜的工艺不是很复杂。
    玻璃这东西又是无限量供应,批量制造也是没问题的。
    常威松了口气,感慨道:“有了这个东西,战场岂不是能把敌阵看得清清楚楚的,末将以为倒是要给炮兵一些,战场上岂不是如虎添翼。”
    “不错,炮兵自然是要给的,还有探马,在出征之前,本王尽量都给你们一些。”赵煦笑道。
    常威和将领们闻言,俱都露出期盼的笑容。
    不得不说,他们觉得望远镜这个东西倒是真和将领们气质相搭配。
    不管是谁拿着望远镜那么一望,嘿,俨然整个人的就变了。
    让将领们尝了望远镜的新鲜感。
    这时赵煦正色道:“火炮本王给你们备上了,燧发枪本王也给你们备上了,现在这千里眼也给你们配上了,此番晋州之战你们若是打的不尽人意,可就不要怪本王翻脸了。”
    将领们闻言,顿时心中一凌。
    齐声道:“是,殿下。”
    点了点头,赵煦从北大营离去。
    回了王府,赵煦将望远镜的制造分配给了玻璃坊。
    还给玻璃坊调了几个专门负责打磨的匠人,几个制造望远镜圆筒的木匠。
    惦记着日渐临近的发兵日期。
    赵煦接下来不是催督刘福建立运输粮草的后勤,便是到兵仗司里监管燧发枪以及弹药的制造。
    一日日过去。
    燕州的寒意逐渐被淡淡的暖意取代。
    红色的梅花开了,柳树吐出了新蕊。
    河道中也多了悠闲晃荡的野鸭子。
    这日。
    一队红色甲衣的骑兵自南城进入燕城,带来了朝廷催促发兵的圣旨。
    “又要打仗了,这才安稳几个月啊。”凤儿给赵煦整理起了盔甲。
    此次晋州之战,燕王又有出征,她不免担心。
    鸾儿没有说话,只是脸色的担忧却是掩饰不住的。
    “殿下,这西凉不比袁家,袁家兵马大多一群乌合之众,可这西凉兵据说凶的狠,不比北狄兵好对付。”凤儿继续唠叨。
    赵煦点点头,西凉能在北狄和大颂的夹缝中存在这么久,也是有自己的本事的。
    “这晋州不比燕州一马平川,据说到处是山,殿下去了可要当心,即便猛兽毒虫也是危险的。”鸾儿柔声道,她和凤儿都要随军去照顾燕王。
    但燕王又不同意。
    言下之意带着她们还是个拖累。
    两人正嘱咐着,来人通报常威和刘福过来了。
    赵煦起身去了议事堂。
    “殿下,此番下官征调了十万民夫运输粮草,他们大都是原晋州之民。”刘福说道。
    当下已经入春,马上就是春耕,再接下便是夏收。
    若有征调四郡分了土地的百姓,定然会影响四郡的生产。
    幸好有从晋州过来的众多百姓,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晋州百姓对燕王夺回晋州更加期望,也更愿意卖力。
    顿了下,他继续道:“至于粮草更是没有问题了,谢家送来的粮食足够打数场大仗了。”
    赵煦满意地点了点头。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王府亲军的后勤是必须得到保障的。
    刘福说完,常威道:“殿下,末将总共调遣了八万人马出征晋州,包括三万老兵,五万新兵,这五万中有三万是装备燧发枪的新兵。”
    思索了下,他继续道:“还有四万人,末将把其中两万人调遣到了燕关,防止北狄异动,剩下两万人驻扎在燕城,防备袁家。”
    “好,三日后兵发飞狐关。”赵煦说道。
    刘福和常威的准备都完善了,下面便可以安心出兵了。
    常威应了声是,接着道:“殿下,我们是出兵了,马家呢?”
    “马家来人说,马家已准备妥当,随时能够进军晋州。”赵煦说道。
    两天前,马家便派人到燕城说了出兵之事。
    此次赵恒让他和马家出兵晋州,给了他一个西北兵马大元帅的临时差遣头衔。
    简单来说,即便是马家也要受他节制。
    但正如宁锦都司之战时那样,这个头衔对势族军队没有多大意义。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毕竟关键时刻,这些势族军队可不会为了皇家耗尽自己的兵马。
    “希望马家能像点样子,否则只怕我们要凭一己之力对抗西凉。”常威叹了口气。”
    虽是这么说,但以他在京师时对这些势族的了解,基本上不抱希望。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何况北狄还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领兵进入晋州。”
    赵煦闻言,拧着眉头,正色道:“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不要把希望放在别人手中,此次晋州之战,要做最坏情况的预演,懂吗?”
    常威缓缓点头。
    这段时间的沙盘推演一直没有停止过。
    总体上他们在不同的条件下推演了三种情况。
    第一种,马家与王府亲军竭诚配合。
    第二种,马家只是出工不出力,仅仅是走个过场。
    第三种则是最恶劣的情况,马家不但不出力,反倒使绊子,北狄趁机挥兵而入。
    燕王说的最坏的情况就是这第三种了。
    而在这种最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也做了最多的推演。
    毕竟其他两种情况取得大胜不是很困难。
    但第三种,他们就危险了。
    不过现在北狄依旧没什么动静,一来似乎故意不出兵,引诱他们入晋。
    二来,可能在等他们和西凉两败俱伤,再趁机南下。
    所以,这次战事如果想要取胜,他们唯有利用北狄隔岸观火的心态取得速胜。
    紧接着就拿下晋州北的同关,断绝北狄南下之路。
    “末将谨遵殿下嘱咐。”常威已抱拳,面容严肃。
    战事不是儿戏,平时里同燕王能随便点。
    但这件事一点马虎不能出。
    又商议了一会儿,赵煦令刘福明日就把粮草运往飞狐关,常威按日期出发,不得延误。
    两人刚刚离去。
    有人报徐克来了,赵煦令他进来。
    战争之前,粮草,军队自是要有准备,但暗中的情报之战却在提前进行。
    不多时,一身青衣,穿着官服的徐克走了进来。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军起兮
    “殿下。”
    徐克躬身行礼。
    “免礼。”赵煦摆了摆手。
    现在徐克出入王府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
    原因在于,以前他自身也是细作,负责刺探情报,所以不宜暴露身份。
    但自从掌控四郡后,已经不需要徐克亲自去刺探情报。
    他大多数的时间是负责训练炎卫成员,建立情报据点。
    所以衡量过后,他决定让徐烈从幕后走到台前。
    正式以官员的身份统领炎卫。
    就如当代的各国的情报部长一样。
    他们身份是公开的,但他们下属机构做的事却是秘密的。
    不过,他自然不会宣称自己有个炎卫。
    徐克的对外身份也不是炎卫统领。
    为了监督官员,府衙也是有自己的监管机构的。
    这和御史台的作用差不多。
    在四郡,这叫监察院,其中监察院一共有三院官员。
    之后他设置了第四院,徐克的身份便是这第四院的监正。
    不过不同于其他三院归府衙管辖。
    这第四院他要求直接归他负责。
    所以,现在炎卫这个比较会引起警惕的名字可以说是没有了。
    只有监察四院。
    而徐克一上任,据刘福说,不少官员便闻之色变。
    对他们而言,这个直属王府的第四院简直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
    他们不知道的,这个第四院实际是个情报机构。
    当然,官员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第四院也的确掌握他们的情报。
    “秦州有什么动向?”赵煦问道。
    “马家总出动了十万兵马,当前集结于司州渡口。”徐克说道。
    赵煦点点头。
    八大势族的兵力基本都在十五万左右。
    正因此,当袁立拥兵十五万后才会心态膨胀,自称大颂第九大势族。
    “马家父子的案子查的怎么样了?”赵煦又问。
    在没有拿到实际的证据之前,一切推理都是没有意义的。
    “回殿下,根据下官得到的消息,马家父子出事的当日有人看见一只信鸽从马家府邸飞出。”
    顿了下,他从袖口拿出一只短箭头,箭头呈黑色,只有手指长度。
    “这是从马翰逃跑路径上捡到的箭头,而其他箭头则被清理了。”徐克将箭头呈上。
    赵煦点点头,“有信鸽飞出,看来马家早有内鬼,而这袖箭可不是盗贼惯用的东西,如此看来,马璇的确是遭人内外勾结,而杀害。”
    “大概如此。”徐克冷声道。
    赵煦看向徐克,在他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变化。
    自从他接手炎卫,似乎身上越来越有一种清冷的气质了。
    而在看来,这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