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116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116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恒闻言,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两位爱卿都这么认为,朕便允了燕王。”
    “皇上圣明。”糜衍和窦唯躬身道。
    只是窦唯的脸色却颇为不甘。
    再无别事,赵恒令窦唯退下,留下糜衍。
    今日他之所以叫来糜衍和窦唯过来自是有他的打算。
    窦唯代表着势族官员,只要窦唯点头,允许燕王练兵的事就没有异议。
    没必要在朝会上说了。
    而糜衍则是他有意扶持的,代表他,也代表燕王在朝中的影响。
    这次让他来就是为了反驳窦唯。
    因为他知道窦唯一定会反对燕王的要求。
    现在什么难听的话都让糜衍说了,他这个皇帝就需坐收渔利了,不需要与窦唯直接争论。
    对他来说,这种感觉前所未有的好。
    当然,他也是赞同燕王练兵的想法的。
    他要的是夺回晋州。
    如果燕王因新兵未得训练而大败,西北乱局将不可收拾。
    与其如此,不如延缓三月。
    “此次糜爱卿受累了。”赵恒此时笑容满面,望向糜衍。
    此番他故意让糜衍先到,窦唯来之前,两人便商议好了如何逼迫窦唯赞同此事。
    不过如此,窦唯只怕更会痛恨糜衍。
    “皇上言重了,此乃臣分内之事,大颂的天下乃是皇家的天下,岂容宵小蝇营狗苟。”糜衍道。
    赵恒微微点头,“窦唯在朝中一手遮天,又将得到马家的襄助,今后其气焰怕更会嚣张。”
    轻轻一叹,他露出哀戚之色,“当此之际,朕只能倚重你们和燕王了。”
    听赵恒这么说,糜衍神色激动,“皇上放心,臣等必不让窦唯为所欲为。”
    “好。”赵恒满意地点了点头。
    让糜衍回去,他拟了旨意令人送往燕州。
    此次,晋州和马家的变故让他嗅到一丝不安。
    有人,越来越按捺不住野心了。
    ……
    兵仗司。
    王应将一个钻头举到赵煦面前。
    这是一根高碳钢制的长杆,长杆的一端呈现锥型,杆身有六排横耳。
    “嗯,不错,将其固定在水轮上便能够尝试钻孔了。”赵煦道。
    现在王应手里拿的钻头是最简单的钻头样式。
    与当代使用的麻花钻头自然无法比。
    之所以使用这种钻头是因为麻花钻头过于复杂,匠人磨起来相当麻烦,手工磨制,十天半个月也不能磨出来一根。
    所以他选择了这种最基础的钻头。
    简单说起来,这就是个大号的针头。
    不过用来钻孔是足够了。
    毕竟最初的工业品是很粗糙的,做不到当代那么精细。
    王应点点头,叫过一个匠人来到临河的一个工坊中。
    在磨制钻头的同时,王应让木匠做了一个水轮。
    现在,一根木杆从工坊外伸进来。
    在水轮的带动下不住旋转。
    王应令人将水轮从水里升起,木杆不再转头。
    这时匠人对照木杆的上的凹槽,将横耳口入槽中固定。
    水轮降下去后,钻头旋转起来。
    见此,王应松了口气。
    赵煦露出笑容,水力钻床算是成功了。
    接下来终于能够钻枪管了。
    “除了水力钻床外,再造些手摇钻床。”赵煦道。
    本来造燧发枪是个不急不缓的事情。
    但突然爆发的战事让他必须短时间内提高产量。
    这个手摇的钻床就简单了,就是把水轮改成一个汽车方向盘一样的东西。
    匠人摇动轮子便可转动。
    不过人力自然不如水力有劲,所以钻孔的效率不会很高,但依靠人多也能弥补。
    “是,殿下。”王应道。
    这时,一个匠人拿着一根实心的铁棍过来。
    两人又指挥匠人把铁棍固定在板凳一样的固定架上。
    调整了铁棍的位置,中心对着钻头,匠人把铁棍向移动。
    钻头接触到铁棍,先是一个小孔出现,随即钻头不断深入,孔不断扩大,直到钻杆一样粗。
    随即艰难前行,照这个样子,估计一天能钻出一根。
    尽管在赵煦看来这样的效率相当低了。
    但王应和工匠们却如同造出了核弹,手舞足蹈的。
    毕竟这又是兵仗司一道全新的技艺。
    赵煦也被感染,和匠人们乐了一会儿。
    无论怎么说,燧发枪一道重要的工序打通了。
    而且重要的是,钻床的成功给镗床的制造打下了基础。
    而镗床除了能够膛削火炮外,还是能够用于制造蒸汽机。
    当代十八世纪的蒸汽机气缸就是用膛削火炮的镗床削出来的。
    从工坊出来,赵煦吩咐王应再增加水轮。
    接着道:“王崇的击发装置造的如何了?”
    刚说完,他就见王崇欢天喜地向他一路跑过来,手里拿着个银色发亮的东西。
    来到赵煦面前,他举起手中的东西说道:“殿下,下官来的还及时吧?”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万事俱备
    “及时。”
    赵煦第一眼便看见了王崇手里的击发装置。
    其实燧发枪的击发装置并不复杂。
    主要的难点就是簧钢,簧钢解决了,剩下的事情简单了。
    不过是找一块钢板,把撞铁,扳机,阻铁,鸡头固定在钢板上而已。
    其中“鸡头”就是夹着燧石的,类似夹子。
    撞铁就是燧石落下撞击的铁板。
    阻铁则是一个钩子一样的东西。
    最后则是三十度折角簧钢扳机构造。
    簧钢长的一边中间位置有跟横铁作为支点,一边连着鸡头,像个跷跷板。
    鸡头向后拨,这就等于按下跷跷板的一端,因为有阻铁,鸡头尾端的扣子会扣在阻铁上。
    由于簧钢的弹力,扣动扳机,松开阻铁,鸡头在弹力下就会向前撞向撞铁,产生火花。
    这四个构件的结构都不复杂,在他还没搞清楚簧钢的时候,小零件他已经做出来了。
    这段时间则一直在研造合格的簧钢。
    王应看了眼王崇,露出满意的笑容。
    很显然,燕王对燧发枪相当重视。
    所以有时间就来兵仗司,亲自参与了许多。
    而且要打西凉的事不是秘密。
    这将是王府士兵第一次离开燕州本土作战,挑战性比以往都大。
    所以这个燧发枪自然是越早装备王府士兵越好。
    赵煦这时从王崇手里接过击发装置。
    他向后拉鸡头,接着扣动扳机,鸡头上的燧石啪叽一下打在撞铁上,火花四溅。
    “不错,很好。”赵煦十分满意,拍了拍王崇的肩膀。
    王崇上午又要督促学堂的学员,下午还要研造击发装置,的确不容易。
    不过他却表现出了和自己父亲一样的执着。
    一头钻进去,及时攻克。
    王崇这么一来,燧发枪所有的工序都打通了。
    他对王应说道:“下面就正式生产燧发枪吧。”
    “是,殿下。”王应应了声,接着道:“不过殿下,如今兵仗司又要造炮,又要制造盔甲武器,还有水泥,玻璃,如今再加上燧发枪,人手有些……”
    兵仗司产能不足的情况赵煦其实心中已有了计较。
    如果接下来势族不断来采购火炮,兵仗司的产能更是难以为继。
    除了兵仗司外,王府的酒,香水,大蒜素等工坊产能都是不够的。
    现在有必要扩张。
    这问题,赵煦早就有了筹备。
    北狄秋狩之战时被焚烧的承德坊就是他规划的大颂版工业园。
    邹容负责的工曹一直在建造大型厂房。
    在他把水泥搞出来后,承德坊的建筑俱都采用了青砖水泥构造,外面刷上一层白色石膏。
    只是除了建筑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
    若是以前,他还会纠结这个问题。
    不过现在从晋州引入大量百姓,此问题会迎刃而解。
    于是他对王应说道:“这件事马上就能解决,你先培养几个熟练匠人出来,让他们熟练燧发枪制造的所有工艺,一旦人到位,再让这些匠人老带新。”
    听燕王说马上就能解决,王应顿时松了口气。
    他是个不喜欢提困难的人。
    但现在兵仗司真的是负担太重了。
    又说了些燧发枪的制造事宜,赵煦赏了王应父子和参与的匠人,这才返回王府。
    三天后,从金陵来的旨意到了。
    见赵恒同意他三个月后发兵,他顿时舒了口气。
    不是他畏战,而是他不想打无准备之战。
    要打,就打一次漂亮,损失又小的战争。
    叫来常威和刘福,他又将旨意给他们看了。
    “太好了,这样下官就能仔细安排粮草和运输的民夫了。”刘福道。
    常威则道:“末将回去就让他们加紧训练,争取这些新兵能派上用场。”
    在后勤这个问题上赵煦是不如刘福熟悉的。
    让他调度就行了。
    不过在新兵的训练上却当下就要做准备。
    因为他希望有一只装备了燧发枪和火炮的全新军队能够进入晋州。
    一来能够增大赢面,二来也能够总结火器在战场使用的经验。
    “本王需要三万新兵训练一些特殊的阵型,其他的照旧。”赵煦道。
    按照他的估算,三个月的时间,兵仗司最多能制造出三万只燧发枪。
    “特殊的阵型?”常威露出不解之色。
    赵煦点点头,“这三万新兵全部调到南大营去,他们将会有新的火器。”
    “新的火器?”听到这个,常威疑惑的表情顿时兴奋起来,“殿下,您别瞒着末将啊,这样的好事现在才让末将知道。”
    赵煦笑了笑,“本来这种火器倒不是那么急,但现在赶上了晋州这档子事,只能提前了,所以没来得及和你说,而且目前为止,这火器还没造出来。”
    常威点点头,他忍不住好奇,“殿下,这新火器是什么样的?”
    刘福对这些倒不是很感兴趣,他道:“看你猴急的,又不是看婆娘。”
    “婆娘哪比得上这新火器。”常威一瞪眼,又向赵煦露出央求的神色。
    赵煦无奈摇了摇头,只得将燧发枪的用途用法说了。
    “能…能击穿板甲?”常威结结巴巴起来。
    赵煦肯定点了点头。
    燧发枪与弓箭相比,在射程上没有优势。
    在精度上也没有优势。
    一个优秀的弓箭手如同徐烈一样是能做到百步穿杨的。
    但燧发枪由于是滑膛的,所以飞出去误差很大。
    但为什么火绳枪和燧发枪能取代弓箭?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火绳枪和燧发枪威力大。
    其次一个优秀的弓箭手需要至少三年以上的训练。
    而燧发枪只需要三个月的训练就能得到一批合格的士兵,成军时间大大降低。
    至于精度的问题,通过密集阵型形成弹雨,也能弥补误差的问题。
    这也是排队枪毙队形的由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在燧发枪装刺刀。
    士兵既能作为射手,又能作为长矛手使用,兼顾两个兵种的优势。
    结合适当的阵型,能有效对付骑兵。
    “厉害,真是厉害,这不就是小型的炮吗?”常威嘿嘿笑起来。
    赵煦莞尔,这样说似乎也没错。
    在当代的十七世纪的日本,他们叫火绳枪可是铁炮。


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发
    “谁想去南大营?”
    从王府回来,常威召集了将领。
    简单说了燧发枪的事,随即挑选将领。
    三万大军需要三位都尉统领。
    “将军,末将去。”白尚举起手,眼中闪烁精光。
    燕王殿下的新火器军队,这样的好事没道理不去。
    火炮的威力人人看在眼中。
    指挥这样的军队,绝对能立下赫赫战功。
    “将军,还有末将。”秦山挤了挤眼睛。
    “末将也去。”关通也站了起来。
    “还有末将。”卫群拱手道。
    “……”
    留在燕城的八个都尉中七人跃跃欲试。
    吕昌抱着胳膊望向其他都尉,对常威道:“末将不去,还是真刀真枪打的痛快。”
    “你不去正好,还少了一人跟我们抢。”秦山叫道。
    “就是。”其他人吩咐附和。
    吕昌瞥了瞥嘴,懒得搭理他们。
    常威看了眼吕昌,这小子一向是个刺头,喜欢近战拼杀。
    倒真是不适合指挥装备燧发枪的军队。
    面对要去的七人,常威皱了皱眉。
    这七人都不错,虽然里面四个是自己的老部下,但他也不能寻私。
    他正想着让谁去,白尚道:“你们三个是后辈,不能和我们抢。”
    接着看向秦山,卫群,关通,他道:“我们四个猜拳,谁赢了谁去。”
    秦山四人自然没意见,就要猜拳。
    就在这时,一名都尉道:“这可不行,军中何来什么后辈,先辈的,能打仗就行,我们不服。”
    “我们不服。”其他两个年轻都尉同时说道,站在了首先开口的都尉身后。
    “霍安,你是想打架吗?也行,谁打赢了谁去。”白尚撸起胳膊。
    常威这时瞪了眼七人,“干什么,一个个的当本将不存在是不是,白尚你找抽是不是,王府军中只论能力,不论先后。”
    白尚立刻嘿嘿笑起来,他们还是怕常威的,“将军,末将闹着玩的。”
    常威哼了一声,镇不住这帮刺头,他这个将军就不用当了。
    当即他道:“你们七个都去南大营,给你们一队新兵,谁训练的好留下,谁训练不好,滚蛋!”
    “是,将军。”七人同声说道。
    这下他们不用抢了,各凭本事。
    吕昌露出一副失望的样子,“可惜,没打起来。”
    常威闻言,瞪了他一眼。吕昌缩了缩脖子,嘿嘿笑了两声,溜了。
    ……
    王府。
    常威刘福离去,赵煦回书房画起了燧发枪军队的常用阵型。
    燧发枪虽然还未装备,但阵型需要提前练起来。
    这样到时候只需练燧发枪的装弹和射击就行了。
    他正忙着。
    忽然凤儿急匆匆走了进来,面色惊慌。
    “殿下,出事了,静海县的舰船司陈主事求见,他…他受伤了,还说被袭击了。”
    “什么!”赵煦闻言一惊。
    陈寿一直在静海县督造战舰,怎么会遭受袭击。
    丢下笔,他忙起身向外走去。
    糜温抱着一摞刚刚抄写出来的书籍正要找赵煦。
    见赵煦神色焦急,他将书放下便跟了过去。
    来到王府前院,赵煦看见胳膊扎着绷带的陈寿。
    “殿下,臣该死!”见到赵煦,陈寿跪在地上哭起来。
    赵煦立刻将陈寿扶起来,他道:“这,这是到底怎么回事儿!”
    陈寿眼角挂泪,“两日前,下官如常在静海县海岸督造战船,突然不知从何处杀出来一伙海寇,守卫舰船司的士兵随极力抵抗,但这伙海寇使用一种能发出响声和火焰的武器。”
    似乎回想起恐怖的一幕,他道:“士兵们还未近身,就被这种武器打死打伤,下官的胳膊也被击中,因实在抵挡不住,只能撤退。”
    “结果,结果这些海寇占领了海岸后焚烧了建成的龙骨……”
    赵煦闻言,急怒攻心,一时说不上话来。
    这造舰司他投了三百多万两银子采购木料,就这么全毁了。
    最主要的是,这浪费了造舰的时间,延迟了海贸。
    凤儿见赵煦脸色煞白,忙为赵煦轻抚后背,小脸上满是怒色。
    陈寿见燕王如此,更是心中愧疚,瞥见旁边的门柱,他转身就要撞上去。
    徐烈眼疾手快,立刻将陈寿拉住。
    “我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徐烈力气很大,陈寿挣扎不过,大哭起来。
    赵煦大脑空白了一会儿,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