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翰只觉浑身一阵剧痛,向后仰倒,落入水中。
黑衣客立刻上前,对着水中又连连放箭。
见河水滚滚,什么都看不见,他们转身离去。
隔日。
马璇和侍卫的尸体被发现。
消息传回咸城,马家宗族巨震。
更有消息传来马翰也死于盗匪之手。
马璇是马家家主。
他死后马翰这位嫡子当继承他的位子。
现在马翰也消失不见,马家顿时群龙无首。
“马翰据说要前往燕州见燕王,不一定就死了,当下应派人前往燕州探寻。”马家府邸,一位族老说道。
“当前晋西凉兵咄咄逼人,马家不能一日无主,马翰若是还活着倒罢了,但若是死了当如何是好。”又一人说道。
“诸位似乎还忘了一人,家主的长子马冲当下还在金陵,如果公子真的蒙难,当由他继续马家。”忽然一人出声。
“既然如此,派出一队人马去燕州寻找公子,再派一队人马去金陵请马冲回来暂领马家,若寻得公子,再让公子回来继承家主之位。”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半个时辰后,两队人马自咸城出发。
一路向东北前往燕州,一路向东南,前往金陵。
三日后。
马家队伍进入燕城,求见燕王。
“马翰?”
会客堂,赵煦望着面前的马家将领一脸疑惑。
得知马家人抵达,他还以为是马家派人来谈火炮的生意了。
没想到将领问的是马翰的事。
“家主命我家公子前往燕州见殿下,家主追他时遭遇匪徒蒙难,所以希望殿下不要隐瞒公子行踪,马家此时需要他主持大局。”将领道。
“你说什么?马州牧蒙难?”赵煦神色大变。
将领点点头,将马璇之死说了。
赵煦听完,心中一沉。
的马家族长竟然在自己的地盘上被杀。
这简直匪夷所思,他道:“你们真相信是盗匪所为?”
“自然不信,但为避免人心惶惶只能这么说,在下以为,家主和公子是被奸人所害,若查出是谁,在下定将其碎尸万段!”将领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瞪的如铜铃,死死盯着赵煦。
“你不要这么看着本王,西凉兵攻克晋城,本王正要寻求同马家联合御敌,可不会做出如此下三滥的事。”赵煦神色严肃,想打人。
自己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顿了一下,他道:“而且马公子不在本王这里。”
将领闻言,眼中露出浓重的失望。
沉默良久,他道:“如果殿下有公子的任何消息,希望第一时间交给在下。”
赵煦点点头,问道:“你叫什么?”
“在下典章。”将领道。
“本王会在燕州张贴寻找马公子的告示,但凡有消息,一定告诉你。”赵煦郑重说道。
他与马家除了盔甲生意,没有什么往来。
对马璇父子也没多少交情,不过各取所需而已。
想起什么,他道:“如果找不到马翰,谁来主持马家?”
“马冲,他非嫡子,却是家主的长子。”典章道。
赵煦没有什么要问的了。
典章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赵煦望着典章的背影,一丝忧虑涌上心头。
晋州乱了,马家又出了这档子事。
如果马翰死了,那么马家接下来就由这个马冲掌管了。
但他对此人是一点都不了解。
马家父子虽然与自己只是利益往来,但至少没有类似袁家的一样的恶意。
而这个马冲执掌马家后,马家会怎么样,只有鬼知道。
想到这,他皱起眉头。
在他看来,这次晋州的事,很有可能他和马家共同出兵。
袁家一向与他有间隙,且兵马遭受重创,与其让其去,还不如不去,免得惹出祸乱。
他相信这点赵恒也定能考虑道。
所以若是朝廷一纸令下,他定然是要和马家配合攻打晋州的。
这个时候,一个靠谱的马家家主就很重要了。
而偏偏现在就出了个无法预判的马家家主。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即便马家不换人,能与他配合到什么程度也未知。
但总比这个未知的未知要强一些。
“这下王府亲军只怕要和西凉打一场了血战了。”赵煦暗道。
晋州就在燕州隔壁,不夺回晋城,燕州的西面就无法安宁。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条,燕州的煤大多是从晋州过来的。
失去了这个到处是露天煤炭资源宝地,势必会对燕州的工业发展造成影响。
媒与铁可是工业的命脉。
只是,若是战。
北狄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击他的机会。
不过在此事上,这段时间他也渐渐也看出了点猫腻。
据徐克提供的情报,北狄只是陈兵晋州北四百里外的阴山,没有直接进入晋州的意思。
似乎有意让西凉当前锋,待收渔人之利。
如果真如他猜测,只要这一仗他打的够快,或许能在北狄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晋州。
毕竟这个时代消息传递还是很慢的,这个时间差可以利用。
第二百五十九章 流民潮
“殿下,王彦忠周毅回来了。”
赵煦正在思索如何应对晋州和马家剧变。
凤儿这时走了进来。
回过神,赵煦点头示意让他们进来。
这段时间,周毅和王彦忠一直在晋州为兵仗司搜罗匠人。
前前后后,兵仗司的匠人从一千多人到现在增加到了六千多人。
而且这新增的五千匠人俱都是手艺精湛的熟练匠人,经过两人用心选拔的。
可以说在奴婢买卖这件事上,他们很上心,做的也不错。
否则兵仗司的人手早就捉襟见肘了。
不多时,王彦忠和周毅进来。
向赵煦行了一礼,周毅横和王彦忠对视一眼,说道:“殿下,当下晋州大乱,到处都是横行的西凉骑兵,在晋州的奴婢贸易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王彦忠一向不爱说话,只是点点头。
“此次我们带出的五百护卫,遭遇了西凉骑兵,一番血战,只有三百人活着回来。”周毅继续说道,脑袋不由低了下来。
对他来说,这件事上他给燕王丢了脸。
毕竟燕王两次击败北狄,自己却在西凉手中吃了亏。
赵煦见周毅和王彦忠的脸上都有细小的伤痕,想必是逃往的时候被树枝划的。
他道:“辛苦了,这不是你们的错,本王不会怪你们,既然晋州的生意做不成了,你们南下去其他州搜罗,少一点就少一点,还是安全为重,这段时间先在燕城休息吧。”
“是,殿下。”燕王轻和语气让两人心中一暖。
这就是他们愿意给燕王卖命的原因。
燕王是真的把他们当人,而不是牛羊驱使。
“殿下,还有一件事小的认为当向殿下回禀。”他本来要向燕王告退,王彦忠撞了一下他的胳膊,他顿时想起来。
“何事?”赵煦问道。
“因晋城被西凉所破,晋州此时到处是逃亡的百姓,足有数十万之众,马家因担心西凉南下,不许渡口载人,因晋河挡住了这些百姓南下的道路,这些百姓当下又往飞狐关去了。”周毅说道。
王彦忠补充道:“只是据这些百姓所说,当下西凉出动的生擒军正在捕捉百姓押往西凉,如果没有人阻挡西凉生擒军,这些百姓怕难以抵达飞狐关。”
赵煦闻言,精神振奋。
燕州战乱后,原本就不富裕的人又减少了,北四郡人口尤其少。
据刘福向他反应的情况,四郡的人口册多年没有更新。
上面记载的户数和实际完全不符。
很多逃走的百姓还在册子上。
从这段时间统计来看,北四郡的人口大概只有一百万多一点。
这个数量去掉参军的青壮,再去掉务农的青壮,能投入到手工业的青壮将所剩无几。
何况将来打仗也是要动用民夫。
在燕州境内还能让士兵带几日的干粮。
但若在燕州之外打稍微持久的战争就得维持庞大的运输线了。
这得耗费巨大的人力。
正因此。
在古代人口属于战略物资。
北狄只要入寇,必然要掠夺人口。
这就和大颂想要北狄的战马是一个道理。
所以,面对晋州这些逃亡的百姓,赵煦不可能不心动。
有了这些人口,他就能屯田,让北四郡产出更多的粮食。
有了这些人口,就能给他提供充足的兵源。
有了这些人口,就能给他提供充足的工人。
“这个情报很重要,我大颂子民怎能任由西凉夺去。”赵煦说道。
晋州还在朝廷治下的时候,他总不能去直接将晋州百姓引入四郡。
但现在晋州陷入西凉之手,他引晋州百姓入燕,那是正大光明,护佑大颂百姓。
周毅和王彦忠笑起来。
他们看这些受苦的百姓也是心中不忍。
在回来的时候他们捎了一些晋州百姓回来。
“来人,将常威叫来。”赵煦说道,接着歉然地看向两人,“恐怕又无法让你们安歇了,你们两个对晋州熟悉,此番怕是要你们引路。”
“殿下能上阵杀敌,我等做这些小事不值一提。”王彦忠拱手。
他是从心里敬佩燕王,毕竟燕州当下的局面,燕王居功至伟。
而且燕王给四郡每个人都提供了做官的机会。
他正让自己的儿子读书,将来进入政务学堂。
不能再像自己一样,只是个牙行的头头。
没一会儿,常威过来了。
赵煦将两人反应的情况说了。
他道:“让钟离和陈虎率领麾下骑兵前出飞狐关帮助晋州百姓进入燕州。”
常威闻言,咧嘴大笑。
若是按他的性子,早就下令出兵晋州与西凉较量了。
只是大局在这,没有燕王的命令,他不能擅动一兵一卒。
现在燕王给了他这道命令,王府骑兵就能进入晋州。
虽然这不是与西凉正式开战,也等于前期的热身了。
“好,嘿嘿,不过这样一来,西凉定要气死了,马上就找殿下的麻烦。”常威假装一副忧虑的神色。
“你只管去办就是了,本王怕过谁。”赵煦瞪了眼常威。
“殿下这句话就是提气。”常威重重一抱拳,“殿下放心,这次定然让西凉的生擒军扑个空。”
赵煦点点头,“周毅,你随王府骑兵去飞狐关。”
接着又对王彦忠说道:“本王会把燕郡商行所有的商船交给你,你沿着晋河北上,能载多少百姓就载多少百姓回来。”
燕州地形狭长,从南到北远,但自东向西短。
所以从平城码头到晋州只需不到两日的时间。
完全能让他发起一场晋州百姓的大撤退行动。
“是,殿下。”周毅和王彦忠同声应道。
三人离去。
赵煦想了想,直接去了兵仗司。
这段时间,他的课在正常进行,研造火绳枪的事也没耽搁。
如今刀具需要的高碳钢,击发装置需要的簧钢都具备了。
卡尺这种精细制造需要的度量工具也有了。
燧发枪也该正式进入制造流程。
不过再此之前,他还有最后一个东西要搞出来。
这就是水力钻床。
在机械动力出现前,人类主要依赖人力,畜力,接着又利用水力,让生产效率再次提升。
所以想要实现燧发枪管的大规模生产。
利用水轮在河流里的转头带动钻头转动从而进行钻孔是相当有必要的。
到了兵仗司,赵煦只是向王应点透了这事。
毕竟水轮不是超前的东西,在大颂农业灌溉中很普遍。
兵仗司需要做的就是将钻头与水轮合二为一。
第二百六十章 狼狈为奸
“殿下,这是势族们这次讨伐西凉各自派遣的兵马情况。”
交代了王崇训练士兵的事,赵煦回了王府。
到了王府门口正撞见要来见他的徐克。
“朝廷出兵二十万,窦家十万,萧家十万,王家六万,韩家八万。”赵煦接过徐克手中的纸念了起来。
尽管讨伐西凉这件事势在必行。
但势族们围绕各家出兵多少还是在朝堂上争吵不休。
估计这个数目,也是最终博弈的结果。
“五十余万大军,这还没算马家的,真是绞肉机了。”赵煦不禁摇了摇头。
这个规模赶上当代秦与赵国的长平之战了。
而这还没算上马家和他的兵力。
对于马翰而言,此番他定要倾力而出的。
毕竟秦州和雍州势必要收回来。
这个数字虽大,不过对赵煦来说倒也不是很惊讶。
毕竟当代隋朝伐高句丽,出动百万大军。
南宋时期,金朝皇帝完颜亮曾调动六十万大军,征集五十六万匹战马,对南宋发起过全面战争。
更近一点的,明朝末期,萨尔浒之战,明军出动四五十万大军讨伐女真。
现在,大颂遭受如此国耻,纠集五十余万大军也不是难以理解。
不过这混杂五十余万大军到底战力如何,他十分怀疑。
毕竟势族军队团结一致抗击外敌这种情况比天上掉馅饼还稀有。
“还有,按照他们商议的,窦家,王家,韩家和朝廷的兵马会在武关外汇合,萧家的兵马从剑关出发,马家兵马在秦关汇合,这叫三路伐凉。”徐克又补充了一句,这些都是从京师送过来的情报。
赵煦点点头道:“西凉有什么动向?”
“西凉是如临大敌,马瑾正在修葺城池,深沟高垒,西凉当下也有粮草和兵马向秦州和雍州调动,一副准备迎战的样子。”徐克道。
“北狄如何?”赵煦又问。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若果只是西凉,不需他参与,只怕这次西凉也难以抵御大颂的讨伐。
毕竟他已经向禁军和势族们交付了部分火炮。
但北狄若是参与,这场战事也很难说。
“北狄暂时还没有任何异动,只是锦城的炮声越来越多,显然北狄的火炮数量再增多。”徐克道。
想了想,他又道:“唯一的不同是,北狄可汗的次子乌兰巴近日去了高丽。”
“高丽?”赵煦闻言,眉头皱了起来。
铁木塔去了西凉,乌兰巴去了高丽。
北狄同时在东西两头搞动作,只怕这次的谋划不小。
见燕王一副很苦恼的样子,徐克有些内疚,他道:“当下,我们在高丽还没有眼线,下官会尽快想办法涉足。”
对高丽他真是从来没有去考虑过,毕竟高丽只是北狄的仆从国。
这些年像跟屁虫一样追随北狄,北狄指向什么地方,他打什么地方。
还有的,就是高丽水师常常会来燕州外海袭击出海捕鱼的百姓,不但杀人,还抢走鱼获。
毕竟高丽从海上到燕州的最短距离只有二三百里。
赵煦注意到徐克的表情,他笑道:“这不怪你,毕竟四院没人会高丽语,想在高丽安插眼线也难。”
“海寇里倒是有常年与高丽海寇混在一起的,或许能从这想办法。”徐克道。
他去平城的时候和牢中的海寇魏风聊过,对海寇有些了解。
赵煦点点头。
这里的高丽疆土除了半岛还囊括当代的胶东半岛。
也就是辽宁西南伸出海中的那块半岛。
从这里到辽郡最短的距离也就二百多里,相当之近。
现在,他很想知道乌兰巴到底去高丽干了什么。
毕竟这关系到不久之后的一场大战。
“形势越来越复杂了。”赵煦眼中透出一丝忧虑。
……
高丽。
壤城。
乌兰巴睡到中午还没醒,昨晚他太累了,高丽王送了六个美人到他的房中,让他尽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