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这段时间,变革多发生在兵仗司和军队。
官场上还是大颂的那一套,没多少变化。
“殿下,这科技二字又做何解?”王应在一旁像想了会儿,终于耐不住心中的好奇。
他不是很清楚,为何学习技艺的学堂叫科技学堂。
“科技二字,科学与技艺的简称而已,技艺两字就不必解释了,这科学两字包含的意义就是一种认知天地万物的实践方法,掌握科学就是掌握这套方法。”赵煦说道。
“认知天地万物的实践方法?”王应喃喃说道。
赵煦道:“这玻璃现在造出来了,但你们知道为什么用本王教的法子就能造出玻璃吗?”
王应摇了摇头。
“那么如何去了解并实践这个法子就是科学。”
王应缓缓点头,“如此说,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为科学。”
“然也。”赵煦笑了起来。
“好,这个词好。”王应微笑点头。
“这科技学堂的学员一部分从匠人中挑选,一部分从书生中挑。”赵煦道。
对他来说,科技学堂学员的挑选在三个学堂中要最为严格。
凡是进入科技学堂的学员就要和兵仗司的匠人一样不能自由出入学堂。
所以,从匠人中挑选最合适。
但匠人一般都不识字,这会造成学习的障碍。
最理想者,当然如王崇,但像王崇这样技术宅可不是很多。
定下了这件事,赵煦让三人各自筹备。
自己则径自去书房,接下来的几天将脑中的知识抄写下来,汇集成册。
内容自然就是军事,政务和数理化三项内容。
只是想起他抄写出来的教材,还得让其他书生拿去再抄写,分发给学员,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古代无法普及教育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昂贵,简单来说就是知识太过昂贵,百姓消费不起。
而想要解决这个,有必要将印刷业发展起来。
他正想着。
刚刚离去的刘福又去而复返,一脸的凝重,“殿下,下官还有件很重要的事要回禀!”
第二百三十一章 谋划
“什么事?”
赵煦边问,边根据脑中的知识抄写教材。
“下官收到平郡郡守薛潘和辽郡郡守的信,他们称愿意令本郡豪族将自家田产交出。”刘福说道。
“哦?真是破天荒,只是狗突然不吃屎,实在不正常。”赵煦随口说了一句。
“下官也觉得不正常。”刘福紧锁眉头,“只是下官又想不出他们这么做有什么意图。”
顿了下,他继续道:“所以,下官想去平郡和辽郡一趟,若是他们诚心交出田产,便顺势收了他们的田产,若有其他图谋,也能查探一番。”
赵煦正色道:“不过还是小心为上,薛潘和祝荣曾一起去范阳拜访过袁立。”
炎卫现在刺探情报的手段越来越纯熟,人员越来越多。
他正在令徐克构建一个覆盖燕州的情报网。
县城和各郡的治所必有炎卫的人驻扎。
像范阳更是重点监察的地方。
每日出入袁府的人员,炎卫俱都会记录下来,送往燕城。
“还有这事!”刘福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点了点头,赵煦道:“所以,本王怀疑这又是袁立一手策划的,但和你一样,本王也不清楚他们下的什么套子。”
冷哼一声,刘福道:“既然如此,下官更要闯一闯这虎穴,毕竟他们一直软磨着,王府政令将一直无法在两郡通行。”
赵煦的想法同刘福一样。
他急需将平郡和辽郡纳入王府的管辖。
如此,四郡政令统一,封土的建设才会顺畅。
一直耗着,平郡和辽郡只会成为王府的负担。
所以,他不怕平郡和辽郡的豪族有动作,就怕他们没有动作。
既然薛潘和祝荣现在露出了狐狸尾巴,干脆就陪他们玩一玩。
看一看他们这次会耍什么花招。
“还是小心点为妙,多带些士兵以防万一。”赵煦叮嘱了一句。
刘福和常威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他不希望他们遇上危险。
“是,殿下。”刘福应了声是,转身离去。
……
平郡,平城。
薛府。
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宴席。
此刻薛潘坐于主位,平郡其他豪族坐于下首位置。
酒过三巡,众人正在欣赏薛家豢养歌姬演绎的舞蹈。
这时下首的一个豪族官员从怀中掏出一叠纸递给薛潘:“大人,我家的地契都在这了。”
其他官员见了,纷纷拿出地契交到薛潘手上。
薛潘面无表情,将地契收下。
很快,他面前多了厚厚的一摞地契。
当所有官员都把地契交出,他端起面前的酒一饮而尽,“多谢诸位,其实你们想必也明白,这些田产终究不会是你们的,燕王一定会夺走你们的田产,燕郡如此,上谷郡如此,现在轮到平郡,下面就是辽郡。”
官员们闻言,一阵唉声叹气。
这段时间刘福下令清查平郡田产,他们家中有不少子弟被下狱。
整个平郡官场怨声载道。
只是他们跑不了,又自认打不过燕王兵马,唯有哀叹。
但薛潘去了一趟范阳,带来了袁立的口信,他们感觉立刻有了主心骨。
“大人,这地契我们也交了,只是到底怎么对付燕王,至少也让我们知道知道呀。”一个豪族官员问道。
其他豪族官员同时望向薛潘,目露期待。
“此事你们不必问,只需按我说的做即可,免得隔墙有耳,诸位落得上谷郡豪族一个下场。”薛潘神色严肃。
这次袁立的计划,他和祝荣都认为必能成功。
所以他们才会下定决心搏这一把。
毕竟正如袁立说的,燕王不会允许豪族在他的封土过以前的舒坦日子。
只有燕王死了,燕州才会重新回到袁家手中。
他们的日子才会否极泰来。
……
金陵城。
一个醉醺醺的北狄官员蛮横地将推独轮车的青年撞到在地。
似乎不解气,他扬起马鞭狠狠抽打,口中大骂:“不长眼的狗东西……”
路过的金陵百姓噤若寒蝉,不敢稍作停留,一个个迅速逃离。
对他们来说,这段时间燕州退敌的喜悦逐渐被北狄使节的带来恶感所取代。
自这些使节来到金陵城,到现在迟迟没有离去的意思。
他们在金陵吃喝玩乐,飞扬跋扈,肆意殴打大颂百姓和官员。
甚至还有传言,有良家女子被他们欺辱,因而跳河自尽。
只是官府对北狄使节种种行径不闻不问。
民间有意气之士看不过,打了一个北狄人,反倒被官府抓入了大牢,极尽谄媚之态。
这让金陵百姓更是敢怒不敢言,只能苦苦自嘲一句:北狄人是人,大颂人不是人。
“打得好,这种不长眼的东西就该打。”北狄使节耍横的时候,一个青色锦服公子突然拍手叫好。
铁木塔本来只是骑在马上看戏,这时将目光投向了青衣公子。
这次他没有选择立刻回草原有他自己想法。
那日朝堂上,大颂皇帝与势族官员的交锋中。
他将主和官员和主战官员深深记在了心里。
回到驿馆,他便拿金银买通了负责招待他们的鸿胪寺官员。
通过这位官员,他了解到了这些官员俱都出身大颂势族。
同时,他又了解到当下的大颂,势族和皇族的关系不是很和谐。
对于崛起的燕王,他们十分厌恶。
只是因需要燕王戍守燕州北疆,所以他们没有下死手。
即便如此,他们也有意将袁家轻轻放过,留袁家在燕州制衡燕王。
了解到这些,他顿时觉得有必要接触一下这些大颂势族。
他们在大颂朝廷中是主和派,同时又憎恶燕王,说不定有一天会彼此需要。
所以,逗留的这些日子,他通过收买的鸿胪寺官员隐晦地向势族官员表达善意。
不过他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这些势族官员似乎刻意避免与他接触。
不甘心之下,他于是放出消息,再过三日自己便返回草原。
今日,距离他返回草原只剩下一日,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眼前的这个青年虽然不是大颂官员。
但他却是大颂八大势族之一的韩家,家中长子韩鑫。
叫了一番好,韩鑫没有与铁木塔搭话,而是直接转身离去。
不过跟在他身后的仆人经过一个北狄官员身边的时候却迅速将一个纸团塞过去,甚至连铁木塔都没发现。
直到北狄官员附耳对他说了几句,他露出了笑容。
第二百三十二章 野望
夜色已深。
铁木塔还在金陵专门招待使节的鸿胪驿馆中静静等待。
午夜的时候,他的房门外传来脚步声。
接着在一个鸿胪寺官员的引领下,七个披着黑袍的人走了进来。
“窦家长子窦匡,王家长子王弼,韩家长子韩鑫,范家长子范通,梁家长子梁峰,萧家长子萧阖,谢家长子谢安”鸿胪寺官员一一向铁木塔介绍。
铁木塔怔了下,哈哈大笑,“有幸,有幸,没想到今日能见到金陵八公子中的七位,只是可惜,少了马家。”
“马翰两年前便回了秦州,他同我们一向不和……”窦匡冷哼一声,只是他的话只说了半截,似乎不愿意透露太多。
铁木塔闻言,瞳孔微微张大,不过立刻又恢复了正常。
对他来说,他需要每一条重要的情报。
轻轻笑了数声,他故作惊讶,问道:“不知七位公子前来,有什么要事?”
“使节大人何必装糊涂,可是你求着见我们的。”韩鑫道。
铁木塔身后的北狄官员登时眼中露出凶色。
在这些大颂势族面前的可是北狄可汗之子,未来汗位的继承人,他们说话竟然敢如此无礼。
铁木塔心中不悦,但轻咳一声制止随行官员发怒。
不过这从侧面证明,大颂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使节大人不要怪罪,他就是这个性子。”王弼立刻打圆场,稍显圆滑世故。
这次各家派出长子来,正是为了显示势族对这次来访的重视。
他可不想因为韩鑫的臭脾气不欢而散。
“无妨,韩公子说的极是,这次你们既然能来,自然是愿意与我们北狄私下打交道了。”铁木塔说道。
窦匡点点头,“这次来,我们想同使节大人说的是,我们七家势族一向主和,愿意作为北狄与大颂之间的桥梁,化干戈为玉帛。”
西凉臣服北狄,三国鼎立的局势变成了两强相争。
接下来,北狄势必会不断掀起战争。
他们的父亲商议之后断定,这对大颂是危机,但对他们却是一个获利的机会。
向北狄表明自己主和的态度,就能得到北狄人的认同。
将来若是北狄得了江山,他们也能有条后路。
其次,只要是战争就有战争财。
在大颂和北狄中间反复横跳,自然得利最多。
武朝末年,也像今日的大颂一样,与北方的草原国度战争不断。
那时的武朝六大势族和现在的他们一样属于主和派。
他们既同武朝皇家抗击草原国度,又私下与草原国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拿了皇家银子的同时还与草原国度贸易往来频繁,可谓占尽了便宜。
之后,武朝皇家与草原帝国因战争,二者越发衰弱,六大势族却日益强大,最终举兵推翻了武朝,建立了梁朝。
随即他们又北伐击败了草原国度,奠定了梁朝的霸主地位。
其中最强大的势族被推举为新的皇家。
现在,一个相似的时代来临了。
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机会。
“哼…你们还是不要饶弯子了,就说想从北狄得到什么”铁木塔扫了眼七人。
这些套话对他可没用。
“使节大人真是爽快人,我们想与北狄私下贸易,战马,牛筋,牛角,皮毛我们都要。”窦匡说道。
铁木塔皱了皱眉头。
势族们要的东西个个都是战争需要的物资。
战马不必说,牛筋牛角可以用来制造弓箭,皮毛则可以用来作为盔甲的内衬。
只是交易是对等的,势族们拿不出他想要的筹码,他可不会答应这件事,于是他道:“这很简单,从晋州,从海上这场贸易都可以进行,只是你们能给北狄什么?”
七人闻言对视一眼。
窦匡说道:“我们已经帮过你们了,你不会真的以为我们相信袁家是无辜的吧?有袁家在,便能够掣肘你们北狄现在最痛恨的燕王,不是吗?”
铁木塔怔了一下。
不过他可不会被窦匡这样的毛头小子欺骗,“这件事可不算,你们这样做,也是为了你们自己,如果你们不拿出诚意就回去。”
窦匡皱了皱眉头,来时他的父亲就说过,北狄使节不会那么容易打发。
于是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递给了铁木塔。
“这就是我们的诚意,请使节大人相信,我们绝不是北狄的敌人。”窦匡道。
铁木塔接过纸条,扫了眼,神色微微一变,随即露出浓浓的笑容,“成交。”
这次他赌对了,这些大颂势族果然唯利是图。
现在给他们一点甜头,他们会更愿意冒险。
而且这就当是北狄结交大颂势族的见面礼了。
有一天,他们或许会继续同北狄合作的。
商定了私下贸易之事,窦匡等人又在鸿胪寺官员的引领离去。
坐上马车。
从鸿胪寺驿馆出来,
窦匡无比嘲讽地回头了望了眼,“北狄人真是蠢,这次可真是空手套白狼了。”
“就是,这下我们几家白白捡了便宜。”韩鑫大笑。
范通面露不悦,他对窦匡说道:“你给北狄人的纸上写了什么?”
纸条上内容是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所以从驿馆出来,他越想越生气。
窦匡道,“不只是你不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这件事知道的越少越好。”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但可以告诉你的是,这是对付燕王的计谋,袁家不见得能压制燕王,所以还需借北狄之手,如此,他们相互斗来斗去,我们才能从中渔利。”
韩鑫等人本来也想问,范通第一个说了,他们正要逼问窦匡,听他这么说,干脆闭了嘴。
正如窦匡说的一样,他们就是要北狄,大颂,燕王,袁家你争我斗。
四者中,谁弱他们就帮谁,如此,他们都会有求于他们。
这样,他们获利自然也就最大了。
各自散去。
窦匡回了宰相府。
望见父亲的书房中还亮着灯光,他走过去敲了敲门。
听到一声“进来”,他走了进去。
“父亲,孩儿见过北狄使节了,他答应了,这次我们七家都能与北狄私下贸易,北狄使节说在贸易在晋州,或是海上都可以,他们有一些商船,能抵达袁家的范阳,也能抵达韩家的齐州”窦匡低着头,不敢抬头直视自己的父亲。
虽然在朝臣面前,窦唯总是一副随和的样子,但他清楚在家中,窦唯有多么严肃。
“嗯,马家主战,以前这交易在晋州是不行的,不过如果这次我们同北狄的计谋成了,便不是问题。”窦唯说道。
咳嗽了几声,他又道:“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在可以在齐州同时贸易,韩家也参与了此事,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放心些。”
窦唯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停留在一张纸上。
这是来自的燕州的情报。
自燕王执掌燕州,他便派遣了窦家的眼线去燕州收集的情报。
所以虽在金陵,但他对燕州正在发生的事却是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