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10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10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子算什么,燕郡郡兵到手了,才是正事,从今往后,燕城就握在王府手里了。”常威洪声道。
    赵煦面露微笑。
    危机,危机,有时候危险往往伴随着机遇。
    这次遭遇刺杀虽然凶险,但也让王府得到了极大的好处。
    不过,即便如此,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他道:“现在还不能大意,而且你们知道真正的威胁在哪儿吗?”


第十九章 结盟
    “在哪儿?”
    刘福和常威俱都望向赵煦。
    “乡间。”赵煦眯着眼睛,“豪族的坞堡可都在乡间。”
    乡村包围城池。
    尤其在古代这种纯粹的农业时代。
    大部分的人口都在乡间居住。
    豪族的土地在城外,附庸的百姓也在城外。
    加上坚固的坞堡,宛如一个个割据的小世界。
    而燕城更多作为商业和军事政务中心存在。
    “殿下说得对。”刘福和常威收敛了笑容。
    正如燕王所说,现在还不是得意的时候。
    从库房出来。
    赵煦对刘福道:“这六万亩地契,你拿去继续招募百姓,不要局限在燕郡,燕州,甚至大颂的百姓都可以来。”
    刘福令人抬起装地契的箱子,道:“下官明白,这批地契发下去,依附王府的百姓就有两万户了,一户最少三人,也有六万人。”
    赵煦的目的是彻底掌控整个燕郡三十万户。
    这点户数并未让他满足。
    不过,总算是进步了。
    他道:“你找的寒门士子如何了?”
    提到这,刘福兴奋起来。
    “能为王府做事,将来还能为官,他们哪有不乐意的,一个个求着下官要效忠殿下呢。”
    “这就好,那你立即把署衙建起来,名字就叫政务司,负责这两万户百姓的大小事务,算是锻炼行政能力,待王府掌控了燕郡,再论能力分配官职。”赵煦催促。
    他在和以张家为首的豪族竞速。
    就看谁跑的快了。
    顿了下,他又问:“让你找的牙行行头找到了吗?”
    “找到了,昨日因夜袭的事耽搁了,下官这就去叫过来。”刘福打了个恭,转身离去。
    这时,赵煦转向常威。
    他刚才正要去抚恤士兵,被他叫了回来。
    “燕郡郡兵里充斥豪族子弟,接管郡兵后,你便想法办法逐出张黄杜三家的子弟,让董杨吕三家接任。”赵煦道。
    常威凝重地点了点头,“末将明白。”
    他的话语刚落,一个家丁跑了过来,道:“殿下,董家,杨家,吕家的人到了。”
    “让他们进来。”赵煦心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一边向客堂去了。
    过了会儿,六个人进了客堂。
    除了董安,杨贺,吕昌三人外,他们的父亲,三家家主董元,杨程,吕然也都到了。
    “殿下安然无恙,我等就安心了。”
    董元上下打量赵煦,见赵煦精神奕奕,似是没受到什么影响,不由松了口气。
    当他们得知燕王遇袭后,第一时间便猜测是张家所为。
    但猜测只是猜测。
    不过,由此他们更加不安。
    试想,张家连燕王府都能下死手,他们几家又岂在话下。
    “这路贼人委实可恶,竟敢行刺王府,简直大胆包天。”杨贺怒哼一声。
    “的确,此举简直形同叛逆。”吕然附和一声。
    “……”
    六人你一言,我一语,争相痛骂起袭击王府的乱贼来。
    对于三家家主,赵煦也只卖制冰术的时候见过一面。
    如今加上他们三家的长子,六个人真是高矮胖瘦,个不同了。
    他笑道:“多谢诸位关心,贼人俱都伏诛,本王无碍。”
    六人点了点头,董安道:“殿下此事极为蹊跷,以在下之见,定是里应外合,否则这贼人如何进的燕郡。”
    赵煦听了,大概明白这三家的心思了。
    探望他是其一,怕是主要的目的是提醒他这件事是张家干的。
    王府遭遇刺杀,他们必然也怕,急着想和王府一起对付张家。
    免得王府完了,他们会遭受张家报复。
    想到这,他暗道一声妙。
    如此,他便又添一助力。
    于是道:“诸位说的极是,所以本王已解了黄纲的都尉一职,刚才正和常将军说此事,让他多选用你们三家的人。”
    董元六人闻言,顿时喜得满脸堆笑。
    燕王先是把王府亲军的军服缝制交给了他们,现在又如此提拔他们三家的子弟。
    这是摆明了要依重他们三家了。
    在以前,他们对联合王府还有些顾虑。
    但现在,他们决定死心塌地。
    毕竟,不依附王府,他们可能为张家所灭。
    依附王府尚且能存活,甚至能飞黄腾达,权衡之间,也就容易做出选择了。
    “多谢殿下信任。”吕然激动的面色潮红。
    指着吕昌,他道:”殿下,犬子吕昌自小不爱读书,专好舞枪弄棒,又素有些蛮力,若殿下不弃,可收在身边效力。”
    董安,杨贺,吕昌三人中,吕昌身量最为高大雄壮。
    他隐隐看得出是个能打的。
    第一次来王府的时候,他就盯着徐烈,一副斗鸡的样子。
    要不是人情生疏,估计就要切磋几下了。
    “殿下,吕昌别的本事没有,为殿下上阵杀敌还是戳戳有余的。”吕昌也不客气,躬身道。
    赵煦走上前去,捏了捏吕昌结实的胳膊,笑道:“好,既然如此,你就跟着常将军,先去郡兵营。”
    “是,殿下。”吕昌咧嘴笑起来。
    董安和杨贺有些羡慕,但奈何两人不是打仗的材料,只能干瞪眼。
    赵煦有心拉拢三家。
    如此一来,在乡间,他便能利用三家掣肘张黄杜三家。
    至于以后,他们若对王府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他会给他们一个出路。
    所以,他安慰道:“你们两家不要着急,会有你们的好处。”
    董家和杨家闻言,轻轻吐了口气。
    赵煦沉吟了会儿,接着道:“其实你们也都清楚,王府和你们共同的敌人就是谁,既然志同道合,不如今日我们就在此黑纸白字约誓,同进同退。”
    他不相信什么空口白话。
    决定让三家黑纸白字投了王府。
    若他们不肯,说明他们不过是在骑墙,他可以利用,但要防备。
    若是他们肯,说明他们是真心依附王府的。
    那就在防备的同时多给些信任。
    总之,百分百相信一个人,在你死我活的权利斗争中是十分幼稚。
    赵煦的话说出,三家沉默了一会儿。
    相互交换了眼神,他们共同下定了决心,道:“我们愿意。”
    “好!”赵煦大喜,如此一来,燕郡的形势便更进一步向他倾斜了。
    令人取了笔墨纸砚,赵煦和三家一起签字画了押。
    誓约既成。
    他令王府下人采办酒菜,中午的时候留了六人在王府宴饮。
    喝的醉醺醺的,六人方才离去。
    这时,刘福带着燕城牙行的行头过来了。
    赵煦本来有点醉意,顿时清醒。
    当下,他最缺的便是可用之民。
    现在,他便要开始人口有关的布局。


第二十章 牙行
    “殿下,这便是燕郡牙行的行头王彦忠。”
    客堂,一个身穿黑色绸缎长衫的中年人俯伏在地。
    “草民王彦忠参见殿下。”
    刘福介绍后,王彦忠向赵煦叩头。
    “免礼。”赵煦打量下王彦忠。
    面容黝黑,下巴上有一道刀疤。
    在古代牙行就是贩卖人口的行当。
    上至高官下至百姓,只要家中需要奴婢都可以找他们。
    这种贸易在这个时代是合法的。
    赵煦找他自然也是买卖。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
    牙行干这个行当,自然清楚怎么搞来人口。
    而他当前最需要的便是人口。
    无论是充入王府亲军,还是用来种田,或是下一步用来搞各类技术。
    “本王找你,是想要从买些奴婢,不知你手中有多少?”赵煦问道。
    他刚从张家手里得到十万两白银,正可以拿来大肆买些奴婢。
    王彦忠松了口气。
    牙行虽是正当营生,当却是最受鄙薄的。
    和青楼一样,常受到官府的刁难。
    来时的路上,他心里惴惴,生怕燕王要找他的麻烦。
    这么一听,他安心了不少。
    开口道:“回殿下,草民手里有三百奴婢,其中青壮一百五十六,女子六十三,还有些是匠人,不知殿下需要什么?”
    赵煦露出失望的神色,这点人太少。
    不过燕郡只是个小地方,也不能期望过高。
    他道:“女子,青壮价值几何?匠人价值几何?”
    “无技艺的女子和青壮五两,匠人十两,歌姬十五两……”
    赵煦点了点头,“本王都要了。”
    如今建立了王府亲军,又掌握了燕郡郡兵。
    除了日常训练外,他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优良的武器盔甲。
    如此才能打造出一只强军。
    否则一群和豪族私兵差不多水平的士兵如何能保得住燕郡。
    那纵横燕州,侵略如火的北狄人可不是闹着玩的,想要以少胜多,怎么也得有自己的尖牙利爪。
    所以,他才揽下了武器和盔甲的锻造事宜,他要利用脑中先机的技术给他军队最好的东西。
    毕竟,有优势不用,傻吗?
    而这就是急需青壮和匠人的原因,他要撇开府衙的兵仗局,另起炉灶。
    “草民明早就给殿下送来。”王彦忠心中大乐。
    没想到遇上了这样一个大买卖。
    赵煦没打算这么就让王彦忠回去了。
    他道:“你想不想和王府做个大生意?”
    “大生意?这不就是大生意吗?”王彦忠露出疑惑的表情。
    赵煦摇了摇头,“一千多两银子的生意能叫大生意吗?本王要和你做的是百万两,千万两的生意,如果你做的好,将来,本王还会考虑在王府里给你个一官半职。”
    “百万两,千万两,一官半职?”王彦忠惊讶的合不拢嘴。
    他不过一卑贱之人,何曾有过如此奢望。
    迟疑了半晌,他猜不透赵煦的想法,于是道:“还望殿下明示?”
    “本王想买下你的牙行,从此你来王府做事,在大颂,去草原,去海上为王府搜罗人口,如何?”赵煦淡淡道,“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就算了。”
    王彦忠怔住了。
    不明白燕王要这么多人干什么。
    他一个燕王,燕郡之主,整个燕郡都是他的,何愁没人?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又似乎是一个机会。
    他这牙行不过小本买卖,又受人冷眼。
    王府买下,他就成了王府麾下的人了。
    如燕王说,将来若能谋个一官半职的,简直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当下,他又叩头,道:“殿下垂青,草民怎敢不从,日后望殿下提携。”
    “如此甚好。”赵煦笑道。
    他买下牙行也是未雨绸缪。
    燕郡的人口在燕州最少。
    这就和人天生身子单薄一样,经不起折腾。
    或许和北狄人打一仗,损失大些,燕郡的青壮就耗完了。
    何况,燕郡大部分人还都在豪族手中。
    而通过牙行搜罗整个大颂的流民前往燕郡,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点。
    毕竟,与其让大颂众多失去土地,活不下去的流民白白死于非命,不如收拢在自己旗下,建设他的封土。
    而他,会给他们一个全新的生活。
    不过,他和王彦忠第一次接触。
    其为人他并不清楚,于是他对门口站着的家丁道,“周毅,自今日起,你便和王彦忠负责牙行事宜。”
    这个周毅是当初和刘福一起反水的家丁之一。
    派他去就是为了监督王彦忠。
    “是,殿下。”周毅道。
    刘福转眼成了王府王傅,
    他们也是羡慕。
    赵煦此时给了他差事,他心里一阵激动。
    干牙行久了,王彦忠也是个人精,自然明白赵煦的用意。
    他不点破,道:“周兄弟,今日起,我们二人便同为王府做事了,若有得罪,还请担待。”
    “放心,只要为殿下尽心做事即可。”周毅恭手。
    赵煦目光在两人身上游弋了一下,道:“明日起,你们便竭力搜罗流民,去各处赎买奴婢,匠人,需要银两,尽管自王府取。”
    “是,殿下。”王彦忠和周毅同声应是。
    定下了此事,赵煦让王彦忠去库房取银子。
    一码归一码,购买奴婢和牙行的银子是要给他的。
    待二人离去,刘福道:“殿下,这人口可极为耗银子啊,这么下去,王府的银子撑不了多少时间。”
    赵煦负手出了客堂,回忆着中午酒宴上喝的酒,笑道,“不要担心,本王眼下就有一个生财之道。”
    刘福吃了一惊。
    心道这燕王是神仙吗?一眨眼就是一个主意。
    他还在震惊中,就见赵煦叫过来一个家丁。
    “你去找一个陶罐和一截竹筒,在陶罐上面开个洞,将竹管插进去,再支个灶台出来”。”赵煦说道。
    家丁虽然莫名其妙,但还是听令去了。
    不多时,两个家丁便抬着一个陶罐过来。
    和他要求的一样,陶罐上面开了个洞,插了根手腕粗的竹管。
    “殿下要这东西做什么?”刘福看的奇怪。
    “你喝过酒吗?”
    “当然,这天下谁人不饮酒,就是那妇人也会饮酒。”刘福理所当然的说道。
    赵煦微微点头,傲然道“只是她们喝的酒不过凡品,而本王的酒将堪比仙酿。”


第二十一章 蒸馏酒
    “殿下,这是什么?”
    王府中院旧寝殿,凤儿和鸾儿好奇地注视着插着竹管的陶罐。
    这里已经废弃,里面的东西也被挪到了东院。
    按照赵煦的规划,今后他将住在东院。
    因为东院里风景别致,园林修竹假山样样具备,十分宜居。
    而中院和西院则比较单调。
    其中西院将主要作为库房使用。
    而中院的作用就比较大了,将会作为他每一样先进技术试验的地方。
    “这叫蒸馏器。”
    赵煦笑着说道。
    这几日朝夕相处下来,二人和他更加亲昵。
    赵煦闲暇的时候,她们便随侍身前。
    毕竟赵煦疯傻了三年,三年里和她们几无交流。
    如今恢复了正常,又懂得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更让她们觉得有趣。
    而对于两个娇俏的小婢女,赵煦心里也很满意。
    赵煦疯傻的情况下,两人还能保持初心,一直照顾九皇子。
    足以见她们的品德。
    再者,他初来乍到的,古代娱乐活动又少。
    常威是个直男,聊天三两句话就聊死了。
    刘福又是一副你说什么都对的狗腿子模样,也没法聊天。
    他只能同她们两个取笑玩闹,秀色可餐了。
    “蒸馏器?”凤儿闻所未闻,和鸾儿露出疑惑的表情。
    赵煦也不多解释,“你在旁边看着,待会儿就明白了。”
    凤儿点了点头,鸾儿则乖巧地去搬了个椅子过来,给赵煦坐。
    眼睛则始终放在赵煦身上。
    现在,她除了感激赵煦恢复如常外。
    对赵煦还有一个种额外的崇拜情绪。
    她和凤儿以前在宫中是宫女,都识得字。
    对燕州燕郡这种地方也有些了解。
    三个月前抵达燕郡后,她就灰心了。
    在她看来,燕王即便是个正常人,在燕郡这种地方能留的性命已是万幸。
    掌控燕郡几乎不可能。
    而不出几年,整个燕州甚至都可能落入北狄人之手。
    那时她们和燕王也就死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