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空战之王 >

第98章

空战之王-第98章

小说: 空战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至寒眼神收缩,山下七郎果然是王牌飞行员,弹道与航迹的把握,堪称完美。
  空战中,双方迎头遭遇的相对位置情况极其多变,除最典型的大航迹间距以及小航迹间距的迎头接近外,还会出现极小或是无航迹间距接近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飞行员会判断出自己与敌机之间的航迹间距,是否小到必然回避否则碰撞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为无航迹间距。
  实际上,在空战中这个界限很模糊,持续时间也往往很短暂,尤其是在双方做剧烈的机动接近过程中,无航迹间距情况可能只延续数秒,只有经验丰富,堪称王者的老鸟才能保持十几秒钟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战术转弯的时机就非常重要,而能留给飞行员判断的时间堪称电石火光,一些没有足够经验的飞行员往往把握不好这个时机,慌忙改出,立刻就会被对方咬死,开火,击落。
  214号舰战右压杆顺势向后滑杆,右舵,机翼斜指天空,机腹朝东,提前错开双机的迎头航迹,向西南方向弧线飞行避开,做小角度转弯的同时,始终把101号九六式舰战留在视线中。
  214号舰战只能做出被动的选择,提前改变航迹,寻求快速急转弯挽回劣势,否则,就会迎头撞上咬过来的曳光弹。
  在对方先射击的情况下,没得选择,只能提前做出改变。
  在飞往上海的途中,214号舰战遭到日机的层层拦截,在突围中机身多处受伤,虽然又击落了几架日机,但也导致了他的弹药所剩不多,最多只有三秒钟,甚至更少,这也是为什么在迎头攻击中,周至寒没有开火,宁愿选择被动的原因,等待时机,一击致命。
  迎头攻击射击的包线太小,山下七郎又是王牌飞行员,迎头击落的概率非常渺茫。
  山下七郎知道214号舰战从南京回来,弹药所剩无几,虽然带有副油箱,燃油所剩也不多。
  所以,山下七郎以浪费三秒钟子弹的代价逼迫214号舰战被动做出战术规避机动,他瞬间掌握了主动,立刻左压杆顺位后拉,左舵,机腹朝西,一个向前加速,一举占据了214号舰战后半球阵位的有利位置,并把214号舰战始终控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双机追逐。
  214号舰战做摆脱机动。
  101号九六式舰战紧紧咬住不放。
  214号舰战在斜拉升中摆脱不了101号九六式舰战,后者也很难拉进双机距离,双机间距280米,这是勉强开火的距离。
  280米的距离对于菜鸟来说属于勉强,对于山下七郎来说,属于正常操作。
  激烈追逐中,101号九六式舰战向平面外侧轻轻做了个细微的转弯。
  周至寒立刻察觉到101号九六式舰战机头的轻微变化,他立刻机头内切,小角度急转弯,做了一个扩展机动动作。
  101号九六式舰战做外侧细微转弯,是在调整隐蔽的射击提前角,这样做的好处是提前量更加准确、提前,而且还可以使攻击机的飞行员从机头的左侧始终看见目标机。
  只有王牌飞行员才能做出如此隐蔽且不被前机甩开的机动动作,换了普通、即便是优秀的飞行员做这个“平面外轻微转弯”机动时,往往会因为压杆时机和火候掌握不到位,而瞬间机头外切偏大,立刻就会被敌机甩开。
  214号舰战的机腹只在101号九六式舰战的瞄准镜里晃了一秒不到就滑出瞄准具的圆环,山下七郎暗暗佩服的同时立刻左压杆,机头紧跟着往214号舰战的尾部内切,死死咬住不放,继续调整射击提前量。
  214号舰战进入瞄准具的圆心的十字架上,晃了一下,两下……稳住……
  山下七郎大拇指准备按下操纵杆顶端的按钮。
  214号舰战突然极速右转弯,继续做扩展机动动作,再一次从101号九六式舰战的瞄准具里滑出。
  “八嘎!”
  山下七郎压杆,蹬舵,继续咬住不放,他呼吸紧促,鬓角微微出汗。
  214号舰战在右转弯中突然改出,直线向前。
  山下七郎继续跟着改出,眼睛始终盯着214号舰战,随时判断其下一步的飞行轨迹,只要判断准确,立刻开火。
  山下七郎的瞄准技术也是十分精湛,他的目光从来不会在瞄准具的圆心里停留超过四秒,而是始终游离在圆心里的目标和挡风玻璃外的目标上。
  只有菜鸟飞行员,才会在瞄准具的圆心里,紧紧盯住目标机不放。
  双机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280米左右,顺着黄浦江由西向东追逐,片刻后转了一个大圈向西飞行。
  两岸的老百姓并不懂得什么机动动作,但是他们看的出来,从日军战机开火的那一瞬间,总教官就陷入了被动,一直被敌人的战机追着。
  所有老百姓的手心捏出汗水,心提到嗓子眼,屏住呼吸,不由自主地抻着脖子,跟这两架战机来回扭动。
  山下七郎经验老辣,他的后置跟踪始终保持在214号舰战的两侧,绝不进入214号舰战的航迹,直接掐死周至寒做180度大回旋射击的机会。
  帝国已经有好几名优秀的飞行员,葬身在中国空军总教官那惊世骇俗的180度大回旋射击的枪口下,山下七郎决不允许这种悲剧反复重演。
  自8。14空战以来,周至寒第一次遇见如此强硬的对手,暗赞山下七郎果然名不虚传,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火候都很老辣。
  214号舰战一连做了几个扩展机动动作,都无法把101号九六式舰战甩掉,但后者想追近哪怕一米确也办不到,只能死死咬住214号舰战的尾巴不放。
  山下七郎连续做出调整提前量,但总是在电石火光之间,被214号舰战从瞄准具里滑出。
  山下七郎的鬓角出现汗珠,每一次都在他咬住214号舰战并完成提前量即将开火时,都被对方在电光火石之间,做出简单的扩展机动,破坏掉攻击提前量,这让他有些恼怒,帝国的所有军人都在看着他,包括第三舰队的总指挥长谷川清将军都站在【出云号】的甲板上观战,他咬住对方尾巴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将其击落,有点对不起王牌飞行员的称号。
  山下七郎咬牙,目光凶狠,决定做出改变。


第201章 王牌对王牌 三
  214号舰战连续在平面内做了三个急转弯扩展机动。
  看的两岸中国民众提心吊胆。
  101号九六式舰战跟着咬住。
  日军举枪大喊助威。
  长谷川清对着通讯器告诉山下七郎,尽快击落中国空军总教官,下午就会登报,打击中国人的民心士气。
  日军很多优秀飞行员全部集中在【出云号】的甲板上,站在长谷川清身后观战,众谋众力,判断214号舰战做每一个机动后的下一步意图,关键时刻给予山下七郎战术支持和技术提醒。
  俗话说旁观者清,有了智囊团的支持,这让山下七郎如虎添翼。
  日军所有飞行员认为,214号舰战很快就会从急转弯摆脱机动动作改出。
  山下七郎也是这样判断,214号舰战最多再做一、二个转弯扩展机动,就会改飞直线。
  日本人认为,作为中国空军总教官不可能不知道,在平面内做连续急转弯摆脱机动,会遭到连续的跟踪射击或者致命的快速射击,因为连续做急转弯摆脱机动,很容易被攻击机做出射击提前量。
  这也是为什么做扩展机动时,必须混合使用直线摆脱机动和转弯、急转弯摆脱机动,为的就是让尾随攻击机摸不透目标机的下一步意图。
  在空战中,后置跟踪的攻击机飞行员,如果能够准确判断目标机的下一步机动动作,那么对于目标机来说是致命的。
  果然,214号舰战做了第四个急转弯摆脱机动后,立刻压杆,做出一个90度侧翻滚,准备改出,向前直飞。
  日军飞行员们判断准确,齐声欢呼,就等着214号舰战被击落,众人一拥而上砍下中国空军总教官的人头。
  听见帝国飞行员们的欢呼,山下七郎嘴角抹出一丝狞笑,机头微微轻甩,按住操纵杆上端的发射按钮三秒。
  “哆哆哆哆哆……”
  101号九六式舰战机头两挺7。7mm机枪喷出两条平面上的长长弧线火舌,轰出一记“大偏转角射击”,封死了214号舰战改出后,直飞的摆脱机动的飞行线路。
  214号舰战正在改出,它的飞行轨迹,促使它不可避免地撞上曳光弹拉出的弹幕。
  两岸的老百姓发出惊呼,他们虽然是狗斗的门外汉,但谁都看得出,总教官的飞机正朝着101号九六式舰战射出的子弹上撞去。
  一名老者捂住了孙子的眼睛,孩子在这等了很久,总教官是他心中的英雄。
  很多女子扭过头去,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年轻的后生们怒目圆睁,恨不得自己能够驾驶飞机,前去助总教官一臂之力。
  站在【出云号】上的长谷川清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还是中校的时候,长谷川清也是一名空中老鸟。
  日军所有军人开始欢呼,山下七郎大佐轰出这记匪夷所思的平面弧线弹道,惊艳到了极致,被掐死改出路线的214号舰战在劫难逃。
  站在飞艇上观战的外国高级观察员们表情不一,他们早就看出,山下七郎的背后有强大的日军飞行员们作为后盾,为他出谋划策。
  在这样力量悬殊的形势下,中国空军总教官能赢,就得靠奇迹发生。看着214号舰战不可幸免,有人摇头叹息,有人准备鼓掌。
  突然!
  214号舰战做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机腹朝上大幅度的180度向右前方翻滚机动动作,从两条曳光弹的上方翻滚着避开,在弧线翻滚中机腹朝左,向后微微压杆后顺位拉杆,机头偏下盘旋,立刻就将101号九六式舰战甩出了跟踪平面。
  所有观战的人先是雅雀无,然后所有中国人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喝彩鼓掌声,他们看不懂各种机动动作,但他们实实在在地看见,总教官的214号舰战只是做了一个漂亮的翻滚就避开了鬼子的101号九六式舰战射出的子弹,同时让所有日本人立刻闭嘴。
  这太解气了!
  这太振奋人心!
  飞艇上的所有外国高级观察员也不由得出声喝彩,中国空军总教官这个180度的向前翻滚机动看似简单普通,实则是到了大巧不工的境界,任何有过实战经验的飞行员都能够飞出这个机动动作,但也只能是画虎画皮难画骨。
  101号九六式舰战势在必得的一击落空,山下七郎的心态依然坚定但眉心已有汗珠溢出,他立刻右压杆,跟着214号舰战的翻滚轨迹翻滚,以空间换取时间,确保战机不会冲过头,继续保持对214号舰战的压迫,但射击提前量已经被破坏,只能先紧紧咬住再慢慢建立。
  虽然射击提前量被214号舰战的180度翻滚拉杆破坏,但101号九六式舰战依然略占据阵位上的优势,始终尾随紧咬,但射击的角度已被破坏。
  “太精彩了!”几名美国观察员大声赞叹,“果然是伦道夫空军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在大偏转角射击的攻击下依然能够从容不迫,用一个简单的180度向前翻滚机动动作,就破掉了大偏转角射击,这一翻滚机动,可以写进教科书了!”
  那名刚才被德国观察员嘲笑的美国观察员大声鼓掌:“看看吧,也只有从美国航校毕业的高材生才能做出如此动作,如果我记的不错,这位山下七郎大佐曾经作为留学生在德国深造过……呵呵……咳咳……呵呵呵……”
  那边德国高级观察员嘴角乱抽,没有说话,刚才214号舰战那个看似简单的180度向前翻滚机动动作,让他听着嘲笑也只能闭嘴。
  “上帝……”那名美国高级观察员有意无意地提高了嗓门,“这位中国空军总教官究竟在伦道夫空军学院都学到了什么样的绝技……214号舰战朝101号九六式舰战所在的垂直面做大过载转弯机动……增大交叉角……完全破掉了101号九六式舰战的射击提前量……哦上帝……他的214号舰战居然在做“大圆圈慢翻滚”机动,围着101号九六式舰战做连续360度慢翻滚……上帝……他是怎么样做到的……哦……上帝啊……他摆脱了……他摆脱了101号九六式舰战的咬尾……双机回到统一起跑线……”
  214号舰战围着101号九六式舰战连续做出“大圆圈慢翻滚”机动动作,迫使101号九六式舰战的机头无法指向214号舰战的整个机身,最后形成了双机并排向前飞行,重新站到了统一起跑线上。
  两架战机同一型号,除了油箱里的油量和弹药有区别外,别无差异。
  214号舰战率先逼迫101号九六式舰战进入同一平面的水平剪刀机动。
  水平剪刀机动,实际上是由两架战斗机在同一机动平面内进行一连串的对头,转弯和冲前组成的,双方都试图绕到对方的尾后,占据有利的阵位,战斗中,当双方两架战斗机平行飞行时,每一位飞行员都会试图朝着对方转弯,试图占据对方尾后的位置。
  往往较慢速度的战斗机,通常拥有较小的转弯半径,从而在转弯机动中占据优势,但这并非是绝对,速度慢的战斗机虽然转弯半径较小,有角度优势,但会很快失去能量上的优势,有可能会被快速度能量大的战斗机反咬。
  所以剪刀机动既可以衡量战机的性能,也能直接体现出飞行员的战术素质和战斗能力。
  8。14空战那天,战火的斗士MKI战斗机对阵山下七郎的101号九六式舰战,起初战火凭借斗士MKI战斗机的小转弯半径占据优势,但在几个激烈的剪刀机动过后,斗士动力上的不足直接导致战机的能量严重下滑,反被山下七郎的101号九六式舰战咬住。
  第一次双机交错如剪刀般交叉飞过,谁也没有占到优势。
  “八嘎!”
  山下七郎抹了下挡住眼睛的汗滴,目光凶神恶煞,能吃人。
  在交错的瞬间,周至寒再次朝山下七郎做了一个“歌喉”的手势,他逼迫山下七郎进行剪刀机动,就是要用剪刀机动击落101号九六式舰战,在全世界面前轰杀山下七郎,为战火梁鸿云报仇。


第202章 王牌对王牌 四
  黄浦江两岸的很多老百姓,曾在8。14空战那天,亲眼目睹了战火梁鸿云和山下七郎的空战,当时由于战机的性能不敌九六式舰战,以至于在关键时刻,梁鸿云的战机熄火,最后以身殉国。
  此时,8。14那天的情景似乎再现,两岸的中国百姓暗暗替中国空军总教官加油,希望他能以这种画剪刀一样的动作,击落日军的101号战斗机,为在8。14空战中死去的那架机身上写有233编号的飞行员报仇。
  在伦道夫空军学院时,校长帕特·普罗夫将军曾经讲解过剪刀机动的空战理论,在剪刀机动过程中,适时延缓翻滚时机,这样能相对提高取得有利阵位的机会,但是飞行员必须准确判断对手的情况,避免撞机。
  而在实际作战时,使用剪刀机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在短暂时间内飞行员的视野被遮挡,看不见对手的飞机,双机有相撞的可能,而且剪刀机动过载极大,飞行员会产生眩晕或者短暂的意识模糊,以及视线模糊甚至会出现黑视导致昏厥坠机死亡。
  就是因为剪刀机动最为凶险激烈,所以周至寒才用不死不休的剪刀机动,和山下七郎做最后的决斗。
  8。14空战那天,周至寒眼睁睁看着战火梁鸿云因为战机性能的劣势,在和山下七郎拼剪刀机动时战机熄火失尾,机头被山下七郎击中起火,在烈火焚烧中,战火驾机撞向敌舰,壮烈殉国。
  这一幕,经常在周至寒的梦里出现,烈火殉国前在驾驶舱里被烈火焚烧的情景就像烙印般在周至寒的心里无抹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