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空战之王 >

第95章

空战之王-第95章

小说: 空战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你参加南京空中保卫战后安全回到这里,至少也要到11点半,降落后飞机加油,调配弹药,还需要时间,根本无法准时抵达上海。
  全上海的所有军民,可都在眼巴巴地等着你,你一旦失约,对军民的信心打击是巨大的。
  中国空军已经替你接下了王牌对王牌之战,全世界都在看着你会不会畏战。
  所以中午一战,你就是代表中国,你如果不到或迟到,我们就从此将失信于世界。”
  听完许哲友的话,周至寒目光更加坚定:“我会赶上黄浦江上空之战。现在南京只有三十多架战机,日军在上海有一百多架先进战机,几乎是倾巢而出。南京是首都,一旦有失,对军民的打击岂是我黄浦江之战可比。”
  许哲友见周至寒决意要去,一跺脚,带头把简易机道上的伪装去掉。
  两分钟之后,周至寒驾机升空,开足马力,以450公里的时速朝南京飞去。
  二十分钟后,214号舰战抵达南京外围,离小茅山还有十几公里,远远就能听见,南京方向有防空炮声轰隆隆传来。
  日军军机果然是趁雾偷袭南京。
  忽然,周至寒发现在前方五、六公里处出现了两架日机。
  他眼睛极好,从尾翼看是两架九三式轻型轰炸机。
  “艹尼吗的小鬼子,真是欺负中国空军没有战机吗,居然让这种货色长途奔袭前来轰炸南京。”周至寒大声骂道,顺手回收节流阀,稍微减慢速度,拉杆向空中爬升。
  美色可餐之时,切不可大意中了仙人跳。
  先拉升战机,确定在两架日本轰炸机的身后上空有没有战斗机护航。
  这两架日本轰炸可能是因为飞行缓慢,在前往南京途中,被落在了大机群后面。
  整个攻击机群不可能因为这两只慢鸭子而缓慢飞行,怡误战机。
  也有可能这就是日军的战术安排,让速度快的战机前往南京先展开第一波攻击,摧毁中国地面部队的防空炮火,然后九三式轻型轰炸机这种货色再粉墨登场,进行无危险轰击。
  214号舰战快速爬到4千多米云下端隐身,做了一个90度翻身,确定没有被跟踪,然后战机加速进入云层上方,立刻就见到了明媚耀眼的阳光。
  再一个90度翻转。
  云端上方也没有发现日军护航战机。
  周至寒压杆,214号舰战进入云层,压住云低端,隐藏住行踪,加速朝两架九三式轻型轰炸机扑去。
  所有日机上都有通讯系统,必须快速干掉这两架轰炸机,让他们连通报的机会都没有。
  两架九三式轻型轰炸机间隔二百米,并排飞行,这样飞行的优势是飞行员和机枪手的视野开阔,能够用互补防御视角,防住彼此的死穴——机腹部。
  二战初期,两架轰炸机之间的最佳飞行间距在180米至220米之间,可以360度无死角发现敌情,一旦发现敌情,两架飞机迅速缩小间距,有利于机枪手集中火力防御。
  两名机枪手坐在后置机枪手的位置犯困打盹半迷糊,四五点就起来准备轰炸任务,从上海出发时就开始瞪大眼睛,看身后不要被中国空军咬住,但这一路上连只麻雀都没有看见,更别说中国军机了。
  在帝国空优战机的不断打击下,中国空军都快全军覆没了,哪来的被跟踪。
  中国军机就剩那几架,而且都是老掉牙机型,再给几个胆也不敢跟踪帝国的战机,所以两名机枪手大胆的迷糊。
  214号舰战利用云层掩护,快速接近,从两架轰炸机右边那架的尾后上方大角度俯冲进入,在相距三百米时,214号舰战的机头和敌轰炸机头形成了最难射击的十字交叉角。
  十字交叉角是最低提前量,击中概率为所有提前量中最小,在这个角度射击,轰出去的炮弹九成以上会从敌机尾后空出。
  “咻咻咻……”
  214号舰战开火,在点射炮弹轰出炮口的前0。5秒,右压杆,微右舵,机头微微右倾后瞬间摆回,炮弹轰出一条匪夷所思的平面弧线,形成了“大偏转角射击”角度,朝轰炸机的机头前方扑去,形成了最佳射击提前量。
  当攻击机与敌机的机头交叉角或机尾交叉角过大时,对敌机发起进攻射击,就需要建立较大的提前角,称之为“大偏转角射击”,在这种条件下的射击技术,也可以叫做“偏转角度射击”法。
  只有最顶尖的射手,才能真正掌握使用固定式瞄准具进行“大偏转角射击”法,这种射击法,在二战期间,会使用者寥寥几人。
  这种射击法的难度之所以超出天际,是因为在使用固定式瞄准具时,有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堑,那就是飞行员的头部位置会在一瞬间产生偏移,从而影响他眼中的射击角度,产生出差值毫厘,偏之千里的弹道轨迹。
  二战期间,每一架飞机的飞行员座椅上,都会在头部的位置安装一个类似头部支架的靠垫,帮助飞行员在射击时固定头部,校正瞄准。
  因为在瞄准时,飞行员的头部哪怕出现最细微的偏差,也会造成射击的偏出。
  就算有了这种协助瞄准的头部靠垫,飞行员也得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在空中做出各种机动动作时保证头部不偏移。
  而使用“大偏转角射击”时,飞行员头部是不靠在靠垫上的。
  周至寒“大偏转角射击”轰出,战机并不拉升脱离,直接从右侧轰炸机的上方快速飞过,一连做出几个机头向上的向右滚筒机动,继续凝聚攻击能量,并用空间换取滞后时间,不让战机冲过另一架轰炸机的右侧,改出时机头已建立好射击提前量,开火,拉升,“弹跳”脱离。
  “轰!”
  “轰!”
  “轰轰轰……”
  后下方先后传来两声剧烈的爆炸,然后是接连不断的爆炸声。
  ——
  ——感谢书友
  太快了没看清
  弑帝影杀
  的打赏。


第194章 真是是一次完美的拦射
  在爆炸冲击波推来之前,周至寒右压杆,先调整机头指向,在冲击波的推动下,214号舰战瞬间全速,继续朝小茅山方向飞去,留下两架九三式轻型轰炸机爆炸出两团大火球,解体后向地面坠落。
  两架九三式轻型轰炸机的四名机组人员,连预警声都来不及发出,就在糊里糊涂中死去,从发起进攻到攻击结束,短短十几秒钟的时间,两架轰炸机就被击中油箱和炸弹,灰飞烟灭,机组人员连怎么被击中都不知道。
  此时,南京方向炮声隆隆,这两架轰炸机的爆炸声,不会引起他处敌机的注意。
  能够做到突袭,就绝对不会让对方有摆开架势迎战的机会,这是每一名飞行员都孜孜不倦追求的技艺。
  想要形成突袭,必须首先要有精湛的跟踪技巧,才能做到不被发现,形成跟踪,隐蔽接近,一击即中,迅速脱离。
  214号舰战继续在二千六百米高度全速飞行,这个高度,对于当下全世界最好的战机九六式舰载机来说,是一个攻守兼备的高度。
  乌云下的天空依然阴蒙蒙,能见度不远,就在快要接近小茅山时,周至寒又发现了三架日军轰炸机。
  是三架九八式舰攻,以“品”字队形朝南京方向飞去,快要进入小茅山的上空。
  距离,三公里。
  小茅山的上空云雾缭绕,和上方的云层接壤,远处看去,犹如仙境。
  现在可以确定,日军的轰炸机是按先后批次起飞,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对攻击目标发起持续打击,但前提是,必须要有大量的战斗机护航的同时,还得有占据数量优势的空优战斗机,首先踢开中国的地面部队的炮火防御网,并缠住中国空军的截击机。
  驻扎在上海的日军战机果然是倾巢出动,分批起飞,偷袭轰炸南京。
  周至寒发现敌轰炸机后迅速拉升,进入云层,再拉升,战机跃出云层后的瞬间突地压杆,战机机身停滞般下沉,压住云层顶部飞行,大半个机身埋进云里。
  果然,在云层上的400米前方,有两架护航的九五式舰战,以双指编队护航飞行。
  所以,看见前方有护航敌机,214号舰战立刻压杆隐入云层,避免被发现。
  距离敌机太近了,处理不好,随时会被发现,战斗机飞行员可不是轰炸机机枪手那么好糊能。
  214号舰战的瞬间压杆隐入云层,这就是顶级跟踪法(1)。
  不像地面上有山水,树林,沟壑,村庄房屋可以为跟踪者提供掩护,空中一望无垠,战机之间的跟踪难度更大,只能依靠云层的掩护,以及阳光的折射角度对被跟踪者的视觉影响,来形成跟踪。
  214号舰战几乎是躲在云端里,朝护航日机的双机编队快速接近。
  两架九五式舰战机之间前后相距130米左右,奇怪的是,僚机的飞行高度低于长机约二十米。
  周至寒随即明白了,这两架日机飞行员都是老鸟,之所以僚机以低于长机的高度飞行,是因为僚机想压住云顶飞行,隐蔽机身,如果后方远处有中国战机跟踪,因为发现不了僚机而被僚机反发现,于是长机继续向前飞行,僚机降入云里滞空飞行,等跟踪的中国战机飞过后,僚机悄然从云端里出现,形成反跟踪并突然击落。
  不得不说,侵华初期,日军飞行员经验丰富,都是空中老鸟。
  果然,压着云端飞行的日军僚机突然做了个左右90度小翻滚,摆动机翼,用后视镜查看身后是否被跟踪。
  作为僚机,这是至少每十分钟一次的后巡视,很多僚机的后巡视时间不固定,有时三五分,有时七八分,以飞行的速度和周边的环境而定巡视的时间长短。
  双指编队飞行时,长机负责发现敌情并提供正确的飞行线路,而僚机的责任就是负责自己和僚机身后及左右区域的安全,一旦前方的长机发现敌情,僚机立刻根据实际战况,做出攻守反应。
  在日军僚机做出90度小翻滚之前,214号舰战就提前隐入云里,机头再露出云层时,和敌僚机之间的距离被拉进到了二百米。
  再接近一点。
  还可以再接近一点……
  周至寒精确算出接敌飞行速度,射击曲线,射弹散布和射程的杀伤力,以及开火时的相对几何位置,然后拉杆,214号舰战突然跃出云层,出现在日军僚机机尾后上方五十米处,不需要使用瞄准具,就能看见巨大的机背在眼皮底下一溜向前延伸。
  “咻咻咻……”
  周至寒按住操纵杆上的攻击按钮,开火,一秒钟点射
  214号舰战不用做“弹跳”脱离直接俯冲超过日僚机,看着曳光弹组合着高爆燃烧弹跳跃着,迸溅出火花,撕开九五式舰战的机背钻进机体,一路向前钻进飞行员的身体,在身后出现爆炸产生的火光和冲击波时,214号舰战的机身再次抖了一秒钟,曳光弹和高爆燃烧弹的组合再次撕开日长机的机身,看着飞行员的身体在驾驶舱里爆裂,然后拉杆,“弹跳”脱离。
  “真是一次完美的“拦射”攻击哦吼吼……”周至寒的余光看见身后爆炸出两团巨大的火光,他发出畅意的长啸+怪叫……
  压杆,214号舰战低头进入云层,然后缓慢向下压杆,这样确保不会和日军的轰炸机产生碰撞。
  莽夫才会从云层里直接俯冲下去。
  214号舰战的机头慢慢露出云层底端,前方三架轰炸机快要飞进小茅山上空的云雾里,三架轰炸机已经开始刻意拉开距离,并保持速度,准备通过视线模糊的山雾区。
  三架悠哉悠哉的九八式舰攻,显然是没有察觉到他们的护航战机已在不知不觉中灰飞烟灭,越接近南京,防空炮声和轰炸机的俯冲凄厉声,以及战斗机的机炮声越清晰,这极大的影响了三明轰炸机机组人员的注意力。
  就在云雾里灭了这三架九八式舰攻,周至寒拉杆,214号舰战跃出云层,瞬间阳光挥洒,战机全速向前,不能让三架九八式舰攻飞出云雾区后再组成“品”字防御飞行编队,小茅山上空的云雾区里,就是他们的终点站。
  “小鬼子,你们得感谢我,给你们找了个可以超度亡魂的地方。”周至寒做了个左右90度的侧翻滚,再次确认身后安全,嘴角抹出一丝残酷,“你们的葬身之地小茅山我是帮你们选到了,但是小茅山上是不是有捉鬼人,我就不知道了。”
  ——
  (1)如何运用云层和光的折射跟踪法这里不赘述,作者花了大量时间看书研究,不是一两句话能表达清楚。以后会聊到。


第195章 以身殉国 六
  三架九八式舰攻进入小茅山的云雾里之前,右侧后方的僚机和左侧后方的次僚机自动和长机拉远距离,僚机之间的距离也被拉宽了一倍。
  虽然相隔距离太远是轰炸机编队的大忌,但那是在遭到中国军机威胁的情况下。
  从出发到现在,一路上畅通无阻,没有发现中国军机跟踪,这三驾轰炸机甚至都可以不需要再组成编队飞行。
  保持编队飞行,对飞行员来说太累。
  此时南京上空打的激烈,中国军机不可能出现。
  虽然小茅山海拔不是很高,但由于天空阴暗,且山顶云雾缭绕,突前领航的长机飞行员判断上出现失误,从山北侧绕行时,左后侧次僚机的飞行线路有些靠近山北侧那片浓密树林,所处位置比较尴尬,于是次僚机干脆机头朝南,从山南侧绕行,那边视野比较开阔,反正不会有中国军机出现,况且身后还有两架九五式舰战护航。
  在山的东面飞行,九八式舰攻的飞行员百般无聊,低头观看山上朦胧景观,和投弹手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正要右压杆,机头绕着山边向西飞行时,忽然觉得青色的环境背景里,有两条火舌从机身右侧咬来,让他没有任何反应的机会,瞬间机身一阵颤抖,就像要被撕开般。
  我遭到攻击了?!?
  九八式舰攻的飞行员还没来得及多想三秒,他就看见了自己的身体突然之间爆裂,鲜血变成了点点火星,瞬间被火光和焚热吞食。
  “轰!”
  担当次僚机的九八式舰攻从被攻击到爆炸解体,之间的过程只延续了三四秒钟。
  由于距离远,九八式舰攻爆炸发出的火光引起了另一架僚机飞行员的注意,他侧头看向山的南侧:“那是什么……该死,我们遭到支那人的攻击,次僚机被击中……咦……怎么会有一架九六式舰战出现在我的左侧……”
  长机:“什么?”
  僚机:“是一架九六式舰战出现在我左侧。”
  长机:“为我们护航的不是九五式舰战吗?”
  僚机:“我看到的是一架我们的九六式舰战……不对,机身上有214编号……该死……他开火了……”
  编队长机耳边传来一声剧烈的爆炸声,然后他感觉到身后方突然腾升出一团团火光,淡如轻纱的山雾瞬间如江水般奔腾翻涌过来。
  这是爆炸冲击波!
  “大阪634呼叫护航编队,大阪634请求支援,我们遭到中国空军的袭击,大阪634呼叫……”长机飞行员大吼呼叫九五式舰战护航,但没有得到回答,他四处寻找击来袭战机,却感觉机身颤抖的同时,听见身后传来机枪手的惨叫声,他魂飞胆丧,“大阪643呼叫……八嘎……该死……”
  一架九六式舰战出现在长机大阪634的机身右侧一百米不到的地方,九八式舰攻的飞行员看见了九六式舰战机头吐出火舌,他瞬间就感觉到了自己的轰炸机似乎是发生了轻微的侧滑。
  该死。
  这是被击中了。
  只有战斗机在极速飞行时突然急转弯,才会出现,类似车辆一样的空中侧滑。
  “呼叫……”
  九八式舰攻的飞行员忽地听见了他有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