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空战之王 >

第50章

空战之王-第50章

小说: 空战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头185度方向,有一只大鹰正在追逐一只鸽子,我们现在过去击落它们。现在是最好的实战练兵时机。
  机枪手准备,我飞过去,你们用机枪干掉它们。”
  马丁139CW重轰就像一只浑身长满深绿色羽毛猛禽,从6000米的高空快速向前俯冲,速度推到极致,留下两道浓烟在白云上,久久不散,十分壮观。
  周志柔连忙向机头185度方位看去,这时候他才从望远镜里看见,有两个黑点,在离地3000米高度,快速向这边接近。
  果然是一只大鹰和一只鸽子,周至柔暗暗称赞周至寒的眼力非常人能及,没有望远镜就能看的这么远。
  这目力。
  太惊人!
  此时,前置机枪手也看到了飞鸟,他立刻兴奋起来,放下望远镜,打开机载机炮的保险,双手抱住。
  机炮柄上系着一根弹力绳,挂在舱顶,随着飞行带来的轻微颠簸,上下微微颤动。
  机枪手摘下护目镜,抱着机炮,先瞄准练习目标。
  这种机会太难得了。
  以前都是打体积大,速度慢,由教练机拖的红色带子,今天可以在空中打飞鸟,机会太难得,数年难遇一次。
  由于二战时候的飞机飞行缓慢,很少出现飞机和飞鸟相撞的事件,中国飞行员的飞行时间更少,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人驾驶飞机和飞鸟相撞过。
  此时的科学,还没有揭开,飞鸟是因为计算不出飞机的速度才会和飞机相撞。
  在飞行中,飞鸟知道该如何躲避飞机,但它们无法判断出飞机的速度,所以才会和飞机相撞。
  这就像人站在铁轨上,看着从远处直直开过来的列车,你根本判断不出列车的速度是多少,何时会撞上自己。
  当然,飞鸟的智商和人类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地面上的人们听高材生说空中出现飞鸟,也来不及想真巧,于是纷纷举着望远镜,从地面上朝飞机前方185度角方位看去。
  果然,几千米外,一只大鹰追赶鸽子越飞越近。
  大鹰速度明显快于鸽子,几次伸出利爪,都被鸽子利用突然头下尾上急坠,以牺牲高度换取速度的逃命方法躲避开。
  一个是空中捕手,一个是空中战略家,鸽子不断降低高度,赢取速度,让老鹰一时难以得逞。
  马丁139重轰从两只飞鸟的左侧一百米外的四千五百米上空弧线飞过,然后一个180度倒飞后迅速向右下方180度翻滚改出,出现在飞鸟身后右侧11点的位置。
  刚才,周至寒是在机场上空盘旋的,当见到飞鸟后,节流阀推到底,极速向西南方向俯冲过去,等重轰和两只飞鸟错开飞到飞鸟身后,他接连做了两个180度的回旋、改出机动,瞬间就占据了两只飞鸟的后置跟踪位置,跟着飞鸟,朝机场上空飞来。
  “乖乖!”
  毛邦初不由自主地喃喃说道,“这连续两个180度回旋、改出,我这辈子怕是都做不到。”
  高志航激动的差点跳了起来,双发单翼的重轰能飞出比战斗机还要轻盈的机动,估计整个中国也就只有这位高材生能够做到了。
  所有观摩者都是常年和飞机打交道,即便不会驾机飞行的几个人,也是飞机行家,一个个对高材生赞叹不已:
  “高材生就是高材生,怪不得人家能够提前毕业,怪不得能够成为伦道夫空军学校校长的得意门徒。比不上,比不了,真是没法比!”
  看着空中令人血脉高涨的重轰,张慕飞忽然心中一动,昨天他对战那架日本人的九五式水上侦察机时,速度缓慢而笨重的侦察机当时也一连做出了这两个180度回飞、改出的机动,一瞬间,就把p26战斗机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全部化解。
  昨天掩护09号机回到笕桥航空学校,张慕飞就把那架九五式水上侦察机做出的各种机动拿出来和所有教官讨论,当他说道这一连两个180度徊旋、改出机动时,所有的教官都沉默了,包括飞行总顾问克莱尔·李·谢诺尔特也没出声。
  当时在座的很多人可以做出180度回勾,但没有人可以在180度回勾后再度做出180度半翻滚改出。
  180度回勾+180度半翻滚改出?
  别逗了。
  当下世界顶级试飞员也做不出这种机动。
  “不可能,不可能!”
  张慕飞喃喃自语甩了甩头,那名日本飞行员驾驶的九五式水上侦察机,相比高材生驾驶的这架马丁重轰又轻盈了许多,马丁重轰机身庞大,又是单翼。
  张慕飞暗自比较了一下,那位日本飞行员,肯定比不上这位高材生。
  能拥有高材生,这真是中国空军的幸事。
  此时,两只飞鸟离众人所站立观摩的位置越来越近,而139重轰就跟在飞鸟身后几百米外,越追越近。
  这个后置跟踪的视角太舒服了。
  地面上的众人就是不用望远镜也能看见空中139重轰尾随追踪两只仍在追杀和逃命的飞禽。
  空中的重轰和两只飞鸟之间这反差也太大了,对比实在是强烈,让人不敢眨眼,生怕错过了精彩的瞬间。
  重轰的俯冲位置让前置机枪手太舒服了,视线好,角度佳。
  即将接近飞鸟时450米时,周至寒后拉节流阀,油门给到最小,防止重轰俯冲过头到了目标的前面去。
  400米!
  300米!
  200米!
  180米!
  “咻咻咻……”
  前置机炮开火。
  机身一阵颤抖。
  6×0。50英寸勃朗宁水冷式机炮开火,曳光弹拖着火红的尾巴朝两只飞鸟喷洒而去,在空中织出了一张火红色大网,非常壮观!
  “嘎!”
  “咕!”
  “忽!”
  “欻啦!”
  在弹光火影中,两只飞鸟被火红的曳光弹吓得各发出一声怪叫,一左一右,向南北飞去。
  “咻咻咻!”
  前置机枪手旋转机炮,火舌在空中飞舞,跟着体积较大的大鹰射去,
  但机枪手已失去最佳开火角度和最佳射击提前量。
  周至寒右压操纵杆,机头斜指东南160度方位,瞬间就完成射击提前量。
  周至寒随手压杆操作,看着非常简单随意,但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周志柔知道,所有的看似简单,其实都来自千锤百炼。
  “留你一命!”
  “咻咻咻!”
  周至寒说话间按下机枪按钮开火。
  “扑愣愣!”
  曳光弹划过,空中黑灰色羽毛乱飞,老鹰受到惊吓,急速下坠,俯冲,一个盘旋,从重轰机翼下方朝东南方向飞去。
  周至寒意念打开系统,点击瞬间动力提升20%,顿时感受到一股汹涌澎湃的动力注入了发动机里。
  节流阀回拉到底,把供油给到最小,左压杆,左舵,机头向左,机腹朝下,机尾下落,节流阀再瞬间猛推到底,机尾摇摆,如落叶般飘转了大半个圈,瞬间回杆中机头已改出,斜指鸽子飞逸的方向,加速,转瞬间就追到了开火距离。
  “咻咻咻!”
  曳光弹拖着火舌,搅起几十片灰白色的羽毛。
  鸽子吓得在空中几个翻滚,慌乱中,掉头朝老鹰逃走的方向追去。
  这速度,比被老鹰追时还快。
  所有人目瞪口呆。


第107章 无奈
  接下来的两天,周至寒每天指点飞行员们如何飞马丁重轰。
  总指挥周至柔将军说了,马丁重轰是国之重器,在由南京机场转场南昌时不能有一点闪失。
  周至寒很谦虚,开始时,称每一位飞行员为前辈。
  但高志航他们觉得叫前辈不爽,感觉一下子就拉远了彼此距离。
  前辈前辈的,
  很俗。
  叫名字。
  叫哥也行。
  就不能叫前辈。
  我们这技术,被你称作前辈,有些汗颜……
  行吧。
  周至寒无奈。
  就叫哥吧!
  这两天,飞行员们每天都在讨论高材生飞的机动动作。
  他们都是飞行老鸟,知道自己的能力大小。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达不到高材生那种技术要求,根本飞不了落叶飘机动,如果强行飞,结果就是机毁人亡。
  面对高志航,张慕飞等飞行员,周至寒除了尊敬还是尊敬,他们都是国之英雄,而且,周至寒目前还是上士军衔,在一群中校,少校,上尉等前辈飞行员面前,他资历太浅。
  但高志航等人可不这么想。
  高材生的飞行技术,让他们震撼,让他们见到了之前从未见过也想不到、不敢想的境界。
  中国的空军飞行员们虚心向周至寒学习,从他身上,可以学到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飞行知识。
  周至寒这几天和高志航他们几乎是吃睡在一起,对这些英雄又有了深刻的了解。
  但是这种了解是很痛苦的。
  周至寒改变不了中国目前抗战的被动现状,他也不能拯救高志航这些英雄们的生命。
  战机得升空,需要有人驾驶。
  战争。
  需要很多人付出生命。
  所以,周至寒对这些飞行员每多了解一分,他的内心痛苦就会增加十分。
  人生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不知道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人何时,何地,会以怎样的方式死去。
  但周至寒知道,像高志航这样的英雄人物会在何时何地,以怎样的悲壮方式离开。
  所以,周至寒必须对这些英雄们表示足够的尊敬。
  对于飞行方面的知识,只要他们问,周至寒就会很详细很耐心的讲解,有时候还会亲自驾机飞上天空做示范。
  经过这几天的接触,周至寒才真正的知道,当下中国空军飞行员的训练水平太低,太落后了。
  他们所学的那些飞行知识和技巧,还都停留在七八年前。
  由于国弱无外交,加上国内贫穷,落后,中国空军飞行员们很难走出去,和世界上的航空强国飞行员们交流,学习,探讨。
  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被动式的固步自封。
  不能和各个军事强国的飞行员交流探讨学习先进的飞行技术,直接导致中国飞行员缺少创新的源泉。
  再加上飞机的损耗巨大,新鲜血液飞行员的飞行时间严重不够,基本功都不够扎实,又哪来的创新。
  比如,目前中国飞行员对空中射击瞄准器的使用方法还停留在七八年前的水平上,早已被不断日新月异的欧美的开火技术甩开几条街。
  周至寒日以继夜的给飞行员们讲解射击提前量和航炮、机枪的使用技术:
  最早的空中射击瞄准器是固定式瞄准器。
  飞行员可以通过瞄准器的准星和圆环,沿着炮管轴线进行瞄准。
  比如,当飞行员发现敌机的翼展投影占到瞄准圆环的一半时,他就可以判断出,本机已进入最大有效射击距离内……
  圆环也是估计提前量的有用工具。
  在一定距离内,对匀速运动的飞行目标,射击所需的提前角度与目标的投影有关……
  当目标机机头交叉角或者机翼交叉角很大时,对目标进行射击,需要建立较大的提前角,称之为——大偏转角射击……
  对于周至寒带来的这些新知识,高志航他们听得很仔细,很多人拿出笔记,把这些当下最先进的技术理念,详细记录,带回去教别的飞行员,这些讲解太先进了,让他们提升很多。
  周至寒恨不得能把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但由于时间有限,他只能捡最重要的一些技巧,用最简单明了的办法讲解给飞行员们。
  为了防止被日本人发现这个秘密的中山陵机场,平时除了练习马丁重轰在机场上空飞行,还给大家演示最关键的一项技术,就是航炮的使用技巧:
  为了利用航炮击毁敌机,攻击机必须满足距离瞄准条件和射击的时机等要求。
  航炮最大有效射程取决于很多因素,主要包括弹道参数,瞄准精度,引信要求,射弹散布目标的坚固程度等。
  空中射击大致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跟踪射击,一个是快速射击。
  当光环中心停留在预计瞄准点时间长于稳定瞄准时间,就使用跟踪射击方式。
  快速射击,又称为拦射。
  拦射主要适用于环心仅仅能通过预计瞄准点,但不能长时间停留的情况下。
  跟踪射击时,对前置瞄准器来说,为了准确计算所需的提前角,稳定跟踪是必不可少的。
  稳定跟踪,可以大大提高命中概率……
  由于七七事变后不稳定因素太多,马丁重轰必须尽快离开。
  第三天,高志航等人驾驶马丁139WC重型轰炸机离开南京中山陵临时机场,前往周家口驻扎,那里远离日军飞机的攻击距离,飞行员们还需要好好磨练驾驶重轰的技巧。
  再好的重轰,也得有优秀的飞行员驾驶才能发挥出最强威力。
  看着高志航他们驾驶马丁139WC重轰消失在天边,周至寒内心一阵惆怅,他不知道这一别之后,他日是否还有再见之时。
  今天已经是1937年7月12号,距离惨烈到伟大,伟大到惨烈的淞沪会战还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一个月时间内,没有人能够改变中国的被动落后,也没有谁能够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周至寒本来也想跟着高志航他们一起飞往周家口。
  但周至柔私下说,过几天要带他去到庐山参加一次关乎到中国未来生死存亡的会议。
  所以周至柔让周至寒这几天在家里好好休息,刚长途跋涉从美国回到家里,还没呆上一天,就日以继夜的做教官,教那些飞行老鸟们驾驶马丁重轰,现在任务完成了,该回家陪陪家人了。
  最后,周至柔语重心长地说:“过不了多久,也许,我们都没有时间再陪家人们吃几顿安稳饭了。”
  换了别人可能不知道周至柔话里的意思,但周至寒知道,而且他知道的比所有人都多。
  周至寒觉得,现在是该为家人的安危多考虑了。
  等8月13号淞沪会战准时打响后,到11月底,12月初,震惊世界的nj保卫战又将开始。
  周至寒知道,此时无论自己如何劝nj城里的人们离开,也不会有几个人相信,虽然此时国内已是风雨飘摇,但没有人会相信,在四个月以后,日本人会在nj露出震惊世界的恶魔嘴脸。


第108章 宣言
  骑着单车在南京城里漫无目的地逛游大半天,看着城里的人们在大街小巷里安安稳稳过日子,周至寒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无力,这种无力让他有种倏然窒息的心痛感。
  经过一所小学,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嬉笑着,奔跑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周至寒只能闷头坐在地上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
  现在,他再也没有刚穿越过来时的意气风发,他感觉自己的这颗心垂垂老矣,老到无力改变什么。
  他无力改变这座城里人们的命运。
  他现在如果说出几个月后将要发生的事,估计会被当做疯子关押起来。
  妖言惑众。
  即使你是留学回来的高材生。
  和一座城的安稳平静相比,他这个高材生只是颗尘埃。
  吃好晚饭,周至寒专门和父母亲以及两个叔父一起聊了当前的局势。
  周至寒认为,以当前的局势,全家人留在南京并不安全,应该迁往别处。
  但周至寒的父亲和两个叔叔都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南京是首都,有重兵把守,相对来说最安全。
  而且周家这些年来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都在南京,虽然生意做的并不是很大,但搬到外地后一切都得重头再来。
  一年前,当周致寒成为伦道夫空军学院校长的得意门徒后,南京空军总部经常登门拜访,这让周家在当地名声大起,生意做的顺风顺水,只是短短一年的时间不到,就把为了让周至寒出国留学,几乎花光的那些家底全给赚了回来。
  特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