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空战之王 >

第252章

空战之王-第252章

小说: 空战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苏联前线机场的起降条件十分简陋,跑道坑洼不平,很难适应飓风和喷火的起降,所以喷火和飓风全部用来捍卫莫斯科。
  关键时候,懂得唇亡齿寒的英国,果断派出整编制的“飓风”和“喷火”战斗机作战单位,帮助苏联守卫莫斯科。
  苏军战斗机以及机场落后,他们的作战理念更落后,到目前还是执行老迈的三机作战编队和密集飞行阵型,所以每次都被德军的四指编队吊打。
  第六歼击机航空军的少将司令官格罗马金将军,带领各大队的大队长和中队长,亲自迎接周至寒的到来。
  这位中国王牌,是苏联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元帅朱可夫亲自请来的,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
  大(1)
  清洗。


第510章 前往基辅拦截德机
  9月26日天刚亮,第六歼击机航空军的第34团接到紧急起飞命令,前往基辅,阻击德军战机。
  几分钟之前,第六航空军总部接到地面瞭望哨和侦察机同时发回的报告,一个中队的梅塞施密特,掩护一个中队的死神斯图卡,前往基辅,执行战斗轰炸任务。
  第六歼击机航空军基地,修建在基辅北侧的一处森林边上,机场跑道非常隐蔽,可以同时供大机群起降。此时,四周的防空部队已随着最高层放弃基辅而撤走,随第六航空军总部一起前往莫斯科。
  这个基地之前负责保卫基辅的重任,战斗非常惨烈,第六航空军伤亡过半撤走,现在整个基地,只剩下经过补充后满员的第34航空团驻守,负责掩护从基辅撤出的部队。
  苏联地域辽阔,这里更是人烟稀少,敌特很难发现。
  首先起飞的是9架伊—153,5分钟后18架伊—16也完成起飞,这两款战斗机短距起降能力非常好,对于新手来说很好操控。
  此时苏联菜鸟飞行员很多,伊—153和伊—16相当适合。
  5分钟后又起飞了4架飓风战斗机和团部的3架伊—16,周至寒驾驶214号喷火最后起飞。
  周至寒在敦刻尔克和伦敦保卫战期间,驾驶214号喷火所向披靡,所以为了提高士气,格罗马金将军早早为他准备好了全新的214号喷火战斗机。
  此时,苏军大机群作战使用落后的密集飞行方阵,小分队作战,还是执行老迈的三机编队。
  对此,周至寒并没有提出异议,飞行员们习惯了三机编队,此时突然改变成四机编队,反而会降低战斗力。
  人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34航空团拥有三个战斗机中队,每个中队9架战斗机,加上团部直接管辖的3架战斗机,第34团一共30架战斗机,由团长皮桑科少校率领全部出动,再加上4架飓风和周至寒的一架喷火,应该可以应付12架梅塞施密特和12架死神斯图卡。
  实际上,无论是否可以应付德机,第34团都得全力出击,因为目前在基辅,只有他们这个战斗机部队。
  团长皮桑科少校知道,己方战机的性能,除了4架飓风和1架喷火外,都远逊梅塞施密特,所以他和周至寒商量后,决定使用的战术是,伊—153和部分伊—16对付斯图卡轰炸机,大部分伊—16协助飓风迎战12架梅塞施密特。
  为了尽快熟悉苏联的气候和苏军的战斗状况,刚抵达驻扎在莫斯科的第六航空军,周至寒就要求去最前线。
  格罗马金将军慎重考虑后,决定让他前往基辅,暂时协助第34团掩护部队撤退,并叮嘱第34团团长皮桑科少校,一定要确保周至寒的安全,凡事二人共同商量。
  1941年9月14日,古德里安带领的第2装甲集群和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群,在基辅以东240公里的洛赫维察成功会师,整个苏军的西南方面军,全部落入德军的巨型口袋。
  直到9月17日,苏联最高统帅部终于下达了向东撤退的命令,但悲剧已经无法避免,9月19日,乌克兰首都基辅沦陷。
  9月26日,困守在基辅包围圈里的苏军第五,第21,第26,第37集 团军的大部及第38,第40集团军的一部比被歼,德军俘获苏军66。5万人,缴获坦克800余辆,火炮3000多门。 
  苏军的最高指挥官波尔多诺斯和他的政委布尔米斯坚科,参谋长图皮科夫三位西南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均在突围中战死。
  由于方面军司令部各机关先从基辅撤出,向东、西方向分头突围,沿途又于波塔洛夫将军带领的第5集 团军残部汇合加在一起,只有5000人向外突围,剩下的几乎全军覆没。 
  目前,波塔洛夫将军率领的5000人,有部分是没有战斗力的文职人员,被德军的一个团暂时阻击在山洼里,德国空军派出战斗机和轰炸机,就是要用密集杀伤力,协助这个团拖住苏军5000人,等待大部队前来完成围歼。
  基辅的天空晴朗,天气转凉,云层较高,周至寒在飞行途中往下看,有绿绿的草地,褐色的乡间土路和农村建筑,这里是苏联的粮仓,九月底的丰收季节,到处都是黄澄澄的稻田。
  为了节省燃油,伊—16和伊—153低空飞行,而且此时乌克兰的天气转凉,飞行员坐在敞篷里,时间久了消耗巨大。
  看着前方苏联飞行员坐在拉风的敞篷车里,周至寒忽然觉得,自己驾驶最好的喷火有点奢侈。
  四架飓风战斗机,在伊式战机后方八公里,以7000米高度组成两个双机编队飞行。
  飓风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高空的敌机,和伊式战机组成高低搭配的战斗队形。
  由于大多数的伊式战机没有无线电,所以在出发前,皮桑科少校专门询问周至寒,使用哪种飞行阵型。
  按照苏联当下的机群作战模式,整个伊式机群应该保持在6000—7000米的高度,接敌时不至于在高度上吃大亏。
  德国入侵苏联,之所以能在第一天就击毁2000+架苏机,首先是因为突袭成功,还有一大原因是苏军的战术落后,导致在战争中,成功起飞的400多架战机也被击落。
  在战争的第二天,苏军全面进入战争状态,依然有700多架战机在空中被德机击落,机型老迈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军战术落后,伊式战机起飞后,就拼命爬升至高空和梅塞施密特战斗,不被击落才怪。
  但周至寒认为,伊式战机在这样的高度飞行是错误的,因为伊机的升限是8000米,在这个高度上伊机的动力明显下降,而这高度正是梅塞施密特最喜欢的,这就等于是以己之短迎敌之长了。
  空战中,没有任何一款战机的性能能100%压制住对手。
  就比如高能量战斗机的盘旋能力和转弯半径,大概率比不上低速、低翼载战斗机。
  伊式在3000米之下飞行,发现梅塞施密特就迅速降低高度,等于破了梅式的俯冲特长。
  皮桑科少校当机决定,执行周至寒给的战术。
  这也并不是皮桑科有多相信周至寒,而是因为,周至寒是格罗马金将军亲自请来的王牌飞行员。
  周至寒飞在队伍的最后面作为拖后后卫,他每隔几分钟就会做一个侧翻滚,把整个机群后方的安全覆盖。


第511章 老对手
  往远处看,基辅的上空还冒着滚滚浓烟,地面上依然有炮火不停闪烁,虽然基辅已经沦陷,但战斗还在继续,剩余的苏军已无退路,还在大街小巷里做殊死抵抗,为突围的部队争取时间。
  机群继续往前飞,前方二十公里处,就是波塔波夫将军带领的第五集 团军残部,他们被德军的一个加强团阻击住,正在全力突围,因为德军的大部队从基辅方向赶来,一旦被围,他们插翅难逃。 
  忽然。
  周至寒发现在30公里处,出现了几十个拳头大小的黑点。
  他现在的目力惊人。
  那是德国轰炸机。
  是12架死神斯图卡和12架He111轰炸机,飞行高度3000米,在它们身后5公里的上空5000米处,是12架Bf110战斗机。
  12架Df110战斗机的机身标识是一顶黑色的礼帽,礼帽上有三道竖着的白杠,这是敦刻尔克战役期间的老对手——J88“秃鹮”战斗机大队。
  毁灭者战斗机的指挥官也是周至寒和四名英国飞行员的老对手——维尔纳。帕尔姆上尉。
  12架死神斯图卡轰炸机属于JG27联队,机身上有绘有“来自地狱的恶犬”,恶犬的尾部有六条尾巴,看上去诡异而血腥,指挥官是瓦尔特。达尔上尉。
  12架He111轰炸机的机身上画握着手枪跳跃的米老鼠,这是JG54轰炸机大队第67中队的标志,它的指挥官是罗特上尉,曾经入在侵过英国伦敦时,轰炸机被地面炮火击中,罗特被迫跳伞被俘,后双方互相交换战俘,回到德国。
  以上这三支战斗轰炸机部队都来自于西线,飞行员个个经验老辣,很多都已经成为王牌,军衔比在敦刻尔克期间都有所提高。
  当下,由于德空军里王牌林立,很多拥有10架以内的王牌,还都在中队里打酱油,而在伦敦保卫战期间,拥有10架战绩的王牌,至少都是中队长的职务了。
  由此可见,指德军入侵苏联以来,苏联的战斗机部队,损失有多惨重。
  周至寒仔细观察右前方125度方位的天空,依然没有发现梅塞施密特。
  即便是苏联没有优秀的战斗机,德国人用Bf110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也不正常。
  这绝对不正常。
  伦敦空战后,Bf110和Bf109的短板全部显现,前者笨重,飞行速度慢,盘旋笨拙,狗斗能力差,不适合护航,而后者明显短腿,入侵苏联之前已添加副油箱改善航程。
  经过敦刻尔克和伦敦空战,周至寒知道,有斯图卡轰炸机的地方必有Bf109,这是德国空军的标配。
  周至寒立刻加速向前,用手势提醒驾驶伊—16的皮桑科少校:右前方125度方向,30公里处,发现敌轰炸机和Bf110战斗机,目前没有发现护航的梅塞施密特,但我相信,他们一定隐蔽在稍远处的高空。
  30公里就能发现敌机?皮桑科少校有点不相信,举目看向右前方125度方位,什么也没有发现。
  他连忙掏出望远镜,果然,思图卡轰炸机圆圆的脑袋顿时出现在镜头里。
  皮桑科少校暗自佩服的同立刻命令他的僚机普拉多夫上士,快速上前,通知没有无线电的601伊—153中队和602伊—16中队一起迎面拦截敌轰炸机,他亲自带领剩下的战机开始拉升,迎战护航的毁灭者Bf110。
  周至寒能在30公里外就提前发现德国机群,这说明他的空战能力绝对超群,所以皮桑科少校立刻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对方只有12架护航战斗机,己方有这位中国王牌和4架飓风助战,优势明显。
  按照之前的战术布置,伊—153主要对付德军的轰炸机,伊—16拦截护航战斗机。
  苏联空军高层给各战斗机部队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攻击德军的轰炸机。
  相对于Bf109战斗机,轰炸机会给密集作战的苏联军队,带来沉重打击。
  周至寒肯定,梅塞施密特就在高空里隐藏着,他拉操纵杆,推节流阀,214号喷火全速向上爬升,他命令飓风:“飓风战斗机拉升到云层里,从左侧,向110度方位迂回,没有我的命令,不要接敌。”
  驾驶4架飓风的英国飞行员立刻回答“明白”,他们在英国期间曾经和周至寒一起战斗过,知道这位中国空军王牌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
  214号喷火爬升到8000米的高度,果然发现在斯图卡身后6公里处,发现了16架梅塞施密特,它们那标志性的黄色机鼻,在湛蓝色的天空背景下十分显眼。
  德军战斗轰炸机编队,提前一步到达,波塔波夫将军带领的第五集 团军残部的上方,几乎在同一时间,也发现了苏军的歼击机编队,立刻,12架Bf110毁灭者朝苏军机群扑来。 
  死神斯图卡和He111轰炸机准备低空投弹。
  双方的距离被迅速拉近,由于他们是相向而行,对冲的速度极快,片刻后,双方都能清楚的看见对方越来越大的机头。
  由于周至寒率先发现敌情,所以在3000米高度以下飞行的伊—16,得以快速拉升至4000米高度,迎战毁灭者。
  601和602中队直扑德军轰炸机群。
  “哆哆哆……”
  在400米的距离,伊—16和Bf110几乎同时间开火,赤红色的曳光弹在湛蓝色的天空里密集飞舞,刹那间,双方进行了迎头交锋。
  从武器的配置来看,Df110明显占据上风,除了转弯半径和盘旋能力稍逊伊—16外,它的火力,速速度以及机身防护力,全部远胜对手。
  第一轮对射以后,一架伊—16机身起火,冒着滚滚浓烟退出战场,没飞多远,飞行员就被迫跳伞。
  另有一架伊—16的机翼上,被打出两个碗口大的洞,冒着烟,勉强还能战斗。
  一轮对射后,Bf110几乎毫发无损。
  伊—16太落后了,根本不是毁灭者的对手,一记迎头对射,立即落了下风。
  双方机**错而过,伊—16仗着机身轻盈,快速回转。
  皮桑科少校抬头寻找4架飓风和214号喷火,他刚才满心希望这五架性能优良的战斗机,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先干下几架。
  但在前方的空中,没有出现英国战斗机。
  驾驶飓风的英国佬跑哪去了?
  皮桑科少校没有找到飓风,心里一紧,紧接着发现214号喷火也失去了踪迹。
  “这些该死的飓风和喷火。”
  皮桑科少校终于暴跳如雷,“关键时刻,该死的英国佬居然溜了,那名号称世界顶级王牌中国人估计也跟着开溜了。
  果然外国人不靠谱,关键时刻,还得依靠勇敢的苏联红军。”
  “该死……大鼻子英国佬和胆小的中国人跑哪去了……”
  “见鬼……为什么飓风和喷火没影了……他们呢……”
  “什么情况,我们和德国鬼子交火,英国佬和中国人为什么没影了……”
  不单是皮桑科少校暴跳如雷,603中队的所有队员们也都破口大骂,他们满心以为飓风和喷火会打德国鬼子一个措手不及,谁知在己方一毁一伤后,却发现几名外国人开溜了。
  见5名外国人开溜,皮桑科少校知道己方今天要陷入苦战。
  虽然德军36架战机中有24架是轰炸机,但这些轰炸机皮糙肉厚,防御火力凶狠,并不是伊—16和伊—153能够轻易对付的,更何况对手还有12架双发战斗机,在刚才的第一轮对射中,己方就吃了毁灭者的大亏,损失一架伤一架。
  就在这时,601中队和602中队,也和德军的轰炸机**上火,斯图卡和He111凭借自身的防御火力,逼迫伊—16和伊—153不敢靠近的同时,投弹手开始打开投放装置,准备朝地面上的苏联部队投弹。
  突然,皮桑科少校耳边传来僚机普拉多夫略带惊慌的声音:“少校,在我们身后,出现大量梅塞施密特。”
  皮桑科少校闻言吃惊回头,果然在身后高空120度方位处,十几架梅塞斯密特那黄色的机头出现,机鼻下闪烁着冷冽森芒,朝他们杀气腾腾地扑来。


第512章 基辅首战
  旭日东升,霞光万丈,此时对于交战双方都很公平,秋天早晨的太阳并非十分耀眼,为整个大地铺上一层金黄色。
  包抄到梅塞施密特身后的左侧,周至寒看清这些梅式的机身标志,一只腋下夹着雨伞,手拎皮包的企鹅。
  周至寒认出来,这也是老对手了——来自维尔纳。莫德斯的JG51联队。
  此时,四架飓风战斗机,也包抄到了梅塞施密特的身后右侧上方。
  周至寒对四名英国飞行员说道:“现在敌强我弱,所有人跟我一起俯冲,争取在第一波进攻中,就干掉5架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