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空战之王 >

第248章

空战之王-第248章

小说: 空战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俯冲中开火,打出一记点射。
  “嘭!”
  一个气球爆裂,P40BC战斧再次从红色烟雾中穿过,在阳光下十分炫目。
  龚业悌瞬间完成压杆蹬舵,战机一个漂亮的侧翻滚,就到了500多米外另一个红色气球的上方。
  开火。
  “啪”地击中,气球爆开,红色烟雾爆出。
  龚业悌越打手越顺,他全力拉杆。
  机头抬起,向上猛蹿,就像一头红色雄鹰直追另一个冉冉上升的气球。
  龚业悌这一连串的俯冲进攻后的拉升,再俯冲,再拉升追击的凌厉攻势,博得地面上观众的掌声不断。
  龚业悌的俯冲打靶比加藤的平面打靶稍有难度,但打气球的方法相对简单,也更粗暴有效,这是周至寒根据P40的性能,量身定制的打法。
  加藤用的是平面盘旋战法,拦截上升的气球,优点是平面射击拦截面积大,但缺点是气球一但飞越战机所在的平面,由于战机能量受限很难再追上,刚才就有两个气球被加藤漏掉没打中,虽说这并不扣分,但观赏性打了折扣。
  龚业悌用的是俯冲增速迎击气球,击中后既可以随意左右翻滚改变航迹,击落两侧有可能出现的气球,又可以迅速倒飞拉升后再次迎头下击,毕竟战机的拉升速度远超气球,所以龚业悌连击八个气球,无一漏网。
  看着龚业悌一连击爆八个气球,中薗盛孝,加藤,西泽广义的脸色逐渐难看。
  龚业悌打风向标靶时,中薗盛孝和西泽广义一直拿着望远镜观看,虽然无法判断出准确度,但二人估计龚业悌的击中率应该和加藤在伯仲之间,他们都是王牌飞行员,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目前龚业悌轰出的弹雨里还没有出现紫色弹迹,这就说明他的弹量还很充足,再打下二三个气球没有问题,如此,加藤就输多胜少了。
  看着龚业悌扑向一个升起的气球,站在地面上手拿望远镜的张慕飞脸上写满笑意,只要击中这个气球,龚业悌几乎就可以立足于不败,因为到目前他的弹量还很充足,如能打爆两个气球,可以确保胜利。
  龚业悌开火。
  这次,两道弹雨的尾部带着紫色光芒,说明龚业悌的子弹还剩最多50发。
  这已足够了,40+发子弹完全可以打爆两个气球,射术好的飞行员可以打爆三个气球。
  地面上的各国飞行员和记者们知道战中国即将取得首胜,纷纷朝中国大使馆所在的观摩处伸大拇指。
  “嘭!”
  气球爆裂,红色烟雾飞舞。
  顿时中薗盛孝,西泽广义和加藤的心开始下坠,他们知道加藤已没有胜机了,如果龚业悌再打下一个气球,中国人就稳胜第一局。
  “慕飞!怎样?”
  宋子文难掩心中激动,看向张慕飞问道。
  张慕飞也非常开心:“第一战,我们目前可以确保不败了,业悌只要再击爆一个气球,我们就稳赢。”
  宋子文和所有大使馆人员闻言脸上露出喜色,首战至关重要,龚业悌胜,中国基本上锁定胜局,因为接下来张慕飞无论胜负,周至寒战胜西泽广义毫无悬念。
  此时,所有压力全被扔给日本人。
  知道到了关键时刻,龚业悌深吸一口气,稳住内心的欣喜,战机一个侧翻滚后改出,双目在N—3A反射式瞄准具和气球之间游离,计算好提前量,开火。
  周至寒,张慕飞,宋子文,以及前来助威的使馆工作人员,准备庆祝首战大捷。
  “哆哆哆……”
  弹迹擦着气球偏出。
  没有打中。
  这个气球在战机气流的冲击下,转瞬间就飞出了龚业悌的攻击范围。
  张慕飞等人暗说可惜,不过龚业悌这一击虽然偏出,但所剩的弹量击落一个气球没有问题,依然胜券在握。
  关键时刻,周至寒鼓励龚业悌:“业悌,稳住,我们有足够的子弹和时间赢得胜利。”
  一击不中,龚业悌在周至寒再鼓励一下做了几个深呼吸,然后立刻压杆蹬舵,战机侧翻滚,向左下方的另一个气球飞去,这一次他稳住心态,确保最后一击稳稳命中,所以把射击距离缩短至50米。
  龚业悌全无压力,稳稳打出最后关键一击。
  开火。
  “卡!”
  龚业悌耳边传来轻微弹槽的卡壳声,机身也没有出现因子弹喷涌而出现的轻微颤抖。
  “卡弹了!”
  龚业悌大叫一声,眼睁睁地看着势在必得的气球从机头前方升飘过,他懊恼地挥了一下拳头,关键时刻,居然出现了卡弹,不过他并不慌张,这种卡弹的机械故障他经历过多次。
  周至寒沉声说道:“想办法处理卡弹,我们还有机会。”说着他向下方看了一眼,还有两颗气球一前一后,冉冉上升。
  龚业悌向上拉升战机的同时,右手拨动操纵杆上的武器切换开关,齿轮轻响,首先排除弹壳出槽没有问题,然后再做一个武器切换,但机翼上的弹仓没有反应,说明有一颗子弹卡在了增压器进气口后面的弹药仓的槽口处,他又来回连续拨弄几次武器切换开关,还是没有把卡住的那颗子弹处理掉。
  龚业悌继续向上拉升战机,始终保持在先升起的那颗气球的上方,只要卡弹被排出,立刻就可以推杆将其打爆,赢得胜利。
  但是无论他如何拨动机载武器的转换开关处理卡弹,那个卡槽的子弹就是卡在原处不动,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第一个气球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越飞越快,然后从他面前快速飘上空中而无能为力。
  “不用急,”周至寒知道此时龚业悌非常着急,安慰道,“咱们目前的成绩稍占上风,即便就此作罢,也不会输。”
  地面上的人群,见一颗气球从龚业悌驾驶的P40前方不远处飘过,而战机没有开火,就知道战机的射击系统出现故障,根据经验判断有可能是卡弹了,因为战斗机的飞行轨迹并没有出现异常。
  终于,当第二个气球从龚业悌眼前飞过,向空中越飞越高后,他知道无法追赶,于是只能无奈推杆,战机稳稳降落。
  地面上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各国的记者涌过来采访龚业悌,所有人都想知道,如果不发生卡壳,结果会如何……
  记者们就是这样,都喜欢悬疑,实际上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卡壳结果定然不同,以龚业悌的能力,至少可以击爆一个气球,赢得首胜。
  这次战机装弹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各方严密监管下完成,卡弹的原因可以排除人为。
  当下空战中,战机卡弹的机械故障频发,任何国家都无法根除,因为目前的技术就摆在那。
  当下的所有战斗机,只要拉出1。5或2G以上的机动动作,就很有可能卡壳。
  机枪卡壳的原因,通常是子弹不能从输弹带中顺畅进入机枪而导致子弹卡塞。
  尽管各国对此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卡壳问题依然在所有战斗机中存在并且频发,这也是很多优秀飞行员在空战中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每个飞行员却不能因为害怕卡壳,而不做剧烈的机动动作。
  十几分钟后,双方的打靶数据统计完毕,根据机载武器的发射记录器显示,龚业悌用320发子弹打四个锥形方向标,打中181发,他也打爆9个气球,用弹140发,卡壳40发。
  最终评判团根据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判定双方第一局打平。
  因为加藤首先起飞打靶,被龚业悌占了先观察再打的优势,但龚业悌又因为战机被卡壳等于少用40发子弹而吃了亏……
  对于这个平局,中日双方只能接受,只因那个卡壳的40发子弹。
  如果龚业悌用40发击中一个气球,稳赢。如果40发全部打空,便以微弱劣势输掉。
  对于这个结果,中日双方都可以接受,因为双方都各自认为,在接下来的比试中己方至少不败。
  日方认为,接下来中薗盛孝战胜张慕飞问题不大,西泽广义几乎可以稳赢至今还没有飞过真正航母的周至寒。
  中方认为,周至寒可以完胜西泽广义,无论张慕飞胜负中方都可以确保不败,张慕飞胜或平,中方都会获得胜利。
  接下来,张慕飞驾驶野马战斗机首先起飞,准备攻击位于海面上的目标。
  蓝色的海水轻拍沙滩,十个黄色靶标被分隔在海面上,一个直径大约六七公里的圆形围栏里,随着波浪微微起伏。
  基地本来就高于海面很多,人们可以居高临下观看。


第504章 低空滚转进攻
  P51野马离地起飞,张慕飞拉杆推节流阀,以最大迎角向空中爬升,将野马的王者气质完全展示在观众面前。
  在张慕飞的掌控下,不管从任何角度看,无论在地面还是空中,这架P51野马都浑身散发着空气动力学的美感与杀戮机器的致命气息,红黄相间的机鼻下,两个炮口闪泛着紫色寒光,杀气凛冽。
  “哦……”
  地面上的美国飞行员立刻鼓掌赞美,中国飞行员的起飞技术扎实,让他们眼前一亮。
  经历战火考验的飞行员与和平环境中的飞行员的气质果然有天壤之别,张慕飞的驾驶技术没有丁点花哨,在简洁实用中展现出成熟气息,而处于和平环境里的美国飞行员更喜欢用花哨动作展现自己。
  这就是八角笼里的实战与套路比赛的区别之处。
  西泽广义死鱼般的眼神微缩,在日本三名飞行员中就他的实力最强,所以当张慕飞起飞后,他立刻知道其实力恐怖,不在号称驱逐机之王的中薗盛孝之下,但他并没有说破,以免打击中薗盛孝的信心。
  在地面上起飞时就展现出野马的离地角度较大,所以它被称为可以对敌实施“零高度攻击”的战斗机,它目前的性能以低空打击能力称著。
  相比P40战斧,这款野马战斗机更适合对敌军地面部队发起打,它的腹部配备有F—6A照相机,也可以作为战术侦察机使用。
  野马的座舱非常舒适,飞行员有半躺式座椅,这对于在做高过载机动条件下的飞行而言非常有利,它的飞行仪表的布置相当合理、新颖,更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是这个独具匠心的Kommandgerat(控制盒),这个部件堪称是野马的神经中枢,控制盒可以控制油气混合比,螺旋桨的桨距离,增压机的工作情况与发动机的运转速度,这一切都是自动控制的,能把飞行员从繁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飞行任务。
  战机爬升至1200米高度,张慕飞压杆蹬舵,野马飞出一个轻巧的侧翻滚后机头指向目标后进入小角度俯冲,他右手拨动操纵杆上的武器转换开关,只留下两挺0。5英寸口径的勃朗宁机枪。
  张慕飞左手拨动节流阀上的控制棘轮,把K—14型100毫米可修正反射瞄准具转换成自动估算目标的距离与偏角,以方便在低空、低速攻击时,取得绝佳的射击机会。
  野马战斗机使用K—14型100毫米可修正反射瞄准镜,取代了之前不适应于大偏角射击的70毫米光学反射瞄准器,这一改变,大幅降低了偏角射击和测距的难度,适用于低空狗斗和超低空打击。
  它安装在仪表上方正对飞行员视线的倾斜玻璃板上,当瞄准具工作的时候,黄色准心便会投射到析光镜的正中间,准星周围环绕着6至8个菱形光点,当飞行员拨动节流阀上的控制棘轮时,菱形光点围成的光圈便会随之自动放大或缩小,直到刚刚好罩住目标,一击必杀。
  这架野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在飞行时其舒适轻柔的副翼响应以及高空出色的滚转率,飞机从发动到加速至每小时460公里时,副翼的杆力都能保持的非常好。
  经过几天的飞行研究,周至寒和张慕飞发现野马在低速滚转时的杆力稍大,而且杆力会有略微向前的粘滞感,让滚转的距离增大,对攻击的准确度影响极大,所以美国野马飞行员基本上放弃了难度大的低速滚转射击。
  对于野马的这个缺陷,周至寒曾经请教过迪克。贝斯特,贝斯特给出的解释是摊开双手——这是连设计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周至寒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那就是当野马在滚转中杆力稍大,杆位出现略微向前的黏滞感时,轻微拉杆后瞬间回杆至原位就可以立刻解决,并且让副翼在低速状态下的滚转表现也非常安定且响应有效。
  当然,这个轻微拉杆后瞬间回杆说着容易做着难,其中的技巧需要反复练习、琢磨才能领悟,绝非一时一夕之功能懂。
  周至寒这一个微拉即回的神来之笔,直接将野马目前最大的技术难点迎刃而解。
  世上很多难题,往往与迎刃而解之间只隔着一层纸,破解者需要掌握的则是力度。
  打靶战机还是配备500发子弹,和刚才空中打靶不同,这次低空地面打靶既要展现出攻击精确度,也注重飞行技巧,增加观赏度,但它的危险性一点不比空中打靶低,想要打的准,用时短,战机必须超低空快速飞行,这就有栽入海里的危险。
  在海水里飘荡十个黄色标靶,每个标靶都是由多个空油桶做成,有的形状类似于坦克、装甲车,有的类似于战车、火炮、机枪阵地,桶内装有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少量汽油,被击中后会起火冒烟,增加观赏性,被击中的空桶上会留下弹孔,方便配合机载照相机验证靶数。
  收节流阀,张慕飞从空中小角度俯冲而下,首先对最边上的一个目标发起进攻,赤红色的曳光弹从机鼻下的枪口里闪烁喷涌,击中350米前下方由油桶做成的模型,火苗立刻窜出,在蓝色的海面上非常显眼。
  一击命中,张慕飞压杆,野马在低空做了一个平面360度翻滚,就到了几百米外另一个目标的上方,微压杆,开火击中后拉杆,节流阀前推,拉伸跳跃增高至600米高度,战机就像一只大鹰以翻滚代替转弯掠到另一个标靶的上方,推杆,小角度俯冲,开火击中后又是一个拉升跳跃后压杆蹬舵,滚转到另一个标靶的斜上方,再次微推杆,开火,射中,拉升跳跃,标靶里火焰升起……
  如此反复,张慕飞把有限的几个动作做到极致,观赏性极高,基地上掌声如潮。
  看着野马在低空做流畅的翻滚打靶,坐在观席台上几名美国海、陆航空的将军站了起来,脸上露出惊喜和难以置信的表情,即便是美国的最顶级试飞员,也很难做到在如此低空低速的机动中,做到连续使用析光镜做大偏角滚转射击并击中。
  站在高处观看,海面上超低空飞行的野马在张慕飞的驾驭下,在低空平面上做类似于“大圆圈慢滚转”防御机动,绕着标靶外圈翻滚,并在每一个滚转中寻找到机会射击。
  看着中国飞行员的技艺高超,各国飞行员由衷赞叹,张慕飞把“大圆圈慢翻滚”防御机动变成攻守兼备的超级机动,能在海面上达到他这种境界,必须得拥有超强的驾驭能力和胆识,否则适得其反,在这样的超低空一旦犯错,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弥补。
  坐在贵宾席上的美国飞机制造局的设计师们也越来越激动,野马战斗机在这名中国飞行员的驾驭下,就像一只在海面上自由洒脱的海燕,时而上升,时而俯冲,时而滚转,时而振翼跳跃,让人忘记了这是一架比野马还要桀骜不驯的战斗机。
  “他是如何做到破解杆位略微向前的粘滞问题的……”
  “只有上帝才知道……”
  “只是一个人才……”
  “应该把他留下来……”
  “这名中国飞行员的技艺超群,我敢保证,他肯定是一位超级王牌……”
  “……”
  野马的设计师们赞叹之余,开始讨论。
  自从野马首飞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名美国飞行员,能够做出这位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