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97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97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修哈哈一笑:“那个随缘啦,对了,你大哥大嫂一会也要过来了,你的侄子还没有去见过吧?
  好家伙,已经长得虎头虎脑了,可爱得很……嗯,不过没有你小时候可爱,你小时候啊,小大人似模样,总是惹得我发笑,眨眼间你就这么大了……”
  欧阳修有些唏嘘。
  欧阳辩笑着笑着,眼睛里有些湿润。
  父亲的确是老了啊,华发丛生,眼睛浑浊,脸上皱纹颇深,腰杆子也有些弯了,时不时就会回忆起年轻时候的事情。
  自从梅尧臣去世之后,欧阳辩的就常常在诗歌中露出看破人生的感慨,让欧阳辩有些担心。
  欧阳辩赶紧扯开话题:“对了爹,二哥的婚事定了吗?”
  二哥欧阳奕已经十九了,也该定下来了。
  欧阳修笑了起来:“定下了,吴学士家的三女,知书达理,性情贤淑,和你二哥很是相宜,你三哥的婚事也定下了,吕学士家的小女儿。”
  “吕学士?”
  欧阳修哦的一声解释道:“吕公绰,吕相长子,吕公著长兄。”
  看到欧阳辩诧异地眼神,欧阳修笑道:“吕相和文正公虽然有争斗,但争斗尚属明争,并无暗斗,所论也属国事而非私仇,也颇有君子之风,并非仇人。
  时过境迁了,都那么多年的事情,咱们活着的人不必过于在乎那些,要有容人之量嘛。”
  所谓吕相和文正公就是吕夷简与范仲淹。
  欧阳辩点点头,心想你们开心就好。
  父子俩在书房聊了一会,大哥欧阳发一家过来了,带着一看就是个愚蠢的人类幼崽,呀呀叫着要欧阳辩抱。
  欧阳辩嫌弃地抱了起来,随手从口袋中掏出从荆湖北路买来的特长蔗糖塞进侄子还没有长牙的口中,然后一会叔侄俩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愚蠢的小孩!你……是愚蠢的小孩!”欧阳辩晃悠着小侄子。
  小侄子也不堪示弱:“蠢幺叔,蠢幺叔!”
  一家人哄堂大笑。
  一会欧阳奕也回来了,还有欧阳棐,欧阳棐独自一人在欧阳辩送他的院子里苦读备考,听说欧阳辩回来了,就赶紧回家。
  这个时候母亲肯定要做好吃的,母亲薛氏做得饭好吃,但一般下厨也就两种情况,一种是除夕夜的那桌子饭菜,一种是幺儿欧阳辩想吃了。
  幺弟欧阳辩既然回来了,那么今晚的这桌子菜肯定很隆重。
  大嫂吴氏趁着欧阳辩和自己儿子玩耍,悄悄和欧阳辩说道:“幺叔,我有个事情想求你。”
  欧阳辩笑道:“大嫂请说。”
  吴氏是知制诰吴充的女儿。
  吴氏有些不好意思:“我大伯前两年去世了,长子次子都有父荫,但是幼子还没有……”
  欧阳辩哦的一声,吴充的大哥叫吴育。
  说起吴氏,也是个官宦世家,吴充吴育的父亲是之前礼部侍郎吴待问,吴育自己也做到了参知政事的职位。
  只是欧阳辩有些奇怪,吴育死了,但现在吴充也是知制诰了,也算是高级官员了,家族是宰执之家,荫官之事应该不难啊,大嫂这意思是?
  看到欧阳辩的神情,吴氏解释道:“我父亲帮堂弟要个荫官是没有问题,但合适的差遣就比较难找了。”
  欧阳辩点点头笑道:“那大嫂的意思是?”
  “能不能给他安排个央行的职位?”吴氏道。
  欧阳辩点点头:“大嫂叫他过来我看看吧,合适的话我就安排进去。”
  吴氏喜道:“那再好不过了,不过,幺叔,你能给他安排个什么职位呢?”
  欧阳辩笑道:“大嫂,这事是这样,央行里的事情我能不能做主,我实话告诉您,可以。
  但央行的职位是非常专业的,不是说我让他去做,他就一定能够坐得住。
  堂舅若是吃得了苦,人也够聪明,那么支行长甚至是分行长他也做的。
  若是吃不了苦,人不够聪明,那就给他安排个闲散职务,也算是个好差遣,大嫂您觉得可以吗?”
  吴氏喜道:“那就麻烦幺叔了,不过幺叔能不能不要把这事告诉你大哥,他要是知道了,又得骂我了。”
  欧阳辩笑着点头:“大哥这人就是太过方正,他开口,我这做兄弟哪里会拒绝,也不算是什么违反原则的问题。”
  吴氏千谢万谢抱着儿子到里面帮忙去了。
  不过一会大哥欧阳发就沉着个脸过来了。
  欧阳辩呦的一声:“大哥,这是谁惹了您呐,怎么这脸长得掉地上了?”
  欧阳发哼地一声:“刚刚你大嫂是不是找你了?”
  欧阳辩笑嘻嘻地点头。
  欧阳发哼地一声:“丢人,这种事情她也好意思说话。”
  欧阳辩笑了笑:“大哥,这也没有什么的,都是自家人,能帮得上自然是要帮的,而且也只是给个机会而已,他自己能不能干好,就看他能力如何吧。”
  欧阳发叹息道:“我知道这事对你来说不难,你随手就能够安排了,但我总觉得不好。”
  欧阳辩道:“哪里不好?”
  欧阳发看着弟弟道:“官家登基以来,大肆封荫官,高级官员子弟也就罢了,现在中级官员也能够封荫,如今冗官的局面,咱们这位官家难辞其咎!
  封了官就得给差遣吧,但差遣又不多,正经科举出身的人,有能力没背景的人补不了缺,而这些靠着家里的人却能上位,咱们大宋就是这么被拖垮的。”
  欧阳辩:“……”
  大哥您是不是忘记了,您也是父荫的官啊!
  你这既得利益者,是要背叛您的阶级了么?
  欧阳辩觉得有些好笑,欧阳发看到弟弟的笑容,不由得有些恼怒:“怎么你不以为然么?”
  欧阳辩赶紧正色道:“大哥说得对,以后我一定改。”
  欧阳发的缓和了下来,兄弟俩聊了几句,薛氏就开始叫吃饭了。
  欧阳辩对欧阳发很了解,这个大哥从小就相当的方正,性情正直,但也有些拐不过弯,做他的妻子……嗯,不那么轻松。
  到了饭桌上,一大家子言笑晏晏。
  以前的时候,欧阳修秉持着传统的治家方式,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
  不过后来欧阳辩大了就管不住了,欧阳辩总是在饭桌上聊欧阳修自己也感兴趣的话题,这就刹不住了,以至于后来变成了一大家子吃饭,基本就成了交流会了。
  这种氛围自然是欧阳辩苦心经营起来的。
  欧阳修问起了欧阳辩在荆湖北路的事情,欧阳辩挑了一些能说的说。
  欧阳修听得津津有味,欧阳发看着有些不悦,欧阳奕若有所思,欧阳棐则是对剿匪带兵的事情问得比较详细。
  欧阳辩对此自然是如掌上观纹。
  大哥欧阳发对自己的经营看不太上,认为商贾经营之事上不了台面,而且也会败坏民风之类的,所以虽然对自己爱护,但又有些敬而远之。
  二哥欧阳奕好像只对摩喝乐感兴趣,除了读书,其余的时间都放在了上面。
  三哥欧阳棐最近两年和狄青学兵,所以对欧阳辩的剿匪非常感兴趣,毕竟也算是带兵嘛。
  欧阳修倒是对欧阳辩的修路事业颇感兴趣。
  “你说的水泥真有那么神奇?”欧阳修道。
  欧阳辩笑道:“没错,研究了几个配方出来了,吃完饭我给父亲你一份,朝廷是要拿来做水泥发卖,还是给军内使用,或者是给民间,都可以。”
  欧阳修笑了笑:“你舍得?”
  欧阳辩大笑了起来:“有什么不舍得的,父亲还记得之前我说过的那句话吗?”
  欧阳修眯了眯眼睛:“哪一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欧阳辩笑着道。
  欧阳修笑了起来:“嗯,你还记得呢,这水泥的确是利国利民之事,我还以为以你的市侩……啊!”
  欧阳修感觉腰间剧痛,痛呼了出来,回头怒视,看到薛氏也在怒视他,顿时怒火如潮水般退去。
  “……以你的聪明才干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秘方你应该留下来自己制作发卖才是。”
  吴氏抿着嘴巴忍笑,大哥视若无睹,二哥面无表情,三哥面带笑容,欧阳辩乐得差点敲起了碗筷。


第224章 此子了不得啊!
  欧阳辩回京,自然要去找赵祯述职,毕竟央行对于大宋来说不是个可有可无的机构,央行如今已经成为大宋除三司外的聚宝盆。
  去年央行即便是大肆扩张的情况下,依然给朝廷缴纳了大约近八百万贯的盈利,这笔钱占了大宋去年大约十分之一的收入。
  欧阳辩见到赵祯的时候大吃一惊,因为赵祯变得让他有些认不出来了。
  年初的时候听说赵祯的身体不太好,只是这一次回来再次见到,发现赵祯已经全然不同了。
  赵祯口角歪斜,口齿不清,也不太容易理解欧阳辩的话了,有些简单的事情,欧阳辩得说个好几次,赵祯才能够了解。
  看着样子应该是中风了。
  欧阳辩叹息不已。
  接见很快就结束了。
  政事堂召见欧阳辩。
  今年政事堂人事变动很大,之前的首相文彦博被封为潞国公,改镇保平,判大名府,次相富弼成为首相,但没有多久,母亲突然去世而离职服丧。
  仁宗原本空着职位五次起用他,想让他继续担任首相,富弼其实有些犹豫。
  但已经被提拔为次相的韩琦却说孝道是根本,母亲去世却还要恋栈不去是人品有问题。
  富弼不得不说这是金革变礼,在太平之世不能施行,终于不听从任命。
  韩琦因此顺位上了首相之位。
  因此富弼给欧阳辩写信的时候说起这事,颇为恼怒。
  如今的政事堂韩琦为首相,曾公亮为次相。
  韩琦召见欧阳辩,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按部就班的让欧阳辩述职,而对一些问题更是事无巨细地盘问,好在央行的事情欧阳辩尽在把握,并没有露怯。
  述职完毕,韩琦冷冷道:“状元郎年少得志,可要守自己的本分,莫要做出过分之事。”
  在旁的曾公亮神情有些诧异。
  欧阳辩眉头一挑,扬声道:“相公此言何意?”
  韩琦有些诧异地看了看欧阳辩。
  他本意是打压欧阳辩没错,但没想到欧阳辩竟然敢当面质问。
  一般的官员在他的面前历来都是战战兢兢,被他打压从来都是唯唯诺诺。
  没想到欧阳辩竟然敢质问。
  韩琦脸色一阴,沉声道:“央行四处建造所谓服务区,圈占土地,以之盈利,此乃与民争利,我听闻荆湖北路民生凋敝,民间怨声载道,难道不是你的过错!”
  欧阳辩心中怒极。
  此人果真是心胸狭窄,不过就是当枢密使的时候,自己因为辰州惨案以及军中将领勾结央行之事质问枢密院而已。
  这种事本来就是公事而已,并非针对韩琦个人,没想到竟然怀恨至今。
  去年他筹办银监卫,也是韩琦在从中作梗,甚至让人弹劾他。
  现在更是直接当面诬陷,直接打压,这人是有毛病么?
  不过瞬息之间,欧阳辩冷静了下来。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韩琦年少成名,范仲淹时代就已经名扬天下,是老一辈的政治家,不可能这么肤浅……他的用意是什么?
  欧阳辩急急思索。
  目标是父亲吗?
  不对,父亲和韩琦没有过节。
  因为岳丈?
  也不对,岳丈要丁忧三年,目前对韩琦来说并没有威胁。
  不对,他是对着自己来的!
  央行,他的目的是央行!
  这就比较清晰了。
  央行虽然不涉及国家税收盐铁之类的经营,但央行作为国家结算机构以及现在开拓出来的服务区,虽然每年交给朝廷的盈余只有八百万贯,但实际资产却是以亿贯为单位。
  韩琦没有办法掌控三司,因为二府三司各管各是红线。
  政事堂想要伸手三司或者枢密院都是大忌。
  韩琦想要扩大他的权力,但不能超越红线。
  但央行不一样,央行是新生事物,政事堂有名义上监督央行的权力。
  韩琦,这是想要掌控央行了!
  韩琦想必是看中了央行海量的资金了。
  想一想也能理解,央行如此庞大的资金若是能够掌控在手里,以政事堂的权力,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而不必被三司所制衡。
  而且,央行明面上的银监卫也让人眼馋。
  韩琦是枢密院出来的,自然知道银监卫这两年的成绩的,银监卫明面上的兵员才五千,但这五千可都是骑兵,全副武装的骑兵!
  经过两年的征战,已经成为百战雄兵,有这五千精兵,政事堂能做的事情会更多。
  想到此处,欧阳辩心平气和道:“相公所说可有凭据,咱们大宋朝言官可以风闻奏事,可宰相可不能信口雌黄。”
  曾公亮眼睛一亮。
  这个回击漂亮啊。
  作为政事堂次相,曾公亮自然知道欧阳辩在荆湖北路做了什么事情。
  央行服务区的开设,整个荆湖北路好评如潮,尤其是商人更是如此,大宋朝的商人可不仅仅是商人,有不少商人的背后就是朝中官员。
  曾公亮身居高位,家里人自然也有人在帮着经营产业。
  荆湖北路那边曾家也有一些产业,他帮忙经营的堂弟去过荆湖北路,也曾入驻央行的服务区,回来之后夸赞不绝。
  所以曾公亮还特意去了解过,据他了解,虽然因为银监卫全国范围内的剿匪让全国的经济都因此爆发。
  但荆湖北路的爆发尤其猛烈,今年第一二季度,荆湖北路的税收已经快速攀升到全国十八路的前五了。
  在此之前,荆湖北路是处于后几位的。
  至于荆湖北路为什么表现这么好,那还用多说吗,肯定是因为央行服务区的功劳啊。
  韩琦所说的什么与民争利民怨沸腾这些,不过就是针对商业的一些车轱辘话,不过是随口打压,放在这里其实是经不起深究的。
  放在一般官员的身上,首相打压,不管有没有道理,光是意识到首相对自己不满这件事情,就足够让他们战战兢兢了。
  没想到欧阳辩竟然敢当面反抗,关键是,曾公亮发现,第一次回话的时候欧阳辩是带着怒气的,但第二次回答,却是已经云淡风轻,不像是个年轻人,倒像是个老政治家了。
  欧阳辩的这句话的逻辑是,你说我有罪,好嘛,证据呢?
  宋朝对言官非常宽容,只要听说过某个消息,就可以以此进行弹劾,朝廷不会要求言官进行证明,一般是被弹劾人自证,或者是朝廷进行调查,不会要求言官去求证,更不会要求言官透露消息来源。
  但宰相不是言官,宰相不能随口说别人如何,一旦说出,便要能够拿出证据,若不能拿出证据,那便是诬告了。
  当然啦,宰相斥责下官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指责之事过于明显的话,宰相的威严就会受损,这是肯定的。
  欧阳辩这句话结合曾公亮所了解到的事实,韩琦明摆着要被打脸了,这是直戳韩琦话里的漏洞啊。
  此子了不得啊,好像才十五岁?
  韩琦被欧阳辩这么一顶,顿时勃然大怒。
  “自古以来,国不与民争利,这是大原则,尔之央行,却到处圈地,营造酒楼饭店,又课以高费,民众不得不花高昂的价格吃住。
  我听闻,服务区内,物价高昂,简直是对百姓敲骨吸髓,简直和无耻奸商没有什么区别,这事你如何辩解!”
  韩琦愤怒斥责。
  欧阳辩笑了起来。


第225章 贬谪!
  面对韩琦的斥责,欧阳辩不惧反笑:“相公此言差矣。”
  韩琦怒视欧阳辩。
  “……荆湖北路官道上少有服务商人店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