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92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92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厢军,也能打败盗贼,关键就是盗贼来去如风,很难追击剿灭,如果有骑兵,剿灭盗贼就会变得很轻松。”
  欧阳辩抚掌笑道:“既然如此,那边打造全骑兵好了,也不差这点钱了。”
  种谊:“……这点钱?”
  欧阳辩点点头道:“种兄,我现在就有个任务要交给你。”
  种谊立即肃立:“末将听令!”
  欧阳辩笑道:“不用这么紧张。”
  种谊羞涩的笑容全然不见,剩下的全是严肃:“长官请下令!”
  欧阳辩笑着点头:“嗯,接下来你的任务便是招募兵士,要高标准招募,以骑兵的标准,要求高,薪俸自然也高,服装兵器这些央行自然会配备,士兵每年年薪八十贯,告诉他们,是全额发放的薪俸,不会七扣八扣甚至吃空饷。”
  种谊大吃一惊:“除去服装兵器等等之外的薪俸是八十贯?”
  欧阳辩点点头:“他们如果不乱花钱,每年甚至可以将八十贯如数寄送回家。”
  种谊瞠目结舌:“那还有战马?”
  欧阳辩笑道:“嗯,每骑每年预计按照两百五十贯来算。”
  种谊想了想道:“不对,就算是算上战马,也花不了两百五十贯吧?”
  欧阳辩微微一笑:“一人两马,人吃马嚼的,一年花个两百五十贯还算是保守了些的。”
  种谊:“……”
  说实话,他已经有些麻木了。
  今时今日,他才知道什么叫狗大户。
  区区五千人,也就一步的队伍,每年就要花掉一百二十五万贯在他们的身上,若是大宋朝的军队都这么花钱,将整个大宋都榨干也拿不出来这么多的军费。
  却听欧阳辩道:“种兄,钱我给够,但我要的是精兵,我要的是能够和西夏人正面交战的骑兵,你能做到么?”
  种谊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那就不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欧阳辩:“……”
  码的,原本想要说一句霸气话,没想到当场被打脸。
  “……西夏骑兵绝大部分装备不佳,在正面对抗中很容易陷入不利,因此注重机动性。
  他们擅长侦察与骑射,比起一般游牧骑兵更长于伏击,策马奔腾穿行山险如履平地,是经年累月练出来的精兵悍将。
  咱们的骑兵即便是有好兵员和好马,依然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够练出来。
  咱们大宋骑兵的优势在于“墙进而前”,如同一道道铁壁冲向敌人,对异族骑兵造成很大的压力。其实在骑兵会战中,辽和西夏很少对大宋宋获得胜利。”
  种谊认真分析道。
  欧阳辩听了半晌,才反应了过来:“咱们大宋骑兵在骑兵会战中,其实不吃亏?”
  种谊点点头:“是的,如果发生骑兵会战,那就是咱们的骑兵数量并不吃亏,吃亏的情况下,咱们都是以少量骑兵与大量步兵部队配合,也就不会出现骑兵会战的情况了。”
  欧阳辩感觉有点懵,说好的宋朝骑兵弱的呢?
  好吧,是他印象流了。
  欧阳辩想了想问道:“那咱们大宋的骑兵是怎么用的?”
  种谊道:“因为咱们数量不多,所以大部分是采用迂回包抄、正面进攻、步骑协同、快速追击、长途奔袭和偷袭等战术,效果其实还是不错的。”
  欧阳辩点点头,所以,其实就是马匹过少的原因,如果马匹足够,训练也足够,水平也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汉朝卫青、霍去病的远程突袭匈奴和唐朝对突厥的战争,就是中原王朝靠骑兵主动出击获胜的大规模战例,中原只要有足够的战马,也可以有强大的骑兵。
  “好,那就按照计划来,你招募兵员,我无论如何,都会给你搞来一万匹马!”
  欧阳辩立了个flag。
  种谊道:“……这个有点难。”
  不过这话他没有说出来,因为欧阳辩看起来挺有自信也挺兴奋的,他不忍心去打击欧阳辩。
  他说是就是吧。
  种谊这么想道,反正自己来这里就是碰碰机会,能够抓住机会就赚了,实在不行,就回西北,到时候央求家里给荫一个职位,总能够出仕就是。
  欧阳辩说出的话一般都不会吹牛,当晚他就去找王安石了。
  “……一万匹马?”
  王安石看傻子似的看着自己的弟子。
  欧阳辩道:“怎么,买不到吗?”
  王安石笑道:“你知道我当过群牧司判官,所以来找我,买马倒不是不可以,但数量太大,根本没有可能。”
  欧阳辩道:“没有一万匹,五千也行。
  王安石被气笑了:“你知道吗,至和二年,河南北十二监,岁出马才一千六百四十匹,而可以做战马的才二百六十四匹,其余只能够做邮递马,群牧司去哪里找来五千匹战马卖给你?”
  欧阳辩张大了嘴巴:“这么惨的吗?”
  王安石叹息道:“可不就是这么惨嘛,真宗时养马最盛,有二十多万匹。
  养马的费用,四千匹一年要吃掉自粟三百余万石,养一匹马一年约需要八百石当粟。
  当时天下应有马十五万三千六百三十四匹,不过自从那之后,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到得现在,马政已经败落得差不多了,如今军中战马,大多都是从辽夏买来的。”
  欧阳辩讶然:“能买到?”
  王安石笑道:“当然能买到,有钱哪能买不到东西?”
  “可这战马是战略资源,辽国和西夏能舍得卖?”
  欧阳辩不信。
  王安石笑道:“战马是消耗品,真正能够服役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年,宋辽之间有多少年没有打过仗了。
  每次我们和西夏打仗,辽国就会大量出卖给我们战马,一场大仗下来,战马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他们挣了钱,还不怕大宋拿着他们的战马去打他们,多好的生意?
  即便是西夏,我们也能够买得到战马,即便在打仗的时候也是如此。
  西夏那边能够挣钱的只有盐,打仗的时候我们会封锁他们的出口,所以他们也会在私下里偷偷的卖战马挣些钱,只是数量不多而已。”
  欧阳辩暗暗咋舌,这些人的生意经可还真是精的很啊!
  不过这对欧阳辩来说倒是一件大好事,至少他能够买得到马了。


第216章 王韶来投!
  对于欧阳辩来说,只要能够买到马就行了。
  至于从哪里买,怎么买,其实是无所谓的。
  只是宋朝的这个马政如此衰落,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王安石给欧阳辩介绍了一个群牧司的采买负责人。
  欧阳辩事不宜迟,直接买了点礼物就登门了。
  采买负责人姓王,叫王启同,这个名字一听就是到和王启年那一族的人脱不了干系,一问果然还真的就是。
  王启同作为王氏胥吏一族的人,对于欧阳辩当然是不陌生的,所以很热情。
  只是听到欧阳辩的要求,还是有些麻爪了:“欧阳大人,您要采买一万匹战马?”
  欧阳辩点点头:“有没有问题?”
  王启同有些愁眉苦脸的:“量太大了。”
  欧阳辩笑道:“但有办法的对吧?”
  王启同哭丧着脸:“大人,您知道咱大宋每年买多少匹马吗?”
  欧阳辩倒是有些好奇:“多少?”
  王启同道:“六七……”
  “万?”欧阳辩插嘴道。
  “千,千!我的小爷,您这口气比咱们官家还大啊!”
  王启同叫嚷道。
  欧阳辩哈哈一笑:“最多的时候买过多少?”
  王启同回忆了一下道:“天圣中的时候,有一年咱们大宋买了三万五千匹马,之后有几年都是接近三万匹,一般来说都是万匹左右。”
  欧阳辩道:“那是因为人家不肯卖,还是咱们不想买?”
  王启同笑道:“人家肯定想买,咱们买不起了啊!
  战马大部分都是来自辽国,澶渊之盟后,咱们和辽国又不打仗,辽国自然不怕卖马给我们。
  至于辽国为什么不怕卖马给我们,原因很简单,因为作为一匹战马,正常的巅峰状态时期不会超过两到三年。
  这三年是保证它能冲锋陷阵的时间,巅峰期过了之后,退居二线的服役年限也至多不能超过三到五年。
  也就是说,一匹战马正常最多也就能服役八年,其中只能参战三年。
  所以啊,辽国上下自然希望卖马给咱们,而且是越多越好。
  当然,马那么贵,咱们若是没有战事,一般也不买,买来了还得话很多钱去养马,太亏!”
  欧阳辩点点头,这个道理他懂。
  这些马就是消耗品,而且买来了还得天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战马可不能吃差的,就光是吃的,就足够人大伤脑筋了。
  “那这意思是,我想买的马是没问题了吧?”
  欧阳辩道。
  王启同又愁眉苦脸起来:“量还是大了,一次性购买的话,会引起辽国朝廷的注意,他们会怀疑是我们大宋想要发起战争的。”
  欧阳辩点头道:“那就分批买吧,反正陆陆续续的到位就成。”
  王启同神色变得轻松起来:“那便没有问题了,只是……”
  欧阳辩闻弦知雅意:“放心,央行会有人过来和你对接签契约,你的人送多少马,就去央行结多少款。
  当然,一定得通过检验的马才行哦,你这一点得好好地和你的客户沟通清楚,若是劣马老马,届时若是被拒收,你也不用来找我。”
  王启同笑道:“那不敢,一匹马好几十贯钱呢,不敢乱坑,而且,您欧阳大人也没有人敢坑啊。”
  欧阳辩斜睨了他一眼道:“没事,随便坑,反正你王家的人也跑不了,若是你敢坑我,我就顺着一条线,将开封府下所有姓王的胥吏都开了就可以了嘛。”
  王启同顿时愁眉苦脸起来:“哎呦,我的欧阳公子欸,您放心,坑谁都不敢坑您!”
  欧阳辩敢说这话是有依仗的,谁让他爸是欧阳修呢。
  欧阳修还坐在开封府的位置上呢,若是得罪了欧阳辩,欧阳修还真的有可能将所有姓王的胥吏给撸掉,到时候王姓家族就要元气大伤了。
  好吧,即便欧阳修没有这么大的能耐,但就算是只清理开封府内的家族成员,都得让他们痛死。
  到时候家族一查起来原因,呦呵,原来是王启同得罪了欧阳公子啊,来来,装起来,沉塘!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而且还都得欧阳辩出马。
  要组建队伍,后勤就得跟上,以后可以安排人负责,但现在开拓门路的时候得由他自己出马,不然人招募齐全,装备都未必能够要全。
  和央行的筹办一样,赵祯这一次还是只给了一个编制,什么军费啊、装备啊都得欧阳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不过有了编制,还是方便了很多,至少他可以正大光明的和兵器监定制了,当然啦,是要钱的。
  兵器监要生产兵器,一般都是三司的各案司拨款下单,然后兵器监才按照需求生产。
  欧阳辩这边要兵器,有朝廷的编制自然没问题,但三司是不给钱的,所以这钱得由央行自己来拨付才行。
  不过好处是,兵器品种质量可以把控。
  央行的东西,自己花的钱自然要的是最好的,兵器监这边也心里明白,而且也不敢忽悠。
  这可不是那帮武夫,而是开封知府欧阳修的儿子,新科状元欧阳辩,赵祯的面前的红人,大宋的财神爷!
  开封知府、御史中丞、三司使、以及翰林学士,这是所谓的‘四人头’,所谓四人头便是宰相出处。
  大部分的宰相都必须经历过这四个职位的磨炼之后才会被提拔上去,若是没有经历过,便会被人诟病。
  后来的王安石当宰相被诟病,就是因为他的只当了半年的翰林学士,就被匆忙提拔为副宰相,自然会被人诟病。
  欧阳修做了开封知府,下一步可能直接就是什么参知政事之类的职位了。
  他的儿子自然不能惹啊。
  好吧,就算只看这家伙的岳父,也不能惹。
  富弼可是现在的政事堂的二把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上去当一把手了。
  这么一个通天的红人,兵器监这样的部门自然不敢得罪,所以欧阳辩拿着一大册的兵器挑挑拣拣,还提出诸多高品质要求,兵器监负责人也只能苦着脸唯唯诺诺的答应。
  当然啦,关键还是钱。
  欧阳辩算是在溢价采购,他要求好品质,他也不怕花钱,多出来的钱算是给兵器监的工匠福利,要求就是质量要好。
  这样一来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了。
  欧阳辩一口气下了万套装备。
  所谓一套,指的就是春秋服、训练服、整套弓箭、马枪马刀、户外装备等等为一套,反正是涵盖了一个骑兵的所有必备装备,而且都是挑好的选。
  款式是改不了的,但是颜色上却是可以定制,银行护卫队毕竟不是正规军队,也没有一定要按照军队的那一套来,所以倒是可以自己做主,也方便区分。
  宋朝军队大多以红为主,欧阳辩则是挑选了暗黑色,黑甲黑衣,一套下来都是以黑为主,不无仿照后世保卫人员以黑为主的装饰的意思。
  对外的渠道欧阳辩先联系好,然后银行内部也组织起一个安保部门,这个部门就是用来专门管理银行护卫队的。
  说是安保部门,其实就是一个小型军队配置,里面有参谋部、作战部、后勤部、信息部等等部门配置。
  因为不必依照宋朝军队的架构,所以欧阳辩干脆按照后世的中国军队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指挥系统。
  当然,是指指挥系统,而不是通讯手段。
  这是一个以参谋部为大脑的军队,而不是某个人的军队。
  五千人的队伍不小了,工作量非常大,好在欧阳辩是个敢于让手下做事的人,他从央行内部提拔已经练出来的人接手安保部门。
  他这是另起炉灶,所以对于宋朝军队的那一套就不怎么遵循了。
  从组织架构上,是以更加适应高强度战争后世军队来架构的,他虽然不是专业的人员,但是眼光却是超出这个时代的。
  狄青看准了欧阳辩这个新大腿,将手下的精兵悍将都给派了过来,反正跟着他也只能是荒废时日。
  狄青派过来的是他的家将,虽然宋朝对于家将是比较抵制的,但大多数的将军都会养自己的亲信,自己养出来的家将,到了战场上才更如臂指使。
  狄青知道自己是没有机会上战场了,这些家将跟着他根本没有未来,干脆都赶出来,送给了欧阳辩。
  至于他的儿子们,他最看好的狄咏被他送了过来,不过不是随军,而是跟着欧阳修学习,打算在科举上有所成就。
  他当初被韩琦的那句‘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给刺激到了,希望儿子中能出一个读书人。
  狄青送过来的家将自然都是军中宿将,对于宋朝的军队极其了解,欧阳辩也不会让他们没有发挥的平台,但是不会完全按照宋朝的军制来,而是结合后世的模式进行改造。
  狄青的家将门虽然对欧阳辩的指手画脚颇为反感,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得在欧阳辩的指点下进行调整。
  毕竟临行前,狄青吩咐过他们,既然来了欧阳辩的手下,就得完全听从欧阳辩的指挥,别再把自己当成是狄青的手下了。
  所以欧阳辩还是能够指挥得动他们,当然,以欧阳辩的脾性,若是指挥不动,他当场就能够将他们送回去。
  架构搭了起来,人员也渐渐到位。
  后勤部的是央行内部的人提拔出来的,参谋部则是通过狄青和种谊那边去请了一些年轻的将门子弟过来担任。
  比如折家、种家等将门都有年轻子弟过来,欧阳辩还意外的发现王韶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