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48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48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属下不是很明白,这和咱们西湖城提前开业有什么关系,西湖城面对的可是富人们,对于贫民们又有什么帮助呢?”
  欧阳辩笑了起来:“这就不懂了吧?”
  姜汝成虚心请教:“属下的确不是很明白,还请董事长指点一下。”


第117章 备战!
  四进的院子,隔绝了外面的人声,但下雨的声音却是无法隔绝的,淅淅沥沥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歇。
  欧阳辩的声音在宽敞的的大厅里面混杂着雨声,清晰地传到姜汝成的耳中。
  “利用大水宣传西湖城,是第一层的想法,毕竟天时地利人和,不利用起来的确是浪费。
  但身为大宋子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我们还是要尽一尽自己的力量的。
  ……西湖城接纳商铺入驻,接纳城内富人暂居,这可以保证汴京城内的商铺在大水弥漫的期间可以继续营业,商铺可以营业,那么这一部分的人生活就有保障。
  其次,商铺要营业,就要采购货物,货物关系到上游的各个产业链的百姓的生活,他们只有卖出货物,生活才有保障。
  就这些,西湖城的开业就可以惠及几十万产业链上下游的百姓的生活,让他们在灾年里面依然还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
  姜汝成听得很认真,一边用自己的经验分析,一边用富国论里面的知识进行验证。
  “……这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西湖城的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不小,花了大约七八十万贯的钱,几乎是岁币的两倍了,也算是不小的工程了,也算是拉动了几十万百姓的生活品质了,但要应对灾年还是力度小了点。
  我看准的是二期工程,汝成,你觉得西湖城最艰难的也是最花钱的部分是哪里?”
  姜汝成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抬高西湖城的奠基,这花了大部分的钱,几乎将附近的一座小山都采了一般的泥土石块,才将整体地基抬高起来。”
  欧阳辩笑了起来:“没错,就是这个,这块沼泽地,咱们只填了五分之一,二期工程咱们要将剩下的整体填起来,这里面所需的人力是海量的。
  到时候大量的灾民涌入,我们就可以提供工作的机会给他们了,他们有工作了,一家人就有饭吃了,还能挣一些钱。
  而且二期工程能够容纳大量的工人,这让他们在这个灾年里面能够生存下去!”
  姜汝成恍然大悟:“董事长加急开业,一是对一期工程进行收尾,提前开业获得好成绩,振奋股东的信心,抬高西湖城的估价。
  二期工程就能够吸纳大量的资金,而这笔资金就可以投入到建设里面,只要我们开始建设,就可以容纳大量的人口,这一部分被容纳下来的人口,他们就不是灾民了!”
  欧阳辩点点头,不过有些忧色:“问题是现在还不知道到时候受灾的范围有多大,如果太大了,咱们能够帮的忙还是不够的啊。”
  姜汝成安慰道:“咱们二期工程若是能够开展起来,到时候至少能够容纳几万人同时工作,几万人有工作,加上他们的家人,惠及的灾民就有十来万人了,以往灾年的话,灾民也不会这么多的。”
  欧阳辩轻轻摇头,你是不知道今年的水灾有多严重啊。
  不过人力终有穷,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终究还是单薄了些,能够做多少是多少吧。
  姜汝成对此表态道:“董事长,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会用二十天的时间,将剩下的工程都给收尾,您就放心吧。”
  欧阳辩点点头:“店铺的招商问题大不大?”
  姜汝成笑道:“就咱们西湖城内部的股东,就已经消化来说三分之一的店铺了,汴京城里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是嗅觉灵敏的,早就找到了我,咱们的店铺根本不用招租,早就有人请托上来了,这一阵子我是受了不少贿呢。”
  欧阳辩笑着点点头,姜汝成在他面前明言受贿,那就是受贿不多,而且店铺是以正常价格出租的,这也是向他表忠心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投名状。
  “那就好,你让开青楼酒店住宿的这些店铺尽快入驻,最好是五月初能够正常营业,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店,也要尽快开业,那片住宿楼,暂时就先别住人了,但得打扫干净了。”
  欧阳辩吩咐道。
  姜汝成点点头:“好的。”
  姜汝成兴匆匆而去。
  欧阳辩想了一会喊道:“碧珠姐,碧珠姐!”
  “来了来了!”
  扎着丫鬟头饰的碧珠跑了出来,挽着袖子,双手满是面粉,连脸上都有不少面粉,看起来颇为可爱。
  欧阳辩不由得有些好笑:“碧珠姐,厨房的事情你老插手干嘛啊,上次厨娘都和我抱怨你抢了她的工作了。”
  碧珠撅起了小嘴巴:“又不耽误她拿月例,我只是想多学学嘛,艺多不压身。”
  欧阳辩吭哧笑了起来,碧珠被笑得小脸有点红,毕竟碧珠学厨艺,就是想以后嫁个好人家,多一门手艺,就多一项资本嘛。
  见碧珠脸红,欧阳辩也不逗她了:“碧珠姐,麻烦你帮我叫一下于先生和采薇姐。”
  碧珠诶的一声,迈起小短腿跑前面。
  于谋和陆采薇在前面办公,没一会就到了。
  于谋在欧阳辩这里得到重用,每日好吃好喝,瘦削的身体变得健壮起来,也不再是郁郁寡欢的穷酸样了,见到欧阳辩笑吟吟地道:“东家好。”
  陆采薇则是干脆利落道:“四郎。”
  欧阳辩笑着点点头,管的事情越来越多,陆采薇越来越有后世职场女性的气质了,越来越是干练起来。
  欧阳辩并不废话,直接吩咐道:“叫你们过来,是有事情需要你们去做,你们这般这般……”
  欧阳辩的吩咐很繁杂,陆采薇和于谋听了一会,赶紧记起笔记来,他们随身带着本子,因为欧阳辩的话历来不太容易理解,他们已经先记下来慢慢琢磨,再理解不了的就提问确认,保证能够万无一失。
  他们也已经习惯了欧阳辩的风格,听完之后琢磨了一会提问,欧阳辩耐心地回答,等到完全没有疑问之后两人才散去。
  欧阳辩伸了一下懒腰,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到了差不多到了午饭时间了,干脆叫人提前做饭,叫上曾家兄弟一起吃饭,吃完饭还有事情呢。


第118章 西湖城
  政事堂。
  外面大雨入注,高大的树木已经萌发绿意,一派生机勃勃。
  然而政事堂里的相公却相对而坐,一脸的愁容。
  文彦博与富弼处理完一天的政事之后,浑身带着疲倦,看着外面永不停歇的大雨,一身的倦意怎么也掩饰不了了。
  “彦国兄,今日又有不少折子吧?”文彦博道。
  富弼叹了一口气:“何止是不少,搬运折子的属吏都在抱怨了。”
  文彦博苦笑一声:“咱们这才刚刚入主政事堂,这事怎么就这么多呢,尤其是现在这大雨,上下游都在叫苦不迭了,淹没的农田不计其数,大川小水皆出为灾,远方近畿无不被害,再这么下去,就要出大事了。”
  富弼点点头:“已经出事了,今日上朝,汴京城里一片汪洋,洪水淹没社稷神坛。
  希仁昨日与我说道,汴河上游已经决堤,冲毁官衙民房数万间,人畜死者不计其数,人们流离失所。
  所以宽夫兄,咱们去见官家吧,准备赈灾吧。”
  文彦博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拿了几本奏折,叹了口气:“走吧走吧,一起去。”
  ——
  欧阳修从史馆忙完,站在屋檐下,看着倾盆而下的大雨,忍不住摇了摇头,提起袍袖涉水,冰凉而肮脏的水让他一阵哆嗦,跋涉到了门外,家里的车夫看到,赶紧从马车上跳下过来扶他。
  欧阳修问道:“这几日家里怎么样了?看这样子,应该都被淹了吧,唉,我的那些书籍应该收拾起来了吧?”
  车夫小心翼翼地将欧阳修扶上马车,赶紧拿出干燥的毛巾帮欧阳修擦了擦身上水迹,一边说道:“老爷请放心,家里怕水浸的东西都搬去了西湖城了,夫人公子们也都一起去了,四郎叫我来史馆接老爷,就是怕老爷还跑家里去。”
  欧阳修有些奇怪:“去西湖城?那地方不是还在施工么?”
  车夫笑道:“已经修好了,前日搬了过去,那地方可真是个好地方,道路很宽敞,房屋又好看又宽大,路旁边的树不知道从哪里挖来的,就像是长了几十上百年一般,还有更稀奇的,路边竟然种了许多草,哈哈,我老汉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呢。”
  欧阳修点点头,这几日汴河决堤,他这边又走不开,不过倒是没有什么担心的,汴京里出不了太大的问题,无非就是水淹。
  当然他是相信自家的幺儿会安排好的,以幺儿的能力,应对这些可能比他要娴熟得多。
  这一点他倒是有自知之明。
  历史上,欧阳修面对水灾时候的束手无措、
  当时汴京城里一片汪洋,洪水淹没社稷神坛,冲毁官衙民房数万间,人畜死者不计其数,人们流离失所。
  欧阳修一家仓皇之中搬到唐书局,住下没两天,负责治安的皇城司官员就来稽查驱赶。
  他与朋友写信的时候说道,“一家惶惶,不知所之”,只得回到旧居,但是积水未退,白天在屋子里勉强度日,晚上就在筏子上露宿。
  马车从御街一路向外行驶,只是有些令欧阳修诧异地是,御街上有不少的马车往外走。
  欧阳修问道:“他们这是要干什么,汴京城里淹水,但外面也淹水啊,他们这是要去哪里?”
  车夫道:“都是要去西湖城的呢。”
  欧阳修哦了一声。
  经过太学的时候,欧阳修从车帘往外看,太学也被水淹了。
  “大郎也去西湖城了吗?”欧阳修关切问道。
  车夫的声音从雨中传来:“老爷请放心,四郎在前天就将大郎给接上了,现在就在西湖城呢,老爷请放心。”
  欧阳修脸上露出笑容。
  马车从陈州门出,西湖城已经举目可见,陈州门外已经是一片汪洋,但却有一条大道浮出水面,欧阳修有些诧异:“这里的路怎么没有被淹?”
  车夫笑道:“四郎说这条路是专门连接西湖城的,特意抬高了路基,说就是为了怕被水淹。”
  欧阳修愕然点头。
  马车沿着路一路前进,路途自然是不远的,没一会就到了。
  果如车夫所说,西湖城路宽屋大,绿树成行,根本不像是刚刚修建成的,反而有一种百年宅邸的感觉,路面铺了坚实的青砖,车轮子在上面行走,竟然没有多少颠簸感。
  一路前进,欧阳修越是惊讶,道路两侧的店铺已经全都开店营业,里面的人也都不少,街面上熙熙攘攘的,宽大的街道竟然有些拥挤的感觉。
  这是非常难得的。
  欧阳修听欧阳辩说过,西湖城的本身功能就是为了容纳大量消费者的商业综合体,所以建筑道路都是以这种需求而设计的,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拥堵的状况的。
  欧阳修惊道:“人怎么这么多?”
  车夫笑道:“汴京城里有点钱的人都来了,都是拖家带口的,还有附近县乡的,近几日也听说了西湖城,也有不少人跑了过来。
  也以前是没有办法,水淹的时候只能在城里面苦苦熬着,但现在有了西湖城这块宝地,谁还愿意在那污水横流的地方苦熬啊。”
  欧阳修看着马车道与人行道分离的路面上,有络绎不绝的马车涌进西湖城,便也明白了。
  汴京城里有钱人多,但附近县乡的就少了么,毕竟都是京畿之民,有钱人也是不少的,听说了西湖城这个世外桃源,自然不愿意在泥水中苦苦度日了,不就是花点钱么,从院子里挖出来就好了啊。
  只是,这里有那么多房子可以住么?
  欧阳修问了。
  车夫笑道:“当然没有啊,酒楼、青楼、专门的住宿这些能有多少,哪里能够容纳这么多人。
  不过后面有专门的住宅区,四郎说之前是建起来当员工宿舍的,还有一些原本是作为对内销售的别墅区,不过这些也都住不了许多人,主要容纳人的是那边的棚户区。
  棚户区用木板简单搭建,虽然简单,但绝不简陋,里面虽然不算很宽敞,但干燥卫生,不知道比泡在水里好多少倍呢。”
  车夫一边赶车一边介绍。


第119章 欧阳修的担忧
  欧阳修的车马一路前行,来到一处清幽的所在,树木成荫,竹林在雨水之下发出沙沙地声音,颇为迷人。
  欧阳修啧啧称赞。
  从竹林入内,一座白墙黑瓦的小院出现在眼前,门子见到欧阳修的马车来到,赶紧放脚凳,将欧阳修扶下马车。
  门子带着欧阳修一路入内,小院看着小,但里面却也有几进,里面甚至还有流水小桥。
  欧阳修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四处观望。
  欧阳修先是见到了薛夫人,薛夫人看到欧阳修脸色有些不好。
  “还知道回来了,大灾之年,家里都不要了啊!”
  欧阳修有些尴尬。
  薛夫人生气无可厚非,家里都被水淹了,自己作为当家人,却还在忙其他的事情,的确是有些过分了。
  欧阳修赶紧软言相劝,不过薛夫人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知道男人作为官员,大部分时候是身不由己的,欧阳修劝了几句就转嗔为喜了。
  欧阳修问起了儿子们。
  薛夫人道:“太学那边放了假,幺儿派人将发儿接回来了,奕儿和棐儿也从薛氏族学接了回来了,这两天好不容易有点空闲的时间,估计都在外面玩呢。”
  欧阳修点点头:“小和尚呢?”
  薛夫人往一侧指了指道:“在隔壁院子和于先生他们几个在一起呢。”
  欧阳修诧异道:“隔壁也是咱家的?”
  薛夫人点点头:“是啊,小和尚说他有许多的事情要安排,而且曾家兄弟也要住,和咱们住一起不太方便。”
  欧阳修点点头:“那成,我过去看看他。”
  薛夫人点点头:“哦,对了,你那些宝贝玩意已经都给你腾到这里来了,不用担心。”
  欧阳修嘻嘻一笑:“我才不会,有你这么一个贤内助,我怎么会担心。”
  薛夫人俏脸一红:“老不修!”
  欧阳修嘿嘿笑了一下,脚步轻快从侧门进入欧阳辩的小院。
  小院很是清幽,院墙里栽种竹子,有怪石堆砌成的假山,地上用石板堆成小径,用白色鹅卵石填塞其中,看起来的确是雅致而自然。
  一处凉亭下,坐着几个人,最小的那个用木簪挽着长发,身着燕服的那个自然就是幺儿了。
  那个穿着黑色儒衫的中年男子自然就是于谋了,而旁边的美丽女子当然是陆采薇,还有一个看起来颇为陌生的中年男子,欧阳修就不知道是谁了。
  那中年男子的声音穿过雨帘:“……第一批灾民已经快要进入京畿了,董事长您吩咐的在卧牛山搭建的简易棚户已经搭建完成,至少是可以容纳一万多人。”
  欧阳修心下有些纳闷,幺儿这是要干什么,赈济灾民的事情是朝廷的事情啊。
  却听到欧阳辩说道:“容纳一万多人应该是不够的,我估计这是几十万级别的灾民,你让他们不要停,继续建。
  嗯,先来的灾民将他们的家属安顿好,注意做好管理,不要让他们闹事,青壮年让他们去干活,挖土、运土、砍树、搭建棚户等等,都让他们干,我们的人做好管理。
  其他的妇女最好也让她们忙起来,将棚户区的卫生搞好,对了,石灰这些都采购了吧,石灰是防疫用的,还有青草药,灾民一来就要洗澡、换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