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辨点点头道:“嗯,交趾算是告一段落了,让南洋集团好好经营便是了,接下来项目先暂缓,先以宋朝之事务为重。
近段时间让南北洋集团以救援江南商人为要,别让赵顼当真把这些人给祸害完了,以后我还要让这批人去开疆拓土的呢。”
“开疆拓土?”苏辙有些蒙,“他们可是商人啊。”
欧阳辩笑了笑道:“就是商业上的事情,不过这个不重要,咱们先安排对宋朝的事情吧,开始准备吧,启动一级战备吧。”
苏辙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闻言神色还是有些变化。
怪不得他有所变化,一级战备毕竟是不同寻常的。
战备等级是部队战备程度的区分,而大夏的全军战备等级分为:四级战备、三级战备、二级战备、一级战备。
一级战备是最高级别。
一级战备之前,是二级战备,这一部分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
在大夏发行战争债券的时候,已经深入进行战备动员了。
战备值班人员严守岗位,疏导保证指挥通信顺畅;
渗透在大宋后方的秘密战线的战事已经严密掌握敌人动向,将消息传送了回来;
大夏已经全线收拢部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
准备好的战备物资,后勤、装备等各种保障已经通过早就修好的专用道路输送到蔡州这些前线城池去;
在打完夏辽战争之后,大夏军队再次完成扩编的各项准备,然后在秋天开始的时候进行最后一次训练。
而与辽国、吐蕃诸部等重要方向的边防部队,按战时编制齐装满员,并且抢修工事、设置障碍;
参谋部已经调整修订出几十版本的作战方案,以求万无一失。
而一级战备则是在这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就是随时准备战斗!
……
西夏这边的动作,自然是瞒不了宋朝的。
如同潮水一般的物资往宋夏边境,也就是淮河一线聚集,一起抵达的还有西夏的军队。
在淮水一侧守备的军队不断地将军情以及求援的函件发送回临安,临安也在此吵成了一团。
吵闹的重心是战还是降……哦,不对,应该叫和。
是战还是和,其实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求战的未必真想战,求和的未必真想和,各自的目的不同而已。
但令人惊愕的是,求和的竟然是蔡京,而求战的反而是曾布。
蔡京与曾布的恩怨,是从蔡京背叛曾布开始的,在之前宋夏战争的时候,蔡京是坚决的求战派,而曾布则是求和派。
而现在却反了过来,蔡京希望求和,而吕布希望求战。
“……也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求和的多事掌控朝政者,蔡京已经全面掌控朝政,他不需要利用战争,反而战争可能会损害他的利益;
而曾布被排挤了多时,他想要重新拿回权力,就得利用一场战争去夺取权力,诉求不同罢了,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苏轼与朋友说道。
这几年苏轼被朝廷顾忌,赵顼顾忌他是苏辙的兄长,又是欧阳辩的好朋友,怕苏轼做出对宋朝不利的事情,但又心存忌惮,生怕对苏轼不利,引起西夏的攻伐。
所以苏轼还真的是在这临安过了几年的好日子,虽然说政事是接触不了的,但好吃好喝的,吟吟诗作作对,日子倒也潇洒。
不过苏轼心中还是有些苦闷,毕竟心怀家国,对于宋夏之间,他并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一边是君臣,另一边是兄弟朋友,无论背叛谁都让苏轼不安。
所以,宋朝冷落他,但他也没有听从苏辙的劝道去西夏,就在西湖畔居住了下来,日子是悠闲地,但他对朝政大事并没有放下,尤其是宋夏战争这等大事。
“子由兄认为此次欧阳辩是铁了心要灭宋,还是说只是吓唬一下大宋?”
友人问道。
苏轼看了一眼友人,笑了笑道:“这是你想问的,还是陛下想问的?”
吕公著捋了捋胡须不为所动:“吕某想问。”
苏轼哈哈一笑:“某又不是季默腹中之蛔虫,怎么会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若是陛下想问呢。”
吕公著盯着苏轼。
苏轼笑容顿时消失,叹了口气道:“兴兵动众、倾国之力,就为了吓唬人?”
吕公著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子由认为,此劫该如何渡过?”
苏轼摇头不语。
吕公著叹息了一声:“也是,好了,子由,我走了。”
还有什么好说的。
吕公著心里也非常清楚,宋朝能不能抵挡住西夏,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清楚地,他又不是普通民众,他是宋朝最顶尖的官员之一,对于宋朝的军队、经济、士气等等都非常了解,自然知道宋朝与西夏的差距。
其实哪里有什么可比性。
自从欧阳辩接手西夏,西夏就不是原来的西夏了。
以前的西夏能打仗,但不过是个穷逼,就算是打仗,也不过是三板斧的事情,真要打起来,西夏撑不了一年半载,因为穷啊!
欧阳辩接手之后,吞下了陕西六路、又将宋朝的精华地带京畿路给全数吞下,还将燕云十六州给抢了回来,这些地方可都是膏腴之地,现在的西夏,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又是武装到了牙齿的,这一次两国缔结盟约不过一年时间,欧阳辩就再次动武,恐怕不是随便打打而已了
欧阳辩是冲着灭宋而来了。
宋朝能不能抵挡住?
呵。
若是在朝堂之上,吕公著会说可以,但在他的心中,却是觉得该选边站了。
吕家与欧阳辩可是世交呢,虽然以前有点龃龉,但世交终究是世交,怎么会记恨一辈子呢?
是这个道理不?
第700章 别人能降你不能!
回到寝宫,赵顼感觉整个脑袋都是麻的,那帮大臣吵得天翻地覆的,若不是自己镇着,估计都能够变成全武行。
赵顼当然可以做决定,但他也是犹豫不决,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一些鸵鸟的心态了,希望主和派以及主战派能够分出胜负来,这样就不需要自己去做决定了。
问题是,现在以蔡京为首的主和派虽然实力强,但以曾布为首的主战派实力竟然也不弱。
曾布在于蔡京的较量之中,因为自己的偏袒,其实已经落了下风,但这次曾布竖起了主战的大旗之后,却是吸引了诸多的主战派大臣,比如说曹家这样的将门。
将门当然不全部想要打仗,毕竟别的人可能是口嗨就可以了,他们可是要上战场打仗的。
但曹家不同,曹家与欧阳辩恩怨颇深,所以曹家坚定站在主战派这一边。
至于韩家,哦,就是韩琦的韩家,韩琦已经去世了,但他的儿子们都颇出息,尤其是长子韩忠彦,韩忠彦接过韩琦的大旗,现在已经是天章阁待制、知瀛州。拜礼部尚书,以枢密直学士知定州。
韩忠彦之所以坚定站主战派,也是因为韩家与欧阳辩的恩怨。
在韩忠彦的眼中看来,父亲与欧阳辩的恩怨颇深,欧阳辩对韩家肯定是记恨颇深,所以这仗必须得打。
曹家与韩家站在曾布的身后,主战派实力大增,足以与主和派抗衡了。
正是因为如此,赵顼才这般的苦恼。
“陛下,曾相求见。”
赵顼眉头一皱,但还是说道:“请他等候一下。”
赵顼用热毛巾敷了一下脸,精神振作起来之后才踱步出去。
“爱卿,今日的商讨是一时半会是出不了结果的,如果有事情,可以明天继续商讨,不需要着急的。”
赵顼说道。
曾布摇摇头道:“陛下,西夏的兵马已经在扣关了,咱们没有时间了。”
赵顼脸色一暗:“子宣……”
曾布冷冷道:“陛下,不是我曾布好战,而是我们必须要战!”
赵顼豁然抬头:“难道如同澶渊之盟一般不可以么?”
曾布呵呵一笑:“咱们和西夏难道没有盟约么,这不是说撕毁就撕毁了么,陛下您要知道,咱们的对手是欧阳辩,不是李元昊也不是耶律隆绪,欧阳辩其人,其智如海,区区一份盟约,怎么可能约束得了他,若他是这等人,他怎么会背宋而去!”
赵顼争辩道:“季默虽然背宋而去,但未必就恨大宋,如果我们好好与他谈,或许可以止戈呢。”
曾布哈哈一笑,但声音里面没有半点的笑意,他阴恻恻道:“陛下,欧阳辩为什么离开大宋,难道您心里没有点数么,那是被您给逼走的啊!”
曾布看着脸色铁青的赵顼,他又像是扔出一把刀子一般说道:“陛下,谁都可以投降,但您不可以的。”
赵顼就像是被迎面打了一拳一般退后了两步,再次说话,嗓音竟然如同砂砾一般粗糙:“那些……那些不过是帝王术而已,平衡嘛……季默,应该能够理解的吧?”
曾布阴恻恻笑道:“欧阳辩如今也是帝王,那么他使点帝王术您也能够立即的吧,到时候别的人依然高官得做,而陛下您……嘿嘿。”
赵顼脸色苍白,心中的怒火蓬勃而出:“可你不也是一样,你可是背叛了欧阳辩,他恨你可能比恨我还要多得多!我要是没有好下场,你一样也没有好下场!”
曾布笑道:“所以啊,我是一定不能落他手上的啊,所以啊,我要与他拼死一搏啊陛下,我若是败了,便自戕好了,想必他也不会对我们曾家干什么,毕竟我哥我弟他们还是欧阳辩的朋友呢。
但皇室就不同了,皇室只要还在,就会威胁到他,所以啊,陛下。”
赵顼的脸色如同金纸一般,呆愣了许久,才嘶哑着嗓子道:“打得过吗?”
曾布慷慨激昂道:“打不过也要打!臣是不会束手就擒的,他欧阳辩即便是要杀我,我也要让他磕掉几颗牙齿!”
赵顼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就打吧。”
曾布露出喜色:“陛下,臣以为,如今咱们大宋处于弱势,但一味地防御也终究不好……”
赵顼抬起头看了一下曾布道:“主动进攻的蠢话就别说了,这些朕自有安排,子宣,今晚就先这样吧。”
曾布微微一笑,拱手告辞而去。
出了大殿门口,曾布抬头看天空,秋天的夜晚已经是颇为寂寥,但他忍不住低声笑了笑。
“季默啊季默,你是比我聪明,但你能够有今天,何尝不是因为你父亲欧阳修的原因,若我曾布也有这样的父亲,我未必不能做到你今天这一步。
你身世比我好,处处逢源,加上运气也比我好,才能够如此,换了给我这些机遇,我曾布一样可以。
哈哈,但是啊,你想要完成你的大业,还得问过我呢,你想要灭宋,我就偏偏不让你灭,届时天下民不聊生,这笔账还是要记在你的身上!”
曾布的声音低沉,但脸色却是如同恶鬼一般狰狞。
寝宫内。
灯火通明,远处的柱子下面已经用上好的竹炭烧了炉子,既可以驱寒也可以祛湿。
赵顼光着脚,呆坐在椅子上,呆呆的看着烛火。
殿内已经是暖融融,但赵顼只感觉到浑身发冷,赶紧将身体缩进被窝之中,近些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在被子中,他的身体渐渐地温暖起来,但脑海中却是纷杂不堪。
……
“你便是欧阳辩?”
第一次见面的赵仲针看起来并不太友善,在几个人的簇拥下对着欧阳辩喊道。
赵仲针的眼神带着审视,带着些许的桀骜不驯。
赵仲针在审视欧阳辩。
……
“欧阳辩,你有字吗?……哦,对哦,你还没有加冠,应该是没有字的哦,有小名吗……和尚啊,哈哈,有趣,那我以后就叫你和尚吧,你也别叫我什么公子了,就叫我仲针吧。”
“欸,和尚,当时你写水调歌头的时候真的只有八岁吗?”
“欸,和尚,那首青玉案里说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是谁啊,陆采薇吗?”
“欸,和尚,陆采薇是不是被你拿下了……什么叫拿下,我也不太懂,我那些堂兄们经常说拿下某某青楼的谁谁谁什么的……”
“欸和尚……”
……
那时候的自己,就是一个话痨啊。
赵顼默默想道。
但欧阳辩好像从来都不会不耐烦,他和自己一起听课,一起课后聊聊天,当然,大部分时候的欧阳辩就是听自己叽叽喳喳地提问题,然后他能答的就答,不能答的就含糊而过。
“唉……那时候的时光,真的很快乐啊!”
赵顼进入梦乡的时候发出一声叹息。
第701章 大战将起!
因为欧阳辩不喜欢早朝,所以西夏没有了早朝。
但在大宋朝,赵顼却是对早朝乐此不疲,即便是被赶到了杭州,这早朝依然是每天必开。
立秋的第二天的朝会,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被确立了下来,这件事情就是关于战和的选择。
赵顼坚定站在了主战派这一边,让主和派灰头土脸,甚至有些恼羞成怒的感觉。
这个过程没有那么简单,即便是赵顼,也不能强硬的压下所有的讨论,但赵顼说了一句话,让争论变得不再激烈。
赵顼说道:“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每一次重大国策的变更,都意味着权力的交替。
这一次也是一样。
既然国策已经从主和到主战的转移,那权力也必然要有转移。
在这之前,曾布这一派实际上已经是被边缘化了的,但曾布抓住了这个机会,说服了赵顼,推动这一次国策的转变,一跃成为主持这次战争的主事人。
曾布的主战派开始筹划着备战,将后勤、官员的调整、以及战争的宣传的权力都给拿了过去。
实际上来说,蔡京这一派已经步了曾布之前的后尘。
因为从这一刻开始,大宋朝的体制就要产生改变了,面对西夏这个强大无比的敌人,大宋朝就要完全改变体制,从一个正常的国家变成一个举国战争体制,而这军国权力就掌握在曾布这主战派的手里了。
宋朝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完完整整的出现在欧阳辩的桌案上。
欧阳辩仔细地看了一遍之后,倒是点头认可:“还算是明白人,若是还来求和,那就只能说烂泥扶不上墙了。”
曾布主张主战的事情欧阳辩也是非常清楚地,但他对此不予置评,只是对赵顼的选择便是认可。
赵顼如果还派人来求和,那就说明赵顼的确是看不清楚形势,或者是怀有侥幸的心态,如果是这样的话,欧阳辩对赵顼又要轻视上几分了。
其实对于欧阳辩来说,宋朝无论是求战还是求和,对他根本没有影响,这一战是不可能避免的,除非赵顼将江山拱手让出,否则这一战就必不可少。
但赵顼会主动将江山让出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一战是一定会发生的。
所以宋朝无论是选择战还是和,最后都是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战!
不过倒不是说这个消息不重要,因为里面还提出了宋朝的对策。
大宋朝廷上下对自己还算是认识比较清晰地,大多数人都认为,淮河肯定是守不住的,所以他们将希望都放在长江这道天堑上。
至于淮河要不要守,没有人敢主动说放弃,所以可能象征性的防守还是有的,但防守的意志肯定是不坚定的。
这倒是给欧阳辩提供了一些思路。
欧阳辩让人去召唤王韶以及种谔过来,这两人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兵部侍郎。
“子厚,海军那边的事情如何了?”
欧阳辩问道。
王韶道:“差不多了,打完交趾之后,海军就将阵地移交给后面过去的陆军,然后正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