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第一要事其实是建设港口啊。
不过好就好在建设港口这个事情是可以外包的。
西夏那边的有许多工程公司,尤其是原来西工建转型的大夏建设。
陆廷光通过周允让的关系搭上了大夏建设的关系,然后直接将港口建设承包出去,而大夏建设会在预定的工期之内完工。
至于建设港口的钱从哪里来,陆廷光自然有他的办法。
陆廷光将手上梧栖工业园的股份抵押给大夏农行,贷出一笔两千万贯的巨款,用来支持港口的建设。
说来农行的于谋也是目光独到,一个还停留在纸上的梧栖工业园,他就敢下重注贷款出去。
当然啦,这个事情是经过欧阳辩的。
陆廷光通过周允让搭上了农行的线,递上申请,于谋不敢擅专,毕竟两千万贯不是什么小数目,于是于谋将这个事情递了上去,最后来到了欧阳辩的手上。
欧阳辩一看就拍了板:“给!但是要注意方式,这个款要作为港口专用款,到时候按照工程进度款打给大夏建设那边,这样到时候他即便是换不起钱,港口的资产依然还在,这一波咱们亏不了。”
欧阳辩自然有自己的考虑。
大夏的东南亚策略,交趾是第一步,大理国是第二步,而琉球就是支撑他的东南亚策略最为坚实的一步。
琉球建设好了,辐射整个东南亚,对于控制交趾,甚至控制整个东南亚都将成为可能。
江南地少人多,中原其实也是如此,大宋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其实也到了巅峰的时候了,人口众多,地是越来越不够了。
大夏到时候灭了大宋,就得承接大宋的因果,人口这么多的情况下,放任他们在国内搞内卷可不成。
欧阳辩将目光看向东南亚,东南亚气候湿润,物产丰富,是极其优质的养人地。
东南亚战略落实好了,大夏在未来百年都不必考虑人口增长过多的问题。
而琉球就是欧阳辩拿来试探的一步。
琉球开发好了,大夏也就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届时,大夏雄视整个东南亚将成为可能。
第689章 我们想买你们的富良江!
在陆廷光为了自己家族而奋斗的时候,周允让也在为了大夏而奋斗。
陆廷光招募合作伙伴,也是在帮周允让招募合作伙伴,这一点是一致的。
虽然陆廷光说投资梧栖工业园也能获得出海的资格,但谁都知道,这个资格握在周允让的手上。
周允让的项目才是这次的主要项目,其他都是衍生出来的项目,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即便大夏用南洋集团来遮人耳目,但谁还不知道这是欧阳辩的意愿呢。
所以,该投的钱还是得投,这一点他们拎的很清楚。
如此一来,周允让融资的任务基本是完成了。
钱有了,那么该执行的也该执行起来了,欧阳辩给他的时间并不是很宽裕。
狄骧的海军已经完成了改编,当然,所谓改编,不过是脱下军装,然后改编成为适合陆上作战的军制,别说什么海上作战什么的,现在世界上,除了大宋,就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海上力量,归根结底还是陆上作战为主。
当然,为了适应这个时代,大夏的海军也不是正儿八经的海军,他们是银监卫改编而来,实际上他们是更加精锐的陆军。
周允让筹款,狄骧改变海军,两人相互配合,在秋天的时候完成了准备。
周允让便在狄骧的护佑下登上了交趾的土地。
其实叫交趾为交趾是不合适的,因为交趾是旧称,如果叫安南也是不对,正确的叫法应该叫大越。
大越是前黎朝的大臣李公蕴篡位建立的国家,官至左亲卫殿前指挥使,赐姓黎。1009年,前黎朝发生内乱,李公蕴趁机夺取帝位,是以大越也被称为越李朝。
越李朝称自己是为大越,但在周允让眼中看来,不过是蕞尔小国罢了。
周允让是在富良江(红河)入海口踏上越李朝的土地的,看到富良江的时候,周允让颇为感慨。
“熙宁九年,宋越发生战争,堂堂大宋,被这小小的交趾打得灰头土脸,虽然后来在这富良江算是挽回了一些颜面,但谁胜谁负还真的是难以言说啊。”
周允让站在海船上,眺望着入海的滔滔江水,回头与狄骧感慨道。
狄骧是个军人,自然对于战争更加感兴趣,闻言道:“熙宁九年二月,赵顼派郭逵为安南行营马步军都总管,率领八万大军、三十万军夫征讨交趾。
宋方面则称此战“贼大败,蹙入江者不可胜数,江水为之三日不流,斩首数千级”,还杀死交趾的李朝太子李洪真。
而这交趾方面却称“宋兵死者千余,郭逵退”,呵呵,其实还真的是这样,双方都隐瞒了一些事情,并没有撒谎。
不过堂堂大宋,连一个小小的交趾都无可奈何,也怪不得只能龟缩在江南了。”
周允让笑了笑道:“不是宋朝太弱,是这交趾水土与中原不同罢了,这宋越熙宁战争之中,宋官兵八万,冒暑涉瘴地,死者过半,兵夫三十万,冒暑涉瘴地,死者过半。
其实最大的敌人不是交趾,而是这暑气烟瘴对于中原人来说的确是不太友好罢了。”
狄骧点点头:“打仗不研究水土也是要吃亏的,咱们海军就没有这个问题,咱们在这东南亚做生意,对这边的气候早就习惯了,而且为了适应这边的情况,我们还在气候类似的琉球里面做了一段时间的特训,这方面没有什么问题。”
周允让满意地点点头,指着富良江道:“狄兄,你知道那交趾的李柱国李常杰在宋越战争中做了什么,又说了什么吗?”
听到周允让的问话,狄骧的眼神之中带着愤怒,语音铿锵:“攻陷邕州,知州苏缄不愿降服而自杀,全城军民无一人降者,于是李常杰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州死亡者几十余万人,常杰等俘虏三州人而还!”
周允让叹息一声道:“嗯,之后宋越议和,李常杰志得意满,还作诗一首,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如何逆虏来侵犯,汝等行看取败虚。”
狄骧是读过书的,这首诗也并不难懂,所以他听出了李常杰的意思,也因此脸色通红起来。
那是气的。
狄骧虽然对赵顼看不上,但狄骧对宋朝的认可依然很高,其实这也是欧阳辩将宋夏、宋辽战争定义为统一战争的原因。
——这可以最大程度上消除己方以及宋辽文武百官以及普通老百姓的反感。
如同狄骧这样对宋朝依然有认可情节的人来说,如果将宋朝当成异国,那么他的心里挣扎会特别的大,但如果将宋国定义为祖国,那么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反而会有一种重大的使命感——我这可是在完成伟大国家的统一呢。
不得不说,欧阳辩在大义上,或者说宣传上都有非常棒的思考。
所以,狄骧对于李常杰屠戮宋朝百姓之事非常愤怒,在之后李常杰还作诗讽刺宋朝,这更是让狄骧感觉到莫大的羞辱。
狄骧满脸涨红,但说不出话来,良久之后才说道:“……抓紧时间。”
周允让低头看滔滔江水,嘴角不经意的笑。
文臣驭武将,对菜好下碟。
周允让的船被越李朝的地方官员给拦了下来。
“我们要去见你们的皇帝。”
“你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大夏朝的海商,有大生意要与你们的皇帝商量。”
“混账,君子不言利,真是有辱斯文!”
周允让哭笑的看着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越李朝文官。
这个年纪老朽的文官颇为顽固,说了半天都不愿意让他们进去,于是狄骧带着人将文官擒拿了下来,这才让这个老头子同意带他们进京。
好嘛,好好说话不行么。
有人带路,周允让顺利地沿着富良江溯游而上,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越李朝的年轻的君主李乾德。
年仅二十多岁的李乾德打量着传说中的西夏来人——两个儒雅的年轻人,一个显得文气些,一个显得英气些。
而周允让与狄骧也端详着李乾德,这个年轻的君主看起来颇为霸气。
——在李常杰的影响下,李乾德的越李朝对宋朝、占婆等过都发动过战争,在他自己看来,自己可是开疆扩土的有为之君,自然显得霸气十足。
西夏……呵呵,听说是挺厉害的,将大辽与大宋都打得落花流水,但那又如何?
西夏与大越可是隔着大宋呢,还能从海上来打朕不成?
况且,面前的两个年轻人不过是商人罢了,虽说南洋集团势大,但商人毕竟是商人,想要与国家对抗还是不行的。
所以,李乾德信心十足。
“你们来想要干什么?”
李乾德俯视。
周允让笑了笑道:“尊敬的皇帝陛下,南洋集团有一笔大生意……嗯,一个大项目需要与陛下商谈。”
李乾德说道:“直说便是。”
周允让点点头道:“南洋集团想要买下富良江以及富良江左右两侧十里的土地。”
李乾德直愣愣地盯着周允让,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呢,但周允让微微笑着站立当场,似乎全无开玩笑的迹象,这才有些相信了。
不过他没有当场发怒,而是问道:“朕……不是很明白,你们是要干什么?”
周允让道:“大理国东川郡有铜矿,我们南洋集团要去与大理国合作挖矿,但陛下您知道的,大夏与大理国并不接壤,所以只能从贵国经过,贵国的富良江恰好是最好的水道,可以将矿石运出来,所以我们南洋集团向贵国求购富良江,为了保证运输船的安全,所以希望将左右两岸十里的土地都买下来,还望陛下成全。”
李承德和文武百官都笑了起来,尤其是站在最前面的那个老臣笑得尤其开心。
周允让皱起了眉头:“陛下的意思是?”
李承德挥挥手:“大越是礼仪之国,便不计较你们的无礼,赶紧回去吧,该干嘛干嘛去。”
周允让眉头深锁:“陛下可以开价,高一点都可以,这个权力我还是有的。”
李乾德皱起了眉头:“你已经涉嫌侮辱我们大越国的尊严了,一国疆土,怎么可以拿来买卖,看在你们首次触犯之下,朕便不与你们计较了,速速回去吧。”
周允让颇为遗憾:“这样就太遗憾了,那只能如此了,诸位回见。”
周允让与狄骧退下。
这个事情在越李朝被传成了一个笑闻。
“听说了吗,北面那个国家,派人来咱们的大越,说要买下富良江去大理国开矿,还要买下两岸的土地,你说这个事情好不好笑啊?”
“不是宋朝,是叫西夏的,海上的南洋集团知道不,那就是西夏的……结果如何啊,当然是被咱们陛下给驱逐出境了啊!
富良江贯穿大越全境,连应天府都在其中,那可是一国都城所在,那西夏人敢提出这个要求,可是侮辱另外咱们大越国了,陛下没有将他们都砍了脑袋,已经算是仁慈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又好笑又有趣的新闻,自然也是传闻得飞快,不出几天的时间,整个大越国都知道了。
第690章 灭国!
“接下来该怎么办?”
狄骧问道。
周允让道:“回去点兵,开始进攻吧。”
狄骧惊诧道:“这么简单粗暴……不需要制造点争端什么的吗?”
周允让点点头:“那就说我们为宋朝被屠戮的百姓报仇来了。”
狄骧:“……咱们是大夏人。”
周允让恨铁不成钢:“狄兄,你也是军队的领袖之一,您得记住了,宋朝是中国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夏一定会完成统一的,所以,宋朝是大夏的,宋朝百姓也是大夏百姓,所以,咱们帮自己的百姓出头,一点毛病都没有。”
狄骧:“……你说的都对。”
周允让与狄骧的对话,其实他们都知道并没有什么意义,这个事情早就预定好了的。
无论越李朝的李乾德怎么回应,这土地都得交出来,这不是讲不讲道理的事情,宋朝君臣讲仁义道德,那不过是他们不得不讲仁义道德,欧阳辩愿意讲仁义道德,是因为他心中有仁义道德。
越李朝对宋朝的领土有想法,这很正常,屠戮了宋朝百姓,也是正常,什么战争不杀平民的说法,就是一个谬论而已。
徐皓峰说过,战争都是从屠杀平民开始的。
越李朝没有做错什么,那不过是丛林法则罢了,当然,欧阳辩的大夏对越李朝的土地有想法,那也不过是正常的土地要求。
无关道德。
周允让和狄骧心中还是有所谓道德的,但他们能够说服自己,因为越李朝屠戮宋朝百姓几十万,这就是他们的道义。
于是,庞大如同小山一般的军舰迫近富良江的入海口,士兵如同饿狼一般扑上了海岸,长州被海军一战而下,继而进逼太平州,一路势如破竹。
另一路在南册江入海口登陆,拿下永泰州,进逼谅州,在西安攻下万春洲,也是一路势如破竹。
海军从陆上行进,后勤的舟船从大河溯游而上,不断地提供后勤供应。
越军在路上抵挡不住,在河中更是不堪一击。
等李乾德组建起军队准备抵抗的时候,海军已经突进到了都护府,也就是京都所在。
好嘛,直接就是京都守卫战了。
越李朝的地方不大,除去山区,其实精华地带也就是富良江一带而已,而富良江入海,溯游而上便是京都,这个时代没有从海上进攻的敌人,于是越李朝上下并没有想到周允让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李常杰指挥军队,准备将海军拒于府里这个地方,只是面对精锐的海军,号称的十万军队被打得溃散,李常杰带着一帮护卫狼狈逃回京都。
而周允让随后就到了富良江畔的东扶烈,而海军已经抵达了都护府的城下。
李乾德发诏命令各州府立即组织军队勤王,只是李公蕴立国的时候学着大宋朝将军权都击中在自己的手里,将政权交付文人的手上,到得这个时候,哪里有军队来勤王啊。
京城应天府城仿造宋国城池建设而成,虽然气势不如,但也算是个颇不错的城池,因此李乾德以及李常杰以为可以等到各地勤王军队群起而攻的时候,城门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
李乾德与李常杰这两个在越李朝百姓眼中的雄才大略的皇帝以及柱国大将军成了狄骧的俘虏。
李乾德以及李常杰这对君臣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堂堂一个国家,竟然被一个商人给打趴下,君臣还成了俘虏,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对方只花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直接将刺刀抵到他们的颔下。
周允让没有客气,直接将李乾德以及李常杰处死,将一种不愿意投降的文臣武将也都一一处死,将愿意组建新朝廷的人留了下来。
越李朝没有覆灭,周允让扶持了李乾德的一个五岁的侄子上位,朝政则是周允让与狄骧两人主持。
勤王军队从各地赶来,但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罢了,狄骧命人一一将其击溃。
随后,江南八大海贸世家进场。
——管理这些地方,还得这些有大量人才的世家帮忙,这也是之前的协议之中规定的。
狄骧带着海军打击那些不愿意投降的州郡,打下来之后,就让八大世家的人帮着管理,经过一个多月的扫荡,所谓富良江以及南册江两江流域的精华地带,尽数落入新朝廷之手。
至于其他的边角地区一来是顾不上,而来是没有必要现在就打下来,就暂时不管,等核心地带稳定下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