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26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26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
  近歳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
  自入此日,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撃皷,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
  欧阳家进入腊月一来,也颇为繁忙。
  薛夫人尤其热衷,每日里将仆人们支使得团团转,连欧阳发三兄弟都闲不下来。
  唯有欧阳辩每日里要么在房间里烤暖炉,要么就在院子里晒太阳。
  年底事多,王安石也顾不上欧阳辩了。
  在中国,无论是哪个朝代,文山会海都是必须的,到了年底,述职报告是必须有的,总结报告也得有的。
  欧阳辩看着欧阳修每晚都要趴在桌子上写好久的报告,顿时对做官这个事情更加兴致缺缺了。
  欧阳辩心烦,于是对吃得便感兴趣起来,稍微下点雪就要在家里吃火锅。
  反正叫澄园那边送过来便是,欧阳发三兄弟吃得都有些胖嘟嘟了。
  这一年的欧阳辩长高了许多,乍一看就像是个八九岁的孩童,头发也足够长了,欧阳辩干脆扎了一个马尾,他可不想搞什么总角那么难看的发型。
  近除夕,欧阳修终于休沐了,不过欧阳辩却忙了起来。
  早上给王安石家送了两车的蔬果肉菜,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羊肉、猪肉、鹿脯,鸡鸭鹅一个没少,还有各种河鱼虾蟹,这么多的东西,可以吃到正月里去。
  王安石来者不拒,只要欧阳辩敢送他就敢收,一来是自家弟子,二来都是一些日常吃食,三来他知道自家弟子很阔,不差这点钱。
  倒是包拯那边废了点劲,包拯对收礼还是有些排斥的。
  不过却被欧阳辩呵斥了一通:“就说你这个包爷爷怎么这么不通人情,我一个稚童,送一些瓜果给您,只是为了孝敬您。
  我难道会让你以权谋私,难道要让你为我谋官职,难道会让你清名受损?”
  包拯有些目瞪口呆,倒是包夫人对欧阳辩喜爱得不行。
  欧阳辩一来,她就非得赶紧将所有的零食都拿还出来招呼,还得做个丰盛的菜式招待。
  包拯寡居的儿媳妇也并不避嫌,主要还是因为欧阳辩太小了。
  送完包拯就送王拱辰这个姨父,和薛仲儒这个舅父,每家都要送上一辆车的吃食。
  不过说实在,看似一点吃食,但实际上价格也并不便宜,尤其是在量大的情况下。
  欧阳辩到处送礼,到处刷好感,但也没有忘了帮他工作了许久的员工。
  徐福、胖大厨、张姨父这几个合伙人先不说,冰室、东西烧、澄园的员工都发了一笔奖金,奖金是按照三个月月薪计算,让所有的员工都震动了起来。
  之后便是在他主持下举行了一次晚会,推举出优秀员工,又奖励了一波钱。
  这么干下来的好处是,让所有的员工都对工作有了很大的认同感。
  欧阳辩每日里早出晚归,比欧阳修都要忙碌。
  欧阳修虽然也是迎来送往,但毕竟身在官场不得已而为之。
  当他看到儿子竟然比他还忙的时候,竟然感觉儿子忙的事情比他还要重要得多。
  不过说来也是,欧阳辩开辟了一个大书房作为开会所用。
  因为大门有官员拜访所用,欧阳辩的手下便不太方便了,就在后面另辟了一个小门,避开大门,避免尴尬。
  每日里小门进出的人员竟然比大门的还多,也是有些怪事了。
  欧阳修也仔细观察过,除了几个经常会见到的张奇、胖大厨、徐福之外。
  还有账房先生、采买人员、小店的管理人、以及很多陌生的面孔。
  欧阳修问幺儿,欧阳辩说是一些供应商,因为采买力度大,他们都养巩固自己这个金主的关系,所以过年时候过来拜访也是正常的。
  欧阳修倒是有些咂舌,在他看来幺儿只是做了点小生意,竟然会形成这么大的一个网络,要处理那么多的关系,怪不得能够写出富国论这样的皇皇巨著呢。
  欧阳辩对欧阳辩也并没有隐瞒,每次欧阳修有空他都会说一说。
  “……刚刚来的这个年轻人是很聪明的,他管辖的那家东西烧,比起其他的门店其实地理位置不算好,但他愣是将业绩做到了第一。
  靠的是他的服务、宣传、管理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才有这样的成绩,这个人以后我要大用的,管一下小门店太屈才。
  所以我经常让他来家里,一是笼络他,二是传授他商业知识,以后我要做大生意的时候,他就是骨干。”
  欧阳修一边看账本一边和欧阳修说道。
  欧阳修一愣:“你还要做更大的生意?”
  欧阳辩抬起头笑道:“当然,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如果仅仅是钱,那我开的店挣的钱足够了,现在哥哥们还小,不然我给他们一人买一个大院子作为婚房都是没有问题的。”
  “那你为什么还要做更大的生意呢?”欧阳修问道。
  为什么,自然是要挣更多的钱啊。
  金钱就是力量。
  做生意可不仅仅是生意,它还是一张网络,生意越大,网络就越大,当网络达到一定的程度,它就会形成一种隐秘而强大的力量。
  欧阳辩笑了笑道:“算是我实践的一部分吧,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生意能够让我人情练达,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欧阳修念叨了两句,一脸的欣慰:“你能够悟出这样的两句话,说明你已经长大了!”
  欧阳辩笑道:“父亲教我良多。”
  没错,您教了我很多,不过不少是作为负面教材来使用的。
  欧阳修颇为自得,可不是嘛,要不是自己,幺儿也不能这么聪明。
  却听到欧阳辩道:“爹,明日您要去蔡襄知府哪里吗?”
  欧阳修一愣:“没有啊。”
  欧阳辩点点头:“好的,那我和你一起去。”
  欧阳修:“……”


第63章 壕无人性!(哼,被胁迫加更了!)
  即便是在后世,随意登门也得是关系极好的朋友才能干的事情,一般的都会先行联系告知一声。
  尤其现在这个时代,欧阳修和蔡襄就是官场上的同僚而已,更要注重礼节。
  于是欧阳修赶紧修个拜会的手札让仆人送过去,征求蔡襄的意见,蔡襄如果同意,和仆人带个话回来,明日欧阳修就会前去。
  如果蔡襄没有时间,蔡襄自会修个手札让欧阳修何时上门,当然不是规定的时间,意思是另外找时间再约就是。
  其实这些礼节并没有在后世消失,只是改头换面之后换一种方式存在而已,归根结底就是人与人的一种边界感而已。
  仆人很快回来,手札上下面有蔡襄备注——永叔前来,不胜荣幸,略备薄酒,翘首以待。
  嗯,这意思就是明天您尽管来,吃饭喝酒我都准备好了,而且我特别欢迎您来。
  妥了。
  欧阳辩悄悄将手札收起来。
  这可是欧阳修和蔡襄两人共同的作品,而且还是记载这两人友谊这么重要的事情,在后世可是重要的文物,如果拿出去拍卖,随便卖个几千万上亿毫无压力。
  不过欧阳辩倒不是要留着卖,他也活不到那个时候啊,他想的是在上面也记载上自己的存在,这样也……嗯,不是为了什么扬名什么的,单纯是记载一下欧阳和蔡襄相见的场景而已。
  欧阳辩细细端详手札,蔡襄的字果真是好看,和那些喜欢崎岖志趣的书法家不同,蔡襄的字是属于那种让人一看就知道很好看的那种。
  单纯看这一行字,就觉得他的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
  “果然不愧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啊!”
  欧阳辩赞道。
  “什么?”欧阳修仿佛听到了什么。
  欧阳辩赶紧摇摇头:“没事,我是问,我要不要拿国富论去请教一下蔡大人呢?”
  欧阳修想了一下点头:“倒也可以,君谟喜欢藏书,你拿过去估计就拿不回来了,你还有备份吗?”
  欧阳辩得意的提出一捆书:“您看看,这是我让人打版印出来的,这字迹您看看可以的吧?”
  欧阳修嫉妒得变形:“哎呀,这……这也太浪费了吧?”
  何止是浪费,简直是壕无人性!
  在宋代要印一本书需要多少钱?
  南宋淳熙三年,舒州公使库刻曾《大易粹言》,书尾有雕造所的告白:
  “……今具《大易粹言》一部,共贰拾册。合用纸数,印造工,墨钱下项:
  纸副耗共1300张;
  装背饶青纸30张;
  背青白纸30张;
  棕、墨、糊药、印背匠工食等钱共一贯五百文足;
  赁板钱一贯二百文足……”
  稍微做一个推算:
  北宋的大纸每张0。115文,大青白纸每张7。33文;
  也就是说,《大易粹言》每部成本3贯290文!
  国富论经过删减补充,加上欧阳辩夹杂进去的私货,足足七十万字,用雕版印出来就是一部真正的大部头。
  欧阳辩考虑着是来送人的,就不太惜取工本,装帧都是用的中上的水准,粗粗算下来……每部4贯钱差不多!
  “你……这一次印了多少本?”欧阳修问道。
  欧阳辩不甚在意的答道:“也没有多少,就印了一千本吧。”
  欧阳修瞪大了眼睛:“一千本?!”
  欧阳辩听到欧阳修声音有了变化,忍不住抬头:“对啊,一千本啊,一次性印多一点嘛,您不是说不怕事吗,我想着以后肯定是要多送人的,印多一点以后就不用麻烦了啊。”
  “可这……一本书算下来得有两三贯钱吧,这一千本,那就是两三千贯?”
  欧阳修感觉小心肝都在颤抖,两三千贯,那可是两套院子了!
  欧阳辩眼睛一瞪,用手大力的拍着书页,像是一个街头卖货的:“哪有那么便宜,您看看这纸张,这装帧,还有这包边线装,这一本没有四贯钱根本下不来!”
  “所以……你就花了四千贯?”
  欧阳修肝胆颤栗,他一年薪俸才多少啊,这小子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花了四千贯!
  四套院子啊!
  视钱财如粪土的欧阳修感觉三观受到了重大的冲击。
  欧阳辩嘿嘿一笑,又从一侧提出一包书来:“不止啊,一共花了六千贯,我给你印了一千本文集,你的字数少,一本才两贯,挺合适的。”
  欧阳修接过欧阳辩递过来的书本,书名【欧阳修文集】,欧阳修翻开一看,眼泪都差点下来了,里面几乎将他所写过的诗词文章都记录在里面,颇为全面。
  欧阳辩介绍道:“……里面的诗词文章都是公开传播的部分,以后等你年纪大了,再给你出一本包括私人书信,讨论政事等资料的合集,尽量不要让这些东西散失,不然就太可惜了。”
  欧阳修的脸色红润,美滋滋的翻着书页,一边翻一边评价:“哎呀,不错,这纸质感真是不错,一本两贯啊,不贵不贵……你让他们把雕版留着啊,以后还得补印呢!”
  欧阳辩笑眯眯地看着如饥似渴的父亲。
  您看,这就是挣钱的意义。
  读书人视钱财如粪土,但对于立德立功立言却是极为执着,但你要立言著述,有钱和没钱的区别立马就出来了。
  欧阳修美滋滋的道:“明天过去,国富论带上,我的文集也要带上,哎呀,我得列个名单,看看还有谁得送个一两本,嗯……不能我自己送上门去,不然显得多刻意啊。”
  欧阳修看向欧阳辩。
  欧阳辩立即举手:“这书是我印的,自然得我去送,父亲就不要插手这件事情了。”
  欧阳修满意地点点头:“也不要见人就送,要送给懂得欣赏的人。”
  欧阳辩连连点头。
  欧阳修兴致勃勃去列名单去了。
  欧阳辩笑了笑了,整理一下要送给蔡襄的礼物。
  “嗯,国富论送个几本,爹爹的文集得带上……蔡襄自己制作过小龙团名茶,应该是个爱茶的人。
  贡新銙、试新銙、北苑先春这三种茶都是名贵且稀少,应该会喜欢才是,送书和送茶叶,都是风雅之物,嗯,没什么问题。
  这个黑料……嗯,要给他吗……不知道他会不会追究,就怕他顾忌仁宗的面子不去追查……算了,就夹在书本里面,他愿意追究就追究,不愿意就等我自己筹划。”


第64章 我想拿块地!
  第二日,欧阳修和欧阳辩父子两人早早起来。
  欧阳修满面红光。
  原本他对去蔡襄家拜访的事情兴致缺缺,但今日看起来却意气风发。
  “再看一看,东西都带齐了吗?”
  欧阳修催促欧阳辩再检查一遍。
  欧阳辩无奈道:“都带齐了,国富论,茶叶,还有欧阳修文集,全都带上了!”
  欧阳修听到欧阳修文集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好,那就出发!”
  春节的喜庆弥漫着整个汴京,欧阳家的马车穿越昨夜的爆竹碎屑直奔蔡府。
  蔡襄福建人,外祖父是惠安县名士卢仁,家里也是枫亭望族,加上他做官多年,家底颇为殷实。
  蔡府看起来颇为得当,可不像欧阳修家之前住在胡同里面破落户形象。
  蔡襄早早就起来了,赶紧迎接欧阳修父子入内。
  蔡襄是见过欧阳辩的,之前开封官衙上下去澄园开尾牙宴时候见过欧阳辩。
  欧阳辩先是给蔡襄磕头拜年,奉上茶叶作为拜年礼物,蔡襄也笑眯眯地递过来一个红包,欧阳辩也不客气伸手接下。
  之后才宾主就坐,言笑晏晏起来。
  “君谟,我这犬子喜好做点什么社会研究,为此还开了几个店做点小生意,上次的澄园就是其一,其实我并不太赞同。
  但这阵子他倒是交了个作业上来,我看了看,也没有发现特异之处,君谟理财了得,帮我看看这小子写的东西如何。”
  蔡襄笑眯眯地接过欧阳修递过来的厚厚一本书,看到了精美的装帧,暗暗啐了一口:欧阳老贼,又是来炫耀儿子来了,我说这么好来给我拜年呢!
  欧阳辩乖巧的坐在一边,一边暗自打量蔡襄的神色。
  蔡襄的评价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蔡襄的理财能力也是相当厉害的。
  欧阳修在庆历新政中着力解决财政痼疾,但蔡襄以后可是正授的三司使,主管朝廷财政。
  那个时候,宋廷财政入不敷出,“积贫”已深。
  蔡襄善于理财。
  “较天下盈虚出入,量入以制用。
  划剔蠹,簿书纪纲,纤悉皆可法”。
  他是个真正的理财高手。
  蔡襄笑眯眯地翻开国富论。
  一开始还是笑眯眯地,但看了几页之后惊讶地看了看乖巧如鹌鹑的欧阳辩,然后又把头埋进国富论之中,再抬头的时候,发现手边的茶水已经冰凉,才知道过去了很长的时间。
  蔡襄觉得很是失礼,赶紧道歉道:“失礼了失礼了,冷落永叔了。”
  欧阳修笑着摆摆手道:“无妨无妨,君谟慢看就是,反正今日也无事。”
  蔡襄将书轻轻放在桌子上,叹了口气道:“若是庆历时有这么一本书,咱们的主张……”
  欧阳修笑着摆手:“庆历之时非战之罪。”
  蔡襄闭上了嘴巴,一会才道:“这本书阅后如醍醐灌顶,简直是酣畅淋漓,莫非是永叔借助和尚之名所作?”
  欧阳修摇摇头道:“君谟没有注意到吗,里面的商业门道,如果不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