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229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229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也要等都罗马尾能够走到这里再说。”
  种谊有些忧心,欧阳辩却悠哉悠哉的跑去钓鱼去了。
  ……
  欧阳辩说得对,都罗马尾想要到达盐州城,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都罗马尾极其憋屈,他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仗。
  银监卫分成小股敌对,以连排为单位打游击,一路上不断地骚扰他,逼迫他不得不随时停下来扎稳阵势准备迎敌,但一旦他稳扎稳打,银监卫立即消失不见。
  都罗马尾被骚扰得心烦,令骑兵追击,但骑兵追击出去之后,就基本回不来了,逃回来的人说,他们追出去,就被诸多骑兵围攻至死。
  这样停又停不得,赶路又快不起来,让都罗马尾深感憋屈。
  迫不得已之下,都罗马尾亲自带着全部的一万多骑兵结队追击,这样才能够保证追击的骑兵的安全,但都罗马尾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也追不上银监卫。
  因为银监卫一人三马,配置的都是健壮的好马,所以根本就追赶不上,追赶半天,就是追了个寂寞。
  然后,都罗马尾返回的时候发现,留在原地的步兵被袭击了。
  都罗马尾之所以敢将步兵留在原地,是因为步兵足足有一万多人,接近两万人的数量,原地驻扎,骑兵想要攻打并不容易,所以这才放心的追击出去。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银监卫通过大迂回战术,纠结六个团,大约一万骑兵,全力冲击都罗马尾留下的步兵。
  就步兵防御来说,都罗马尾还是高估了西夏的步兵的战斗力,西夏一向以骑兵为优势,步兵上其实远比宋朝步兵要差得多,毕竟他们有马,自然不用花大力气发展步兵嘛。
  以往的时候,也是他们保持进攻的态势比较多,少有需要以步兵防守骑兵的时候,所以他们并没有宋朝步兵对抗骑兵的经验。
  在银监卫以后世蒙古骑兵战术的不断袭击之下,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银监卫大队骑兵冲锋而入,经过半天鏖战,彻底将其击溃,斩首八千多,其余步兵溃散!
  等都罗马尾赶回来的时候,营地只剩下一地的狼藉。
  就剩下这么一点兵马,都罗马尾心中生寒,掉头就带着骑兵往兴庆跑去。
  这个时候他并不敢跑去静塞军司求助,因为这个时候去,有可能直接被绑了送去李秉常处。
  ——谁知道静塞军司是不是已经反水了。
  都罗马尾落荒而逃,但是欧阳辩并没有打算放过他,他在知悉西夏步兵已经被银监卫击溃的时候,又发了一道指令。
  “……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军队休息的时间,一般的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如今敌酋都罗马尾已经肝胆俱寒,失去锐气,此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全军截击,活捉那个都罗马尾!”
  都罗马尾带着所部骑兵,舍弃辎重一路狂奔,赶到灵州城的附近,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那横山盗竟然敢猖獗到那种地步。
  正是因为这种大意,让他付出性命。


第527章 兴庆不相信奇迹!
  灵州城也叫西平府,也是精锐中央军翔庆军的驻扎地,不过因为大军需要大量的饮水,所以翔庆军在灵州川驻扎,灵州川位置在灵州城的城南。
  而都罗马尾抵达的位置是在灵州城的东面。
  正是这么一个距离,就让都罗马尾遗憾终身。
  都罗马尾远远看到灵州城的时候,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弛了下来,而灵州城方向有大队骑兵迎面而来。
  都罗马尾有些好奇,难道是翔庆军要出去执行任务?
  奇怪的是,那骑兵也并没有打任何旗号,直直往都罗马尾所部冲了过来。
  由于灵州东城门就这么一条道,冲过来也是正常,毕竟都要从这条道经过嘛。
  但是随着骑兵的接近,都罗马尾却有些感觉不对劲,因为对面来的骑兵,装束根本不像是西夏兵,而像是打过几战的横山盗。
  但都罗马尾是决计不敢相信的,因为那些骑兵的身后可是灵州城,他们总不能将灵州城给占了吧?
  就这么一迟疑,那骑兵就靠近了,这下子都罗马尾终于确定了——这特么真的是横山盗啊!
  都罗马尾撕心裂肺地嘶吼起来:“备战,备战,备战!”
  然而这个时候再喊,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冲起来的骑兵和站在原地的骑兵,那根本就不是一类的兵种。
  银监卫狠狠插进白马强镇军司的骑兵之中,顿时人仰马翻,几个呼吸之后,白马军司的骑兵队就被穿透了,但这还没完,银监卫快速转头,再次穿刺。
  都罗马尾倒是带着亲卫大声呐喊,拼命收拢晃乱的骑兵,但就这么短短瞬间又能够拉起多少人?
  大多数人就是靠着个人武勇往上冲,但面对成集团的冲锋,根本是没用的,白马军司骑兵再次被穿透!
  两次被穿透之后,白马军司骑兵已经失去了抵抗的胆量了,一声呐喊之后,纷纷拨马就逃。
  都罗马尾大声喊叫让他们回来,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个时候看起来危险,但只要将他们拖在这里,等翔庆军赶来,就是全歼的局面!
  但没有人听他的。
  代蔚华带着自己的骑兵团,身先士卒冲在前面,连着穿透了两次,还待再冲杀一次,却看到被亲卫围在中间,还不断在大喊的都罗马尾。
  代蔚华眼睛一亮,用马刀指着都罗马尾喊道:“抓住那个人,他应该就是都罗马尾,随我冲!”
  代蔚华部一个个眼睛发红,嘶吼着跟在代蔚华的身后冲杀过去。
  都罗马尾的亲卫顿时被冲散开来,代蔚华钩镰枪狠狠砸下,将都罗马尾打落在地。
  一个骑兵将都罗马尾身侧飞驰而过,伸手一捞,将他挟持上了马背,用马刀刀柄一磕,都罗马尾顿时翻了白眼晕了过去。
  代蔚华大喜:“干得漂亮!快去报告狄将军和折将军,已经活捉都罗马尾,可以撤退!”
  远处已经有马蹄声轰隆而来,银监卫赶紧撤退,灵州城东城门留下四处逃散的骑兵和尸体。
  ……
  “耻辱啊,真是天大的耻辱,竟然让人在灵州城门口见都罗马尾给活捉了去,废物,真特么是废物!”
  梁乙埋大发雷霆。
  但雷霆之怒下面,却是一股彻骨的寒冷。
  横山盗为什么能够悄悄地抵达灵州城,却没有人汇报回来,让翔庆军有所准备?
  要知道这一路上可是有铁门关、白池城、盐池、耀德城等城市关隘,横山盗怎么可能一个都没有惊动,就直接在灵州城劫持了都罗马尾呢?
  难道是横山盗将这些城市关隘都给打下了?
  这根本不可能,几天的时间,怎么可能将这些全部都给打下来,那么唯一的可能便是——这些城市和关隘,都投降了他们党项的皇帝李秉常了!
  其实他还真的是误会了,银监卫能够抵达这里,是因为银监卫是绕开了这些城市关隘,虽然绕了路,但依然比都罗马尾先到,那这就是银监卫已经训练的快行军的训练了。
  这些年银监卫纵横大江南北,算是将长途行军给练出来,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时代,没有谁比银监卫更加擅长赶路了。
  那不是因为银监卫有马的原因,而是他们更加擅长忍耐疲劳以及懂得科学赶路。
  银监卫的意志更加的坚定,这就是根本的原因。
  银监卫爬山涉水,绕过城市关隘,然后赶在都罗马尾所部之前埋伏在灵州城附近,然后一举掠走都罗马尾,整个下来简直就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不过这个时候的梁乙埋姐弟不相信奇迹,他们只相信阴谋。
  各地监司也不相信奇迹,他们相信的是利益。
  ……
  “妈的,房当氏、细封氏也太无耻了吧,竟然偷偷投降了陛下,这不是抢我的功劳吗,不行,荣进明,立即点兵,我要去向我们的皇帝陛下请命出征!”
  野辞袭庆大声骂道。
  荣进明也有些惭愧,赶紧道:“是,我立即去!”
  第二日,西寿保泰军司点了两万多人浩浩荡荡的出发,将对面的宋朝守将给吓得够呛。
  西寿保泰军司和静塞军司相离不远,静塞军司又是在横山地区与西寿保泰军司之间,西寿保泰军司这么一动,静塞军司的颇超东青就有些坐不住了。
  这个坐不住倒不是要和野辞袭庆争功劳的意思,而是怕野辞袭庆将静塞军司当成投名状给打了,那才是冤枉呢。
  还真别说,野辞袭庆的确有这样的心思。
  既然要投李秉常,那么站在梁氏那边的人都是敌人,既然如此,那就干脆给打了,既能够增强李秉常夺权的胜算,又是一个大功劳,何乐而不为呢?
  “头,您得尽快决定了,是站李秉常还是站梁氏,若是不尽快决定,恐怕到时候两头都不落好。”
  颇超东青的智囊道。
  颇超东青迟疑了一下:“你觉得呢?”
  智囊是个汉人,闻言一笑:“自然是站在强者的身边。”
  “梁氏?”
  智囊摇摇头:“形势已经有了变化,现在强者是我们的皇帝陛下!”


第528章 我章惇是大夏之民!
  “李秉常?”
  颇超东青很是诧异。
  也怪不得颇超东青感觉到诧异了,毕竟李秉常方虽然挫败了白马强镇军司的进攻,甚至胆大到灵州城下将都罗马尾给活捉了,但这并不意味李秉常方的实力就胜过梁氏了。
  毕竟现在梁氏还占据着中枢呢,现在真正表达归顺李秉常的只有野辞袭庆那个二愣子,但就一个军司的归顺,并不能影响大局。
  “呵呵,我们汉人有句话叫名正言顺,大夏是大家的大夏,但终究是李家的大夏。
  李秉常若还是以前那个躲在深宫里的小孩,大家认得便是梁氏。
  但李秉常既然逃出来了,还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那么他的影响力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现在李秉常的黑鹞子将白马强镇军司打得落花流水,还活捉了都罗马尾,这说明他的实力很强。
  有这样的实力,只要有人站在他的身边,他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强。
  野辞袭庆这人不简单啊,不仅有野心,还十分的果决,在看到这种局势的时候,立即下注,现在甚至都起拔投靠李秉常了,若是李秉常当真夺回天下,野辞氏的崛起就在眼前了。
  头,这个队始终是要站的,现在李秉常的势头非常好,只要咱们静塞军司加入,加上西寿保泰军司和李秉常控制的横山地区,那么这边陲就能够连成一片了。
  东边两大对抗宋朝的前线军司,实力不比翔庆军以及禁军实力差,足以抵挡了。
  关键是,西寿保泰军司以及咱们静塞军司一起加入皇帝陛下这一边,绝对会形成一股大势。
  毕竟李秉常才是名正言顺的大夏皇帝,梁氏不过是后党而已,该支持谁,难道有那么难选择么?”
  智囊的话让颇超东青心中一动。
  他斟酌了一下道:“那咱们……就向咱们的皇帝陛下效忠去?”
  智囊微笑点头。
  颇超东青微微颔首:“我先想一想,张先生先去休息一下吧。”
  智囊退下。
  颇超东青看着智囊的背影,眼中若有所思。
  后面有人踱步出来。
  颇超东青并不吃惊道:“你怎么看这个张师臣?”
  出来的人也是一个汉人,这个汉人叫罗居益,是当地罗姓大族,罗姓大族是汉族,但他们和颇超氏一向合作紧密。
  罗居益也是一脸的若有所思:“颇超兄,这个张师臣可不简单啊。”
  颇超东青笑道:“当然不简单,从宋境来投的宋人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恐怕张师臣这个名字都是假的。
  但我留下他,是这个人着实眼光毒辣,出谋献策,谈天论地,见识极为广阔,他的才华是我生平仅见,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是什么无名之辈,但张师臣这个名字,我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罗居益点点头:“嗯,颇超兄,这样来历不明的人,还是莫要放在身边好,不然恐有肘腋之变。”
  颇超东青笑了笑道:“嗯,这个我心里有数,不过罗兄,你觉得他的分析如何?”
  罗居益斟酌了一下道:“他的分析不无道理,就目前来说,李秉常还真的有可能夺回权位,既然要站队,我们就干脆站在李秉常这边,否则我们立即就会受到野辞袭庆和黑鹞子的联手攻击,他们是不会允许静塞军司将他们分成两截。”
  听到罗居益这么说,颇超东青终于下定了决心:“好,那我们便投李秉常,不过,这个张师臣我倒是要看他是什么人,罗兄,麻烦你将他叫进来。”
  罗居益点点头去了,一会的时间,罗居益便带着张师臣归来。
  颇超东青笑道:“张先生,我刚想过了,您的建议是非常好的,我决定向咱们的皇帝陛下效忠,不知张先生有何教我?”
  张师臣看起来并无讶异,似乎早就知道颇超东青会做这个决定了,闻言笑道:“那就请颇超兄发公函,横山那边、野辞氏那边都要发,还有其余的监司以及城市,都要一一发函,这样可以营造大势,让更多人投向陛下,这样大势可成!”
  颇超东青点点头道:“那横山那边呢?”
  张师臣道:“如果颇超兄信得过,张某这便走一趟,一来向陛下表达颇超氏和罗氏的效忠之意,二来嘛,则是要谈清楚该如何配合作战等事宜。”
  颇超东青喜道:“如此甚好,不过,张先生在那边难道有熟人吗?”
  张师臣听出颇超东青的试探之意,到了这种境地,便也不再隐瞒,笑道:“实不相瞒,张某之张,并非弓长张,而是文章之章……”
  罗居益吃惊道:“章惇张子厚?”
  张师臣……哦,不,章惇,他有些诧异道:“罗兄也听说过章某?”
  罗居益一脸的惊叹:“章兄的大名,罗某略知一二,我有一个堂弟,就在吐蕃那边做生意,对吐蕃的消息还是知道一些的,近些年宋朝的熙河开边,是两个了不起的年轻人干成的,一个叫王韶,一个叫章惇,了不起啊,了不起!”
  章惇谦虚一笑:“主要还是子纯兄的手笔,章某不过是查漏补缺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罗居益赞叹道:“章兄这话就太谦虚了,据我那堂弟说,开边之时,章兄采取的招抚、征讨、屯田、兴商、办学相结合的战略方针,效果简直是拔群,“用兵有机略”,“每战必捷”。。
  熙河之役,拓边二千余里,收复熙、河、洮、岷、叠、宕六州,让大夏有腹背受敌之忧,这等丰功伟绩,哪里是一句查漏补缺可以形容的。”
  颇超东青的脸色不太好,沉声道:“所以,章兄其实是宋朝的奸细?”
  章惇笑了笑道:“非也非也,章某既然来了,就已经不是宋朝之民了,如今的章惇,是大夏之民。”
  颇超东青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你是李秉常的人?”
  章惇笑了笑道:“颇超兄这么想也行,不过颇超兄放心,章某对静塞军司没有半点恶意,是真心想邀请静塞军司弃暗投明,一起拥护大夏的皇帝陛下。”
  颇超东青和罗居益面面相觑,感觉颇为魔幻,一个宋朝人,口口声声说拥护大宋的皇帝陛下,这个世界是怎么啦?


第529章 米粒之光,岂敢与日月争辉?
  宋朝文人投靠西夏也有不少,比如说鼎鼎有名的张媛、景询这些人,但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大宋朝不得志,因此对宋朝怀恨在心,干脆投了西夏,以求的荣华富贵。
  但章惇明显不是啊。
  章惇因为和王韶一起主持了熙河开边,帮大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