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218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218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李秉常将机会送上门来,咱们的陛下自然却之不恭啊。”
  苏轼叹了一口气:“大战一起,生灵涂炭啊,季默你到时候就是首当其冲了,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先回京复命去了。”
  欧阳辩看着使团在朝阳中越走越远,再回头的时候,脸色已经有些冷肃。
  大战一起,生灵涂炭是一定的,可是对于大宋朝来说,何尝不是浴火重生的机会。
  这是大宋朝最好的时代了,金国还没有崛起,蒙古的元朝还不见踪影,真正的对手只有外强中干的辽国。
  可是如今的宋朝打不过辽国,也收不回西夏,原本以为宋神宗赵顼英明神武,可是知道这一次,欧阳辩才真正意识到——在帝皇的眼里,皇权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
  为了保证皇权不旁落,赵顼将韩家、崔家、曹家、以及自己都给驱逐出朝堂,赵顼如今已经全然掌控朝堂,或许,这才是他真正在乎的东西吧。
  不过欧阳辩不在乎了。
  他在大宋奋斗了这么多年,为赵家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心里也是问心无愧了,以后他就要为中国人民做点事情了。
  兰州他要,河南他要,河套更是应该要的,西夏更是要的。
  ——我都要!
  欧阳辩密切地关注西夏国内的动态。
  如今的西夏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神秘的国度了,大宋的商人无孔不入,他们与西夏的权贵勾连,西夏朝堂上那么点事情,基本上隔不了几个小时就会被泄露出来,然后送到欧阳辩的桌案之上。
  西夏的帝党已经开始在宣传要在国内执行汉礼了,李秉常更是活跃起来,不断地接见部族的头人,对此后党十分的不满,梁太后和梁乙埋公开阻拦,甚至帝党和后党在朝堂上爆发巨大的争吵,政治气氛越来越紧张起来。
  欧阳辩对此静观其变,但也在暗中做了许多的准备。
  每日里西夏的情报也络绎不绝的快速递往京中,欧阳辩开始视察边军。
  大宋在宋夏边境布置着大约三十万的军队,分别是宦官李宪带领的秦凤路边军、刘昌祚带领的镇戎军、高遵裕带领的环庆军、种谔带领的绥德军、赵顼的舅父王中正带领的保安军。


第500章 书生造反三年不成!
  经略使这个差遣并非常设,它是一种临时性的边疆地区军事长官。
  唐贞观年间始设,在宋代在西北、西南边境地区亦设置经略使,但不常置,其主要职责为抗击西夏和招抚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
  一般都是战时才设置,欧阳辩是带着经略使的差遣来永兴军路的,所以很多事情早就注定了。
  ——欧阳辩是带着使命来的。
  边境的三十万军队,除了宦官李宪带领的秦凤路边军,其余刘昌祚带领的镇戎军、赵顼的舅父高遵裕带领的环庆军、种谔带领的绥德军、王中正带领的保安军,都是永兴军路经略使所节制的军队。
  欧阳辩来到了永兴军路,这还是第一次去视察。
  环庆军是赵顼的舅父高遵裕带领的军队,近在咫尺,欧阳辩率先去视察。
  欧阳辩是个讲规矩的人,他去视察也提前和高遵裕打了招呼,并不搞什么突然袭击之类的,这样不讲官场规则的人,是得不到信任的。
  如果欧阳辩是御史来查案,倒是可以打袭击,但他是来了解情况,方便打仗时候调兵谴将,如果一来就把手下给得罪了,到时候被人放冷枪也有可能。
  欧阳辩算是礼数做得周全了,但来到环庆军的营中,高遵裕还是颇为傲慢。
  营中和平时全无不同,完全没有半点欢迎的意味。
  如果是军纪肃穆的军队,这般作为倒也罢了,可是欧阳辩巡察的时候,却发现军队士卒军纪废弛,一个个懒懒散散,全无一点精气神。
  狄虎暗自观察之后,告诉欧阳辩,高遵裕的营中兵卒缺额严重,可能连在册人数的一半的兵员都没有。
  欧阳辩不由得暗自心惊。
  他所见之士卒,一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胜仗嘛。
  军队看起来如此困窘,难道是朝廷没有给足军费?
  然而并非如此,欧阳辩历经三司、修起居注、知制诰、制置三司条例司等等官职,对于军队耗费所知甚深。
  军队的耗费朝廷不敢克扣,因为一旦克扣或者迟延发放,就可能引起兵变,少谁的钱都不敢少军队的,更别说边军了。
  那么钱到哪里去了?
  这个不用问都知道,宋朝的将领吃空饷情况极为严重。
  不过欧阳辩一直以来没有亲眼见过,尚且没有想到如此严重而已。
  这一次一见,欧阳辩心中凉了一半。
  欧阳辩马不停蹄,又去了镇戎军、绥德军、保安军都逛了一圈,发现环庆军的情况并非唯一,而是大多如此。
  欧阳辩沉默了良久才叹息道:“宋朝能够苟延残喘这么多年还真的是侥幸啊!”
  不过也并非没有好处,如果宋朝的军队都是这副德行……嘿嘿。
  欧阳辩又乐了起来。
  就这样的军队能够和西夏、辽国啄了这么久,说明大家水平也都差不多嘛。
  怪不得偌大的辽国被女真暴揍,北宋也被女真给灭了,原来搞了那么久,大家都是弱鸡啊。
  欧阳辩突然有信心起来。
  一来是对这次的宋夏之战,二来是他想要在陕西这地方建立根据地,就得面对边军的威胁。
  现在欧阳辩还没有想明白该用什么方式夺权,但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自然是暴力推翻宋朝了,但这种方式不好评判说难易,但对于整个国家的实力伤害是最大的,最好的方式自然是不打仗,然后接手政权。
  用那种方式欧阳辩想了许久,有些犹豫不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但现在欧阳辩却有了信心,因为如果宋朝的军队实力是这样的话,那么即便是到了最坏的地步,他也可以用军队横扫暴力推翻政权。
  不过,现在该好好准备一下进攻西夏失败之后的事情了。
  就现在宋军的这番德性,能够打赢才怪呢,如果打输了,自己这个经略使无疑就是背锅最好的对象,有可能被撤职,然后调去哪个旮沓呆着去,那就糟糕了。
  欧阳辩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陕西了,即便是抗命造反,也得留在这里,这里才是夺取天下的根基所在。
  关中平原、汉中、河套,这些地方占下来,往中原、往西南、往荆州都可以,以这里为根据地,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不过这样一来,他的任务就太急太紧了。
  时间线捋一下。
  一旦宋夏战事起,这一次宋朝肯定是主动进攻,深入西夏之后,以宋军这样的军纪和能力,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一旦失利,以宋廷的尿性,一定会找人来背黑锅,哦,不对,是以赵顼的尿性,一定会找人背锅,那么最好的背锅人除了欧阳辩,还有谁?
  那么这个时候就得抗命了。
  抗命就是造反。
  造反是个非常复杂的工程,现在嘉佑二年的同年们,都散落四方,而且大家都是忠君爱国之辈,一旦造反,能有多少人跟随,这还不清楚呢。
  而银监卫的种谊、折驹、种遏等人是否愿意跟着自己造反,这也是个大问题,人家都是将门世家子,凭什么跟着自己造反。
  即便是自己的农行、西湖城、远洋集团这些人,也都未必就愿意跟着自己造反啊。
  光是这些,就让欧阳辩脑袋大了一圈了。
  看着历代立国之君夺取天下好像是蛮简单的,但是其中艰难又岂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那些立国之君,哪个不是趁着大势而起,全然靠着自己去创造机会的,根本就没有。
  宋朝看似腐败不堪,但还没有到真正大厦将倾的时候,即便后来被金国倾覆,那也是因为金国足够强大,现如今的宋朝,还能够和辽夏对峙呢。
  想到这里,欧阳辩不由得苦笑。
  怪不得人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呢。
  现在自己想着造反,越想越是打退堂鼓,若是那些混不吝,有着一万骑兵在手,还有一些理论上的实力,说不得今晚就反了,至于成败,那是打过之后的事情了。
  但他不行啊。


第501章 我没得选啦!
  西京通往河中府的宽阔水泥道上,两侧树木萧条,天地之间一片肃穆。
  一大队黑甲骑兵以不疾不徐之速度往河中而去,到了傍晚,黑甲骑兵才进入河中府。
  黑甲骑兵自然就是银监卫了。
  他们直接找到央行服务区住下,这一路都是这么过来的,毕竟他们就是央行体系的人,住自家的服务区,都是免费的嘛。
  摘下了口罩面具之后,这对骑兵露出了真面目,若是有熟悉的人,定会诧异,因为这些人都是央行银监卫的高层——种谊、折驹、种遏等人。
  种谊等人安置了下来,洗漱之后才有时间坐一起聊聊天。
  种谊、折驹、种遏、王韶、狄虎等人算是银监卫的创始人,在银监卫里面也是这几个人掌控着大权,这么些年下来,他们在银监卫里面也是根深蒂固了。
  种谊留起了一脸的大胡子,不见当年的清秀模样,虽然身着便衣,但坐在那里犹如龙盘虎踞一般。
  折驹和种遏的气势也自不差分毫,他们每人手下都各自上万人,虽然没有一起出现过,但他们心里心知肚明。
  “哥,你说这次季默召唤我们是要干什么,虽然他是银监卫的创始人,但他现在毕竟和我们是两条线了……”
  种谊看了一眼种遏,又看了一眼折驹,折驹一脸的若有所思,但并没有说话,想必与种遏有同样的想法,不过种遏是他的堂弟,所以比较好说一些。
  种谊笑道:“应该是聚会吧,毕竟当年也是算是在一口大锅里面吃饭,这一次可能是找我们喝喝酒叙叙旧。”
  种谊这话一出,折驹脸色顿时有些不好起来,他哼了一声,直接站了起来,道:“寿翁若是这般搪塞,这趟我就不去了,没意思。”
  种遏也是脸色难看:“哥,你这也太不实在了!”
  种谊有些抱歉,想了想道:“我不能说太多。”
  折驹和种遏对视一眼,看到彼此眼里的震撼。
  种谊看到他们的神色,便知道今晚若是不说一些,恐怕要坏事了。
  他斟酌了一下道:“当年我投靠季默,季默的志向很大,他的那四句你们应该都知道吧?”
  折驹脸色凝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种谊点点头:“当年我听到四句话的时候,第一感受是震撼,但第二想法则是感觉可笑,你们知道的,那时候他才多大的年纪,就敢夸夸而谈,但这些年季默的所作所为,已经折服了我,我是真的相信他是真的在做努力的。”
  种遏点点头:“……央行、农行、远洋集团、兴建水泥官道、清丈田亩、税赋改制……说实话的,如今的大宋已经不像我见过的大宋了,这些都和季默息息相关。”
  种谊点点头:“但你们也知道,季默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但在官场上却是一直坎坷不顺,这一次更是……呵呵,我看着都觉得气愤,这个朝廷已经烂透了,你们别看商业蓬勃发展,农民也能够活下去,但高居朝堂之上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司马光、范纯仁、吕大防、赵鼎、赵瞻、傅尧俞这些人,所谓的皎皎君子,但他们干了什么,一上去就批评已经落实实施的新法……”
  种谊心痛不已。
  “……免役法、均输法,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新政,这些你们都应该清楚地,但在这些志大才疏的君子眼中却是掠夺财富之法,还口口声声说要废掉这些新法,这不是笑话么?”
  折驹脸上也露出不虞的神色:“你说的也是。”
  种谊叹息道:“这一次韩琦被迫致仕,但没有想到的是,季默也被打发到西北去,这明明是季默大展身手的好时候,却让季默去干他不擅长的事情,陛下……唉。”
  折驹点点头道:“寿翁,不用绕圈子了,你直接说吧。”
  种谊心中一颤,咬了咬牙道:“大宋看似如火如荼,但一旦异族南下,覆灭之祸就在眼前,我们得早做准备!”
  折驹面沉似水,眼睛直直地盯着种谊:“如果我说不的话,是不是你们兄弟俩就要将我斩杀在这里?”
  种谊悄悄捏紧了椅子把手,感觉到手心都在出汗。
  种遏也是大惊:“此事我并不知!”
  折驹心中松了一口气:“你也不知?”
  种遏没有回答,他看向种谊:“哥!”
  种谊点点头:“你们若是不愿,这就回去,我只求你们莫要泄露,以后若是战场上见到,见个分晓便是。”
  种遏苦笑道:“哥,你姓种我也姓种,一笔写不出来两个种字,你让我怎么置身度外?”
  折驹的脸色却是好转了过来,甚至有些轻松了起来:“我就说嘛,银监卫就是用银子堆起来的精英骑兵,不可能只是拿来护卫安全的,这些年更是南征北战的练兵,若是只是说拿来保护央行的资金安全,这完全就是浪费。
  而且在银监卫里,也并不宣传什么忠君,只是教育要爱国,但这个爱国也并不是指宋廷,而是笼统的中华民族,之前我还一直纳闷着呢,原来在这里埋伏着呢。”
  种谊盯着折驹没有说话。
  折驹笑了起来:“别这么看着我,寿翁你是知道我的,我们这几个所谓的将门子,其实不过都是弃子罢了,真被家族看重的,哪个不是在禁军里面,我们这些,连一个荫官都没有,还不得不自己出来找机会,要不是季默收留了我们,我们估计就是混吃等死的纨绔罢了,这点我还是明白的。”
  种谊点点头:“那你的选择是?”
  折驹叹息了一声,然后笑了起来:“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样呢,反正我娘就是一个侍妾,死后都进不了祖坟的那种,我要是干不出点什么事情来,我娘以后就是冤魂野鬼了。”
  种谊心中松了一口气,但也不由得为自己这个同袍感觉到不值。
  折驹无疑是个天才,指挥作战并不亚于自己,但就是因为母亲是个侍妾,所以完全不受重视不说,还遭受了诸多的白眼,当年投奔欧阳辩,也不过是想找个地方实现自己的价值罢了。
  其实说实话,他自己、种谔、以及其他投奔欧阳辩的将门子,谁又不是所谓的弃子呢,真被家族重视的能到银监卫这里来,去禁军才是最好的去向啊!
  折驹看向种谊道:“寿翁,我干了!”
  种遏咧嘴一笑,脸色有些苍白,嘴唇有些哆嗦道:“我也没得选啦,哥,我也干了!”
  种谊露出笑容大力地点头。
  折驹笑道:“不过我倒是好奇,你种谊为什么也要加入?”


第502章 这是个大问题!(提前祝大家伙节日快乐!)
  种谊沉默了半晌才道:“其实……此事我是猜出来的。”
  种遏:“……”
  折驹:“……”
  看到两个同袍的神情,种谊抱歉一笑:“我猜了个大概,只是没有从季默口里听到而已,此事十有八九,而且,这个事情到时候非得我们几个来推动不可。”
  种遏眼里精光闪烁:“从龙之臣?”
  种谊点头:“但也有可能被推出去斩首。”
  折驹低声笑道:“富贵险中求,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
  不过,你还是没有说你为什么愿意当这过河卒,你种谊虽然排行最小,但荫官你也有,你几个哥哥也不至于亏待了你这个幺弟,即便是当个二世祖,也足够你快活的。
  我和种遏是连纨绔子弟都当不起,有这等登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