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211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211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好谦心中一惊,他说这些是为蔡确说话,他能够感觉到欧阳辩对蔡确的欣赏,所以有意将蔡确推上去,蔡确与他交情更好,蔡确若是得到欧阳辩的重视,那么他也有一个强力奥援。
  不过欧阳辩似乎看出了这一点,并且看起来似乎有些不满。
  就在黄好谦心中担忧的时候,欧阳辩笑着说道:“持正是个人才,我是知道的,想要回来,还得看他的努力。”
  黄好谦连连点头,额头不由得微微出汗。
  欧阳辩虽然笑着说话,但话里行间的意思是,蔡确是不是人才,我心里有数,你别乱说,蔡确我想用,但他得多做一些事情,不然他别想回来。
  这是在敲打的意思了。


第482章 全面开战吧!
  吕诲在朝会上当面弹劾欧阳辩,赵顼不仅没有立即给出意见,甚至接下来两天都保持着沉默,于是有人沉不住气了。
  吕诲再次上书弹劾这是基本操作了,不过接下来的一些人的弹劾,就有很深的意味了。
  上书弹劾欧阳辩的人很多,看似杂乱无章,但仔细一梳理关系,便看得出后面的跟脚了,尚书职方员外郎王克存,大理寺丞王居正,太子中允、集贤校理李清臣,次适屯田郎中成黼……等等,有韩家的人,有曹家的人,也有崔家的人,还有一些暂时看不出派系的人,但欧阳辩相信,只要深入挖下去,总归就是这几家的人罢了。
  崔家是韩琦的妻子娘家,虽然韩琦的妻子早逝,但他们依然是紧密依存的家族。
  这让欧阳辩基本确定了幕后的黑手。
  曹佾和韩琦是发起人,崔家这些是附庸家族,曹家和韩家的外围成员对欧阳辩合力发起弹劾。
  朝廷百官看似出身各不同,但各自跟脚站队却是一样可以看出的,虽然皇帝对于什么家族、联姻、师生、同年等等关系是拒绝的,但实际上却是很难杜绝的。
  比如尚书职方员外郎王克存,大理寺丞王居正,太子中允、集贤校理李清臣,次适屯田郎中成黼这是个人,就是韩琦的亲胞兄韩璩的四个女婿。
  这四个女婿都是所谓的皆闻人材彦,士族钦瞩。
  而韩纯彦“女嫁左司郎中姚宗彦”,韩粹彦的女儿,“伯嫁承议郎、徽猷阁待制、提举醴泉观蔡庄。仲嫁朝奉郎、军器监丞蔡监,次继庄之室。季嫁通直郎、充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兼修使参详官蔡翛”。
  蔡翛是蔡京之子,通过这种婚姻关系,韩氏家族又与北宋晚期很有权势的蔡京家族成为儿女亲家。凡此种种,足见皇帝对于各种官员之间的关系根本就无法杜绝。
  而这一次弹劾欧阳辩,就是他们的力量的整体体现了。
  赵顼翻阅着堆成山一般高的弹劾奏疏,翻一本扔一半,脸色却是越来越是铁青。
  “好滴很,好滴很!”
  赵顼气得方言都出来了。
  “大伴,你看看,你看看,这一大帮人勾结在一起,家族、联姻、师生、同年、同乡……却在弹劾别人结党营私,哈哈,真是荒天下之大谬!”
  黄怀义低着头不敢多言。
  赵顼怒气冲冠,伸手将奏疏都推倒在地。
  生在帝皇家,又是亲眼看着自己父亲跟着这些文官集团斗着走过来的,又岂能不知道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当年他父亲英宗靠着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压过曹家,逼迫曹太皇太后撤帘,父亲去世后,富弼被驱逐、欧阳修老去致仕,欧阳辩丁忧,韩家因此一家独大。
  之前欧阳辩和韩琦联手对付王安石的时候,韩家的力量已经出现过冰山一角,但没有想到,他们的力量已经是如此的强大!
  赵顼不寒而栗。
  这一刻他深切地理解了为什么他们老赵家喜欢玩平衡,喜欢玩什么异论相搅,因为这些文官们就是稍微一放就能够形成世家,根本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啊!
  这一刻,他坚定了他的信念。
  ……
  弹劾奏疏如同雪片一般飞向赵顼的桌上,整个汴京城似乎都在朝赵顼施压,而处于漩涡中间的欧阳辩看起来却丝毫不担心。
  欧阳辩没有太猖獗,高了病假躲回家中。
  苏轼和黄好谦联袂而至。
  苏轼一脸的颓败。
  他上书驳斥吕诲,但接下来没有等到吕诲的反驳,百官却像是同时约好了一般,同时弹劾欧阳辩,一下子形成了滔天巨浪,他的驳斥顿时变无人在意了。
  苏轼怎么受得了,不断地上书帮欧阳辩辩解,但一个人怎么斗得过那么多人,他的声音被埋没了。
  黄好谦却是一脸的斗志。
  欧阳辩看到败犬苏轼,不由得笑了起来:“子瞻这是怎么啦?”
  苏轼不由得来气:“你还好意思说,我在朝廷帮你辩驳,你却躲回家中,也不知道号召同年们帮你辩解,你这是想干什么,想致仕归隐么!”
  看到苏轼真的生气了,欧阳辩赶紧安抚道:“子瞻莫急莫急,先喝点茶,我这里自然有应对策略,还需要你大力帮忙呢。”
  苏轼气哼哼坐下,用怀疑的目光看了一下欧阳辩,便喝起茶来,他知道欧阳辩历来靠谱。
  欧阳辩看向黄好谦:“如何?”
  黄好谦从袖中掏出册子,道:“都在这里了。”
  欧阳辩接过一看,满意地点头:“那就开始吧。”
  苏轼一把抢过册子,快速地扫了一眼,眼睛不由得凸出:“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
  这次上书弹劾欧阳辩的人在名单上都有,还有很多没有上书的人,尤其上面还有曹佾、韩琦、吕公著等人!
  欧阳辩笑道:“这些都是韩家、曹家、崔家在朝廷上占据了重要位置的人,我打算将他们一扫而空!”
  苏轼一脸的你在逗我的神情,但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他知道欧阳辩历来不瞎扯,他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要这么做了。
  “这是……这是全面开战啊!季默!能打得过他们吗,陛下又能同意吗,还有后宫的曹太皇太后,高太后……禁军……地方……这是大风暴啊,季默!”
  苏轼很慌。
  欧阳辩轻轻抿了一口浓茶——其实半夜喝茶不好,晚上很难睡得着,但他并不在乎,因为这几晚他也很难睡得着了。
  欧阳辩的眼皮底下一片青黑,他只是看起来轻松,但为了筹划这个大风暴,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轻轻笑了笑道:“子瞻,还记得我那首石灰吟么?”
  谈论到诗词,苏轼反而冷静了下来,他想了一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欧阳辩微笑点头:“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你看,连石灰都想着留一点清白,你说,他们这些皎皎君子,若是也被人看到屁股底下的腌臜事,你说他们会不会以死谢罪呢?”
  苏轼不知道。


第483章 开战!
  所有人都在盯着赵顼如何反应的时候,御史台有了异动。
  监察御史里行阎询上书弹劾尚书职方员外郎王克存贪赃枉法,在一次差遣之中收取贿赂,将国家资产卖给了个人,而且此类事情发生过不少次,阎询提供了非常明确的证据,甚至还找到了人证;
  监察御史里行黄廉上书弹劾大理寺丞王居正,王居正在执法过程中,收取犯人贿赂,干涉司法,甚至有吃完原告吃被告的行为,证据确凿;
  权监察御史里行程颢上书弹劾次适屯田郎中成黼家人霸占乡邻田产,乡邻上告,还被打成重残;
  御史黄好谦上书弹劾吕诲在担任御史的经历中,屡次出现受贿干涉司法渎职,涉及受贿款额多达十几万贯,证据确凿,时间地点人证俱全;
  ……
  这些只是列出来的部分,御史台这一波弹劾人数多达四十多人,都是一些担任重要岗位的中层官员。
  御史台这波操作让朝廷震动!
  ……
  曹国舅曹佾直奔韩府。
  “韩相,这下子可怎么办!”
  曹佾急得大冬天的满头大汗。
  这四十多人里,有十几个是曹家的人,曹家的人可不止在禁军之中,在中枢一样有人。
  但他和家大业大的韩家以及崔家不同,这十几个占据了重要位置的官员,就是曹家能够拿出手的文官了,其余的要么是不重要的岗位,要么连差遣都没有荫官,要是这十几个人都赔了进去,曹家在朝廷中就彻底被拔出来了,就只剩下禁军的实力了。
  这对于曹家来说,就是一场大溃败了。
  也怪不得曹佾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了。
  韩琦也皱着眉头四十多人里面,大部分是韩家和崔家的人,崔家人是他妻子的娘家,其实也算是他的人了,这三十几个人,就是他控制朝廷的关键,现在这三十几个人,竟然都被找出确凿证据来,这下子想保都难了。
  好在高层的吕公著这些欧阳辩似乎有所顾忌没敢动,但他并不清楚,是不是欧阳辩有所顾忌,还是在憋更大的招。
  这小子不讲武德啊!
  韩琦心中骂道。
  他们弹劾别人,就是泼脏水,然后用一些大义的罪名弹劾,逼迫皇帝去调查,最好是查出一些问题来,要么就是被弹劾人自己感觉羞愧,然后自请州县去了,也算是都给彼此一条后路。
  可没曾想这小子一来就是证据确凿到无可辩驳的份上,这让他们怎么应对?
  当然啦,他们其实也想这么对付欧阳辩的,但他们找不到证据啊!
  曹佾见韩琦没有说话,他更急了,说话都带着哭腔了:“相爷,您可要想出个办法啊,不然这些人就全都折进去了啊!”
  见到曹佾如此不堪,韩琦有些烦躁,轻声喝道:“慌什么!”
  曹佾被韩琦这么一喝,顿时脑袋一清,脸色有些微红起来,但心内却有些恼怒起来。
  韩琦感觉有些不妥,曹国舅不是他的下属,如此呵斥的确不太妥当,他赶紧温声道:“国舅莫慌,事情还没有到慌的地步,你有没有发现,欧阳辩那小子只是针对中层官员,高层的他可是一个没动,有可能只是在警告我们而已。”
  曹佾一愣:“警告?”
  韩琦点点头:“没错,现在我们这么多人都是在针对他,他的麻烦也很大,他并不想和我们两败俱伤,他若是动我们的高层,那么朝廷就会动荡起来,陛下肯定不愿意看到那种局面,所以他只能动中下层来告诉我们,展示他的力量,让我们收敛一些。”
  曹佾想了想觉得有道理:“那我们现在是要是要议和么?”
  韩琦沉吟起来。
  曹国舅却有些急了。
  韩琦可以议和,但他不能啊,曹太皇太后最近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再能耐也撑不了几年了,若是不趁着这个时候进步,曹家的衰退就不可避免了。
  中层官员被清退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高层能够更进一步,以后再提拔就是了。
  但欧阳辩若是不退,曹家就无法更进一步,这怎么可以。
  “韩相,可不能退啊,欧阳辩这只小狐狸,说不定就是在麻痹我们而已,等我们被忽悠住,他再雷霆一击,将我们一网打尽,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韩琦却是不以为然道:“曹太皇太后尚在,他又如何敢清扫曹家,国舅过滤了,不过国舅说的也是,的确有这种可能,我们是得小心一些,免得被骗。”
  韩琦安抚了一下曹国舅。
  不过他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居多。
  三十多个士族钦瞩的闻人材彦,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放弃了这三十多人,想要再找三十多个这么出色的年轻人,那可没有那么容易。
  这种贪污枉法的罪名一旦被落实,他们就算是毁了,就算勉强留下,以后也很难再进步了,所以这些人是不能放弃的。
  世家之所以是世家,是因为他们吸收的人才,心在这批人就是他们推出来的下一代接班人,这批人若是毁掉了,让一些资质不足的人上来,就算是他们打赢了这一战,他们终究还是要败落的。
  韩家崔家是世家大族,根基比曹家要深厚得多,曹家依仗的曹太皇太后年纪太大了,所以曹家很急,但韩琦自己感觉还年轻呢,至少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可以安排,所以他并不急在一时。
  这一次和欧阳辩妥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经过这一次,欧阳辩也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就算是不服气,至少也不敢和自己不死不休了。
  目的其实算是达到了。
  至于曹家,呵呵,他们的死活关我什么事,甚至可以将他们的位置给腾出来,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一半送给欧阳辩,一半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去,那不正好么。
  虽然说欧阳辩的威胁是更大了一些,但反正自己时间足够,以后再慢慢对付也不迟嘛。
  想到这里,韩琦对着曹国舅一笑。
  曹国舅看到韩琦和自己温和的笑,赶紧露出和善的笑容。


第484章 已是悬崖百丈冰!
  大雪纷飞,旱了一年多的汴京终于有了水了,但若之前没有开井取水,就算这个时候来大雪,也是无法耕种的,到了这个时候的话,天下民不聊生,北方的黎民百姓恐怕是十不存一了。
  苏轼裹着厚厚的塞了棉花的皮毛大衣,在小黄门的带领下,穿过重重环廊,进入御花园中。
  其实大冬天的,御花园也是光秃秃的一片,好在银装素裹,还有红梅也适时开了,倒也颇有可观之处。
  远远就看到了一群穿着各色锦衣的人围着一株开得热烈的腊梅指指点点,苏轼不用多看便看得出一个个裹了大衣人都是朝中重臣。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方平、参知政事苏颂、参知政事吕惠卿、参知政事欧阳辩,枢密使韩绛,翰林大学士韩维,通进银台司公事吕公著。
  哦,当然还有大宋朝的最高统治者赵顼。
  啧啧。
  苏轼赶紧过去见礼,赵顼笑着点点头。
  其他的重臣神色各异,神情颇有意味。
  苏轼不敢多言,垂手站在一边。
  赵顼笑道:“欧阳爱卿前些年写过一首卜算子咏梅,怎么写的来的?”
  翰林大学士韩维笑道:“是那首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吗?”
  赵顼连连点头:“对对,就是它,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哎呀,写得真好,一股与世无争但又卓立的风骨的风范扑面而来呢,真好!”
  欧阳辩露出符合社会期待的笑容:“当时是拿来夸赞包孝肃的,包孝肃的确当得起。”
  赵顼呵呵一笑:“包孝肃清廉刚正,大宋朝的青天大老爷啊,难得难得,唉,可惜现在的朝堂……唉。”
  苏轼看到韩琦和吕公著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
  韩维韩绛两兄弟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情,张方平悄悄皱起了眉头,苏颂呵呵笑着一心一意观赏腊梅,欧阳辩笼着袖子就像是老农民一般,还缩着脖子,看起来极怕寒冷一般,不过因为人长得昂藏,就算缩着脖子,看起来也比别人高大许多。
  吕惠卿长叹一声:“陛下担忧地是啊,如今的朝廷,腐败成风,贪腐误国,陛下,还是得抓紧整治一番才是啊,不然国将不国啊!”
  韩琦带着灰白的眼睫毛一下子抖动起来,眼皮子唰地睁开,两屡寒光射出,目的正是吕惠卿。
  吕惠卿却是毫不在意。
  赵顼眼睛直直地看着腊梅,似乎全然没有看到臣子间的互动一般。
  韩琦又看向欧阳辩,欧阳辩与韩琦嘻嘻一笑,但没有说话。
  韩琦暗自叹息一声,叉手行礼:“陛下,头等大事还是先处理欧阳参政的事情吧,欧阳参政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