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大宋商业发展如火如荼,但那不过是无意识的发展,不过是官家稍微放松管控而已,盐铁等等还是官家在控制呢。
朝廷只有抑制商业的意愿,哪里会专门想着给商业增加动力。
现在看到欧阳辩营造的这么一个规模宏大的工业园,韩绛这才意识到,经济还能这么搞呢。
工业园里的工人很多,在西湖城工程公司的人组织下,有条不紊的进行施工。
卢秉介绍道:“底下的排水沟渠已经都挖好并且卖了预制水渠,现在地面的厂房已经开始建设了。
因为地足够多,各个厂房也不用造的太过于精细,所以大部分厂房用砖瓦就可以了,红砖水泥就地烧制,就是木材不太好找,得从内地购买,不过这倒是小事了。
根据工期,这里的厂房一个月的时间就差不多接近完工了,加上工业园里面的水泥路的铺设等等,三个月内各个企业就可以进驻了,半年内应该可以初步形成生产力了,到时候制约工业园的发展却是官道的水泥化了。
毕竟如果官道如果没有水泥化,四轮马车就不能进入运行,现在庆州原材料供应肯定是不足的,得从各州运过来,甚至得从内地运过来,没有通畅的道路,根本不足以供应工业园在这个吞噬原材料的怪兽!”
欧阳辩点点头,问道:“姜总呢?”
卢秉笑道:“姜总现在到处招人呢,永兴军路常年战争,壮年男子本来就不多,现在各个工厂主为了赶在工厂建好之前招好工人,到处抢人呢,这不凑在了一起,现在招人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欧阳辩点点头:“这也难怪,一下子三条主干道、七八条州道同时修建,而且还是多段同时施工,所需的人力自然很多,还有堡垒也在筹备之中,现在各个工厂又在招人,一下子就是几十万人的缺口,应付不过来倒也正常。”
韩绛道:“既然人力这么紧张,到内地招去啊,我听说西湖城工程公司的工资给得挺高的。”
卢秉苦笑道:“姜总倒是说过这个事情,除了原本的员工,新招的根本不愿意过来。”
“为什么?”
韩绛不解道。
卢秉苦笑道:“那些人听说要来永兴军路,一个个都怕了,生怕大战一起,就被抓去当兵去了。”
韩绛也露出苦笑,这不是不可能,这是很有可能的。
到了危急的时刻,谁管你是什么人,直接就拉上战场应急去了。
欧阳辩点点头,想了想道:“内地的不肯来,那就在本地找吧,永兴军路的人口也有七八百万,总不至于几十万工人都找不出来吧?”
卢秉道:“还真是这样,边军拉壮丁都是紧着汉人拉,所以汉人壮丁大多都在军中,剩下的也需要照料家中的田地。
而蕃人都是一些部落,大多都是生户,熟户虽然也不少,但他们也对招工视而不见。”
欧阳辩奇道:“是因为蕃民富庶吗,怎么不愿意来呢?”
卢秉摇摇头道:“大约是对汉人有戒备之心吧。”
欧阳辩点点头:“现在缺工的局面很严重?”
卢秉点点头。
“你见到姜总,告诉他让他来找我。”
韩绛道:“堡垒可以交由军队来施工,还有道路,也可以派军队协同。”
欧阳辩点点头:“军队暂时还不能动,主要还是警戒西夏那边的态势为好,而且蕃民的劳力也得发掘出来,工业园这里的劳动力需求会越来越大的!”
第371章 资本的力量!
欧阳辩还有一个事情没说,就是农行屯田的事情,农行的屯田也在吞噬大量的劳力。
庆环路作为抵御西夏的核心,也是西夏骚扰最多的地方,这里的田地几乎都是荒废的,一旦堡垒建起来,这里的土地就可以耕种了,现在这里的土地几乎都被农行给包圆了。
陆采薇正在规划着兴修水利,兴修水利、屯田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果仅仅靠环庆两州的汉人,那绝对是不够的。
毕竟永兴军路的人也并非全无产业,相反,这里的产业颇多。
在和平的时候,关中这块沃土是很富饶的,即便是现在,也就是环庆路周边被糟蹋得不像样子。
其他的州虽然经济下挫,但实际上还是有底子在的。
渭州的畜牧业,大宋第一,什么马羊牛骆驼等等,产出非常丰盛。
矿业也相当发达,铅、水银、铜铁等等矿业都相当齐全。
秦州、熙州的纺织业也相当发达。
泾州的毛纺织业是非常出名的特色产品。
还有盐、造纸、文具等等产业也都齐全。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商人愿意跑来这里开设工厂,因为这里不仅有市场,而且还有丰富的原材料啊!
不过这也造成了一个困难,正是因为打仗,所以壮劳动力被抽调了许多,而外地人不敢来,本地人又有许多的产业可以务工,所以汉人的劳动力基本已经见底了。
在环庆两州能够搜刮出的几十万劳动力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这样的话,未来制约工业发展的就一定劳动力了,虽然说届时可能内地的来人会弥补这个缺陷,但不能全部指望这个,因为现在内地发展可比陕西快多了。
尤其是东南诸路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虹吸现象,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的贫民被荆湖南路吸引,梓州路和夔州路的贫民则是向东进入荆湖北路。
而在东南诸路本地,则是大城市形成虹吸效应,对周边州县的劳动力产生虹吸效应。
整个大宋在不自觉的发生着城市化的过程。
这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进程。
内地的发展这么快速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还会有人往边境走呢?
所以庆州工业园的发展不能指望内地的人力资源,而是得瞄准本地的人力资源。
汉人的人力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了,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剩下的得维持陕西本来的各类产业,已经空不出太多的人来开发新的领域了。
所以,欧阳辩将目光锁定在蕃民的身上。
灵州到环州、庆州和原州一带,生活着党项、吐谷浑和吐蕃人,至宋统称“蕃部”。
环庆原州汉蕃杂居,蕃人种属繁多,互不统属,经常因小事互相械斗。
元昊大举进犯时,不少蕃部为其充当向导,其首领暗地里与元昊勾结,成为威胁沿边安宁的严重隐患。
所以大宋历来有想方设法争取边境地区蕃人的归附的传统。
韩绛道:“若是不动用军队,怕是要耽误大事,而且看你这边的情况,一时半会劳动力不好解决吧?”
欧阳辩笑道:“蕃民或许需要这些工作。”
韩绛不由得哑然失笑:“蕃民可不好指使,汉民有纪律也勤劳,但蕃民多事放牧为主,你若是要让他们去种地或者工地上劳作,他们可未必会肯。”
欧阳辩只是笑了笑。
您是不知道资本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可以把人变成鬼,也可以把鬼变成人,更别说只是将蕃民改造成勤劳爱干活的蕃民而已。
欧阳辩笑道:“韩大人不如看看我的手段?”
韩绛倒是产生了兴趣,他还真的想看看欧阳辩有什么手段。
“看你的手段是没问题,不过建造堡垒的时候可不能延误,我得去其他的州去催促一番。”
韩绛说道。
欧阳辩笑道:“大约是不必了,这一次三司直接打款给到西湖城公司,自然是西湖城公司去主办这个事情,军队给他们做好护航工作就好了,其余的他们会处理的,到时候韩大人做好验收的工作就好了。”
韩绛一愣:“这么简单?”
欧阳辩笑道:“这是成熟的承包制,反正你承包了工程给他们,就让他们去做就好了,他们自然会克服任何困难给你做好,你到时候只管验收就好了,如果逾期或者质量不过关,那就用签好的契约去惩罚他们。”
听到欧阳辩这么说,韩绛便放心下来,不过还是去了几道公文,敦促各军要配合西湖城工程公司建造堡垒之事。
欧阳辩回去之后,姜汝成及时赶到,欧阳辩咨询了一下,果然劳力缺口挺大,现在内地跟过来的工人在准备建造堡垒,抽调了升级官道的工人,以至于官道的建设的进度都被拖慢了。
陆采薇也向欧阳辩抱怨垦田的劳力不够。
欧阳辩干脆召来一下杨德昌等人问了一下,果然普工的缺口挺大。
林通等人从内地招了一些精兵悍将过来,但来这边拖家带口的,成本又升高了,肯定是不如在这边招募来得便宜。
欧阳辩让卢秉统计了一下,加起来缺口的劳力数量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陆采薇那边垦田得要几万人,姜汝成那边的缺口更大,十来二十万都是能够吞得下的,而工业园这边更是吞人怪兽。
光是林通一家所需的劳力,依据林通的经验,四通车行庆州分部要供应永兴军路、河东路、以及向下到利州路、成都路,届时这个分部估计需要两三万人。
而其他的劳力密集型工厂,比如纺织、制衣厂、棉被厂等等,所需的人力更多,三四百家工厂,多的需要几万人,少的也要几百人,缺口额竟然达到了六七十万的劳力,而这还仅仅是他们对于初期的估计。
听起来似乎不少,但和后世的诸如东莞、深圳等等地方比比,就会发现这个数量其实并不多。
这么多的数量,让欧阳辩觉得这一次的任务估计不太好完成。
虽然庆州环洲两地的蕃民不少,但要抽调出这么多的壮劳力,恐怕还是有些困难。
第372章 这钱我挣了!
老聂胡辣汤摊子。
一大早就有很多人跑过来占位置了。
来得晚了只能端着碗蹲在一边呼噜呼噜的吃。
大家觉得自己是体面人,自然还是得坐在短凳上吃比较体面一点。
“呦,老聂,今天可够早的啊,昨晚婆娘没把你伺候舒服了还是怎么着?”
一个听着就觉得欠揍的声音响起。
老聂皱了皱眉头,抬头的时候却是满脸的笑容:“嘿,李大爷,您来了啊,来来,位置还有,您先坐下,还是老样子?”
李大爷高傲地点点头,那天被杨德昌下人扇的脸还有些青紫色,不过这不妨碍他还是一脸的自矜。
“欸,老聂,你有没有听说庆州城外那个劳什子工业园,现在招募工人,听说薪俸给得贼高呢。”
老李竖起了耳朵。
老聂笑道:“哦,我知道这事,的确是这样,那薪酬的确不低,包吃包住,每天还有六百文钱可以领。”
老李顿时心中一动。
这个薪水在内地或许普通,但在这边境却是相当高了。
普通的农户辛辛苦苦一年都攒不下几贯钱,在这工地上有吃有住的,每天还有六百文可以领取,一个月下来,那就是十八贯铜钱了,一年就是……嘶,二百一十六贯钱呐!
在庆州城这样的城市一年一家人四五口人是花不了四五十贯钱的,在农村更省,可能二十贯就搞定了,也就是说,一年能够省下来接近两百贯呢!
老李急急问道:“老聂,你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老聂笑了笑道:“当然啊,城门口就贴着招聘启事,你可以去看看,实在不放心,就去工业园问问。”
老李赶紧站起来道:“胡辣汤你继续做,我去看看。”
老李迈开腿冲到城门口处,果然看到一张告示,他识得一些字。
“……招募农户,包吃住、月薪十八贯……嗯,果然是真的。
咦,还有其他的呢,招木工,月薪……嘶四十贯,天呐!
还有铁匠……月薪五十贯!这个高级经纪人是什么,竟然年薪一千贯!还有很多不知道是什么工种,但最低就是农户了!”
老李一脸的欣喜:“太好了,老家的乡亲们总算是有出路了,那穷山恶水的,待着有什么意思!我得赶紧通知他们去!”
老李回到摊位上,朝老聂道:“老聂,我有急事,胡辣汤不喝了。”
说着老李扔下几个铜钱就跑了。
老聂喊道:“诶诶,没喝不用给钱啊,我这胡辣汤又放不坏!”
老李已经消失在街道尽头。
老聂摇摇头:“算了,下次再给他免单好了。”
老李虽然嘴巴臭,又抠门,但做事却是谨慎得很,还专门跑到工业园去。
工业园已经将大门修好了,里面在施工,外面有人守着。
老李有些畏畏缩缩,门口的保安看到了,喝道:“干什么的!”
老聂被吓了一跳:“啊……我是……我是想来……”
保安看着这人畏畏缩缩的,忍不住想起最近党项人窥探的事情,顿时起了怀疑。
“你是什么人!”
“啊,我是庆州人!”
“你来干什么?”
“我就是来问问你们招工吗?”
保安眼睛犀利地扫视了老李几眼,倒是汉人模样,可是衣着还算是光鲜。
“你想问什么岗位?”
“啊,就是种地的。”
保安的心中的警钟顿时铛铛铛的响了起来。
“呵呵,种地……跟我走,你摊上事了!”
“啊,为什么,问问都不行了吗!”
老李骇得腿发软,心中大为后悔,这是要讹诈别人了吧,就知道不可能天上掉馅饼!
老李被保安拖拽到里面,恰好卢秉过来检查工作,看到两人拉拉扯扯,赶紧喝道:“干什么干什么!”
那保安赶紧道:“卢老爷,这人鬼鬼祟祟地在门口窥探,他衣着光鲜,却说要找种地的活,明显就是谎话,最近西夏的探子一直在窥探,我怀疑他也是。”
老李双眼圆睁:“西夏探子……我不是啊,我是汉人,我是汉人,我要是党项人我就是狗娘养的!!”
老李赌咒发誓。
卢秉赶紧将两人叫到角落里,仔细地盘问了一下,不由得哑然失笑:“我说你帮乡亲问就帮乡亲问嘛,干么这么胆怯呢?”
卢秉又训斥保安道:“有警惕是对的,但也不能随便吓人嘛,吓出毛病来怎么办?”
训斥完保安,卢秉温和道:“大爷,不用怕,我们的招工信息都是准确的,你现在是要回去村里面通知乡亲们吗?”
老李赶紧点点头:“没错,如果消息是真的,我现在就回去。”
卢秉笑得很温和:“那个谁,你去拿招聘简章过来,多拿几叠……李大爷是吧,想不想挣些钱?”
老李点点头。
卢秉笑得更加和蔼可亲:“好,你将这些招聘简章拿回去,在角落里填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去分发给需要找工作的人,他们若是应聘上,我每个给你五十文钱。”
老李吃惊道:“此话当真?”
卢秉笑道:“我是庆州工业园区的负责人,这里的建设、招聘都是我负责,我叫卢秉,你来了问园区里的人,都知道我的,实在不行,你也可以找知州大人,我是知州大人的人。”
老李将信将疑。
卢秉笑道:“不信啊,没关系,我让人用马车载你回去,你随便拉几个人过来,他们一入职,我就给你结算!”
老李心中想道,看起来不像是骗人,或许可以试试。
老李点点头。
保安拿着几叠招聘简章气喘吁吁地跑来。
卢秉笑道:“那个谁,你用马车带着李老先生,去他村里宣传宣传。”
保安顿时傻眼了:“啊,我……”
卢秉一挥手:“快去快回,将李老先生的村里人也一起拉过来。”
保安有些垂头丧气,只能赶紧去牵马车,又叫同事过来换他的班,然后载着老李往李家村去了。
老李对保安还是有些切切的。
保安看得不耐烦:“我说你在怕什么啊,我又不会吃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