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布赶紧点点头:“哎呀,季默,我就随口说说。”
欧阳辩笑了笑。
曾布赶紧抱着案卷跑了出来。
他总感觉和欧阳辩在一起有些不自在,虽然认识了这么多年,以前小时候的欧阳辩还好玩一些,现在却是威严日重,虽然还是笑面相迎,但他总感觉有些不太自在。
曾布将案卷送去了大理寺,又寻了在大理寺里的同年聊一聊。
嘉佑二年的同年大多都很给力,虽然现在高官不多,但很多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比如这个在大理寺里的同年,任大理寺详断官,品级不高,但权力甚重。
曾布问了一下张氏家族所犯罪名,同年说这种犯罪估计全族都得流放了。
曾布这才开开心心离开。
离开大理寺,他闲来无事,干脆跑去大宋周报社找他的大兄曾巩。
曾巩正忙着呢,也无暇管他,只是让他先去办公室里等他,等了好一会曾巩才来。
“怎么有空过来,工作组那边不是很忙吗?”
曾巩对这个弟弟还是很关心的。
曾布笑了笑:“现在还好,就是准备将清丈田亩推广下去的安排,其实这次在陈留县已经有了定例了,有了这个经验,接下来就是复制就可以了。
我是出来送文件,经过你这里,便进来看看你,最近都很忙,都没有时间一起吃饭。”
曾巩笑了笑道:“忙好啊,朝廷革新,我辈正该忙起来才对,你刚刚说送资料?”
曾布便把张氏家族的事情说给曾巩听,曾巩听得很认真,听完之后冷笑了一声:“活该,贪得无厌,就该这么整治他们,对了,咱家那边的事情安排得怎么样了?”
曾布有些苦恼:“咱们自家是没有问题,关键是族里不肯讲隐匿的田产交出来,族长还写信骂我不顶事,身在要职却不能为家族谋点福利,听族长的意思,最好是将县里隐匿的田产都给转到曾氏家族来。”
曾巩怒道:“好了,我会给族长写信,将张氏家族的事情告诉他,就看他怕不怕。”
曾布劝道:“大兄,你也别太言辞苛刻,咱们家以前要是没有族里照顾,咱们兄弟这么多人,也活不到长大,族里终究还是有功劳的。”
曾巩点点头:“我们可以在其他的地方补偿族里,但这个不行,你可得自己把持住了。
季默是干大事的人,跟着他,你也会走得很高,你若是有私心,就跟不上他的脚步,以后后悔的是你。”
曾布点点头:“说起季默,大兄,我现在总感觉和他在一起不如以前舒服了,以前的季默多好玩啊,现在……”
曾布摇了摇头。
曾巩若有所思:“你是说他威严日重?”
曾布点点头。
曾巩笑道:“这也正常,季默这么些年过来,手下管理的人成千上万,身居高位,没有威严才是怪事呢。
咱们和他毕竟是老朋友了,他有时候若是骂你,你也别往心里去。
季默这人我是知道的,他基本不骂人,也很少给人脸色看。
但他要真骂你了,也是看重你,若是他保持和你的距离,更对你好言好气,那你可能没有走进他的圈里。”
曾布点点头:“大兄你说的我明白,你放心吧,我也不蠢,季默心里藏的都是大事,思虑多一些也是正常。
我也很明白,咱们兄弟几个若不是季默一直在使力,也到不了现在的位置。
据我观察,现在还仅仅是个开始,以后还会越来越受重用的。”
曾巩满意点点头:“你能看出这点倒也不简单,不过我有句话要告诉你,无论季默沉浮,你都要紧紧跟住他,别看他有时候失势,就有别的想法。”
曾布惊诧道:“大兄你这是什么意思?”
曾巩摇了摇头:“纸面上的意思,最近的局势可能不会太安稳,我是告诉你,别对季默失去信心,以至于干出一些蠢事,知道吗?”
虽然不知道曾巩在说什么,但曾布一直信服这个相当于父亲一样的大兄,闻言点头,知道他回到直舍人院,才听到了一个大消息。
御史中丞彭思永、监察御史蒋之奇上奏疏弹劾欧阳辩、种谊!
第335章 粗暴的王安石!
彭思永和蒋之奇联合弹劾欧阳辩和种谊,让人震惊。
御史中丞是御史台一号人物,监察御史则是三号人物,两人联手弹劾,这样的力度可是不小了。
两人弹劾种谊的理由是种谊攻击虎翼军,让虎翼军死伤惨重,让大宋军人没有死在敌国手里,却死在自家人的手里,这是人间惨剧。
而种谊则是罪大恶极的刽子手!
至于欧阳辩被弹劾的罪名可就丰富多了。
一是欧阳辩指使种谊干下这等人间惨剧,他才是这人间惨剧的背后推手。
二是欧阳辩其人道德不行,虽是科举出身,但却沾染浑身铜臭,与商人走得太近不说。
而且自身就是个商人,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商人。
在蒋之奇的描述之中,欧阳辩依靠父亲欧阳修的身份,鱼肉百姓,与民争利。
更是在央行任职的时候贪污受贿,更是将央行的生意给自己的产业赋能。
比如说东南诸路的官道水泥化的承包商都是欧阳辩的西湖城工程公司承建的,现在北方官道水泥化也是如此。
名下的农业银行更是放高利贷,不仅盘剥农民,更是盘剥城内市民。
而西湖城更是抢夺诸多城市的生意,生生将其喂饱成为一头头的巨兽。
不仅如此,欧阳辩还写出《国富论》这样字句之中都能够闻出金钱利益味道的邪书,败坏民风民俗,其心可诛。
三是肆意批判国事,那本《论历代政治得失》中,对于朝廷充满嘲讽,激起民众对朝廷的敌意,欧阳辩恐怕是他国派来的奸细。
这些指责一个比一个恶毒,至于证据那是没有的,都是一些臆测之词,但大宋的言官就是这般,一句风闻奏事就可以免去责任。
大宋官员无论是什么等级的官员,面对弹劾,处理方式大多就是两种。
一种是上表自辩,另一种则是上书告病请假,等皇帝做出决断。
后一种是大多数人采取的方式,这样才不会被人批评是厚脸皮,恋栈不去。
欧阳辩身在官场,就要遵循官场的规则,所以他赶紧安排工作,然后告病请假,回家闭门不出了。
但这风波起来了,岂是那么容易下去的。
彭思永和蒋之奇的弹劾像是吹响了冲锋的号令,顿时雪片一般的弹劾飞向赵顼的案桌之上。
而支持欧阳辩的也不少,尤其是嘉佑二年的同年,更是纷纷写文章为欧阳辩辩解。
已经守孝完成的苏轼兄弟,在路上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和苏辙写奏疏通过驿站寄完京城,只是他的消息也晚了很多。
除了嘉佑的同年,谏院的司马光上书严厉批评蒋之奇,说此人道德败坏,其言不足与听。
司马光盛赞欧阳辩,称赞欧阳辩人品道德如同皎皎明月,更是为国做了很多的贡献,此次有人弹劾,不过是借机阻挠清丈田亩之事而已。
司马光大力为欧阳辩辩解。
范纯仁等人也没有落后,纷纷上书给欧阳辩辩解,也有为种谊辩解的。
之后王安石也为自己的弟子辩解了。
王安石认为,欧阳辩的个人道德一点都没有关系,经营产业不过是为了孝敬父母而已。
而且西湖城这些产业也不全是欧阳辩的,而是一个股份公司,受益人何止千家万户。
张方平也为欧阳辩上书辩解,他身为三司使,写出来的东西是有权威性的。
他列数欧阳辩为国家财政做出的贡献,认为欧阳辩经营产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国家。
大宋如今的富裕很大层面上是得益于欧阳辩的作为。
不过张方平不说话还好,他一说话,顿时有人讲矛头指向张方平。
他们上书弹劾张方平汲汲于财计,整个身心都放在了铜钱之上,以至于对欧阳辩这样的浑身铜臭的人惺惺相惜诸如此类的抨击。
赵顼看到这些忍不住苦笑。
他忍不住想起欧阳辩对于此等人的评论。
“那些个什么君子,大多是不经世事又不通经济的人,他们说出什么奇葩言论我都是理解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受过基本的财会训练。
一个国家无非就是钱粮、军事、官僚,其中钱粮尤其重要,没有钱粮,什么军事、官僚都是浮云。
这些人视钱财如粪土,却口口声声为了天下为了黎民百姓,殊不知百姓却不要他们这些米虫!”
赵顼笑骂欧阳辩的嘴巴太毒,但如今看来,欧阳辩的批评的确是入木三分。
但是这就是如今大宋朝堂的实际情况。
欧阳辩闭门不出,赵顼找不到人商量,就想起了王安石,赶紧请翰林学士王安石过来商讨。
王安石道:“彭思永蒋之奇信口雌黄,随意污蔑朝廷官员,陛下直接将他们贬去州县吧。”
赵顼忍不住苦笑:“这样太过于粗暴,怕是有很多人要反对的,总得拿出一个让大家能够接受的方法才行。”
王安石强硬道:“言官历来碍事,想要做事,这些人就是绊脚石,陛下可以趁此机会将他们撵走,换上明理的人。”
赵顼皱起了眉头,他着实没有想到王安石和欧阳辩的做事风格竟然相去甚远。
若是以前,他还真的是喜欢王安石这样干脆利落的做法,但现在却只觉得粗暴,而且后患无穷。
可能这就是欧阳辩影响的结果。
欧阳辩在赵顼面前总是将事情推敲到滴水不露,而且很会综合各方意见,这一次虽然群情汹汹,但赵顼心中依然有底。
因为欧阳辩将诸多事情都给安排得滴水不露,这个狙击欧阳辩提前就和他预告过。
欧阳辩认为,在明面上,清丈田地的法理支持、百官也都支持、舆论已经在这边的情况下,到最后,反对者一定会抨击执行者,来达成阻挠清丈田亩的目的。
果然张氏家族一被拿下,攻击欧阳辩的弹劾马上就到来了。
赵顼对于欧阳辩的算无遗策感觉到钦佩不已。
实际上他是知道该站在哪一边的,只是想知道如何行事罢了。
他没想到的是王安石竟和欧阳辩如此不同。
他们真的是师徒?
第336章 这就是皎皎君子!
面对王安石的建议,赵顼有自己的判断,只是,眼下的局势却不好处理。
若是按照王安石的建议,欧阳辩的危机虽然过去,但却会被认为是皇帝宠臣。
这样的名声对欧阳辩或者对赵顼自己都不是一件好事。
若是想要正面破解彭思永和蒋之奇的指控,只怕是不容易。
虽然说经营产业这件事情大家都在做,但都做得遮遮掩掩的。
欧阳辩做的产业体量太大了,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一样,根本没有办法隐藏。
有没有贪污一事其实也不好查,央行的体量太大,账目太多,将整个三司的人都派过去查,恐怕一年半载也查不清楚。
欧阳辩可没有这个时间去耽误,清丈田亩的事情可还要欧阳辩去盯着呢。
更别提后面还有一件大事情要跟着一起落实呢。
而蒋之奇指控的欧阳辩利用央行资源,给西湖城工程公司承包项目这件事,还真的不是冤枉。
虽然是因为整个大宋就没有其他的工程队能够揽起这么大的工程,但所有的项目都被西湖城工程公司给包揽了也是事实。
这事不好解释。倒是那个关于欧阳辩是奸细的事情就是无稽之谈。
欧阳辩从未出过国境,更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不可能有这个动机去背叛大宋。
所以,这个事情不好解决啊。
王安石不靠谱,欧阳修总靠谱吧。
赵顼召见欧阳修。
欧阳修人老成精,听完了赵顼的询问,笑了笑道:“此事曾相或许可解。”
赵顼愣了一下。
“这是为何……”
然后他恍然大悟:“……朕明白了,谢谢老大人。”
欧阳修笑着离去。
赵顼托着下巴在那里想了一会,大伴过来道:“官家有什么难解的问题吗?”
赵顼叹了口气:“大伴,朕和季默差那么多吗,这事情若是季默,恐怕瞬间就好好几个解决方案了吧?”
大伴笑道:“官家莫要妄自菲薄,小欧阳大人虽然智绝天下,可官家也不差啊。
官家的识人用人也是天下无双嘛,您看啊,仁宗皇帝没有大用小欧阳大人,先帝也没有大用小欧阳大人,官家您却果断大用,这就是您的本事啊。
现在政事堂里更是君子云集,言官中都是敢言之士,这不是官家的能耐么?”
大伴以为说这些话赵顼会开心,但却见赵顼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被吓得脸色都变白了,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赵顼见大伴骇然,知道自己的反应吓坏了这个老太监了,赶紧摇摇手道:“不关你的事情,不用担忧。”
大伴这才安下心来:“官家,您这是?”
赵顼冷笑道:“你说政事堂君子云集,呵呵,有人屁股却坐歪了啊!
还有言官倒是敢说话了,可他们说的话那是人话嘛?
明明是忠臣干臣,在他们嘴里却是小人、帝国奸细、为己谋私的贪官!
呵呵,他们也不想想,以季默的挣钱能力,他需要贪污?真是笑话!”
大伴的脸色又变得惨白起来:“官家,我的官家诶,您可小心点说话啊,您这是要老奴的命啊!”
赵顼哼了一声:“去,叫曽公亮滚来见我!”
大伴几乎是在哀求:“官家!”
赵顼深深吸了一口气:“好吧,去将曾知政请来。”
大伴舒了一口气:“官家,一会说话可要谨慎着点啊,这可不是小事!”
赵顼摆摆手:“知道啦知道啦,聒噪!”
大伴赶紧出去吩咐人。
过了半个时辰,曽公亮匆匆赶来。
赵顼笑道:“曾知政来了,辛苦了辛苦了。”
曽公亮赶紧叉手行礼:“陛下言重,陛下叫老臣来什么事?”
赵顼苦恼道:“曾知政,国事繁重,有些更是扑朔迷离,朕年纪太轻,有些事情不知道怎么决断,是以请曾知政过来,朕想请教请教知政。”
曽公亮见小皇帝这么谦虚,倒是欣喜地捋了捋胡子,笑道:“陛下莫要客气,这原本就是老臣的责任所在,陛下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老臣,老臣一定知无不言。”
赵顼笑着点头:“就眼下这事,禁军的曹鹏违抗军令该如何裁决,欧阳辩被彭思永蒋之奇弹劾又该如何裁决,而清丈田亩之事该不该继续推进,张氏族人犯法之事又该怎么处置?”
曽公亮豁然抬头,看到小皇帝赵顼锐利的眼神盯着他,看到他看过来,赵顼又轻轻笑了起来。
曾公亮眯了眯眼睛。
若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提,倒是诚心请教了,可将四件事连在一起说,赵顼的意思不言而喻了。
曽公亮沉吟了一下道:“依老臣看来,虎翼军曹鹏乃是将门子,忠君爱国这一块上不会有问题,恐怕是内中有隐情,应该查清真相再下决断。
御史中丞彭思永和监察御史蒋之奇乃是言官,敢言是种好品质,欧阳辩也是大臣之子,应该里面也有所隐情才是。
至于清丈田亩一事,仁宗皇帝尝试了几次也没有成功,看起来目前也不是好时机,老臣建议还是暂时缓行较好。
至于张氏家族么,听说在陈留县天怒人怨,大理寺应该会依法给出判决,倒是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
赵顼心下冷笑。
曽公亮的意思是,想要我们放过欧阳辩,那么曹鹏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