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132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132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工作次序,这样才不用来回扯皮。
  御史台倒是还好,御史台对于政事一般来说并不会太多干涉,而是关注于官员本身的监察。
  至于这次要针对的大地主们,是铁拳打击的对象,他们的意见不太重要,反正他们都是要反对的。
  所以,这一次要说服的对象主要是政事堂、谏院。
  虽然双方人数并不多,但欧阳辩并不打算省事将政事堂和谏院放在一起,而是想着分批次举行听证会。
  这是有技巧的。
  一般来说,人一多,意见一多,就会混乱,到时候反而找不着重点。
  将各种人群分开来说服,反而可以重点突破。
  将大家聚集道一起,看似简单了,但反而将事情弄复杂了。
  而分开来举行听证会,看似麻烦了,但实际上却能够避免很多的麻烦。
  至少是一个个的说服,然后积累盟友,形成大势,就像是战争一般,以多打少才是王道。
  所以,欧阳辩的策略是先从政事堂开始,再说服三司、枢密院,最后才会举行一个大的听证会,到时候形成一个政事堂、三司、枢密院、谏院的联合听证会。
  欧阳辩很忙,因为筹办听证会这个事情,别人是没有办法插手的,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怎么搞。
  要举办一个成功的听证会,首先就要设置一个拥有严密规范公正的流程,确定话题内容重点,不然就成了泛泛而论的讨论会,容易流于形式。
  这一点是欧阳辩最为关注的。
  这个事情连欧阳辩也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他只能一个个进行设置,然后自己进行论证。
  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正是因为如此,欧阳辩对整个流程熟极而流。
  经历了好些天的准备,听证会的流程才最终确定好。
  但欧阳辩并没有贸贸然召集听证会,而是先做准备工作。
  所谓的准备工作,就是在私下里先说服与会的人员。
  比如欧阳修、文彦博和曾公亮。
  这三人欧阳辩都是熟悉的,他们也没有太多反对的理由,可以先行说服。
  至于赵槩,欧阳辩却是没有去说,因为欧阳辩将赵槩当成一个演练的对象了。


第292章 生子当如欧阳辩!(第二更,求票!)
  欧阳修其实很好说服,道理对了他一般都不会反对,尤其说客是他的幺儿的时候,他更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欧阳修不仅没有反对,而且关心的问起关于听证会的事情,帮着欧阳辩进行改进,提了几个关键的意见。
  欧阳修虽然嘴巴大,但不愧是个宦海几十年的老油条,经验十分的丰富,帮着挑出一些问题,又给欧阳辩提供了一些说服文彦博和曾公亮的论点。
  “赵公那边真的不用我去说合一下吗?”
  欧阳修问道。
  欧阳辩笑着摇头:“不用了,正好让赵公来检验一下。
  政事堂这边的相公我还是有信心的,硬骨头是谏院那边。
  而且这一次虽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要形成这么一个规程。
  以后政事堂和谏院的冲突就可以在政策确定之前解决争端。
  而不是在政策形成之后再来扯皮,这个事情影响很深远。”
  欧阳修闻言赞叹道:“你小的时候我就觉得你非池中之物,如今看来,我对你的期待还是小了一些。
  这样精妙而富有政治智慧的设计,是我这么多年唯一见到的。
  寇莱公、文正公、韩稚圭等人虽然厉害,但就你口中所谓的底层设计上,你才是真正的天才!”
  欧阳辩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可不是我厉害,而是这些东西原本就是古今中外汇聚而成的政治智慧,宋朝的文明虽然璀璨,但比起后世的集大成时代,终究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宋朝虽然被称为【现代的拂晓】,但拂晓终究只是拂晓,而不是如日中天嘛。
  说服了欧阳修,欧阳辩去找了文彦博。
  文彦博作为宋朝的政坛常青树,他做事举重若轻、宽待众人、果断利落,有一种参透人性的自然,有一种深谙因果的从容,有一种铁肩道义的责任。
  在文人治国的孱弱氛围里,有武将杀伐的果敢;
  在互相倾轧的政治漩涡里,有公私分明的凛然正气。
  在听完欧阳辩的阐述之后,文彦博并没有贸然决定,而是问了欧阳辩一些问题,里面既有赵顼的态度,又问起而来欧阳修的看法,之后便是详细问起欧阳辩关于具体事宜的推进。
  欧阳辩对这些询问并没有不耐,而是详尽的回复,能够说的他基本都详细地解释清楚,一些不太合适的则是颇有技巧的回避。
  即便是这样,文彦博也给欧阳辩深深地震撼到了。
  他从欧阳辩的描述中,仿佛看到了一个精妙到了极致的执行方略。
  “大开眼界,大开眼界!”
  文彦博赞叹道。
  “后生可畏啊!”
  欧阳辩微笑谦虚道:“世伯谬赞了。”
  文彦博摇了摇头:“这不是谬赞,而是真真实实的夸奖你。
  老夫历经三朝,从寇莱公、到文正公、又和韩琦、富弼等人共事多年,他们一个个都是治国之能臣。
  但论行事之缜密,你欧阳辩是我生平罕见,你小小年纪,怎么会……唉,大宋之幸啊。
  季默,这个事情你不必多说了,世伯支持你,你只管大胆的去做就好了。
  明仲和叔平那边你不必去找了,我帮你去说,没有问题的。”
  明仲和叔平是曾公亮和赵槩。
  欧阳辩动了动嘴唇想要说什么,文彦博笑着阻止了欧阳辩:“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不必讲精力花在这上面。
  明仲和叔平都是识大体的人,根本不需要多说服,也没有什么好锻炼的。
  你想一想如何说服谏院那边家伙就是。”
  欧阳辩心中感激,大揖及地,行了一个大礼,文彦博只是呵呵一笑:“好了,不用这么客气,小时候也不见你这么懂礼貌。
  以前跟个小猴子似的,一来就到处找吃的,还老是捉弄你的那帮姐姐们,她们回来省亲的时候还经常和我说起你呢。”
  欧阳辩笑了起来:“长大了嘛。”
  文彦博笑道:“在我们这帮老家伙的眼里,你们再大也都是孩子,哎,真好,看到后继有人,我们这些老家伙心里开心得很。
  要不了多久,这大宋朝就要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你们大胆的迈步,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够为你们牵着马走一段呢!”
  这下子欧阳辩是真的感动了,这些老政治家们,无论政见是否相同,但是为了国家的心思是一致的。
  北宋多名臣。
  他们的能力先不说,但是一个个的人格魅力却大多不缺。
  首先文彦博既然将事情担了下来,欧阳辩就不必多操心了,将听证会定在一旬之后。
  听证会是欧阳辩主持,所需人手从政事堂的胥吏调拨。
  欧阳辩的本职工作是知制诰,在政事堂也是核心人员,除了相公以外,知制诰算是排的上号的。
  所以欧阳辩指使政事堂的其他的官吏那是如臂指使,他安排下去的事情,没有人敢消极怠慢。
  上面的相公们都盯着呢。
  其实政事堂的听证会就类似走一个流程,或者说就是先演练了一番流程。
  当日赵顼也来旁听,列席的有文彦博、欧阳修、曾公亮、赵槩四位相公,加上其他的知制诰、辅佐官等。
  作为此次听证会的主要负责人,欧阳辩一力承当起会议的主持工作和解答疑问的职责。
  在欧阳辩设计的精巧流程之下,整个听证会庄重威严,问答偶有刁钻,但欧阳辩妙语连珠连消带打。
  政事堂作为欧阳辩的本职单位,自然不会对欧阳辩过多的刁难,尤其是四个大佬都鼎力支持之下,最后表决的时候全票通过。
  欧阳辩的表现让政事堂的所有人都啧啧称赞。
  整个听证会中,欧阳辩的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会议组织得非常出色,控制会议的议程非常得力。
  面对诸多相公和同僚,姿态落落大方,毫不怯场,面对询问,回答有理有据。
  整场听证会下来,欧阳辩都表现得游刃有余。
  对此诸位相公的评价相当高。
  文彦博说欧阳辩是‘宰相种子’。
  曾公亮则是称欧阳辩才是宋朝人样子。
  赵槩更是对欧阳修说“生子当如欧阳辩”。


第293章 工作小组!(第三更!求票!)
  政事堂好评如潮,但欧阳辩却觉得有些吃力。
  这让他生起要组建团队的念头。
  欧阳辩想组建一个听证会工作小组,不仅要负责此次的听证会,如果清丈田亩的政策正式落实下来,到时候可能还要主持整个工作。
  欧阳辩自己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做的。
  其实不说后面的正式执行,现在他都觉得吃力了。
  政事堂的其他官吏只能做一些会务工作,最为重要的重头戏其实是应对与会者的提问。
  在政事堂的问询之中,欧阳辩发现有很多的数据、清查区域、民间的情况等等,他还是有不少的不清楚的地方。
  这些最好是现场能够给予解答,才能够令提问者信服。
  但这些工作过于繁琐了。
  欧阳辩虽有三司、央行、御史台、起居注等机构的多年工作经验,但有很多的数据还是需要经过查询才能够知道的。
  这就要求有一个得力的团队。
  这个事情就不必找赵顼了,欧阳辩直接在政事堂内部提交申请。
  欧阳辩提交的名单里有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等人,这些人欧阳辩在平时都会书信往来,对他们的能力颇为认可。
  实际上这九个人在原本的历史上都会成为宰执,他们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欧阳辩也对他们不吝支持。
  在考中进士之后,欧阳辩帮着他们找补缺的机会。
  在工作之后,欧阳辩保持着和他们的书信往来。
  后来欧阳辩主持央行的工作,更是通过央行不断地支持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这些年升迁也相当的快捷。
  这一次清丈田亩这个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升迁机会,一旦做好了,就是进入权力中枢的好机会。
  除了这九位,还有一些从央行出身几个官员。
  从央行出来后,因为在央行的工作经验丰富,尤其是发展经济上的能力和有欧阳辩的关系,这些年颇受重用,被认为是能臣的几位,也被欧阳辩一起列入名单内。
  政事堂很快通过了欧阳辩的申请,这些人也快速地从各地聚集,清丈田亩听证会工作小组一时间兵强马壮起来。
  这些人都是专业能力很出色的人,但欧阳辩并没有放松,而是对他们进行全盘的培训。
  在欧阳辩看来,这帮人不仅仅是听证会的工作小组成员,还会是之后清丈田亩政策的执行者,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欧阳辩想把他们培养成以后变法的得力干将。
  所以从现在开始,欧阳辩不仅要培养他们实际上做事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工作方法、大局观,更要培养起战友感情。
  虽然吕惠卿、曾布。章惇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好,但欧阳辩认为,那些不过是人在特殊的环境求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而已,而且史书上的记载的东西,未必就全部都是原来的模样。
  欧阳辩只看重他们的本身的能力,至于个人品质方面,有些瑕疵也是正常。
  而且……多些队友终究是好的嘛。
  这些人不愧是嘉佑二年榜的翘楚,欧阳辩对他们的培训成效很大,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态了。
  而特别是央行的那几个人,因为央行的前几期基本是欧阳辩手把手教导出来的,工作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他们在工作能力上竟然比吕惠卿这些天赋过人的天才都要强一些。
  在欧阳辩的分工下,个人各负其职,一份更加详细的清丈田亩方略被制定了出来,于是第二轮的听证会在着手安排。
  第二轮听证会的对象是三司和枢密院。
  二月中旬,专门给三司准备的听证会开始。
  其实三司的听证会已经不仅仅是听证会了,更恰当的说,是一个预备工作会议。
  三司会是以后的实际执行机构,这一点赵顼和张方平露过口风,所以三司此次来的人带着的问题基本就是执行中会遇到的问题。
  此次三司过来的由三司使张方平带队,主要的成员是三司户税案。
  户税案就是掌管税赋的部门。
  如果清丈田亩的政策被确立下来,三司具体执行的部门就是户税案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事堂内部的听证会是属于制定政策的必要性的讨论,也就是说这个政策要不要制定的问题。
  而户税案是更加细分的专业部门,他们关心的是这个政策该如何去执行的问题。
  如果是宋朝的一般官僚面对这样一群专业官僚的提问,十有八九是有抓瞎的。
  但欧阳辩组建的工作小组却不一样。
  欧阳辩组建的这个工作小组里面,有五个人是原本央行出身的官员。
  他们对于数据更加的敏感、地方工作经验更加的丰富。
  对于户税案官僚的提问,他们不仅对答如流,还适时对户税案官僚提出问题,反倒把对方给问住了。
  一场听证会下来,户税案的官僚心服口服。
  事后张方平单独和欧阳辩聊天。
  张方平因为欧阳辩在御史台担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帮他脱罪,还保住了他的三司使的位置。
  因此对欧阳辩颇为感恩,这些年对欧阳辩颇为亲近。
  “季默手下精兵干将太多了,原本今日是我们来诘难你们的,反而被你们问得哑口无言,也不知道给我们留点面子。”
  张方平看似责怪,实则满面的春风。
  欧阳辩哈哈一笑:“三司是我的娘家,都是自家人,那么客气做什么。
  现在咱们丢点面子没有关系,要是到时候真正清丈的时候出问题,那可不是丢面子的问题了,那是要出大事的。”
  张方平认可的点头。
  清丈田亩那可是天大的挑战,以前范仲淹、韩琦等强人主持的清丈田亩都经常被迫偃旗息鼓,甚至上一次还出了人命。
  有一队清查队伍在乡间清查的时候被人给打死了,当时韩琦大怒,派出厢军查索,差点酿起民变。
  “按照你们今日的各种策略,稳扎稳打,应该会有所成效才对,不过,你们的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司马光那帮人,你准备好了吗?”
  欧阳辩看着远方,闻言微微点头。


第294章 控制风向!(第四更,求票!)
  政事堂听证会论证了大局上的可行,三司户税案则是在细节上做了补充,下一个则是枢密院了。
  原本富弼欧阳辩发出的听证会不以为然,他说道:“枢密院不参与政事,政事堂若是需要军队配合事宜,直接发调令即可。”
  对于富弼的反应,欧阳辩倒是预料到了,他劝道:“这个事情需要枢密院出力甚多,岳丈您是了解我也了解整个事情。
  但是其他的副枢密使未必就了解也未必赞同,还是走一个过场,这样岳丈您也好交代。
  另外,在如何调兵配合上面,我也希望能够听到专业人士的意见,这样方便我们查漏补缺。
  军队的协助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以前出现过清丈小队被打死的情况,就是因为没有武力保驾护航,这一次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听到这里,富弼倒是重视了起来:“你说得有道理,既然这样,那就开吧,我到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