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本来还是瞒着李太后的,今日便不用瞒了。哪怕阿姐责怪,也是时过境迁。想那安乐侯虽然孝顺,可是哪里有那陈世美有学问。话说回来,这婚约可也是在前面的。大不了再看看哪个勋贵家的好女子未嫁,替安乐侯定一门好亲事便是。
杨太后想得清楚后,又命人去取了波斯来的厚毯子,铺在地上,只怕拜的时候让小两口磕得疼了。
赵祯在陈琳的引领之下,踱着方步来到宝慈宫中。
他看到杨太后指挥着宫人忙前跑后,便笑道:“小娘娘是关心则乱,宫人们都是懂规矩的,让他们自行去弄就是。若有不明的,再问小娘娘即可。”
杨太后看到官家到来,便迎了过来,“官家,怎么我也是嫁女,这可不是心中总想尽些力吗。咱们皇家不缺富贵,因而,我便想着多出点力才好。”
“小娘娘说的是,咱们皇家就是要多些人情味,才能一团和气。我也可以少些烦心事,能多看几本奏章。”赵祯笑着点头赞同道。
他们这里还没有说完,便看到李太后也来到宝慈宫中。
“宁总管,妹子让人传话,说她这宝慈宫中有喜事,却也没说明白。”李太后此时戴着眼镜,看向宝慈宫中的装扮,“看这刚刚搭成的红绫子的门楼,怕不是有嫁娶之事?可是,这嫁娶的却是谁啊。”
李太后到来,自有小黄门高声禀报。杨太后与官家赵祯,便迎了上去。
“阿姐,我有一件事,这些天来瞒着阿姐。”杨太后为了避免两人之间产生罅隙,便主动上前与李太后说道。
“你无事便去我宫里陪我看戏,能有何事瞒着我?”李太后不由疑惑道。
杨太后笑道:“我和先帝还育有一女,名赵静一,官家册封为还玉公主。今日尚驸马,正要请阿姐观礼。”
李太后略一沉吟,便摇摇头道:“你瞒着我这点事,却不过是你自己的小心思。怕是觉得我在替安乐侯物色好女子为妻,便不好将还玉的事情等之于我吧。”
“并非有意要瞒阿姐,实在是在你回宫之前官家便与那陈世美有约在先。不然的话,我早就告之于阿姐了。”杨太后看到李太后并没露出怒色,便陪笑道。
“妹妹你莫要小看于我。”李太后微微摆手道:“我虽关爱安乐侯,却也不会为他去夺别人所爱。小辈们来了,我等做长辈的,便只有祝福帮衬他们罢了。岂能为了他们,做那些不讲道理之事。”
听了李太后的话,杨太后心中的石头落地,立时笑的欢畅,“阿姐从来贤淑,等静一回来,我定要她向阿姐请教,要如阿姐这般明事理。”
只是杨太后的话音刚落,便听到宫门处的小黄门高声禀报道:“还玉公主与驸马……呃?不是……是安乐侯,拜见太后娘娘。”
却是还玉公主一行的数辆马车,直接停在了门口。还玉还没下车,范宇就被两位强壮的嬷嬷从另一辆马车上给架了出来。小黄门自是认得还玉公主的车驾,但是安乐侯前日他也见过,却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
还玉从马车上下来,狠狠盯了范宇一眼,忽然便流下泪来,以手抹泪小跑着进了宝慈宫。
范宇苦笑,自己越不想怎样,这事情就越是不可控啊。你我都是宫里的关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两个嬷嬷看到公主进了宝慈宫,便也放开了范宇。只是两人盯着紧,范宇想跑是不可能的了,只有硬着头皮也进了宝慈宫。
宫中的礼官不知就理,此时看到还玉公主进了宫门,便立时命乐工奏乐。
李太后、杨太后还有官家,三人都听到了小黄门将还玉公主与安乐侯一起报出,此时已经有些懵,不知两人何故会碰到一起。
只在一片喜庆到极点的乐曲声中,这三位错愕的表情显得极不协调。
还玉公主冲进宝慈宫,看到杨太后便再也忍不住,一头扑到了杨太后的怀中放声大哭。
杨太后急忙问道:“静一,到底发生了何事,让你如此伤心?”
然而官家赵祯与李太后两人,却看到范宇也垂头丧气的进了宝慈宫。
陈琳一眼看到范宇,就知道有事发生,急忙对着奏乐的乐工们挥手,将这些没眼力架的家伙轰走。
“安乐侯,究竟怎么回事!”官家赵祯一看到范宇,便觉得不妙,当即便开口喝问道。
范宇先是上前对义母李太后请了安,又向杨太后和官家请了安,才一脸无辜道:“此事我也说不明白,可怨不得我。”
杨太后到底还是有心疼自己亲生闺女,瞪了范宇一眼,便问还玉公主道:“你且将来龙去脉请一遍,官家就在这里,定然会替你作主。”
“宇儿,你没惹祸吧?”李太后甚是不放心,悄悄的将范宇拉过来问话。
“孩儿没有惹祸,娘可要相信孩儿。”范宇看今天这架势,怕是自己要有点玄,只得先对义母道。
官家赵祯看看还玉公主,又看看李太后身边的范宇,便觉得今日之事分外棘手。
这两人,一个是杨太后的心头肉,一个是自己亲娘的宝贝疙瘩,对两个太后都很重要。
但是片刻之后,两个太后一个官家,便随着还玉公主的哭诉,他们三人张大了嘴巴有点合不上。
杨太后的面上渐生怒容,看向范宇道:“安乐侯,你前日便与我说,那陈世美已有家室。我说你是听闻我家静一有貌美之名,便有心将陈世美取而代之。却不想,果然被我猜中。你为了贪图静一的美色,竟做出这些阴谋弄巧的勾当。我且不管你是如何做到,但此事定与你有关!”
范宇哪能承认,“姨娘,不能因为护着还玉,就非要我认错。还玉也说了,是她的人将我抬进屋的,我可什么都没做。”
李太后皱眉道:“妹子,还玉刚刚自己也是这样说的。无凭无据,岂能胡乱指责宇儿?”
赵祯与杨太后两人,都有些无话可说,李太后这意思就是不能轻动范宇。
第176章 罪名
宫里谁最大,在外人看来当然是李太后。她是官家的生母,这身份自是略高于杨太后的。
但是杨太后却是官家的养母,这身份也绝不差多少。养恩大于天,也不是瞎说的。
要在官家赵祯看来,李太后与杨太后,在他的心中是一样的份量。
此时杨太后所出的还玉公主,受了安乐侯的欺负,赵祯这时候如果不替还玉做主,怕是对宫里宫外都显得薄情。
只是现在情况有些复杂,安乐侯是被还玉公主的人抬进洞房的,这便说不清了。
杨太后听了李太后的话,不由得焦躁,“阿姐,我待你一片真心,你竟如此护短吗?况且安乐侯非是你亲生骨肉,为何要如此袒护于他。前日他也来到我这宝慈宫中,说了许多陈世美的谣言。驸马府之乱,明明因他而起,与他绝脱不了关系。今日我要追究此子责任,阿姐可是要阻拦于我?”
范宇本来是想要自辩的,可是看到杨太后正在气头上,在质问义母李太后,便先闭口不言。
“妹子,你的心情阿姐当然能理解。当初皇儿被夺去,我便几乎疯了。”李太后经历苦难较多,此时甚有同感道:“可这事情,若不弄个清楚,便断然下了结论。若是事情并非你我所想的那样,让你我这等长辈,如何面对官家他们这辈人?妹子你也莫急,驸马府之乱,是一定要察明的。若真是宇儿从中做怪,让官家降罪于他但是,我绝不护着。但是宇儿,也算是我从小便认识他的。他父当年是秦府管事,在我被秦家赶出来之后,他们父子便常送些米面帮扶于我。宇儿本性纯良,定然不会做那纨绔之事。”
范宇看到杨太后还想说些什么,便主动上前道:“姨娘,事情并非你所想的那样。我对还玉,完全没有男女之想。还玉虽然貌美,但年纪还小行为稚嫩,并无多少女子模样。只因她也是我大宋皇家之人,不可因外人谎言,便误了终身。那陈世美家中已有家室,此次骗婚于皇家,实是贪图富贵。若是被他得逞,不但会误了还玉妹子的终身,还会使皇家颜面扫地。今日,便是最后的机会了。若姨娘不肯听劝,那日后官家与杨姨娘,可莫要怪我没尽力阻止。”
赵祯听了范宇的话,不由得沉吟不语。此事他是派陈琳去审官院调过文书,那上面可是写的白纸黑字,陈世美并无家室。而安乐侯此时,却言之凿凿,想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还玉公主此时却是气鼓鼓的,这什么安乐侯,竟敢说自己行为稚嫩并无多少女子模样,这比说自己长得丑还要无法接受。
杨太后看到范宇如此坦然,却也有些动摇,“只是有一点我不清楚,你坐何处得知,这陈世美有家室的。”
范宇知道,终是要面对这一问题的,他也不慌,“此事,我是从一名行脚商人之处得知。那行脚商人,曾去陈世美家乡做过生意,是见过陈世美家室的。此人告诉我,陈世美的发妻名叫秦香莲。现在想来,这秦香莲也是一个可怜女子。官家与杨姨娘若是不信,将陈世美叫来,当面问他秦香莲是谁便可。”
有些行脚商人,与货郎也差不多,长途贩运的生意也做走街串巷的生意也做。象范宇所说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可能。而且范宇,也不怕叫来陈世美当面特质。
如此一来,杨太后与官家等人,就对他的话信了一半。
“安乐侯,你既然知道陈世美的跟脚,为何不早些进宫向我面奏。”赵祯盯着范宇的两眼道。
“官家,宫中有喜事,我当初可不知道是何事,如何向官家进言?”范宇两手一摊道:“等发觉事情不对之时,刚刚见过辽使,怕官家厌烦,我便进宫求见了姨娘。谁知姨娘不信,还说我拿不出实证。”
李太后笑道:“宇儿,你能替宫里着想,这点很不错。官家可将那陈世美召来,问问他秦香莲是谁便可。若真是他的发妻,只一听官家能说出他发妻名字,便明白事已败露。若真如宇儿所说,这驸马府之乱,宇儿不担无错,而且有功。”
杨太后张了张嘴,想说阿姐这还没证明安乐侯怎么着呢,就要有功了?但是李太后说的也对,她终是没有再开口。
赵祯点点头道:“就依大娘娘所言,我这便命人去传那陈世美。陈琳,你派人去驸马府,传那陈世美入宫来见”
陈琳领命退下,派了两个小黄门,前去召陈世美入宫。
可是这两个小黄门刚刚出去没多久,便都回来了。
“启禀官家,权知开封府包拯求见。”一名小黄门向赵祯躬身道:“包知府说……说陈世美已经被他收押,他进宫,便是来向官家请示的。”
宝慈宫中全体木然,陈世美如何会被包拯关押起来?这事显得太过诡异了。
还玉公主看向范宇,吃惊道:“你、你是如何做到的?竟有这等诡异手段,你是何方妖人!”
不是还玉公主胡思乱想,实在是昨晚范宇被抬进洞房,今日陈世美又被开封府收押,这等巧合简直如同做了法事一般。
除了还玉公主用那种看妖怪的眼光看着范宇,就是两位太后与官家赵祯,看向范宇也露出探寻之色。
范宇苦笑道:“官家,陈世美为何被开封府收押,想必是他犯了大宋律法。包知府向有铁面之名,想来定有解释。”
赵祯这才想起来,包拯还在求见呢。
“宣包拯晋见吧,领他来宝慈宫这里。”官家对小黄门吩咐道。
时间不大,包拯便在小黄门的引领下来到宝慈宫中。看到官家与两位太后一位公主,还有个安乐侯也在,包拯便明白了几分。
上前对诸人见过礼,包拯才对赵祯躬身道:“臣包拯,此时求见官家,便是要向官家讲明陈世美的欺君之罪!”
宫中诸人已经有了准备,此时听到包拯这样说,倒没有多少震动。
只是杨太后却面带惭色,悄悄的看了范宇一眼。还玉公主也拍了两下心口,以抚惊吓之心。
官家赵祯挑眉道:“你且详说经过!”
“是。”包拯扫了范宇一眼,才接着道:“今日大早,便有数名名列前矛的新科进士来我开封府鸣冤。他们状告安乐侯范宇,罪名便是……秽乱宫闱……”
第177章 敢怒不敢言
秽乱宫闱,这四个字可就是真真的在打皇家的脸面了。
范宇自己听到这里,便吓了一跳,他偷偷用眼角余光去观察诸人。
只见官家赵祯的手收在袖中,然而袖子却在颤动不已。杨太后两眉飞起,头发都要立起来了。那还玉公主却面色惨白状甚凄苦,结果是什么样她已想到。即使是公主之尊,名声一坏,将来便要被人指着脊梁过一辈子。任你有泼天富贵,却是无有颜面,也少不了被人冷言冷语。
北宋中前期的公主们,虽然所受约束较后期的要少许多,可是这名节也是大节。一旦名节坏了,这公主怕是也只能青灯古佛,凄凉一生。
面对宫外的诋毁,李太后则面色冷硬道:“接着说,这罪名如何来的!”
包拯虽然是青官是铁面,但并不代表是个傻大胆。这等事情上哪里敢吊皇家的胃口,便将后来的事情也一并说了。
原来,陈世美被那些同年硬扯着进了开封府。几人七嘴八舌之下,张唐卿则妙笔生花,现场写就了一副文采斐然的状纸,就那么递到了包拯的案头。
包拯只扫了一眼,就大惊失色,不敢轻视。立即又让几人口述事情发生的经过,还有安乐侯范宇事发前后有什么迹象。并且当场就要派人,去收集各种证据。
却不想,那陈世美突然便当场跪下叩头不止,自称有罪。包拯一问,才知道这陈世美居然是有家室的。问他何故不打自招,陈世美言道,只因看到包拯处事严密雷厉风行,便知断无侥幸。与其被包拯查实,还不如自已请罪来的痛快。
“那陈世美说,为了一时贪念而犯下欺君之罪,不敢求活,只求不要牵连父母家人。”包拯将过程讲完,才道:“陈世美与其余新科进士,如今都已经被收押在开封府的大牢之中。如何处置,还请官家发落。”
听完包拯近些话,官家赵祯的脸上一片铁青色。他是恨极了这陈世美,竟敢欺瞒皇家,简直狗胆包天。若不是自己义弟安乐侯出手,想来皇家便会落入极尴尬的境地,成为天下笑柄。
“将那陈世美,明证典刑斩立决!”赵祯咬着牙道:“其余新科进士,遇人不明行事糊涂,一律革去功名永不叙用!”
范宇心道,官家这是被气狠了,竟然把状元榜眼探花都给灭了,这可不大好。而且这几人,都是自己准备的种子,要从影响他们这些人开始,逐渐改变大宋的。
“官家,我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事情水落石出,范宇这时有这个面子,他对赵祯躬身道。
看到范宇有话要说,赵祯立时温言道:“义弟有什么事,尽管讲来。”
范宇暗道,事情没弄明白之前,官家可还是想揍自己的,现在转变的倒快。
“与陈世美在一起的那几位新科进士,皆是受其蒙蔽。而且,这些人十年寒窗苦读之功,岂可因为一个欺君罔上的卑鄙小人而断送了大好前程。这样的话,损失的是官家、是我大宋朝廷。”范宇掰着手指道:“这几人分别是,状元张唐卿、榜眼杨察、探花徐绶……”
官家赵祯听到这几个名字,那心情便如吃了一大把苍蝇。这全是拜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