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50章

大宋安乐侯-第50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坐了片刻,赵祯与范宇两人便起身告辞。

    出了宫,范宇便又去了一趟太医院,并带去了官家的旨意。

    王太医领了旨意,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侯爷,我若是失手了……”

    “王太医要说自己失手,我是不信的。”范宇急忙打消对方的不自信,“金针拨障术虽然精细,但王太医却也在数只羊的身上试过,可有一次失手?不过是自己心中紧张罢了,莫要给自己弄这许多压力。还是先想一想,王太医若是给李太后施术成功,要些什么赏赐吧。”

    范宇不过是随口的安慰,哪知道王太医却眼中一亮。

 第119章 反应平淡

    范宇看到这位王太医忽然没了动静,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便追问道:“莫非,王太医还真有什么想要官家赏赐的不成?”

    “我身为太医,拿的朝廷俸禄也不算低。偶尔给朝中的显贵治病,也有不少酬谢。钱财对我来说,也用不了许多。”王太医捋着胡须,微微有些凝重道:“我只担心这一身所学,因忙于公事而无人继承。因此,我想请官家让我招收医科生员。”

    范宇看着这位王太医,不由得心生敬意。此人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品德竟也如此高尚。不为自己求富贵,而是要将自己的一身所学,都传承下去。如果只是传承自己的所学,还不算什么。难得的是,他还要招收医科生员,为大宋培养医学人才,这才是最为难能可贵之处。

    对着王太医拱了拱手,范宇笑道:“王太医将李太后的翳目治好之后,这个要求想必官家不会拒绝。此事不但是利在当代,更可惠及后人。以王太医立此医家不世之功的德望,定当名留青史。”

    王太医见范宇讲话时诚心诚意,不似假装的,不由得也高兴起来。

    “有侯爷支持,我便更有信心。”王太医哈哈一笑,也对范宇躬身道:“这等功劳太大,当有侯爷一半。”

    从太医局出来,范宇的心情相当不错。

    不但义母的白内障有了希望,顺便还可让王太医建立医科。

    此时的大宋远不是其他封建朝代可比,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真不是说说的。这是一个儒家治世的大成年代,政事党便如后世君主立宪的内阁,可节制君权。政事堂的知制诰,便可以‘封还词头’为由否定官家的圣旨。

    封还词头,就是认为官家的理由不充分,或者存有异议。

    就大宋的整体制度来讲,在中国所有的封建王朝中是最为开明的。

    因而,这也让范宇有了一种希望,希望大宋变的更为文明富裕,可以成为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时代。

    当他回到自己的侯府外时,便看到王小丁正守在大门处,门边还斜靠着一根门拴。

    “王小丁,你这是做什么?在防贼吗?”范宇还没上台阶,便开口质问道。

    堂堂侯府,王小丁这样一站,哪里还有候府的气派,倒像是个对抗强拆的业主。

    “侯爷,您可回来了。”王小丁急忙躬身抱拳道:“刚才有……侯爷让开!”

    王小丁只说了一半,便立时对范宇瞪眼大喝,将范宇吓一跳,但也急忙横着闪身。

    只见王小丁猛的从台阶上扑下,与范宇错身而过。

    范宇一转头,便看到王小丁扑倒一个人,此人手中还持有一根铁条。显然是此人要袭击自己,却被忠心的王小丁给扑倒了。

    “竟敢袭击侯爷,我与你拼了!”王小丁口中怒吼道。

    看着王小丁与对方在地面翻滚,范宇心中恚怒,自己没招谁没惹谁,竟有人当街对自己这个侯爷行凶。

    他上前一脚,就跺在了对方持着铁条的手腕上。

    “侯爷且慢!是……哎呀!”对方话没说完,便被范宇一脚跺的手腕出血。

    同时这人手中的铁条再也握不住,就那么落在地面的尘埃里。

    “是、是我啊!我是徐绶!”那人惨叫不止,声音都变了味道。

    范宇一愣,这家伙怎么来了?然后一眼看到地面上的铁条,不由恍然大悟。

    “王小丁,快将人放开,这是误会。”范宇急忙去拉王小丁道:“快些住手。”

    王小丁起身之后一脸的懵,这位竟然是找侯爷来的?

    “侯爷,你这一脚可是不轻,这只手可是我写字的手。”徐绶起身也顾不得拍土,小心的揉着右手腕道。

    范宇连忙拱手道:“我们且进府去说,你这狼狈样子,可不适合在这里站着。若是被人看到你这探花郎这样子,怕是好说不好听。”

    徐绶哼哼了两声,便捡起地面的铁条,“我本想给侯爷一个惊喜,却不想差些便去了半条命。若非我喊得及时,怕要卒于今日。”

    “王小丁,还不扶着客人进去。”范宇知道徐绶心中有些不平,便对王小丁喝道。

    “不知是贵客,刚才护主心切,却不想冲撞了客人。”王小丁也急忙上前扶了徐绶,口中连声道歉。

    进了府内的正堂,范宇便让王小丁领着徐绶去客房换身衣服。

    范宇的衣服徐绶穿着小,倒是王小丁刚做的一身新衣服,徐绶穿了正合身。

    再出来时,徐绶便不再灰头土脸的样子。除了手腕还有淤血,其他与平时没什么区别。

    范宇此时正拿着那根铁条打量,看到徐绶进来,便对他道:“你直接来找我就是,非要给我一个什么惊喜。结果可好,差点便惊了本官的下巴。你是何时来的,不会是我刚回来时,你才来的吧。”

    “启禀侯爷,这位客人一个多时辰之前就到了。他拿着铁条在府门前来回打转,我还以为是匪人,这才带着门栓守在大门。”王小丁向范宇解释道。

    徐绶有些不高兴的道:“我这不是要给侯爷惊喜,谁知道会被你认为歹徒!”

    范宇不由得哭笑不得,“你怎么也是今科的探花郎,又是将作监丞,是朝廷命官,怎的如此不稳重。幸好受伤不重,否则我是侯爷也要被官家治个殴打朝廷命官的罪。”

    “此事揭过,不要再提。侯爷可曾看出来,我带来的这根铁条有何不同?”徐绶却是掩饰不住喜欢,指着范宇手中的铁条道。

    范宇打量了手中铁条两眼,“此物……挺沉的。”

    徐绶被噎的真想翻白眼,却也按捺不住自己表功的心思,他接着道:“这根铁条,便是依爷所说的方式,弄出来了几车焦炭,这才炼制出来。而侯爷手中的这也不是铁条,而是钢条。”

    用手指弹了弹这根钢条,范宇没看出什么特异之处。

    “先坐下,有话便直说。”范宇有些不耐道:“焦炭定然可提升蒸石炉的炉温,炼出的铁锭杂质也会少。但是你若不说,我又哪里知道如何看它们的区别。”

    徐绶只得依言坐下,向范宇道:“侯爷你看,这根钢条并不是平的,这是之前被刘大匠踩出来的,说明此钢条有韧性。而且从这一头的断口,也可看到钢条之中几乎看不到任何杂质。这还只是粗钢,若是锻打成军器,可要比之前耐用的多。”

    范宇听了之后,只是反应平淡的点点头,“这样就好,以后便都如此。”

 第120章 还好,还好

    见到范宇竟是如此平淡的反应,徐绶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辛辛苦苦的跑来报喜,可是这位安乐侯却是如此态度,简直让人可气。

    “侯爷,你可知道,有焦炭炼钢对我大宋的意义何在?”徐绶沉声问道。

    “多产军器,产好军器,我大宋军队可披坚执锐护我君臣百姓的安宁,是不是?”范宇随口道。

    徐绶感觉自己的智商再一次受辱,这位范侯爷根本就不关心炼钢之事,自己在这里与他讲这些根本就没有用。

    “好吧,看来侯爷都已经知道了,那下官也没什么好向侯爷汇报之事。”徐绶有点受打击的道。

    范宇这时才抬眼看了徐绶一眼道:“我今日见了官家,向官家提了些军器造作院的意见。官家觉得我说的有些道理,便让我抓一下造作院工序之事。既然你来了,我便将这事情交给你吧。”

    其实徐绶受了范宇的打击,已经有点想告辞。只是因为走慢了一步,便被范宇将麻烦事都甩给了他。

    徐绶身为将作监丞,其实并不是特指哪军器造作院。如果愿意,他哪里都可以插手。

    因此,范宇才觉得,用徐绶来管这些麻烦事,应该是方便的很。

    于是范宇便将军器生产中化繁就简之事,全都告知了徐绶。另外,也将良东军器所之事,也一并交给了徐绶去办。他自己是侯爷,只要负责把握住大方向,便不会有问题。

    “侯爷,我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军器还可以如此来做。若是这样,只怕这军器造作院不只能供八十万禁军的军器,就是再供一部分给厢军也是足够了。”徐绶由衷的道。

    范宇发现自己可以偷懒了,心中高兴,便请徐绶随他一道去了潘楼用饭。

    接下来的两天,范宇倒也没有乱了自己的节奏,还是照常去巡视各个造作院。

    到了第三日的早上,范宇昨晚都没能合眼睡一会儿,一直都是睁眼躺着。实在是关心义母的眼疾施术,便早早的起了身。

    用了早饭,范宇便到了东华门外,等着开宫门。

    没多久,他就看到王太医背着一只药箱,出现在他的面前。

    两人刚刚寒暄了几句,陈琳便也从宫门内走了出来。

    “安乐侯、王太医,官家已经到了慈宁宫,就等着你们了。”陈琳看到两人,便急忙拱手迎了上来,“请两位与我进宫,官家还在等着。”

    范宇和王太医两人,怎么会让官家久等,跟在陈琳的身后便快步进了东华门。

    来到慈宁宫时,宫里不仅有官家和李太后在等着,还有真宗皇帝的杨淑妃,也就是杨太后也在等着。

    范宇和王太医急忙上前见礼,依次对着三人躬身行礼。范宇心中嘀咕,怎么还有看热闹的?若是皇后再来,自己行礼就行的很受伤了。

    王太医更是不堪,他还背着一个大药箱走了一路,刚刚放下便连鞠三躬,腰都有些酸痛。

    杨太后看着范宇赞道:“好孩子快些起来,你这一番孝心,可真是难得。我听阿姐和官家说了,给阿姐治眼疾,你出力可不少。可怜才十五岁的少年郎,却要给我们这些老的操心,真是难为你了。今日我可是带来了一对花开并蒂的赤金镯子,就是专门赏赐你的。”

    范宇当着官家可不能据功,便笑道:“娘娘可莫要赞我,要不是官家,我如何能请得动王太医这尊圣手。话说回来,李娘娘也是我的义母,我这做孩儿的,给义母做些事情,算得了什么。孩儿给娘求医治眼疾,本是份内之事,娘娘的金镯子我是不能要的。”

    这时义母李太后笑着插话道:“你这孩子,你杨姨娘都已经开了口,还让她收回去不成。我们两人都是大宋太后,又是情同姐妹。你不收她的这份心意,岂不是忤逆她的一番好意。而且,你若有孝心,将来多进宫看看我们老姐妹,进献些新奇玩物也是好的。”

    义母是真向着自己,范宇还能说什么?敢不收礼就是忤逆,这杨太后又成了自己的杨姨娘。

    范宇连忙拱手道:“娘说的,那杨姨娘的镯子,我便收下了。若是杨姨娘有什么吩咐,也可让人传话于我,定不推辞。”

    赵祯这个官家都没想到,自己又一个娘成了范宇的杨姨娘。两个老太太自说自话,到最后都没问他这个官家的意见。只是赵祯也无话可说,谁让这是两个长辈,李太后是生母,杨太后是养母,他不能不孝。

    但赵祯转过念来一想,怎么算范宇也是自己的义弟,他多个姨娘也可替自己多尽些孝道。

    王太医看到范宇进宫还没两句话,这宫中最有权势的两位太后,便都对这位安乐侯温言有加。这让王太医对于范宇,也更是在心中敬畏不少。看这位安乐侯不过是个少年郎,可是这背景,真是深的吓人。

    赵祯笑着点点头,对范宇道:“今日给娘娘的眼疾施针,确实多亏了安乐侯。若不是安乐侯告知于我,我还不知道有这等妙手可治翳目之症。王太医,你在施针之前,可还要做些什么准备。”

    王太医不敢怠慢,连忙对着官家施礼道:“施针需要一间敞亮无风的静室,请李太后躺于静室的榻上。在此之前,还要请李太后先服一剂蒙汉药。”

    蒙汉药三字一出口,慈宁宫中众人看向王太医的目光便有些不善。

    没看出来,这位王太医竟然还藏有这等下三滥的药物,想必他也不是什么正经人。

    范宇看到官家的眉头已经高高挑起,而王太医还没察觉。这把他吓了一跳,如果这时有了误会,赵祯将王太医给治了罪,恐怕义母的眼疾就没人能治了。

    “王太医,这蒙汉药是做什么用的?太后乃是万金之体,你若不将药理讲明,岂可轻易用药。”范宇假装斥责王太医,其实是在救他。

    这时王太医才抬起头来,发现众人的目光似乎不对,既嫌弃又厌恶的样子,很是伤人。一想到自己讲了蒙汉药三字,他也恍然明白过来。

    “怪我没讲清。”王太医急的脸红脖子粗的解释道:“蒙汉药主要为曼陀罗花干粉,服之可使人昏睡,且割疮灸火不觉其痛。亦有歹人用此药,做那伤天害理之事,却也是因为药效如此。三国之时神医华陀,他的那剂麻沸散中,曼陀罗花也是主药之一。”

    赵祯等人这才释然,刚才可真是差点就治他一个轻浮无状狎戏太后之罪,这要不杀头都不解恨。

    还好,还好。

 第121章 紫金鱼袋

    范宇当然知道蒙汉药是用来麻醉的,他前世的小时候,就觉得蒙汉药是好东西,后来还专门的去查过资料。

    只是在大宋的一些杂剧之中,多有唐游侠的故事。杂剧中的反派作恶之时,便会用出蒙汉药。一般这种时候,游侠便会出现,将坏人赶走或杀了,救下苦主。

    也是因此,两位太后还有官家,才会觉得这蒙汉药不是正经东西,从而对王太医的印象大坏。

    但故事就是故事,这蒙汉药多为医家割疮灸火所用,可使患者少了痛苦。

    现在王太医解释清楚了,大家也明白过来,此药神医华陀也是用过的。

    赵祯这才点了点头,对王太医道:“既然如此,便用药吧。”

    范宇是长出一口气,这事儿闹的,差点将王太医的一条命搭进去。

    “一鸣,你给王太医搬把椅子来,先请他歇息片刻。再去准备间亮堂些的静室,等下请王太医施针。”李太后也听到,此时便吩咐宁总管道。

    宁总管应了,急忙开始张罗。王太医则趁此机会,也赶紧的休息片刻。

    “这位总管,还请烫一壶热酒来,我要以炎化开蒙汉药,请太后服下。”王太医看宁总管要走,急忙叮嘱道。

    宁总管一个趔趄,急忙点了点头,便领着宫人去准备。

    赵祯看向范宇,似乎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范宇当然不能不理官家,便行了过去,对着赵祯拱手道:“官家可是有事问我?”

    “上次所说造作院之事,我已经遣人去问。你那焦炭炼铁之法,甚为好用。此事为三司使程琳,亲自向我报上来的。”赵祯说到这里,便笑道:“我亲口答应过,你若做出些功绩来,便给你封赏。我是官家,亲口说出来的话可不能不算。你且说说,想要我赏赐些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