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到了厨房内,范宇便盛了些面粉到瓷盆中,加盐加水搅打成絮状。
展昭虽然想帮手的,可是范宇自己下厨惯了,这手脚麻利的很,根本就没有展昭插手的机会。
又取了一块肥瘦相间的咸肉,用刀剁成肉沫备着。范宇这才去看那盆中的面絮,看到水分已经在面絮中渗透到表面,这才开始揉起面来。只不过揉了三五十下,就已经把面揉的匀净。
范宇把面团取出,放在面案之上,取了一根擀面杖,将面团擀成一张一分厚的椭圆面饼。
到了这里,他便将面饼用湿笹布一盖,让面饼先醒着。
“范小弟,你这是要给我做饼?”展昭看到范宇弄了个大面饼出来,不由得好奇问道。
范宇哈哈一笑道:“这可是样新鲜吃食,我包展大哥你没有吃过。”
“到底是什么吃食?”展昭有些奇怪的道。
“现在先不说,展大哥可先看着便是。不用等多久,便知道了。”范宇看展昭问,便故意卖关子道。
展昭只得无奈道:“那好,我便等着吃就是,只是辛苦了范小弟。让你这侯爷亲自给我下厨,我这面子不小。”
“什么侯爷不侯爷的,不过是捡来的封号罢了。”范宇从来不因为自己是侯爷而自傲。
他口中与展昭说着话,手中却也不停。片刻之间,已经剥了头蒜,将之剁成了小半碗蒜沫。
“王小丁,去揪些水蓼来,我有用。”范宇手中忙着,头也不抬的喊了一声。
王小丁已被喊来,正要烧火,听到范宇的话便要出去。
展昭急忙道:“我去,府里的池塘边就有,只不知范小弟要用多少。”
“一株便够了。”范宇点头道。
很快展昭便取了水蓼,放到一旁,“今天要吃辣味的不成?”
“正是。”范宇应承一声,便又取了一把现成的菠菜洗净切了段。
水蓼这东西,在后世都是用来做酒曲的。但是在古时,多用水蓼来增加辣味。茱萸算是药材,少有在吃食之中添加。而且水蓼的辣度,也比茱萸要高许多,有时水蓼的汁液落在皮肤上,便会让人肿痛。这等辣度,不比后世的辣椒差多少。
展昭看了半天,却也不知范宇到底要做什么,这又是肉又是水蓼又是菠菜的,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第112章 美味的汤饼
范宇却没管展昭的疑惑,让已经喊来的王小丁,将两个灶台的火都升了起来。
一边的锅里煮了水,另一边的灶上则放了炒锅。
将咸肉直接放入还没热的炒锅之中,范宇将这碗咸肉沫干煸炒出油来,阵阵肉香也随之飘起。直到咸肉中的水分被煸的干透了,肉沫已经散发出微微的干香,才将之盛回碗里备着。
此时另一边的水锅之中,也已经开始冒出珍珠大小的水泡,显是已经开了锅。
范宇回身将已经擀好的面饼上的湿笹布取下,用刀将这面饼切成了一根根两指宽的条形。
展昭看到这里,才猛的一拍手,恍然道:“原来你是要做汤饼,不过只放这一点点咸肉,是不是有些少了?”
宋时面条便被称之为汤饼,却也并不是少见的吃食,展昭自然是见过的。
“肉不过是提鲜味的,等展大哥试过才能明白其中的妙处。”范宇被展昭看破,却也无伤大雅。
范宇此时有些忙,他用擀面杖在这长条形的面片中间,分别顺着长的方向压出一溜浅壕来。
“这又是做甚?”展昭今天看范宇做这汤饼,似乎不是寻常的汤饼。
“展大哥上眼,且看好了。”范宇两手拿起一根长条面片,一手拉着一边,上下一抖一抻,便将面片拉得长了近一倍。
展昭刚想再说什么,却见范宇两手在这长形面片中间一撕,便将之撕成了两根宽面条。
只是这还没完,范宇两手交叉一叠,两根面条都打了对折。然后他两手轻轻抛起,却又用力下拉,使得面条在案板之上发出一声大响来。
面条在范宇的手中,变的又宽又长,这才被他甩手扔入锅中。
剩余的长面片依样如此,很快便煮了一大锅。
“这汤饼有些不寻常,可有名字?”展昭被响声吓了一跳,此时才问起道。
“展大哥莫急,很快就好。等品尝之后,我再与展大哥讲这吃食的名字。”范宇却是顾不上他,又将炒锅放到另一个灶台上。
炒锅原有的猪油之中又倒了一碗菜油,范宇将水蓼切成小段,投入炒锅之中。
嗞啦声中,一股辛辣清香的味道腾起。在范宇闻起来,没有后世的辣椒香,却多了一些青草气息,别有一番风味。
等油锅里的水蓼段都炸的微干,范宇才将这些水蓼捞出丢弃不用,只留下油在锅中。
此时面条里也已经下入菠菜并且煮好,范宇分别用大碗将面捞出,撒了盐糖酱油和醋。而后将炒好咸肉沫撒到碗边,而蒜沫则放在最上面。
展昭这时只盯着油锅,不由叫道:“快看这边,油已经冒出烟来,若不取下,再烧便要起火!”
范宇一笑,这才将炒锅取下,用勺子舀了一勺滚热的热油泼在了一碗面上!
随着范宇这勺热油泼下,嗞啦一声,范宇、展昭和烧火的王小丁三人,便立时嗅到了一阵阵的酸香。这香味让人闻了,口中便自然的分泌出口水,与望梅止渴近似,却让人闻香而生津。
范宇将每一碗面都泼了热油,这才放下手中的炒锅道:“好了,展大哥可要趁热赶紧吃,这样才好吃。”
展昭虽然也吃过汤饼,却没吃过这等热油泼出来的。他取了一碗面,用筷子拌了拌,便先尝了一口。
这一口面下去,可不得了。展昭两眼大睁,惊异无比。天爷,这世上怎的有如此美味的汤饼?
鲜香酸爽与蒜香酱香混合,而后水蓼的辣味刺激更让人精神一振,各种味道在口中缤纷绽放,使人口舌有些应接不暇。略一咀嚼回味,还有一丝丝的回甜。若是咬到咸肉沫,这肉沫则是脆的。在牙齿上发出只有自己能听到的轻微嚓声,便爆出咸肉鲜香味道,在口中晕染开来。
原本咸肉咸得很,但在此时,与汤饼中和却是点睛之笔,让人不禁为之欣喜雀跃了!
便是泼到碗中的油,也因为有醋和菠菜清口,而不显油腻。
展昭这一口面吃下肚,便再也收不住筷子。直如风卷残云,三两口便将一碗面都划拉到了肚子里。最后连碗中的油汤,也没有放过一滴。
王小丁看到展昭如此吃相,便知道侯爷这面厉害,当即端了一碗面尝了一口。他表情一如展昭,精彩的很。
“吃面可要就着蒜瓣,一口蒜一口面,这才舒坦。”范宇取了半头蒜递过去。
“呼……真得劲儿!”展昭连吃三碗之后,才长出口气摸着自己的肚子,用一句汴梁的官话赞道。
范宇才刚刚吃了一碗,却是吃不动了。他用的碗就不小,最后还剩一碗面。
他也没留着,让王小丁送到后面给陈芳陈圆两姐妹也尝个鲜。
两人用饭之时也没啥形象,都是在厨房门口蹲着吃的。
用范宇的话说,这叫味正,等吃完了面,两人才回到正房用茶。
展昭摸着肚子哼了哼,显然是有些撑,“范小弟,你这庖厨之道简直超凡入胜。如此简单的食材,也被你做的妙味纷呈。对了,你这汤饼到底是叫作什么?”
“展大哥先喝口菜消消食。”范宇端起茶盏先饮了一口,才接着道:“我这面下锅之前,要在案板之上猛摔一下,发出一声大响,所以,顾名思义,这面就叫逼昂逼昂面。”
展昭正在饮茶,听了范宇这逼昂逼昂面的说法,有些绷不住,噗的便将口中茶水喷了。
“我用剑,以指弹剑叮叮响,岂不是可以叫叮叮剑?”展昭不由笑道。
“未尝不可。”范宇正色点头道。
两人忽的齐声大笑,很是相得。
收了笑声,展昭才想起一事,对范宇道:“前几日你寻了那位王太医,也不知道如何了。若是给李太后治眼疾,还是要告之于官家才好。李太后乃是官家生母,莫要治了眼疾才让官家知道,若治你个欺君之罪也不为过。范小弟,如今你是皇亲也是官身,与以往不同。而李太后也不是从前,还是要慎重一些才是。”
听到展昭提醒自己,范宇算了算日子,与那位王太医约定的时间也不过还有四日。而且,给义母治眼,这种事一定要与官家说的,自己差些忘记了。
也是这几天在巡视军器造作院的各个作坊,没来得及进宫去见官家。若是再不去见官家,怕是有些交待不过去。
范宇便点点头,对展昭道:“明日我先去太医局,看看那位王太医怎么说,而后我便入宫求见官家。官家仁孝宽宥,应当没有问题。”
第113章 神乎其技
范宇第二天一早,便独自去了太医局见王惟德太医。
当范宇进了太常寺,来到太医局中之时,王惟德正在喂羊。
数日之前,范宇便来过一次,那时的太医局院落干净的很。但此时就不一样了,一股羊膻味和粪尿味扑鼻而来。
手中持着一把青草的王惟德看到是范宇,便有些哭笑不得。
“范侯爷,你可来了。”王惟德扔下手中的青草,便报怨道:“你让人送来这八只羊,却是使我太过尴尬。”
范宇扫了一眼,看到院子只剩了七头,不由问道:“现在只有七只羊,莫非是王太医试针不顺,死了一头不成?”
王惟德没好气的道:“怎么可能,我数十年的针灸技艺,就算是不顺利,也不会将羊扎死。还不是侯爷送来的这些羊,将我太医局搞的臭气熏人,让众同僚都很是嫌弃。也是没办法,便舍了一只羊出来,让大家打了牙祭,这才算是没了闲话。若是侯爷再晚来两日,怕是这羊又会少上一头。”
范宇在心中嘀咕,我送羊来是让你试针的,你们却吃了一头。
心中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是嘴上却不可如此说。
“那也无事,这些羊既然送到王太医这里,便由着王太医处置就是。”范宇笑道:“难道我还能让王太医还我不成,吃便吃了。这都是王太医的羊,若是一头不够,大家便再吃一头。”
瞬间王太医便觉得自己有些心痛,大宋羊肉极贵,一斤就要七百铜钱,被吃的那一头羊不下四十斤,至少也是二十余贯钱。
带着一脸便秘的表情,王太医道:“那只羊也不算白吃的,我已经在那羊眼上试过针,恢复的差不多才吃的。这七只也都试过针,并无一只出现不妙的。”
范宇觉得这羊已经物尽其用,死得其所了。
“看来王太医的把握极大,如此,我今日便要上奏于官家,王太医你可先行有个准备。”范宇看着剩下的七只羊道。
他这才发现,那剩下的七只羊,眼上都缠着白细纱布,也看不到这羊的眼睛如何。
王惟德不由得张开嘴想说什么,但想了想还是没说。
原本王太医的意思,最好不要让官家知道。但是这位范侯爷的义母,却是官家的生母李太后。要给李太后在眼上用针,不让官家知情也是不可能的。
说到底,王太医不过是个太医而已,安乐侯与官家,他哪个也得罪不起。
“好吧,我全凭侯爷吩咐便是。”王太医只得拱手,又一指那些羊道:“侯爷可要看看这些羊的眼睛恢复如何,也好放心下来。”
“正要看看,只听王太医说,我还是心中无底。只有看过,才能安心啊。”范宇点头应道。
范宇要给义母治眼疾,但也知道身上担着的干系不小。他当然要了解到细节,才好在见到官家之时,有一个详细的说明,也顺便安了官家的心。
如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他被官家一问三不知,不管是不是出于好心,只怕当场就要受到训斥。范宇只不过现在的年龄才十五岁,可不是心智也只有十五岁。做事的细节还是把握的很好的,不然上一世都白混了。
在王太医的引领下,范宇依次掀开羊眼上的纱布看去。这些羊的眼球上,猛的一看根本就看不出用过针。但是凑近细看,却能看到在羊的眼球上有个极细小的坑,细如发丝。若不是象他凑的这样近,又看得细致,根本就发现不了。
王太医察觉到范宇的视线,便解释道:“侯爷放心,这便是针孔。初用针时,会留下痕迹,等过些时日,便什么也留不下。这都是小事,还是要看这羊的瞳孔,侯爷可发现了有什么变化?”
范宇看到这羊的瞳孔圆而明亮,并没有什么不妥当。
“王太医用针,竟然在羊的瞳孔之中无迹可寻,这份技艺当真非凡!”范宇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先夸赞一番总是没错的,要给王太医足够信任和信心才是。
只是当范宇抬头去看王太医时,却发现王太医脸色胀红,鼻孔直喷粗气,貌似有些血压升高。
范宇急忙又去看羊的瞳孔,依旧没有什么问题。
“莫非这羊也有翳目,王太医已经将之拨去了?”范宇急忙补救道。
只见王太医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缓缓吐出,似乎强行压制了胸中怒火。
“侯爷,这天下所有的羊,岂有圆的瞳孔?”王太医傲然道。
范宇有些莫名其妙道:“羊的瞳孔不是圆的,难道还是方的不成。王太医是朝中太医,岂可信口乱说。”
“我岂能乱说,这世上的羊,瞳孔本就不是圆的。”王太医点点头,额头的青筋都快爆了起来,他手有些抖的指着这七只羊道:“原本这些羊的瞳孔都是长方的,是我用金针拨障术,给这七只羊将瞳孔都修圆了。侯爷现在所看的这一只羊,是最后施术的。你若是看早先的一只,那瞳孔我修的还不算太圆,一比便知。”
顺着王太医的指点,范宇将另一只羊的纱布也解下。他仔细一看,这只羊的瞳孔果然不太圆,还能看到瞳孔边缘有些不规则之处。
王太医是要给官家生母在眼上用针的,他除非不要命了才会骗自己。此时的范宇,人也几乎方了,羊的瞳孔还可修圆?难怪看着萌萌的。
“神乎其技!”范宇惊讶不已,但是真的信了,他对王太医挑起大拇指道:“此乃神技也!王太医不愧是大宋针灸圣手,天下第一神针实至名归,不做第二人想!”
此时范宇的心中也被强烈震憾到了,只有两个字在脑中不断重复,卧槽……这都行啊,简直牛叉到天上去!
王太医看到范宇如此震惊到嘴合不上的表情,这才心气稍平的摆手谦虚道:“不敢不敢,这世上能人无数,我不过是沧海拾珠偶有所得罢了。岂敢自称什么天下第一神针,侯爷谬赞了。”
“王太医,你集古往今来之针灸大成,又铸针灸铜人,无论是学识还是技艺,都已不输扁鹊华佗。更大的功德还是惠及医家后人,使天下医者,皆可以王太医所编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互相对照,将来救人无可计数。这第一神针,又有谁能与你争,又有谁敢与你争。”
并不是因为要给义母施以金针拨障术,范宇才信口乱夸,而是这位王惟德太医,真的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此人是给中华文明留下了珍宝的,绝对值得受到这样的尊敬。
看出来范宇是诚心诚意的对自己佩服和赞美,这位王太医虚荣心得到了不小的满足。手也不抖了,额头的青筋也平复了,他拈须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