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443章

大宋安乐侯-第443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往从洛阳到汴梁,要想一天之内到达便须骑一匹好马才行。若是差一点的马匹,这一日的时间怕是还跑不了三百多里。

    许当带了几个随从与佐官登车,在官家与众多官员,还有看热闹的百姓们的注视之下缓缓离开站台。

    呜!呜!呜!

    火车头上的司机拉响汽笛,车头喷吐着浓烟和白色蒸汽,在铁轨上开始加速。

    这几个月来,范宇和三司使程琳都是只动嘴的,具体的事情却是要许当来负责。

    因为许当是从造作院升上来的三司官员,所以范宇和程琳两人用起许当最是顺手。

    而这些时日以来,也将许当给累坏了。

    他上了火车,向官家和诸多官员们辞别之后,车一离站便在车上寻个了包厢蒙头大睡。

    而跟随许当一同登车的随从人等,却是面面相觑,只得透过火车的玻璃窗看外面掠过的风景。

    火车这等新鲜东西,实是让第一次乘坐之人感觉到异常的新奇。

    与马车相比起来,虽然轰隆隆的响,但是实在平稳了太多。两侧的景物不断后退,更是使人有些如在梦中。

    这大宋的第一趟列车,乘客只有许当他们几人,后面都是拉的一些货物车厢。

    因为火车这东西是新出现的,敢于乘坐的人实在不多,而且这火车的票价,暂时也不是寻常百姓能负担起的。

    所以车厢之中,倒是显得有些冷清。

    许当一觉起来之后,发现天色已经到了傍晚之时。

    他步出包厢,来到了前一节车厢之中,一名随从急忙迎了上来。

    “许总司醒了?我们再有一刻差不多就到汴梁。”这随从禀报道:“许总司一路都在休息,却是错过了这路途之上的好风光。以往从洛阳到汴梁城两地往来,都是乘坐马车。劳累不说还十分颠簸,坐这火车却是舒服的很,几个人谈谈说说,却是感觉时间过的飞快。”

    许当哈哈一笑,看着车窗外的后退而去的景物,“这几个月来,都是在修这铁路,吃了不少辛苦。如今坐上了这火车之后,却是觉得这些时日以来的辛苦,也都值回来了。大家也都准备一下,我们等下便下车。”

    正如随从所言,一刻钟的时间过的飞快。

    当火车到达汴梁站之时,站台上已经有不少当地官员在等候。

    大家都想看看这火车,是个什么东西,是不是如传说之中那般神奇。

    待火车停稳,许当下车之时,这些汴梁的官吏们便一拥而上,围着许当问东问西。

    还有人直接上了火车车厢,东看看西摸摸,口中啧啧称奇。

    “诸位,本官奉官家之命试试乘火车以验其效。此次来到汴梁,实无他事。只须买些汴梁特产,明日再乘火车向官家回报便是。”在众多官吏的怂恿之下,许当不得不说些什么,“本官知道诸位对于火车甚是好奇,甚至都想要乘坐一次。可惜这火车的车头车厢,都并不多,如今造作院正在赶制。诸位可到车厢之中一观,若想要乘坐,怕是还要等些时日。”

    “许总司,听说乘坐此车,我等官吏亦要购票才行?”有官吏问道:“我等因公事行走,在驿站食宿都不曾用钱,难道因公事乘坐火车,便须让我们自己花钱不成?”

    许当没想到,自己会被问这个问题。不过,这个正好也是归他这个铁路总司管,也算是问对了人。

    “若是乘坐火车,自然是要买票的。这火车可不是只给朝廷官吏坐的,百姓们掏钱买票自也能乘坐。官吏因为公事出差,自可凭借乘车的车票,到本衙门里报销。否则的话,若无票乘车,又如何查证其他百姓是否买票?朝廷和永昌隆商号花了上百万两这大数目的银子,又如何能收得回来。”许当不由失笑道:“诸位回去,尽可相告于亲友。若要乘坐火车,须提前派人到车站订票。现在这条钱上,不过是只有这一台火车。待造作院多造几台,从汴梁到洛阳,这一路便要方便的很了。”

    当晚在汴梁休息一夜,次日一早,许当便提着汴梁的特产点心再次乘车返回。

    没过两天,官家赵祯又将范宇和三司使程琳召集到了崇政殿里。

    官家赵祯看着手中许当逞上来的统计数据,反覆的看了数遍。

    “今日请两位卿家过来,是商议修建洛阳到京兆府的铁路。”官家赵祯将手中的数据命人送给两人过目,“这是数日之间,从汴梁到洛阳往来的货物数量。虽只有一台火车,却是十分惊人。以往需千辆马车数日之功,才能送到的粮食数量,这一台火车便可完成。朕以为,铁路要接着修。安乐侯,你造作院下新成立的车辆厂,亦要尽力多造火车才是。需要多少钱,程卿可统计报来。可先从永通银行贷款,待收了赋税便补上缺口就是。”

    范宇当即点头道:“臣遵旨,如今车辆厂已经招齐了工人,亦派去了不少工匠。不出十日,便可完成五台火车,一百节车厢。到时汴梁到洛阳之间,一日之间的运量,便是千辆马车的数倍之多。”

    程琳却是有些迟疑,不过还是对官家躬身道:“官家,修建铁路所用的耗费极高,若朝廷以赋税来补偿,怕是朝廷其他的事情便不好办了。而且修建铁路便要征发徭役,会使百姓不满啊。若是出钱雇人的话,这耗费却将更高。”

    说白了就是两个障碍,一个是缺钱,一个是缺人。

 第1069章 无不可至

    如今的官家赵祯受到范宇不少影响,对于程琳所说的这两个事情,却也并不担心。

    低头想了想,官家赵祯便道:“钱的事情倒也并不难办,直接向永通钱庄贷款就是。朝廷的赋税一次偿还不了,可以分四次两年偿还。若是这还不行,便用铁路收入按年抵押就是。”

    范宇对于官家赵祯不由刮目相看,立时拱手赞道:“官家对于流通之事已然炉火纯青,臣下由衷佩服!以往历代帝王,无一人能如官家这般变通。我朝如今虽是盛世,臣相信在官家的带领之下,会更加辉煌!”

    程琳余了范宇一眼,暗道一声马屁精。

    “官家,可是前数月以来,朝廷已经征发了数万百姓修建铁路,若再征发民夫,岂非穷耗民力。”程琳不由沉声道:“这样下去,弄不好会官逼民反。这人力不够,还是要想些办法的。要么雇佣,要么想些其他办法。”

    雇佣的话,还是要花钱,官家赵祯想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心疼。大宋的钱看上去好似越来越多,如今从倭国和海外诸国换来了铜锭冲压了许多铜钱,一进一出赚了是不少。可是大宋的人口实在是太多,而海外诸国,对于大宋的铜钱也极为需要,这就造成了多少钱也不够的情况。

    只要宋钱购买铜锭的生意不断,钱荒倒也不算太大的问题。可是朝廷雇佣人手,那也不是小数目。

    而且,这都是朝廷要实打实的花出去的。

    所以官家赵祯想到这里,却有些舍不得了。

    范宇见到官家有些为难,便躬身道:“官家,臣听说新西夏灭国之时,我朝大军活捉了数十万的俘虏,此时正在西域总督府与河中总督府之间修路。不如将这些俘虏押解过来,令其修建铁路便是。都是修路,相较之下还是铁路更加重要一些。”

    “安乐侯,这数十万俘虏从西域送到中原,这一路怕是会死伤无数。这等有伤天和之事,也能做得?”程琳不由吃惊问道。

    范宇却是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问道:“程相公,当初可是我朝主动去攻击的他们新西夏?李元昊在河西之时,便使我朝边地的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为了反击这些家伙,朝廷又花费了多少钱财?程相公觉得这般对待这些家伙太过残忍,难道对我朝受其所害的百姓就不残忍吗?对那些上缴赋税,支持我朝大军出战的百姓们就公平吗?”

    程琳是三司使,自然是喜欢算账的。听了范宇的这番话,心中立时便算了一笔账,从而不再开口。

    官家赵祯也点头道:“安乐侯所说不错,此事便这么办吧。让这些俘虏吃些苦头,也可震慑那些不服王化的番人。汉时陈平曾上书汉武,敢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今朕也要说,敢明犯我大宋者,有债必偿。”

    “臣遵旨。”程琳躬身领命,又接着建议道:“官家既然与安乐侯意见一致,那就用这数十万俘虏来修建铁路。不过,臣以为这数十万俘虏修建铁路,朝廷需有计划才是。这数十万俘虏不能白养着,需物尽其用人尽其力。而且,只修一条铁路,实在是有些少了。”

    官家赵祯与范宇两人对视一眼,这三司使程琳刚才还在悲天悯人,现在转眼便要将人的骨头都轧出油来。

    不过,程琳的话也确实有道理。数十万的俘虏修建从洛阳到长安的铁路,怕是用不了多久便能修好。只是修好了之后,总不能白吃饭吧。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总要让他们接着干活,才能使得朝廷的利益最大化。

    范宇的目光看向官家身旁的大宋地图,官家赵祯也看向身边的地图。

    “两位卿家近前来,与朕商议一下,接下来修建哪里的铁路好些?”官家赵祯对范宇和程琳招了招手道。

    范宇和程琳来到官家近前,三人一同盯着大宋的版图。

    如今大宋的版图很大,比之大唐之时也小不了多少。

    北界在燕山,南界在交趾。东边临海就不用说了,可西边却是已经到达了河中的阿姆河。

    无论是南北还是东西,都已经达到万里之上,实是让人觉得庞大无比。

    这么大的版图,三人盯着看了半天,皆有种无从下手的心虚之感。

    若是要将铁路修的四通八达,那得花多少钱财才成,五亿贯、十亿贯?用多少时间才成,五十年、一百年?

    官家赵祯首先咳了一声道:“眼下已经定下了洛阳到京兆府,这条线不变。汴梁这里,距离密州市舶司不远,亦可修建一条铁路,使得海外种种货物,可直送京兆府,这条线可算经过洛阳的东西方向的铁路。既有东西,亦须有南北的线路才是。北边要到幽州城,南边须过江陵、长沙、最后以达广州。两位卿家,以为朕这般安排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官家安排自无不妥,有了东西线,再有南北钱,则洛阳为天下之中心,正可为极盛之地。”程琳立时点头,接着又道:“可是这些新修的道路,只是南北一线,怕不就有上万里。这、这要耗费多少钱财才能修成?”

    范宇想了想,现在要不要祭出债券这个大杀器?但转念一想,铁路还没显示出更大的作用,也没被大宋的有钱阶层普遍知晓认可。若是现在放出债券的话,怕是会遭到冷遇。

    倒不如先修着铁路,等里程长了,其作用凸显出来。等那时再卖债券筹集资金,便是件非常容易之事了。

    “官家的安排很是妥当,臣以为并无半点瑕疵可以指摘。”范宇也开口道:“程相公所担心之事,却是担心的早了。我以为,东西一线,西面其实是可以修到河中的,但是我们先修到京兆府便可。南北一线,我们也是一样,不必一次修完。手中有多少钱,便先修多少钱的铁路,总之是接连不断的一直修就是了。”

    官家赵祯点头道:“安乐侯说的对,既然此事不可一蹴而就,那便先修着就是。总有一日,我大宋的铁路会四通八达,兵甲粮草无不可至。”

 第1070章 我答应你们

    就在大宋君臣商议铁路的建设之时,远在中京大定府的耶律重元与萧惠君臣,却是商议着如何平乱。

    拔思母部和白鞑旦部的叛乱,如今已经持续了一年之外。而大宋燕云路的杨文广,却是集结重兵于宋辽如今的边界,使得辽国不敢轻举妄动。

    耶律重元看着下面传来的奏报,而萧惠坐于耶律重元的对面。

    “萧卿,拔思母部与白鞑旦部这近一年来,所做所为实是已经动摇了我大辽的根基。如果不能将之剿灭,以我大辽如今的情形,怕是终究会分崩离兮。”耶律重元颇为忧心的道。

    萧惠立时躬身道:“陛下,之前只不过是我朝对此没有准备罢了。这一年来,我们也没有闲着。郭喜不但进一步改良了火器,还已经积攒下了相当多的火器,而且我朝也已经训练了不少的新军。如今,只须陛下一声令下,便可集结新军,前去讨伐拔思母部和白鞑旦部。即便对面的杨文广手下握有十万宋兵,亦不能对我朝造成更大的威胁。”

    耶律重元微微挑眉,“这么说来,我朝如今若要将拔思母问和白鞑旦部讨平,已经不成问题?”

    “陛下,我朝若非宋国陈兵边界,讨平拔思母部与白鞑旦部,本就不是问题。如今不过是向宋国称臣,缓冲了一些时间,自然便可招募了一批新军,以行其事。只要陛下点头,我朝便可出兵讨平拔思母部与白鞑旦部。”

    耶律重元皱眉道:“萧卿,此事不可轻忽。这一年来,我大辽麾下各部,多有蠢蠢欲动者。若是不能让这两部迅速讨平,恐怕后果会更加严重。若是可以的话,朕打算御架亲征。”

    “陛下如果御驾亲征亦无不可,此事臣去安排便是。”萧惠微微笑道:“多了没有,十万大军还是有的。”

    “好,那就十万大军。”耶律重元点头道:“朕要亲征两部!”

    过了十余日,十万辽国新军集结于中京大定府外。辽皇耶律重元于城外点兵,诸军肃然听令。

    在耶律重元的一番激励之后,辽国新军士气高涨。

    大军出中京,从草原行军二十日,到达岱海东北二十余里。

    斥候来报,说是岱海拔思母部老营并无多少戒备。

    耶律重元当即下令,全军直扑拔思母部老营。

    十万辽国新军杀到拔思母部老营,使得毫无防备的拔思母部老营的妇孺几乎一网成擒。

    耶律重元下令,不让新军对于这些拔思母部的妇孺杀戮,而是押着这些妇孺一路向着丰州而去。

    此时丰州的格日勒已经收到了岱海老营被辽军袭击的噩耗,又惊又怒不足以形容其心情。

    原本一帆风顺的事情,突然之间便遭到了迎头痛击,实是让格日勒很是不适。

    虽然老营被袭击,但是拔思母部的精锐,都在丰州城中。

    格日勒当即,召集了儿子呼斯愣和白鞑旦的族长乃仁台议事。

    三人齐聚一堂,格日勒便指着地图道:“呼斯楞,辽军在一日之前,突然袭击了我们在岱海边的老营。如今很快便会到达丰州城下,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乃仁台是刚刚听说这个消息,不由立刻睁大两眼。

    呼斯白愣听到了老爹的话,立时便挑起双眉,“辽军袭击我们的老营,想必是要扶持我军的家眷,逼迫我军大部人马投诚。我以为,在辽军还没到来丰州城之前,我们应该放弃丰州城。”

    乃仁台听着女婿的话,十分不解的问道:“呼斯愣,这座丰州城可是我们立足的基础,如何能够放弃。若是其他部族以为我们两部不行了,怕是便会纷纷反叛。”

    “我们两部反辽的基础,可不是这些中小的问话。”呼斯愣头脑极为清醒,他分析道:“如今我们军中所用的火器和粮草,皆是宋国交易给我们的。这是宋国有意扶持我们两部,对辽国形成牵制。如果我们放弃丰州城,而被辽军所占据,那时宋国会如何想?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