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431章

大宋安乐侯-第431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宇向官家一躬身,“官家,制造火车还在其次,关键是这火车沉重异常不下数万斤,寻常道路根本无法行驶。若要达到臣所说的效率,便须修建专用道路才是。当以碎石为基,再铺以石子,最后于枕木之上固定钢轨。如此,火车方可通行于天下。但是,若要……”

    没等范宇说完,官家赵祯便看向范宇道:“你是在向朕要钱?”

    “这个……倒也不是。不过,臣的意思,是请官家入股。”范宇看到官家面色不善,显然不想掏钱,可换个说法,效果应该不一样。

    “入股?便和永昌隆和永通钱庄一般?”官家赵祯立时来了兴趣,不由笑问道。

    范宇心中奈,官家也如此势利。

 第1040章 赐官

    官家赵祯与范宇一同做生意,从来没有赔过。

    而且范宇拉着官家搞的这些项目,几乎都是无中生有,便使得官家赚了大钱。

    宫中所用之充足,乃是前所未有之事。

    甚至这些生意,都能对朝堂产生极大的影响。不但朝廷要从官家这里借钱,并且还将河西走廊的税收和市舶司以十年为期都抵押给了永昌隆商号。

    也正因如此,官家赵祯才能在诸位大臣面前说话如此硬气。

    虽说整个大宋天下都是官家赵祯的,可是以前只是虚名。如今通过安乐侯的一番操作,官家赵祯可是真金白银都落到了手中。

    不但没有使天下百姓因此受累,反而使得货物流通,大宋的商税反而收的更多了。即使将河西走廊的关税和市舶司十年税收都交到了永昌隆,朝廷的赋税依旧比之前有所增长。

    因此,在官家赵祯的眼中,范便如古之范蠡一样精通商事。

    甚至有时候赵祯会想,范宇和范蠡都姓范,莫不是范蠡的子孙后代不成?除了杂家之学,范宇还应有家学传承。

    范宇哪里知道官家赵祯脑中的乱七八糟想法,他这里正在想着,要先计划哪一条铁路的路线为好。

    “官家,这一次有些不同。若是只靠勋贵与官家的力量,修这一条铁路,怕是负担极重。”范宇只略一盘算,便对官家道:“这铁路都要用精钢制成轨道,方可承载火车在其上奔驰。除了材料,还有工费和土地的占用诸费,消耗极大。而且,这铁路将来不可能只建一条,我大宋全境皆须通车,方显铁路利国之用。所以,臣以为这铁路还须以朝廷为主。”

    官家赵祯不由得微微皱眉道:“怎么,凭借永昌隆商号和永通钱庄的实力,还修不起一条铁路吗?朕为天下之主,朕也可以代表朝廷。”

    范宇愕然,没想到官家的占有欲如此之强。不过,转念一想也没错。不光是官家自己有这种想法,这天下怕也就自己觉得是有区别的。

    “永昌隆商号当然有这个实力,但是占用的钱财极多。即便是从汴梁修至洛阳,再从洛阳修至京兆府,这一条铁路贯穿下来,也要八百万缗的钱财才可。”范宇给官家算起了细账道:“永昌隆商号有钱,但是不能将永昌隆商号的现钱都抽空。否则的话,便会使得永昌隆商号无钱可用,从而周围不灵。”

    官家赵祯不由嗤笑道:“这有何难,将永昌隆商号抵押给永通钱庄,从钱庄之中贷出八百万贯缗即可。”

    范宇张口结舌不由得惊了,官家居然能想到这个办法,显然这些时日也没少琢磨钱财之事。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操作可不可以有,当然可以有!

    在后世的商界,这类操作屡见不鲜。可是这位乃是大宋官家,不想竟有这般先见之明。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限制,那就是永通钱庄不会遭到挤兑。否则的话,便全都玩完了。

    “官家,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风险有些大,万一在永通钱庄存钱之人,忽然之间都要用钱,而钱庄却拿不出钱来,永通钱庄便开不下去了。”范宇建议道:“不如这样,勋贵与官家可先修一条洛阳到汴梁的铁路。这样用钱少,见效也快。之后再修洛阳至潼关的铁路,之后再修潼关至京兆府的铁路。一段段的来,自然这成本也就降下去了。若以永昌隆商号和永通钱庄的利润,也差不多可以一段段的负担起来。”

    官家赵祯不由点头道:“你看,这不是有办法了吗。如此的话,便如此来办。对了,等下朕要摆驾造作院,一观这蒸汽机的模样。看看这是何等机关,竟有这般鬼斧神工之能。”

    陈琳听到官家的话,不等吩咐,便去了殿外招呼。

    范宇当然不能拦着,投资人要考查项目,这种事合情合理。

    没过多久,范宇的马车便跟着官家的依仗又回到了造作院中。

    此时在造作院中,许当、尤二郎、黄四郎、高元生等人还没离开造作院,便一同被找了来,给官家解说蒸汽机。

    当官家赵祯看到了正在轰隆隆仍旧运转的蒸汽机时,不由惊叹不已。

    “这东西真的只用石炭和水,便能如此转动不休?”在官家看来,这蒸汽机简直神奇的很。

    “启禀官家,这确实是真的。”高元生恭敬的拱手解释道:“此前臣下在观察水壶烧水之时,发现壶盖会被水汽顶开,便觉得神奇的很。进而一想,若能以这个道理,来造一台机器。用石炭和水汽来使得机器转动,岂不是便可取代水力?但此事臣只是有个想法罢了。若非造作院的黄少监,还有安乐侯,臣的这个想法也只是想法而已。”

    官家赵祯不由点头道:“你有这个想法,也已经堪称天才,其余倒也不必太过自谦。如今,你可有官职在身?”

    范宇一听官家的问话,便知道这是要封赏了,便对高元生点头暗示。

    高元生看了看范宇,才拱手道:“臣如今只是大宋科技学院的生员,并无官职在身。”

    “如你这般人才,岂可没有官职。”官家赵祯想了想,才道:“你能有此奇思妙想,不可埋没。朕赐你为将作监副少监,以便在造作院一展所长为国出力。”

    高元生如今不过刚刚二十出头,十分年轻。在他自己想来,官家赐自己一个八九品小官便可,谁知道官家一过来,便给了自己一个副少监的官职。这可是正七品,相当于县长起步。

    “臣谢过官家!”高元生不由感激涕零,急忙拜倒在地,“生臣者父母,知臣者安乐侯,赏识臣者官家。臣受官家知遇之恩,敢不效死力!”

    官家赵祯看了范宇一眼,便对高元生笑道:“免礼吧,你这说法倒也不错,若无安乐侯知你,并且造出这蒸汽机,朕也不会赏识于你。你能得朕之封赏,还不忘安乐侯对你的帮助,也是性情之人。待这蒸汽机测试成功,朕还会有赏赐。”

    范宇此时躬身笑道:“官家金口玉言,臣等谢过官家隆恩。”

    “这蒸汽机用以造出火车,不但是军国重器,亦为民生之利器,诸卿当多多用心才是。”赵祯摆摆手道。

 第1041章 他们不希罕

    铁路虽然耗费巨大,但是官家赵祯却是能看到其中的好处。

    除了可以使得朝廷对于大宋疆域牢牢掌控,还有巨大的军事和经济作用。

    建成铁路之后,从铁路运行所获的收益,也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否则的话,官家赵祯也不会这样急切,实在是利益巨大。

    范宇张了张口,本想提醒官家,还有海上的运输贸易也会得到极大提高。

    但是一想,这东西也没有必要。只须通过永昌隆商号建立船运公司,便可使得大宋的航海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大宋疆域内的物资流通。

    随着大宋促进工商的政策出台,各地的工坊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但是商品的丰富却是因为运输问题,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在范宇看来,还是先解决大宋境内的运输问题,才是首要的。

    至于其他的,可以先放一放再说。

    而且,一旦蒸汽机实用化之后,最先使用的一定会是船只。至少数条大江大河之中,会出现一定数量的蒸汽机船。

    如此一来,也能够缓解大宋的物资运输压力。说不定,还会就此出现一些上规模的内陆水运公司。

    随着大宋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除了永昌隆商号和永通钱庄这样的巨无霸之外,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大型的商号和钱庄。

    但是这些所谓的大型,最大的也只有永昌隆商号和永通钱庄的十分之一大小。可是若论起背景来,便是一百个其他的商号钱庄也比不了官家做东家的机构。

    有了官家的肯定,许当、尤二郎、黄四郎和高元生等人,无不干劲十足。

    范宇却是觉得自己可以放松一阵,义母李太后和姨娘,都在等着自己有个一儿半女,否则的话,这两位老姐妹显然是不甘心的。

    如今范宇也觉得可以了,自然是要努力一番才是。

    洛阳城中岁月静好,大宋朝堂也还平稳。

    远在广南西路的安远城中,李用和与曹佾坐在一起。两人正商议如何对付侬智高母子,该如何出兵。

    原本李用和想从交趾登陆,但是想到邕州已经兵力空虚,便决定从安远城这里登陆。

    从安远城上岸,再行军三日,便可到达邕州城。

    除了这个原因,李用和龙卫军还可以与伏波军两面出击,将侬智高包围在广源州。

    若是能将侬智一网成擒,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如今两人坐在一起,便是约定出兵的时间。

    “如此,便于半月之后望日出兵。”李用和对曹佾道:“我龙卫军从邕州走水路,而后转陆路攻打广源州。你们伏波军,还要镇守交趾,不必派出太多人。只须五千人轻装简行,走陆路到广源州的西侧,阻断侬智高的逃跑路线便可。”

    曹佾点头道:“好,此事便依李将军所言。事不宜迟,我这便乘船前往升龙府。在此先祝李将军旗开得胜,再见之时当为李将军贺。”

    李用和因为没有上过战阵,心中还是有些虚的。

    听到曹佾的话,不由得露出笑意道:“你与我那外甥范宇乃是好友,不必这般客气。承你吉言,希望此去能顺利剿灭侬智高。”

    将曹佾送走之后,李用和也不敢大意。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战阵经验,便须付出加倍的小心才是。

    因此李用和便去巡视军营,更是命人检典粮草辎重和火器等物。

    很快便有掌管物资的军需官来报,“启禀李将军,我军粮草在海运之时着了海水,此时也已都让人翻了出来,打散了晾晒。若是快的话,明后日需时两天便可晾晒干。”

    李用和心中一沉,粮草都着了海水,火器岂不是危险。

    “其他的呢?火器可曾着了海水,若是火药受潮,我军此战便会大受影响。”李用和盯着军需官道。

    军需官却是用佩服的目光看向李用和道:“将军有先见之明,在装船之时,便数次叮嘱下官将火器保管好。火器都装于木箱之中,且都包了数层油纸,还是放在上层船舱。刚才下官也检视过了,都还是干燥的,并无受潮之像。”

    李用和这才松口气道:“等着命人取了火器,去无人之处试射,莫要大意才是。否则的话,我军可耽误不起。”

    “是,下遵命!”那军需官立时应命而去。

    其实当李用和看到军需官佩服自己有先见之明的神色之时,便分外满足。

    自从领兵以来,想想还是头一次在这等军务上受到下属的钦佩。

    这都是安乐侯这个外甥说的好,小心再小心就是,绝对没有错。

    龙卫军五万人,在安远城休整了三日,待部分粮草晾晒好了,便拔营向邕州开拔。

    李用和先命龙卫军中的一万骑兵先期抵达邕州,以加强邕州守卫力量。

    而后,他才率领其余人马向邕州而去。

    三日之后,龙卫军进入了邕州城。

    他这边一进邕州城,便有西南夷的细作,将宋国大军到达邕州的消息送了出去。

    不过两日之后,侬智高母子便已经得到了宋国大军到达邕州的消息。

    “阿妈,这宋国以前对我侬氏不闻,如今在我们手里吃了败仗,却是又要派兵来攻打我们,实在可气。”侬智高不由挑眉冷笑道。

    侬智高之母为阿侬,听到儿子这些话,阿侬不禁叹气道:“以前宋国怕是根本看不起我们侬氏,所以才会不闻不问。就连我们侬氏主动内附,都不予理采。这次来,定是为了给上次宋国军队之败找回颜面的。”

    “让他们尽管来便是。”侬智高不屑道:“上次我们没有准备,还将宋军打的败逃。这一次有了准备,根本就不用怕。即使宋军来十万人,也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儿啊,你可不能小看宋军。不是从交趾传来了消息,宋军已经将李佛玛父子给抓走了。如今升龙城中都是宋军,不可小看。”阿侬劝道。

    侬智高脸上闪过复杂之色道:“他们能替我们将李佛玛这个狗贼抓起来,那是好事。若是将这狗贼砍头,便是给阿爸报了仇!不过,现在宋军还要来攻打我们,却依旧没有看得起我们。哪怕我们对宋军有点好感,怕是他们也不希罕。”

    阿侬不由无言,宋国傲慢的简直让人恼火。

 第1042章 侬氏夜袭

    侬智高母子两人,对于宋军的感觉是比较复杂的。

    一来宋国傲慢无比,对于侬氏求内附的要求置若罔闻。二来,却以出兵灭掉了大瞿越,活擒了李佛玛父子。三来,宋军又派出来五万大军,要征讨侬氏的天南国。

    这些事情在侬智高母子看来,就是有些精神分裂的行为。

    但是一想到大宋的傲慢,似乎又合乎情理。

    侬智高之母阿侬半晌才道:“既然宋军数万人已经到来,想是我们向其示好对方也不会接受。不如先与之交战,若能使之知难而退,我们再向宋国示好,应该可以无事。”

    “阿妈说的对,如果我们不是宋军的对手,便去大理投奔段氏如何?”侬智高开口道。

    阿侬摇摇头道:“我们与宋军交战,不必死战。若是有了败象,便立刻向宋国投诚便是。大理段氏远弱于宋,哪里敢收留我们母子。只怕我们去投奔,对方便立时会将我们交给大宋处置,到时连活命也不可得。若是稍显败象便投宋,尚有可能为官家代为牧民。你如今乃是我侬氏之主,务必不使家族灭绝才是。”

    听了阿妈的话,侬智高点点头道:“既然这样,我们的退路也不多。若是将这五万宋军击败,腾挪的空间便大了起来。侬氏自立一国,也才有了根基。”

    “我儿有志亦是好事,但事不可为之时,便莫再强求。”阿侬点头道。

    侬智高这时有了决断,便立时吩咐手下的人去准备。

    相对于交趾,侬氏实力大有不如。但是手中依旧有四万余人马,可供侬智高调动。

    而且其中有五百头大象和一千余人组成的象兵,这也是侬智高的底气所在。

    想那些宋军都没见过象兵,到时与这等庞然大物交战,必定会惊慌失措。

    不过,侬智高也没敢大意。宋军行军的路线只有那么几条,其中最好的一条,便如上次一样,由左水乘船逆流而上。

    所以侬智高便带四万大军倾巢出动,先一步到达龙州。

    龙州这里乃是数十里方圆的一块平原,宋军数万大军若是登陆,这里便最为理想。

    同时侬智高也派人准备了许多竹排,派出五千水性上好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