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423章

大宋安乐侯-第423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佾其实也有些心中无底,官家突然让伏波军出战,实是有些意外。

    正当三人商议之时,便有人又送来一封书信,是给曹佾的。

    曹佾拿来了一看,是安乐侯范宇的来信,这让他不由眉头舒展开来。

    “安乐侯来信,他一向足智多谋,信中定然有良策可循。”曹佾口中说着,手上便急忙拆开信件。

    打开信一看,曹佾便松了一口气。

    张元甫和赵允和两人也凑上前一看,都点头不已。

    范宇主张派伏波军走海路攻打交趾,也不能只出了主意便不闻不问。

    在范宇的角度,他自然是希望大宋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而伏波军便是希望所在。

    只要将交趾这一仗打好,从此之后便会给大宋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他已经猜到,伏波军这边接到官家的旨意,定然会有些发懵。所以范宇所写的信中,便给了曹佾他们一些底气。

    在信中,范宇告之曹佾,自己会从造作院调拨一批最新火器送过去。并叮嘱曹佾,要先将伏波军送到琼州岛上操练一些时日,顺便等待新火器的到来和装备操练。

    在这段时间,更可派海商去打探大瞿越的消息,以便随时可从海路攻入交趾兵逼升龙府。

    其实,范宇在另一边,还给在邕州的文彦博去了一封信。

    官家只是给侬智高去了旨意,令其去帝号,并且给邕州调去了一个都监的五千人马。

    虽然并没有给文彦博下旨意,但是这其中与文彦博却是脱不了关系的。

    即使是派过去一个都监的五千人马,也是要听从文颜博的调动。即便如今大宋的武官地位已经不比从前受人鄙视,可是要改变过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便能完成的。

    范宇给文彦博去信,便是告之文彦博,若与西南夷有了矛盾,莫要轻敌冒进。西南夷久居其地,对于当地多山的地形十分了解。若是起了冲突,即便宋军的火器犀利,可是在那等地形之下也并不好发挥。

    虽然当初文彦博是因为攻讦范宇而被贬,但是范宇并不计较前嫌。

    文彦博接到范宇来信之时,五千人马也刚刚到达邕州城不久。

    看了范宇的信,文彦博又想起这五千人所装备的火器。除了这些,他也从邸报上得知如今宋军远征西域,一路上势如破竹十分提气。

    因此,当文彦博手中有了兵权之时,心思便活了起来。

    如今官家重军功,若是自己能立下功劳,岂不是便可因功而回京?这安乐侯来信,显然是怕自己以手中的五千人马,将西南夷打垮,从而得以离开此地。

    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东华门唱名的好男儿,自然文武双全。

    在文彦博看来,范宇就是要害他。所以对于范宇的来信,直接便撕碎了抛之不顾。

    范宇给文彦博来信,是真的怕他这个家伙手中有了兵就乱来。

    别看后世史书将文彦博吹捧的如何,仔细一看便知道这家伙就是打酱油的。这家伙极力推动文尊武卑,并且在宋夏冲突中支持弃地保平安。

    就这样的人,范宇是真的怕他捅出什么漏子来。

    不过,范宇也只能是尽尽人事,其余的还要看文彦博自己怎么选。

    侬智高接到了大宋官家命其去除帝号的旨意,并答应其内附。

    侬智高与母亲阿侬在一起商议此事,却是觉得大宋朝廷这么做并没有多少诚意。

    “阿母,大宋官家这旨意,只是准许我们侬氏内附,却没有提乃父亲的大仇。这算什么,只是给我们一个虚名吗。”侬智高道。

    “若只是虚名,也保不住我们母子。”阿侬摇了摇头,“那李佛玛可曾在乎这些,终是要与我们战上一场的。不过,我们倒是可以用大宋官家的这道旨意,使得李佛玛不敢轻举妄动。”

    阿侬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让李佛玛知道,大宋官家刚刚招安了他们母子。如果李佛玛敢攻击他们母子,就是得罪了大宋官家。

    至于去帝号什么的,先拖着再说。

 第1022章 心生凄凉

    此时的李佛玛正带领着八万余人,大小船只数千条,沿海岸线去攻打占婆。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李佛玛的舰队基本上都是小船。

    因此,李佛玛这个时间也没时间去理会侬智高母子。

    倒是邕州的文彦博觉得,自己可以凭借手中的五千五百人的兵力,对侬智高母子来一点警告,使之尽快去了帝号。

    邕州与侬智高母子的南天国境相距不过十余里,只要从邕州出城,乘船沿左水逆流而上,便可进入所谓的南天国境。

    文彦博觉得水路便利,只要自己的动作够快,说不定还能生擒侬智高母子,以为功劳。

    于是在得知侬智高母子对于去帝号迟尽没有答应的情况下,便带着五千装备了火器的宋军出发。

    先是乘船沿左水逆流而上,而后直接到了龙州登岸。

    龙州便已经是侬智高的的南天国境内,属于山中一小块平原地区。

    这个地方皆为西南夷所居,相对比较落后。虽然名为龙州,可也不过是个大些的镇子罢了。

    面对五千宋军,这里的西南夷百姓一哄而散,根本就没有组织起来有效反抗。

    见识到西南夷低下的战力,文彦博更是兴奋。只是沉吟了片刻,便决定依山势而出兵广源州。

    从龙州到广源州,不过一百余里。虽然多山,但也都是些低矮的丘陵,并不如何险阻。

    文彦博他们这一支宋军,这一路所过之处,根本就无人可以抵挡,很顺利的便来到了广源州二十里外。

    其实侬智高在宋军从左水登陆不久,便已经得到了消息。

    但是侬智高手中的实力也并不强,他们西南夷刚刚被大瞿越的李佛玛这个狠人收拾过,他的手中也只有不过万余人马。

    再加上大宋天朝上国的光环加成,使得侬智高母子对于文彦博所领的五千宋军,还是有些畏惧之心的。

    侬智高母子看到大宋如此强势,本想着若是大宋这支军队,若是再次向他们提出警告,要求他们去帝,便顺势答应下来。

    可是却没想到,对方竟然一路率兵来到广源城外二十里。这样一样,侬智高母子也没了退路。

    对方已经兵临城下,此时再降,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会被大宋拿去立威。

    母子两人商议了一番之后,便决定先与这五千宋军对峙一阵,使对方知道自己也不是软柿子,而后再议和去帝号。

    所以,当天夜里,侬智高便带了八千夷兵,直扑二十里外的宋营。

    文彦博领兵未曾一战,其实也打算一显身手的。苏轼词中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形象,是文彦博所一直期待的。而且,手中五千宋军火器强大,区区一座广源州城,根本就不在话下。

    好在文彦博还不算是太废物,扎营之时知道放出哨探,探清周围的地形情况。而且在营外也留了暗哨,以防敌军偷袭。

    当晚,就在侬智高带八千夷兵接近到宋军大营不到一里处时,忽然之间便有尖锐的竹哨声响起。

    这是宋军暗哨在示警,可是将侬智高吓了一跳,他知道自己一定曝露了。

    但是已经将人马带到这里,若是就这么草草收兵,定然士气大挫。明日若宋军攻打广源城,只凭广源城那低矮的城墙,怕是没把握拦住对方。

    侬智高干脆一不作二不休,当即便跳出来大喝道:“宋人欺我西南诸夷太甚,既不接纳,却屡施压迫。甚至任由李佛玛抢掠我等,岂能忍乎!众将士随我杀敌,定教他们有来无回!”

    说实话,侬智高所说的这些话,都是实情。

    西南夷所在地在大宋朝廷看来,只不过是些个羁縻州罢了,并没有真正的当成自己治下之民。

    因此,大瞿越的李佛玛对西南夷出兵抢掠,朝廷还觉得自己施政英明。认为李佛玛是帮自己削弱了西南夷,而西南夷也帮大宋挡住了大瞿越这个麻烦,自己简直太聪明了。

    可是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却没有想过,这不但是驼鸟策略,而且使得原本可以争取过来的力量,进而转变成了反对的破坏力量。

    听到尖锐的竹哨声,文彦博急忙起身,传令军中将士们起来迎战。

    许多宋军都立于大营木栅前,先将火箭弹都支在了木栅上,斜指前方传来哨声的方向。

    很快便有一阵阵的喊杀声传来,还有许多人跑动的脚步声。

    文彦博不由冷笑,扫了一眼营中的诸多将士,“点火,发火箭弹!”

    既然看不到敌人,但是敌军夜袭定然人数不多。这些西南夷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只须火箭弹一顿乱炸,保证让这些乱民都屁滚尿流。

    想的是不错,可是现实却是文彦博根本没想到的。

    火器最怕的便是受潮,而广南西路这里偏偏就是气候潮湿之地。宋军这一路走来,却是不知不觉之间,火器大多都受了潮气。

    十成火箭弹中,有九成都没有引燃发射出去,剩下的一成,虽然也发射了出去,却并没有传来爆炸声。

    或许是老天都觉得宋军倒霉,有些看不过去。倒是有一枚哑火了的火箭弹飞出去,砸伤了一名夷兵。

    文彦博预想的夷兵大溃逃没有出现,反而是宋军这边都慌了神。

    虽然除了火器之外,这支宋军也装备了刀枪等冷兵器。可是因为火箭弹的失灵,使得宋军的士气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侬智高夷兵杀到。这个时机太好了,不但是偷袭的突然时间,还是宋军火器失灵的心理落差之时。

    宋军的感觉则是一脚踩空,好似直接掉到了一个大水坑里。

    侬智高这边也听说过宋军的威名,知道宋军厉害,他这一方是抱着拼死之心的。

    结果就是,宋军几乎没有怎么打,便忽然崩溃。

    文彦博有心大声呼喝,便宋军冷静应战。

    可是就着火把的光亮,却看到那些夷兵一个个凶恶的紧。文彦博怕自己引来夷兵的注意,硬是不敢吭声。

    眼看着宋军大营被冲破,不少宋军被夷兵杀死,文彦博哪还顾得上这些,急忙带着亲兵狼狈逃蹿。

    一直逃出十余里,文彦博才收拢了残余的宋军。抬头看去,不由得心生凄凉。

 第1023章 怕是要烤熟了

    眼前的情形由不得文彦博心中凄凉,原本五千大军。

    可是经过这一战之后,眼前的宋军不到千人,足足损失了五分之四。

    若是侬智高知道邕州的虚实,这个时候怕是会聚兵反攻邕州,那可就麻烦大了。

    文彦博不敢多耽误时间,领着残兵败将一路逃回龙州,又坐船顺流而下。

    只用了不到五天,便顺利的回到邕州城。

    这一次文彦博不敢再托大,一面派人去打探侬智高的消息,一面又抽调壮丁备战。

    并向朝廷写了奏报,将自己讨伐侬智高兵败的行为,删删减减的写成了宋军使用劣质火器临阵而不燃,且夷兵狡猾刁钻。

    对于自己的责任,却只轻飘飘的认了一个失察之过。

    侬智高母子虽然胜了宋军,可是也没搞明白如何会这么轻易就胜了。

    在他们母子看来,宋国疆域广大根本不是他们能相比的。而且大宋人口亿万,更是比他们侬氏的人不知道多了几百倍。

    面对这样的巨大势力,可比面对大瞿越的李佛玛压力还大。

    但是自己一方却是带着夷兵打胜了,这才是让侬智高母子不解之处。

    好在侬智高母子也并没有被一场胜利冲昏了头,只是将宋军俘虏放走,宋军的装备都收拢起来装备到了夷兵的身上。

    至于那些没有能引燃的火箭弹,则都被丢弃不要。

    此时琼州方面,曹佾、张元甫已经准备就绪。

    他们二人在琼州练兵已经有两月,这两个月的时间内,不断的有商船从交趾带回消息。而且也不断的有朝廷的船只,从北方运来火器。

    送到伏波军手中的火器,都是最新生产出来的。威力相对于较旧的火器,要大上不少。不但数量足够,就是种类也不少。

    范宇知道伏波军去交趾这样的潮湿之地作战,所以才多准备了不少种类的火器。除了火箭弹、火炮,手雷和火绳枪也都送了不少过来。

    虽然火器生产出来之时都有油纸包裹,但是这一层油纸也起不到太多的作用。一旦碰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怕是就完了。

    所以范宇也给曹佾再次来信,要其注意火器的干燥保存问题。

    这只是火器方面,还的冷兵器,也专门送来链甲和精钢腰刀,可以在火器不堪用时以之交战拒敌。

    伏波军准备的十足充分,而交趾的最新消息也传了过来,李佛玛带领八万人马沿海岸去进攻占婆!

    张元甫立时便请曹佾过来议事,赵允和也跟着曹佾一同过来,这家伙也仗着自己宗室的身份凑热闹。

    “两位,最新消息,李佛玛已经带了八万大军,沿海岸去进攻占婆。如此一来,我们出兵的机会也到了。”张元甫看了两人一眼道:“原本还我担心如何登陆交趾之后再行军两百余里进攻升龙府,现在简单了,我们只须乘船堵住李佛玛回程后路便可。李佛玛前后受敌,可谓自作孽不可活。”

    “这消息可作准?”曹佾不由得喜上眉梢道:“若是如此,我们便须尽快出兵。”

    赵允和忽然道:“两位,我军既已备下方略,可也要师出有名。如此不宣而战,是不是有些丢了我大宋天朝的颜面。当严正警告之,方显我堂堂正正之师。”

    曹佾不由斜了赵允和一眼,才道:“本就是兵不厌诈,如何能提前告之。”

    “其实,这倒并不是问题。”张元甫道:“我伏波军的舰队到了红河口,便着人给交趾的大瞿越传下官家旨意和朝廷的讨伐之意。如此,既显我大宋军威,又以堂堂正正示之。其时李佛玛定然不曾回军,出兵剿灭便是。”

    经张元甫这么一说,伏波军前去,倒是成了示之以威,而后再讨伐的样子。要说大宋搞的偷袭,却也谈不上,只能说李佛玛倒霉。

    五万伏波军剩战船出发,足足两百多条战舰,如同乌云一般遮蔽了好大一片海面。

    如今宋军海上战船数量已经增加许多,这些战船不过是大宋水师的一小部分而已。

    从琼州出海,不过三日的时间,伏波军的舰队便来到了交趾的红河口。

    曹佾还没有派人上岸,便有交趾的官吏坐小船前来。

    交趾官吏被送到了曹佾他们的座舰,向曹佾和张元甫询问来意。

    这交趾官员姓陈,叫陈荣,为当地的县令。

    “诸位天朝上官,拥大兵数万,来我交趾所为何来?”陈荣战战兢兢的问道。

    曹佾和张元甫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曹佾才道:“李佛玛擅杀我大宋封臣检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国侬全福,甚尔将其印信送于邕州,极其放肆嚣张,挑衅意味极浓。我大宋为天朝上国,虽不欲轻动刀兵,然而何显上国之威。今率兵而来,正告交趾大瞿越,不过南汉之叛臣,竟胆敢僭越称帝。若仍不肯认罪归附,必诛其族。”

    陈荣魂都吓的飞了,脸色剧变道:“这、这从何说起,叛汉的乃是吴权,与我李朝并无关系!”

    曹佾懒得与其废话,只是道:“继其土民岂有二致,你可尽速将本官之言告之于李佛玛,战降由其自选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