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边的狄青,四万铁骑一路横扫,先下焉耆再下高昌城。
未等出兵伊州,伊州便已经派人送过来降书。
狄青便顺势出兵天山北麓,兵不血刃的占了北廷城和彰八里。
这时又传来龟兹已经归降,原高昌国全境,都已经收归到了大宋治下。
狄青与展昭李璋等人在彰八里顿兵修整,三人聚在一起,研究着新西夏的版图。
展昭的目光一直放在八剌沙衮这里,终于开口道:“八剌沙衮虽远,但是这一路上水草也算丰茂,跋涉起来并不艰辛。若是我们长驱而至,想来定可使之不及防备。”
李璋也道:“不错,这一路皆为谷地,又有雪山融水浇灌,想来筹集粮草非不困难。若是我们从此出兵,要容易的多。”
“如今新西夏没有了李元昊与野利仁荣等人,其党项各族只怕立时便会分崩离兮,倒也不足为惧。”狄青点点头道:“其实我们应该注意的,已非是这些人,而是塞尔柱与加兹尼两国。值此新西夏败亡,想来塞尔柱与加兹尼双方,都会想着从其身上撕扯一块肥肉。若是我们不能将这两方面击败,恐葱岭以西之地尽失于这两国。”
展昭与李璋两人不由互相对视一眼,却是没想到狄青会将目光放的如此远。他们还在想着如何将新西夏尽收于版图之时,狄青的目光已经放在了外面。
“曹傅将军已经占据了疏勒,张元败逃,想现想必已经退回八剌沙衮,正整军备战抵御我军。”展昭皱眉道:“若是我们暂缓出兵,等待塞尔柱和加兹尼两国先行出兵,我军再坐收渔利如何?”
李璋点点头道:“这倒也是是个办法,我军只须先守好如今已占之土,再做打算也是不错。”
狄青沉吟了片刻,才道:“此事倒也不急,我们可将此事去书朝廷,请朝廷定夺。”
这个时候狄青并不是不想直接出兵八剌沙衮,而是这时条件有限。大军已经东奔西跑,转战数千里,实是已经到了极致。
若是再强行出兵贪功冒进,累坏了军中将士们不说,弄不好还会阴沟里面翻船。左右权衡一下,实是得得不偿失,不能因为前期的胜利,便觉得可以一直胜利。
固然宋军实力强大火器犀利,但是军队的战争潜力最好不要拉伸到极限。而且这些新占之地也没有消化,统治也不稳固。
否则的话,一旦溃败就是数千里的大溃败,实是不值得去冒进。
过了一个多月,夏竦这个监军也赶到了彰八里。狄青与之一商议,夏竦也非常赞成狄青他们的意见。
与其冒进,倒不是先观望一下塞尔柱与加兹尼两国,会不会有所动作。
西边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河套以北的草原上,此时还热闹的紧。
拔思母部与白达旦部,正带着一些小部族与草原更北边的各部打的难分难解。
自从耶律重元下诏讨伐拔思母部和白达旦部之后,这两部的草场便屡次受到袭击。
虽然拔思母部和白达旦部占据了丰州城这个堡垒,可是他们这些草原部族的根基却是在自己的草场上。
若是本部族的草场受到极大的损失,对于部族来说才是致命的。
而宋国交给他们的火器,在这种草场争夺和破坏冲突中,实际上的用途并不大。
等你这边架上火箭弹轰过去,对方早就骑马逃的远了。
格日勒与乃仁台二人虽然头疼一些,但是并非没有办法。他们组织了一支精锐骑兵,专门突袭各部的驻地。
虽然火箭弹对于那些游骑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各部的营地却是威慑极大。
两边打了数个来回,便都不敢再轻举妄动。主要是草原各部,与拔思母部和白达旦部消耗不起。
丰州城的后方便是大宋,不时的可以通过交易补给兵器物资,草原上其他部族可没这么好的事情。
因为有这等便利,甚至不少部族顺势便投了拔思母部,倒是使得格日勒坐大起来。
辽国中京大定府的宫中,耶律重元却是越来越陷入焦虑。
从西域传来的战报,也会送到耶律重元的面前。
自李元昊和野利仁荣一死,新西夏连节节败退都谈不上,几乎是一下子便将已经占据了的高昌丢到了宋国手中。
他召来宰相萧惠和燕南侯郭喜二人,商议如何对付宋国。
萧惠皱眉沉思,却是拿不出一个好主意来。
倒郭喜对耶律重元拱手道:“陛下,如今宋国势大,我们已不好与之争霸。不如与之交好,反而可以有更多的好处。臣曾闻盛极而衰,便如宋国如今模样。只要我大辽不与之冲突,想来宋国自身便会出现争权夺利的内乱。”
这话对吗,当然是对的。大宋一旦没有了外部威胁,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便会松懈,内部的争斗亦会由此加剧。
因为已经感受不到外部的威胁了,大家只要在内部争个高下,便等于无敌。
耶律重元听到郭喜的话,先是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郭卿,你的话虽然极有道理,但是朕却低不下这个头。”耶律重元哼口气道:“我耶律重元虽不敢说能力超过太祖。但是太祖以下,又有哪个有朕这般能力。朕之父兄若在帝位面对如此局面,怕是大辽已亡。可是朕虽强些,却也无法挽回我大辽弱于宋国的局面,实是让人郁闷的很啊。”
“陛下,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在乎一些虚名。”郭喜拱手道:“莫如陛下向宋国官家致书,以显交好之意,并许双方贸易往来,承诺护其商户安全。另外可从宗室挑选一相貌出众的公主,嫁予宋国官家,以为秦晋之好。并祝辽宋之间,永无争执之事。况今燕云之地已失,夺回希望不大,莫如顺水推舟,正式归还于宋国,以此为两国交好之基石。从此各自休养生民,往来无间,岂不美哉。”
萧惠这时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陛下,如今宋国尚对新西夏用兵。若等之腾出手来,我朝必不可幸免与宋国一战。是战还是与之交好,机会皆在眼前,如何选择当在陛下一念之间。”
耶律重元有心要与大宋决一死战,但是想来想去却下不得这个决心。
最后只能是垂头丧气道:“致书宋国官家,我大辽愿与结好。”
第1015章 侬全福
耶律重元再不甘心,思前想后也没能下决心与宋国开战。
辽国对于宋国经过数次败绩之后,已是弱势心理。再加上李元昊和野利仁荣战死之快,实是太过吓人。
还有拔思母部与白达旦部的叛乱日渐坐大,这使得耶律重元选择了忍气吞声。
如今大宋已经显露出峥嵘之态,辽国已是无力的很。若不肯低头的话,弄不好收拾完了新西夏,回过头来便会收拾辽国。
现在辽国虽然极力鼓励农耕恢复实力,可是经过拔思母和白达旦两部叛乱,实力反而下降了。
耶律重元不得不放低了身段,命人起草国书,向大宋表示善意。
在向大宋递交国书的同时,还从辽国宗室之中选了一位貌美的贵女耶律秀封为公主,一并送去了宋国。
当辽国的国书与宗室公主一同送到洛阳之时,几乎可以谈得上万人空巷。
辽国这个态度,也是大宋朝廷所没有想到的情况。
原本被大宋视为最大的对手,如今在向大宋低头了,这简直是又惊喜又警惕。
谁也不敢发表什么意见,只是按制做事。
其中最为难的,便是大宋官家赵祯。辽国送来一名公主,他倒是收还是不收?
范宇正在与高元生等人讨论蒸汽机的一个部件,却被官家派了小黄门召入宫里。
好在洛阳的百姓和闲人们,大都去了东门看辽国公主,街道上比较容易通行。否则的话,范宇怕是会被堵在半路上。
官家赵祯也是没有办法,虽然早就得到了消息,但是对于这位辽国公主,他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安乐侯,你觉得这辽国公主耶律秀留在宫中如何?”官家赵祯见到范宇一进殿,便急忙问道。
范宇却是很淡定的道:“官家,这辽国公主耶律秀听人所说貌美如花,更是擅长西域舞蹈,全身上下绵软如蛇,也不知是真是假。”
其实,辽国要送一位公主过来,自然是要先与大宋这边通气。人品相貌如何,都要有个简单的介绍。
这类消息也不是很严,自是有人乐于传播这些闲事。
官家赵祯听了范宇问道,颇有些不自然的道:“这倒是真的。”
“官家,宫中已经有了西域美人,擅舞者又有了张美人,何必贪图辽国的异域风情。”范宇心里已经猜到官家赵祯在犹豫什么,这是送到嘴边的肉,有些舍不得。
“可是,这位辽国公主已经送到了京城,朕却应该如何安置才是。不管怎样,这也是一位公主,总不能置之不理吧。”官家赵祯一本正经的道:“若是这样,岂不是辜负了辽国的结好之心,使之复为敌国。”
将话说的这般牵强,官家显然是色心不死。
范宇只得劝道:“官家,如今我朝势大,又将李元昊、野利仁荣和嵬名阿勒斩杀,这些消息定然使得辽皇耶律重元惊惧。再加上其国中内乱,才使得耶律重元向我大宋,向官家低头。”
“可是他但凡有些机会,便一定会对我大宋不利。”范宇接着道:“若是送一训练过采补妖术的女子入宫暗中谋害官家,却不知官家如何应对,能天天看着而不碰她吗?”
官家赵祯一听采补,不由得扬了扬眉头。身为官家,他身边自然是不缺美女的。但是这采补之术,听上去似乎还挺有意思。只不过这不是什么好事,却也只能心中痒痒罢了。
“朕知道了。”官家赵祯点点,“此女不能送入宫中,却也不好亏待。否则的话,辽国面子上挂不住,这结好也是白费。我朝多一敌不如多一友,亦无必要非与之一决生死。总要安置好了才是,安乐侯可有好主意。”
“官家,这个是十分容易。”范宇知道官家这是不愿意将这位公主给别人,但是自己必须要帮其落实,“臣听闻这位和亲的公主,是从辽国宗室之中选出来的。如此我大宋亦可从宗室中选一个适婚男儿,搓合二成亲,便可与辽国对等结成秦晋之好。官家以为,这样安置如何。”
官家赵祯其实还是有些失落,但是嘴上却不能说。总不能嚷嚷安乐侯范宇一通,然后将这辽国公主纳入宫中吧。
那样的话,别说朝臣们要反了天,就是宫内的两位太后和皇后,也对自己不会有好脸色。
而且范宇所说的也在理,为了自己的安全计,还是不要收到宫里为好。
带着强烈的遗憾,官家赵祯点头道:“如此,倒也甚为合适。朕看,千牛卫将军赵允则年龄合适亦无婚配,正可迎娶辽国公主耶律秀。”
很快,一道旨意从宫中传出,召宗室赵允则入宫。
官家赵祯亲自在朝天大圣殿接见了辽国公主耶律秀,并在殿上接受了辽国国书,许其通好之意。
最后官家赵祯为辽国公主指婚赵允则,这也使得朝廷众臣心中一松。
不但是因为官家的安全不必再担心,就是大宋北方的安全,似乎也因此可以松口气。
如果辽国是真心诚意的与大宋交好,那么可就是真的天下大吉。
但是俗话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宋的广南西路却是出了些问题。
广南西路羁縻州广源州蛮首领侬全福,为交趾越朝国王李佛玛所擒杀。
原本这些广南西路的蛮族,并不成什么气候。大宋朝廷对于这些人,也并不如何重视。只要不捣乱,承认大宋的宗主地位便可。
但是这侬全福在十年前自已建立所谓长其国,自称昭圣皇帝,并且不但向大宋称臣,同时也向交趾李朝称臣。
可后来广源州发现金矿,使得长其国变的富强,侬全福便拒绝再向交趾李朝称臣纳贡。
甚至侬全福认为,自己与李朝的李佛玛应该平起平坐。
他的这些行为,使得交趾李佛玛记恨在心,密谋出兵突袭广源州。一战之下,将侬全福及不少手下抓回了李朝升龙府。
侬全福其妻阿侬、其子侬智高,向交趾李朝献出大量黄金赎人,但李佛玛为绝后患,依旧在升龙闹市将侬全福斩首,并将首级交还给阿侬和侬智高母子。
但是李佛玛却是干了一件事,他将大宋封赐侬全福为检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国的印信,派人送到了邕州。
这就代表着,对于原来大宋羁縻州主权的剥夺,不再是杀了一个蛮人而已。
第1016 官家腹心
邕州知府如今正是被贬官到此的文彦博,他没想到,自己被贬到了邕州这等边荒之地,居然还摊上了这么大的事。
文彦博虽然因为招惹了安乐侯,被贬官到广南西路的邕州。却也觉得自己只要将地方治理好了,将来还能重回京城。
虽然一直听说如今朝廷威风八面,覆灭了西夏、击败辽国,又收回燕云十六州,但是他也没有放弃回京的希望。
毕竟他才三十出头,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重新崛起。
当地多是西南夷,朝廷势力在这里小的可怜。对于这些当地的西南夷,文彦博也极力推动教化。
这侬全福,也是文彦博极力拉拢的对象。
但是谁知道,文彦博还没有拉拢的如何,竟然被交趾的大瞿越国的李佛玛给偷袭并杀害了。
原本在文彦博看来,不过是个西南夷的夷人酋长,杀也就杀了,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可是那李佛玛做事极为嚣张,竟然将侬全福上柱国正二品印信送到了邕州,并申明广源州乃是大瞿越之地。
这算什么,这就是向大宋朝廷挑衅,是一种试探。
文彦博怎么也是两榜进士,也做了十年的官,如何看不出李佛玛背后的心思。
他当即便给李佛玛回信,严厉斥责李佛玛张狂作为,并严令其交出涉事凶手退回侬智高母子黄金,且退出广源州。
在邕州城中,文彦博手下不过有个管着五百人的团练使,并未驻扎多少人马。
要真是去讨伐拥兵十万的李佛玛,那就是个笑话。
但是文彦博的身后却是大宋,如今的大宋声威之盛,却不是大瞿越李佛玛可比的。
可大宋如今面临新西夏与辽国两方面的威胁,这就使得李佛玛的胆子大了起来。
而且文彦博也能料到李佛玛的心理,无非先将广源州占下来,造成既成事实。若大宋朝廷追究其责任,便惶恐上表请罪,然后又以各种理由占着不还。
一来二去,大宋对于这等顺服却不配合的滚刀肉之辈便会觉得头疼,最后不了了之。
说明白了,便是耍无赖,直到耍的大宋失去耐心便得逞了。
之所以李佛玛敢如此做,便是因为交趾乃是烟瘴之地。大宋出兵讨伐交跤,便有些得不偿失了。
事情到最后,大宋不得不捏着鼻子吃了这个亏。
文彦博起先对于李佛玛的作为,也是十分愤怒。可是转念一想,却又觉得这大瞿越实是不值得与之一般见识。
若是派兵征讨大瞿越,实是劳民伤财,没有什么意义。
因此,去信恫吓了李佛玛一番之后,文彦博便将此事具奏上报,请官家拿主意决定。
但是事情没有算完,侬全福留下的妻儿却不答应。
侬全福之妻阿侬,不断的召集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