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国君臣就是因为知道这等情况,才会显得忧心忡忡。
在大定府的行宫之中,耶律重元与萧惠、萧普古君臣三人,正商议着接下来如何面对宋国。
耶律重元紧皱着眉头道:“如今我大辽败于宋国,被其将西京和南京两京之地夺去,不但损兵折将,还极大的折损了我朝人心士气啊。怕是军中,对于宋军已经有人畏之如虎,若再与宋军交战,恐未战而先馁。但是我朝与宋国之战,虽然双方已然不再交战,但是未有说法,战事并不算结束。若宋军继续北进,我朝已然无力与之相抗。如何解决此事,还是要两位卿家为朕参详一番才是。”
听到陛下的话,萧普古才是最惭愧的。
“陛下如此圣明,又是励精图治,与宋之战,皆惨臣之大意,未能保护好陛下大军后路,至使宋军堵塞燕山隘口。这才使得我军为之隔断,首尾不能相顾,从而失败。臣请陛下治臣之罪,臣绝无怨怼之言!”萧普古跪倒请罪道。
“好了,与宋之战,失败之事朕并不怪你。此败非是你的过错,朕岂能乱发脾气。”耶律重元摇了摇头道:“自朕派出两路人马攻宋失败,朕便知道我大辽已不是宋国的敌手。此次丢失两京之地,实是朕之过失。若是朕将自己的过失怪在你们这些做臣子的身上,朕岂不是成了昏君。”
萧普古听到耶律重元的话,不由得感激涕零。
“臣能得遇陛下,实是臣之大幸,敢不为陛下效死!”萧普古激动不已的道:“若宋军再来,请陛下给臣五万人马,臣定将宋军拦下,不使之惊扰了陛下!”
耶律重元叹了口气道:“卿家不必如此冲动,如今朕所担心的,并非卿家胆气不足。实是宋军火器犀利,非我大辽的火器能与之相比。原本朕以为,我大辽的火器虽然不如宋军的火器精巧,但是射程一样,并不会输于宋军,但还是朕想的简单了。”
萧普古对于神卫军的火炮印象极深,闻言不由得赞同道:“臣在南京之时,初时使用火箭弹与宋军对峙,宋军不敢近。甚至神卫军差些被臣,用骑兵围歼于城外野战之中。可谁知不过月余,宋军的火炮射程,便远远的超过我军火箭弹的射程。宋军火炮可以连绵不断的轰击南京城墙,然而我军在城上发射火箭弹,却是在距宋军尚有一里之处,便已坠地。”
“来人,去将燕南伯郭喜请来。”耶律重元皱着眉,对内侍吩咐道。
萧惠看了看耶律重元的脸色,斟酌了一下才道:“陛下,现今燃眉之急并非火器之优劣,而是如何与宋国将战事结束。否则宋国继续发兵,恐我军将士已多有畏战之意,则结果难料。”
“卿家可有良策?”耶律重元的心思,又从火器上回到眼前最要紧的事情上。
“陛下,以臣之见,可向宋国送去国书。”萧惠看着耶律重元的表情道:“虽然臣觉得,宋国不会再继续派兵北来,但是我大辽如今损失太大,国力消耗严重。再重兵与宋国对峙,则恐再伤国力。陛下可在国书之中,斥责宋国官家背信弃义,撕毁澶渊之盟,使兄弟之邦反目。今又夺去燕云之地,实无道义可言。然而我大辽不为已甚,怜辽宋两国百姓之多艰,首倡两国议和,各使百姓休养生息。此议非我大辽畏惧暴宋,实为解天下苍生之苦难。”
耶律重元眉头不住的跳动,这不就是求和吗,还说的这么好听。说什么为了两国百姓,为了天下苍生,最终本质还是打不过。
而且宋国宋人向来软弱,如今在自家宰相的口中,竟然成了暴宋。
虽然耶律重元感觉又可笑又可悲,却又感觉无可奈何。
以辽国如今的情形,再打下去只怕自身便要先崩溃了,实在是不好再与宋国死磕。
反倒不如与宋国议和,赢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以图将来再将宋国击败。
“卿家说的不错,如今我大辽确是需要与宋国议和以休养国力。”耶律重元顿了一下,才道:“可是朕却是不甘心,我大辽损兵折将实力大损,而宋国却是平白得了燕云之地,还要我大辽主动议和。实是……实是憋屈的很啊!”
“陛下,臣有一计。”萧普古此时拱手道:“我军若与宋军交战,往往皆是以城之攻守为战。这等战法,实是我大辽之所长。我大辽将士所长者,应是纵横驰骋于草原之上,四面相望如波涛大海。进退往来,则骠掠如风。若是能将宋军引至草原,则宋军根本没什么好怕的。”
耶律重元想了想,还是摇头道:“若是宋军步步为营,依河临水而建堡寨,只怕难受的还是我们。这等于引狼入室,怕是只能退往漠北了。萧相公可有什么好办法,有以教我。”
正在此时,燕南伯郭喜被带到了殿中,萧惠不由得有了相法。
“若是陛下不甘心,臣也有个办法。”萧惠看了看郭喜道:“臣听闻党项李元昊,在西方将喀剌汗国取代,如今正对高昌虎视眈眈,显有向宋国复仇之意。莫若将火器制造之法售予李元昊,以换取大量的钱财充实国力。那李元昊吃过宋国火器的亏,想必是肯出大价钱的。”
“你的意思,是让李元昊与宋国再战,我大辽可坐山观虎斗?”耶律重元不由眼前一亮道。
“臣正有此意。”萧惠重重点头道。
第927章 可缓上一缓
听完了萧惠的这个主意,耶律重元不由得沉吟起来。
火器这等东西,可是非同小可。萧惠却是要让辽国将火器制造之法售予李元昊的新西夏,这可就有些过于激进了。
“卿,火器对于我大辽亦是极其重要,如何能售予新西夏?若是将来李元昊用这些火器来对付我们,我大辽又该如何自处。”耶律重元反问道。
郭喜此时已经到了近前,便向耶律重元拱手道:“陛下,臣无能,所制的火器还是比不得宋人的火哭犀利。不过,刚才萧相公的提议臣也听到了。以臣之见,便是将火器制造之法售予新西夏,对我大辽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反而可以让新西夏去消耗宋国的国力,使之没有多少喘息之机。而且火器这东西,也在不断的改进,并非一成不变。就宋军的火器,之前与我大辽的火器射程还在伯仲之间,但是未几便已超过我大辽火器的射程。猝不及防之下,至有南京之败。若是我大辽的火器忽然改进,超出了宋军火器呢?这结果怕就是反过来了。所以,臣以为,我们还是要继续研究更好的火器,这旧式火器,便售卖给了新西夏亦没什么大不了的。”
耶律重元斟酌了一番,便点点头道:“郭卿说的不错,我大辽的火器终究还是要再进一步,才能与宋军火器相比。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要有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才是。”
“朕觉得此事可行,只不知应该派河人前往新西夏,与李元昊商议此事。”耶律重元看了看萧惠道:“卿家可有推荐之人?”
萧惠想了想,便开口道:“郭喜乃是我朝重臣,又掌火器之事,万万不可出使新西夏。陛下可派文官刘六符前往新西夏,与李元昊商议火器制造之法的售卖之事。”
耶律重元听到刘六符的名字,便有些犹豫,“刘六符乃是汉人,这等大事岂能轻易托付。”
“陛下放心便是,当初刘六符出使宋国,曾向宋国君臣据理力争,索要关南之地。只可惜宋国君臣蛮横骄狂,这才没有成功。此人虽是汉人,但是却忠心事主,决无问题。”萧惠自己选的人,自然要保举的。
“既然如此,那便让刘六符出使新西夏。其地远在万里之外,路途遥远,当越快越好。”耶律重元见到萧惠极为保举,便不再反对,而是催促尽快出发。
如今的新西夏,虽然灭掉了喀剌汗国,但是在统治上也不是那么稳固。
治下国土面积,要比之前的西夏国土,大了一倍还多。
但是人口也多了不少,党项数十万人,在这里相对来说,只不过是少数罢了。
新西夏境内,人数最多的是回纥人,足有两百余万人之多。
而且西边的塞尔柱帝国,也对新西夏隔着喷赤河和新洪河虎视眈眈。
在数月之前,一支西夏军去攻打原来的喀剌汗国的约昌城,却不想竟与宋军相遇。一战之下,党项军根本不敌,大败而逃。最后能逃回去,其实都没剩几个人。
自约昌这一战之后,新西夏便顿兵于于阗城,不敢再向东顾。
一是,党项之前便是被宋军打的背井离乡。二是,面对宋军火器,党项军根本就没有什么交战之力。
以李元昊这等张狂极端之人,也认为先不要招惹大宋为好。
但是与新西夏有着漫长边界的高昌回纥,却是一块嘴边的肥肉。
之前高昌与喀剌汗国两国之间,因为信仰不同没少发生冲突,但是这两国的战力,实在都不怎么样。
尤其是与李元昊麾下的精锐相比,简直不堪一击。
但李元昊也不敢太过份,对于高昌却参加一点点的蚕食不应断。今日占五里,明日占十里,使得高昌回纥敢怒不敢言,却又不至于与党项军全面撕脸破。
而且高昌回纥对于党项军的战力也很了解,若是大打出手,只怕先被灭掉的就是自己。
因此,高昌也不断的向宋国传书求救,这也是官家赵祯为何与范宇商议此事的起因。
若非新西夏身后还有塞尔柱这个威胁,李元昊早就大举挥师东进覆灭高昌了。
李元昊对于大宋的仇恨,至今仍旧念念不忘。时刻都想着带领大军杀回党项故地,将大宋打的跪地求饶。
只不过这个时候,李元昊手中力量有限,实力处于一个恢复期,而且对于宋军的火器无可奈何。
因为种种掣肘和限制,这才让李元昊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当刘六符接到了辽国朝廷给他的任务之后,便是一脸的懵。
自己可是大宋的线人,怎么就被辽皇安排了这么重要的任务。
这样重要的任务,根本就不容刘六符拒绝。但是刘六符在经过宰相萧惠面授机宜之后,也明白了前因后果。
他回府之后便修书一封,将此事来龙去脉写明,悄悄送到大宋潜藏的细作手中。
在刘六符出发数日之后,洛阳的大宋官家,也接到了刘六符的密报。
辽国竟然要将火器制造之法出售给新西夏,这件事绝对非同小可。
到时辽国与新西夏,对大宋一西一北形成了极大的压迫,只怕战事的规模会更大。
出于保护刘六符的目的,官家赵祯知道,此事不宜让太多的人得知。所以,可以召进宫与之商议的,似乎就只有一个安乐侯了。
来到新的崇政殿中,范宇向官家行过了礼。
“将这封密信送给安乐侯一观。”赵祯吩咐道。
陈琳急忙将桌案上的信件捧了,送到了范宇的面前。
范宇将信拿起来一看,不由得也吃了一惊。
“辽国竟然如此大胆,竟敢将火器这种国之利器都出售给李元昊的新西夏!”范宇不由叹道。
“卿家,此事实是丧心病狂!”官家赵祯皱眉道:“除了会对我大宋不利之外,对他们辽国,难道就会有什么好处不成!”
范宇拱手道:“官家,辽国这么做,显然也是被我大宋给逼到了绝境。若是再与我大宋交战,辽朝部族众多恐将崩溃。”
这是范宇的大辽崩溃论,却也是官家所爱听的。
“那我朝,是不是可以继续攻辽?”官家赵祯如今自信心膨胀,听到这里不由得攥起拳头道。
范宇躬身道:“官家,我朝亦须休养生息,可缓上一缓。”
第928章 面子要做足
官家赵祯想了想,却还是有些疑惑。
“安乐侯,既然辽国如今已然有些不稳,我朝何不继续向辽国出兵。”官家赵祯沉吟道:“如今我朝虽然不再向辽军进攻,但是此战,亦并未算结束。谁也不知道,辽国是否还会反击。莫如先下手为强,不使辽国再有喘息之机。如能趁机将辽朝打的各部分崩离兮,那对我朝岂不是颇为有利。”
范宇其实也早想到了这一块,只不过他也有自己更深远的考虑。
此时官家动问,范宇也不好再藏拙,便拱手道:“官家,辽国如今内部不稳,我朝不也是财力将尽?若是此时一鼓作气将辽国打的崩坏,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对于我朝来说,实是没有多少好处。其各部离散争杀,定会不断骚扰我朝疆界。即使是将辽东再占了,也要面对辽东各族的治理问题。要想将之平定归化,只怕非数十年之功,数千万贯的钱财,是不可能成功的。与其使之成为我朝的拖累,反而不如先休养生息一阵,我朝便会更加强大。”
对于范宇所说的这些问题,官家赵祯思索了一番,不由得点头赞同。
确实是这样,本来打仗就是个花钱的事情。若是继续攻打辽国,虽然能将辽国打的内部崩溃。可是对于大宋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好处和收益。即使只是过去抢掠一场,一样还是得不偿失。
“若是如此,我朝怕是还要面对李元昊的新西夏。到时新西夏与辽国,一个在北一个在西,两边联手,又都有火器,却是会使我朝难以应付。两面夹击之下,对我于我朝实是非常不利。若是一个不好,恐会使其攻入我朝腹地。我朝江山,怕是危矣。”官家赵祯眉头深锁,“与其陷于这等境地,反倒不如与辽国继续交战,使辽皇威望尽丧辽国各部自立。如此,至少可解我朝北面之威胁。”
赵祯是不想使大宋同时面对新西夏与辽国的,觉得那样有些太过冒险。
但是范宇并不觉得同时面对两国会是冒险之事,因为他有把握同时面对两国。
可官家并不知道,所以范宇只有说服官家赵祯,才有可能转变对方的想法。
“臣记得,在两月之前,曾于汴梁城外的火器演示场中,请官家观看火器演示。”范宇对官家微微一躬身,接着道:“当时尤使君曾为官家演示了火绳枪,还有许使君所改良的火炮。官家以为,若是这两样火器装备于我大宋军中,会如何?”
赵祯想起来那两样火器的犀利,不由挑了挑眉头道:“这等犀利的火器,自然是要装备于军中的。若是我朝大军皆有这等犀利火器,无论远近交战,辽人皆非我朝大军敌手。”
范宇也跟着点头道:“官家圣明,这些火器,便是为了我军远近搭配使用。火炮和火箭炮可及远,而火绳枪虽近,却也超过了辽军弓矢的射程。而且火绳枪百步内可破重甲,即使辽军骑兵两百步外冲阵,亦难冲破我军火绳枪所成之弹雨。若是我军只据城而守并不进攻,则辽军与新西夏并不足惧。即便两国同时来攻,我朝也能抵挡得住。”
赵祯见识过这两种火器,自然知道范宇所言没有错。
“安乐侯,你确定这两种火器,可以抵挡得住两国来攻?”官家赵祯盯着范宇问道。
范宇笑了笑才道:“官家,只造这两种火器臣是不敢保证的。不过,造作院还会造出射程更远的火箭弹。还有尤使君,他在大宋科技学院中,已经制成更厉害的火药,胜过旧有火药十余倍。若是将这等新火药装入开花弹中,则一枚开花弹便可炸平一所民居。凭借这些两国没有的东西,我大宋必将立于不败之地。”
之前官家赵祯还有所疑虑,现在听到范宇说有这些厉害火器,便等于吃了定心丸。
“好,既然你有这个把握,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