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375章

大宋安乐侯-第375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另外的辽军,则依旧尽可能安静的靠近神卫军大营。

    只是这些辽军刚刚要分头行事,便突然之间传出一声尖利的哨声。

    这批辽军已经被宋军的暗哨所发现,并当场向大营示警。

    尖利的哨声划破夜空,瞬息之间就引起了神卫军大营的反应。

    没等辽军来得及做出反应,便有一道道的火光从神卫军大营之中,向着这个方向射出来。

    神卫军在范阳城与萧普古对峙的这些时日,互相之间都没少干夜袭之类的事,甚至都养成了习惯。

    如今辽军被神卫军发现,那些辽军也并不惊惶。

    原本已经靠近了神卫军大营的骑兵们,都慢跑着撤回,而那些已经摆出来的火箭弹,也被一个接一个的点燃。

    这一次夜袭,谁都没占了便宜,谁也没吃了什么亏。

    辽军迅速撤回范阳城去,而神卫军也只是派出几支巡逻队,在周边五里内巡逻。

    萧普古得到回报之后,便摇了摇头。

    神卫军这些人,就和狗皮膏药一般,死死的粘在范阳城外,让他有些动弹不得。

    若是燕山隘口没有被宋军堵住,自己完全可以与之慢慢的消耗。反而自己据城而守,相对来说消耗要比神卫军小得多。

    但是眼前自己必须要回到京城去主持坐镇,否则的话整个南京道都会出问题。

    而且南京城的城墙高大,远比范阳这里更容易防守。

    “来人,给易州、归义、固安等地传信,令其坚壁清野据城固守,不可轻易与宋军野战。本王受陛下所托坐镇南京道,不日便将反击宋军。”萧普古可没有反击宋军的打算,这些话不过是说说而已。

    萧普古真正的目的,便是让各城的汉军团练与宋军不得不交战。

    之前韩涤鲁一直在归义城中龟缩不动,实是让萧普古大为生气。否则的话,何至于他在范阳城中,与宋国的神卫军对峙了近一月之久。

    堂堂南院大王,这一个月的时间却是什么也没干,就在范阳城中做了个守将,实是让萧普古有些窝火。

    而且萧普古也知道,只要自己一走,范阳城必定会陷落。而易州、归义、固安诸城,都会陷入宋军的势力范围之内。

    不过,萧普古也并不在乎,这纯属汉军团练们自作自受。

    若是这些团练都投降宋国,却也并不算是坏事,那时为难的,怕就是宋军将领了。

    萧普古如今给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主持南京道大局,守好南京城,不使之落入宋军手中。

    当晚偷袭神卫军不成,萧普古便连夜带兵撤回了南京城,而范阳便成了一座空城,直接丢下不再去管。

    次日一早,神卫军指挥使王坛命人去探查范阳的情况,却听得斥候来报,说范阳城已经成了空城,守城的辽军都已退走。

    得知这个消息,王坛都有些懵。

    “来人,派一千兵士入城查看。”王坛直接下令道。

    之所以没有派大军入城,是觉得这可能是辽军的阴谋。出于谨慎考虑,王坛并没有直接带兵入城。

    除此之外,王坛还派出斥候成扇形,远至八十里外探查,甚至最远已经达到了南京城下。

    在经过了一整天的探查之后,王坛终于明白,萧普古是真的撤到了南京城里。

    “定然是辽军之中发生了变故。”王坛有些自言自语的道:“却不知发知了何等变故,竟让萧普古不惜放弃范阳城,也要退回南京。莫非……辽皇死了?这个可能不大,或是战事不利,被我大宋军队击败,倒有可能。”

    但是眼下这些都不是王坛所要关心的事,他被官家委任为东路的领军大将,若是还没一些战果,可不好向官家交待了。

    既然萧普古退回南京城,而自己又占据了范阳城。那么接下来,就必然是回头收拾易州、归义、固安三城。

    这三城都有安肃军在看着,这些时日以来,才没有出城向宋军邀战的机会。

    而且城中的这些汉军团练,皆受韩涤鲁所节制,并没有出城与宋军大战的意思。

    想到这里,王坛便传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去固安。”

    五万神卫军,并没有在萧普古退回南京之后,就继续跟上去。而是先用了一日的时间,来到固安城下。

    在这里神卫军排开阵势,火箭弹与火炮列成一排排的,指向了固安城。

    固安其实并不大,不过是数万人的一座小城,城中的守军,也只有数千汉军。

    在五万神卫军的面前,哪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王坛先是命人用火炮和火箭弹,对着固安的城墙一顿轰,而后便派人将劝降书射入城中。给固安守军三个时辰,若不肯归降,则破城之后,一个守军也不会留。

    城中的汉军团练们,因为被辽军所抛弃本就有些怨怼之意。如今看到城外的神卫军又是兵锋极盛,火器威力巨大,哪里还有抵抗的意志。

    不到半个时辰,便有固安的团练使带着数千空着手的汉军出城,向神卫军投诚。

    有一个投诚的,其余的各个小城便好了。

    王坛命固安团练使,给归义城的韩涤鲁写信劝其向宋军投降。而王坛自己,也给韩涤鲁写了劝降信,以示重视。

    不同时神卫军的大军,也在次日回到归义城的的城外。一旦劝降不成,王坛便做好了雷霆一击的准备。

    韩涤鲁看到两封劝降的劝降书信之后,便知道大势已去。

    自己再坚守下去,怕是最后只能落个忠臣的名声。不过自己若是死了,要这名声有何用。

    韩涤鲁很快便出城,向神卫军投降。而易州也没什么好选的,固安和归义都投了宋军,易州亦欣然从众。

    不过五日的时间,辽国南京西南的数州之地,纷纷降宋。

 第906章 疲惫之极

    萧普古在南京城中也已经得到消息,知道易州、归义、固安三城的汉军团练都已降宋。

    但是他却不敢出兵,之前南京道各地所组成的汉军团练,萧普古正在急着传令解散。

    各地的汉军团练解散之后,便由契丹人和其他各族的人重新组成了团练。

    原本用来对付宋军,使汉人增加仇恨的策略,如今却是让辽人自己搞的手忙脚乱,被视为心腹大患。

    王坛也没试着再去其他的各城劝降,因为其他的各城,并没有受到安肃军的威胁,所以也不会轻易向宋军投降。

    但是如今幽燕之地的局面也已经打开,汉人受到了辽朝的猜忌,而通往南京城的通道也已经打开。

    王坛请安肃军驻守归义城,而他则再次领兵北上,来到了范阳驻扎,与八十里外的南京城再次对峙起来。

    萧普古如今有些坐立不安,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眼前的局面。

    陛下被宋军阻隔于燕山隘口以北,如今音讯不通。而南京城这里,只有自己据守于城中,前方有宋国的神卫军虎视眈眈,而北面的燕山隘口,也有宋军拦路,这等于腹背受敌。

    他回到南京的首要之事,便是向居庸关增兵,从居庸关出兵攻打阻断道路的那支宋军。

    并且他已经在这样窘迫的情形之下,已派出两万辽军。

    如今已经传回来消息,自己所派出的辽军,一样受阻于燕山隘口之中。并没有能打通燕山隘口这条北上的通路。

    什么叫没能打通通路?其实就是败给了宋军而已,不过是‘没打通’三个字显得不那么难看罢了。

    萧普古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请来了燕南伯郭喜。

    郭喜是给陛下专门督造火器之人,所以萧普古便想从对方这里找找办法。

    当郭喜来到南院大王府中,萧普古亲自上前相迎。

    “郭兄光临,真是篷筚生辉啊!里面请,请!”萧普古好似亲人一般,将郭喜迎进南院大王府中。

    “不知萧大王找我来,是有什么事不成?”郭喜久为商人,惯会看人眼色,当即便主动开口道。

    萧普古听到郭喜的话,脸上的笑容便也退去。

    “郭兄,实不相瞒,如今我们南京道的局面,甚为不利啊。”萧普古略显焦虑道。

    郭喜的眉头挑起,“萧大王,我久在火器作坊,却是并不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事。你可大概说与我听,我才好与你谈论啊。”

    萧普古点点头,将近来辽宋之间的所发生的战事,以及如今的局面,给郭喜说了。

    当郭喜听到,辽皇耶律重元被阻隔于燕山以北时,脸色也变了。

    “宋军出现在燕山以北,而后将陛下阻隔于归化城一带,这可就不妙了。”郭喜不由站了起来,皱眉道:“燕山隘口不过数丈宽的道路而已,只要有数千宋军盘踞在这里,便是手中有十万大军,怕是亦不好攻破。”

    萧普古点了点头,“郭兄说的不错,我已经派了两万大军前去,如今却是刹羽而归。而且,这也是我特意请郭兄前来的目的。你乃是为陛下督造火器之人,手中定然还有犀利火器。如今若想要将那隘口中的宋军清除打通这条道路,却是只能寄希望于郭兄手中的火器了。”

    听了萧普古的话,郭喜也是苦笑。说起火器来,郭喜虽然也颇有些成就感,可也甚是发愁。

    他郭喜凭借着造出火器的功劳,被陛下封为燕南伯成为辽国贵族。但是这些火器所要耗费的资源,却也是个很庞大的数字。

    即便郭喜专门组织了商队去贩卖高丽人,可是近来的战事,却也正在急速的消耗着火箭弹的存量。

    近来他都在督促作坊之中赶工火箭弹,哪里还有余钱去研究新的火器。

    现在萧大王找到自己的头上,却让自己如何向他解释。

    萧普古看到郭喜一脸的为难之色,却又开口道:“郭兄,陛下还在燕山北麓,我等身为臣子,必定要想办法去救。否则的话,我们所在的南京道不见得能保住。即便是保住了,却也要面对陛下的责问。所以,务必要请郭兄想个办法出来才是。”

    听到萧普古这么讲,这摆明了是给自己增加压力。但是人家话也讲的明白,自己如何能拒绝。

    拍了拍脑袋,郭喜突然想起一个事情来。

    “对了,我手中还真有一种闲置的火器。”郭喜在催逼之下,终于松了口。

    “愿闻其详。”萧普古急忙拱手道。

    郭喜点头道:“我为陛下试制火器之初,并非只造出了一种火器。还有数门火炮,亦可交由萧大王使用。此物能发射数斤的沉重铁球,可远达两里。想来以之对付隘口中的宋军,应该是足够了。”

    萧普古不由得大喜,如火炮这东西,本就在有关宋军的邸报之上有过印象。如今郭喜手中竟然也有数门火炮,这可是意外之喜。

    “好!太好了!”萧普古高兴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些火炮在哪里,我现在便派人过去。如何使用这些火炮,还请郭兄多多费心才是。”

    “这是自然。”郭喜点头道:“我与萧大王皆是陛下的臣子,如何救回陛下,便是你我两人的责任了。”

    很快,萧普古便派人送郭喜回去,一并去了火器作坊的,还有上千名辽军兵士。

    当这千余人的辽军回到南京之时,便带回来四门火炮。

    这些火炮,都是之前造出来,却是因为辽国的钢铁并不过关,当场就有炸膛的。所以,这几门火炮也就一直在火器作坊中放着,并没有人去动。

    郭喜也是被萧普古给挤的没了办法,这才想起来这些火炮来。

    萧普古也没多想,便让这千余名辽军带着火炮直接转向居庸关。命其与先期派去的辽军汇合,并使用火炮来对付那些宋军。

    火炮被运送到了居庸关,便与前次到达的辽军汇合,再一次杀向了燕山隘口中的残关。

    这些时日以来,狄青与展昭两人便没有闲过。不管是南是北,这几天都有辽军出现。

    或是大战或是偷袭,新军这些人,也是疲惫之极。

 第907章 骂了一声

    原来不只是南京方向,就是北面的归化城方向,也依旧有耶律重元所派来的辽军进攻。

    尽管狄青与展昭两人已经击退辽军,并斩杀了耶律和泰。但是耶律重元也没有放弃,再次派了万余辽军过来。

    若非耶律重元,还要面对李惟贤的天武军,怕是便要率领十万辽军而来了。

    燕山隘口这里太过重要,若是被宋军切断,燕云十六州便真的要还给宋国。耶律重元如今虽然有进退不得的困境,却是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一边退回归化城,据城与天武军对峙,一边派出兵力,要打通燕山隘口的通道。

    李惟贤见辽皇耶律重元退回归化城,便紧逼而来,在归化城外十里的断云岭扎下大营。

    每日里,天武军都会在归化城外向辽军挑衅。

    耶律重元却是并不理会,只是有夜间加强了巡逻。

    双方虽然都发动过几次夜袭,却是谁也没能够得手,就此便对峙起来。

    李惟贤知道辽皇的意图,定然是对天武军以守为主,而对隘口之内的宋军以攻为主。

    所以李惟贤也不断的派出天武军,对归化城展开频繁骚扰,以便减轻狄青和展昭他们的压力。

    即使是这样,也仍旧不能阻止耶律重元向隘口派出兵力。

    因为燕山隘口的狭窄,使得这里易守难攻。新军的万余人,在这里虽然有足够的粮草,可也不胜其扰。

    当居庸关方向的辽军推着火炮接近隘口虽的残关之时,正是夜间。

    沉重的火炮炮车铁轮,石质道路之上滚动,发出沉闷的响声,这响声在夜间更是远远的传开。

    借着月光,辽军看到残关的关墙,便停了下来,将火炮对准了关墙。

    由于山道弯曲,能看到关墙之时,距离便已经相当的近,并不会超过五十丈远。

    其实城中的新军兵士们,已经听到之前火炮在山道上移动时发出的响动,此时已然警惕醒来。

    虽然有了准备,却不知道辽军居然运送来了火炮。

    狄青与展昭两人,也都得了通报,正要往南面的这段关墙而来。

    辽军摆好了四门火炮,尽皆对准了前方的关墙,并且点燃了火炮引信。

    轰!轰!轰!轰!

    接连四声轰鸣,便打出四枚炮弹。

    有三枚打在了关墙之上,将关寺打的碎石横飞。还有一枚炮弹,却是打中了关墙上的新军兵士,当场便将两名兵士打的粉身碎骨。

    “是火炮!辽军有火焰!”新军兵士如何能不识得,不由立时叫道。

    狄青与展昭两人同时皱眉,互相看向对方,都意识到了事情的麻烦之处。

    如残关这里的关墙,如果被火箭弹炸上几下,破坏其实并不大。但是火炮却不一样,实心铁球制成的炮弹砸过来,要不了多少下,便会将这些刚刚修补好没几天的关墙砸塌。

    要是不赶紧想出对策,怕是他们这里便守不住了。

    看了看隘口两侧的山上,如今经过耶律和泰的一把火,他们再放火也烧不起来。

    “用火箭弹还击。”狄青想起来,自己人的手中,也有着火器。

    新军兵士们得了狄青的的命令,便立时发射出十余枚火箭弹,向着远处的道路之上射去。

    随着火箭弹的爆炸,狄青与展昭两人也只能借着一闪而过的余光去看。

    只是夜间离的有些远,稍小的东西便看不到。而且火箭弹爆炸时的火光,也并不如何明亮。

    正在两人正观察之时,对面的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