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373章

大宋安乐侯-第373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子倒好,想不来一场硬仗也不可能。

    六万骑兵的一场大战下来,辽军的两万骑兵终于被击败,丢下数千伤亡向东逃去。

    即使是宋军骑兵大占上兵,可是因为骑兵的机动性太强,却是让他们也无法再扩大战果。

    赶跑了辽人的骑兵,折继宣才有时间与李惟贤说起收复三州之事。

    听到应州、朔州、武州三地的辽军不战而降,李惟贤不由得哈哈大笑。

    “这样一来,我们便可由河东路就近提供粮草,却是方便了太多。”李惟贤笑的都看不见眼睛。

    折继宣也笑道:“李将军,我们占据了大同,这里所获得的粮草可也不少,足够我等十万大军吃上半年了。哪里还用着着,去向河东路的陈使君要粮。也不知东边的消息传回来没有,那边的虚实如何。”

    “消息是有,听说辽军又有十一万人马从其南京出关而来。目前驻扎于归化城,皆为辽国的皮室军和宫分军,乃是辽国精锐。”李惟贤点点头道:“据展将军派人送回来的消息,还是辽皇耶律重元领军亲来。我等若是与之交战,务必小心再小心。听说这位辽皇也是个足智多谋之人,覆灭高丽之战,便是由这位辽皇亲自带兵出征所致。”

    折继宣却是站了起来,搓着两手道:“待狄兄回来,我们的兵力便不输于对方,若是能打好接下来的战事,未必不能将辽皇活擒。要是真能做到此事,便你我皆可名列青史的大功一件!”

    李惟贤摇了摇头道:“岂有这样容易的事,怕是难啊。对方只是派出萧撒八来,对大同一通袭扰,却没有派出大军前来攻城,也不知打的什么盘算。我们只要不露出破绽来,可先与之对峙亦无不可。归化城那里一边是塞外一边是有居庸关把守的燕山隘口,若是我们冒然进兵,容易为其所困。这段时间不如先将大同稳固下来,再徐图之。”

    次日,狄青也带着一万新军回到大同。与此同时,展昭的书信也被送回到了大同城中。

    李惟贤、折继宣与狄青三人一碰头,便轮流看了展昭送回来的书信。

    看到展昭的书信,三人皆是眼中一亮。

    若真如展昭所言,那么辽军可就是真的大意了。

    展昭在信中,提及了居庸关之北的狭道之中,还有一座秦汉时期的残破关城。如果宋军能派出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将这里占据,便可掐断了辽军的粮草辎重补给。

    而且可以据残关而守,完全不惧辽军前后夹击。辽军以为这里有居庸关,便不会有人来这里占据隘口。但是展昭的想法,便是将古时的残关稍加修复,即可以之拒敌。

    这个策略对于宋军来说,甚为巧妙,完全就是你守你的我守我的,反正将道路堵死便可。

    但是对于辽军来说,便是一条毒计了。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兴奋之色。

    “我手中皆为骑兵,速度最快。不如由我派人前往,与展兄一同守住燕山隘口。”折继宣看向李惟贤与狄青两人。

    李惟贤想了想,便摇头道:“折将军,你手中的骑兵要与辽军周旋,可不能就这么派去把守隘口。与其这样,不如留一万人守大同,我带领四万大军兵锋直指归化城,由你带领骑兵为我大军护卫。而狄将军则带领新军,去到燕山隘口与展兄汇合。狄将军手中皆为新军,不只擅攻而且擅守。而你我两人则吸引辽军的注意力,可使狄将军他们顺利到达。”

    狄青自然是没有意见,点头道:“不错,我带领麾下的一万新军,可以胜任此事。而且燕山隘口也不必封堵于一时,当在我军与辽军对峙之时,方可起到效用。”

    折继宣想了想,便点点头没再说话,也等于默认了大家的商议结果。

    萧撒八再一次败到了宋军手中,他领着手中还剩下的一万多辽军骑兵回了归化城。

    第一件事,便是要向辽皇耶律重元汇报自己所经历的战事。

    见到耶律重元之后,萧撒八伏地请罪道:“陛下,臣得两万骑兵后,便日夜兼程杀至大同城外。本想以骚扰骑射使宋军自顾不暇,从而迟滞和消耗他们。可是谁知道如今的宋军,却是马上骑兵竟有四万之众……此败不冤,臣无借口请陛下恕罪,便只能请陛下治我罪过。”

 第901章 宋军奇兵

    以往在耶律重元的印象之中,宋军缺马极少骑兵。

    但是听萧撒八说到宋军居然出现了四万骑兵,却是让耶律重元吸了口凉气。

    对了,如今宋国已经覆灭了西夏,不但夺得了养马之地,就是从西夏人手中缴获的战马,也有数十万匹之多。

    耶律重元沉吟了片刻,便缓缓的道:“撒八,你起来吧。此次是朕小看了宋军,你此败亦有朕之过失。此事揭过不提,朕只问你,依你之所见,我们该当如何与宋军交战。”

    听到陛下没有追究自己的责任,甚至是主动承担了部分战败的责任,萧撒八不由得感激涕零。

    “陛下宽厚仁和,竟不追臣之责,实是让臣感恩不尽!”萧撒八接着道:“有劳陛下垂询,臣当知无不言。宋军自灭夏之后,士气极盛。而且其军中亦不再缺马,往往亦有突袭之战术。再配合其犀利火器,实为我大辽从所未见过的强军。臣以为,对于宋军,我朝军马并无明显超出之处。但是我朝兵马皆善骑射,却是宋人短时间之内无法企及的。但宋骑多着链甲,若是近战则往往我朝骑兵亦非其对手。”

    “以臣所经的战事来看,若是双方的骑兵数量相当,便须以数量极多的小队骑射骚扰为主,使宋人不得安宁。如列战阵而与之大战,则双方火器犀利,我朝亦不占优。非必要之下,不可与之大军布阵相对。”萧撒八一边思索一边道:“当如草原上的狼群一般,不断的以骑射偷袭突袭,或可克制宋军。”

    耶律重元点点头,又道:“你此次亦是带了两万余骑前往,却是因何而败,可详细说与朕听。”

    萧撒八便将这一次大同城外之败,其中的数处细节之处,一一讲与耶律重元。

    听完了萧撒八的讲述,耶律重元不由得有些牙疼。宋军还真是难以对付,竟然强大到了这等地步。

    两人几番讨论下来,对于宋军的作战模式,无非就是两种。

    一种就是派出大量骑兵,不断的以辽军骑射的优势,对宋军进行骚扰打击。而后便是双方大军列阵,互以火器轰击对方。

    但是用火器对轰,辽军虽然也不惧,可是却也没有好处。因为宋军的火器并不弹,甚至还要稍强一些。

    而最差的方法,便是据城而守。这样的战术,在拥有火器的宋军面前,一旦城破将会变的非常被动。

    “若是朕新领大军,前去讨伐宋军所在的大同呢。”耶律重元盯着萧撒八道。

    “陛下贵为天子,岂可以身涉险。这等事可由臣等代劳,必将以死相拼。”萧撒八立时躬身道。

    耶律重元摆了摆手道:“朕要的是战胜宋军,要你们以死相拼有什么用。若是将你们这些朕之臂膀伤到,亦同样是朕的大损失。”

    萧撒八急忙拱手道:“陛下体恤臣下,是臣下的福份。臣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愿为陛下效死。”

    “这样吧。”耶律重元摇头道:“朕会在归化城中留一万人马守城,其余十万大军前往大同,以攻打城中的宋军。当然,朕觉得只有十万人马是不够的,还会再向草原上的各部发出旨意,命各部派出部族军同攻大同城。”

    既然已经决定了以骑射,耶律重元便开始调动兵马,准备主动向宋军进攻。

    他身为辽皇,总不能带兵出来,便守着一座城被动等着宋军来攻。那样被动不说,还无法击败宋军。

    正当耶律重元整顿人马之时,便得到了西边斥候送来的消息,宋军竟然发兵来攻。

    宋军三万骑兵和四万的天武军,如今已经出了大同,正越过白登山和方山,向归化城杀来。

    如此一来,辽军若是出兵,定然会与宋军相遇于中途。

    不过耶律重元并没有改变主意,而是决定原计划不变,依旧出兵迎战宋军。

    即使辽军的出兵速度不慢,也只在出城数十里的断云岭下,与宋军的三万前锋骑兵遭遇。

    这一战纯属遭遇战,双方一场冲突下来,各有数百人的死伤。

    但也因此,使得双方的人马以断云岭下的羊河为界,互相隔河扎下大营。

    耶律重元并没有冒然派人前去攻击宋军的前锋骑兵,因为不见得能追上,那样的意义不大。

    不过,与宋军隔河对峙,对于辽军来说也并不坏。

    但是耶律重元却不知道,已经有一支万余人的宋军,却是走桑干河谷紧贴着燕山山麓向东而来。

    这支宋军正是狄青所带领的新军一部,此时也已经到了奉圣州外的历山之下。

    虽然狄青一路上都十分小心,但是到了辽国奉圣州境,却是终究再也藏不住行踪。

    奉圣州境内乃是一小片平原,还有羊河与桑干河在此交汇,可谓鱼米之乡。这样好的地方,自然人烟也十分稠密。

    宋军的到来,立时便在奉圣州内引起不小的恐惶。

    只不过辽军的大队人马,都已经去了更北面的归化城,奉圣州这里不过是三千人守城,哪里还敢出城与宋军一战。

    在这些辽军看来,若是宋军不去攻打奉圣州城,便没什么大不了的。

    奉圣州的官员,也只是将这里的事情写了军情上报,并没有重视起来。

    狄青知道行踪泄漏,便也不再遮掩,而是放开了速度,全力向燕山隘口行军。'

    终于一日之后,与展昭碰头并进入了燕山的隘口。

    当耶律重元得知自己的身后,也出现了一支宋军之后,心中便有敬兆。

    宋军主力与自己在断云岭对峙,而身后出现一支宋军奇兵,这定然是对方的诡计。

    虽然心中不安,可是耶律重元却想不出来,一支万余人的宋军到了自己的后方能做什么。

    要知道这里多是山地,多是雄关坚城。万余人的宋军,攻打哪里都不够用。除了起到一定的骚扰作用,实际上并不能将辽军如何。

    “不过,也不能任由这些宋军在我军后方肆虐,还是要派些人马前去剿灭为好。”耶律重元也不放心。

    他派出帐下的一员名为耶律和泰的将领,带领一万骑兵南下,去剿灭这支宋军。

 第902章 不死不休

    辽将耶律和泰南下之时,狄青与展昭已经带兵入了燕山隘口。

    两人带着一万新军,到达了隘口之中的秦汉城关的旧址。这里虽然只是残破的关城,但是只要稍微修复便可截断辽军的粮草辎重。

    手中一万新军人马,此时不断的搬来石头,将这里的残破城关重新的垒起。

    只用了不到一日的时间,便将这座残关基本修复。

    在关中的山泉中洗去了身上的泥尘,狄青与展昭两人坐到了一起休息。

    “展兄,这一次你出的这个主意,怕是要让辽皇吃个大亏。”狄青嘿嘿笑道:“从地图上,要从南京方向给辽皇运送粮草辎重,就只能走这条道路。大家只知居庸关,却又有谁知道这里还有秦汉之时的旧关城。辽军可以有雄关把守此地,我军亦可给他们堵上加堵。”

    展昭此时也因为带兵修复城关,而累的够呛。听到狄青的话,不由苦笑。

    “狄将军可莫要高兴的太早,这里虽然易守难攻,可也不见得是万无一失。”展昭指了指南北两个方向道:“南面有居庸关的辽军守军,北面辽军也定然会派人过来,攻打我们这里。两面受敌已是必然,实是没那么轻松。而且我新军这一万余人把守这里,其实也等于被困于此地。若是天武军李将军那边战事不利,我们这些人便全都完了。”

    狄青哈哈一笑,并不当回事,“我等投身军中,不敢将自己说的多么忠勇。可是这许多战事下来,大家的生死早已看淡。要么封妻荫子要么马革裹尸,终是要有个了结才是。”

    展昭点点头,“那就好,此次新军所带的粮草足够坚持半月有余,这里又有山泉水。而且火箭弹也带了不少,辽军即使从两面夹击,我们这万余人也能守住。若是辽军用火攻,将两山上的杂木点燃,倒是有些麻烦。”

    “有什么麻烦的,只要死不了便可。辽军攻不下此地,辽皇耶律重元大军便得不到粮草辎重。”狄青冷哼了一声道:“辽军若想着得到粮草补给,就只能去草原上了。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使这些辽军有足够的粮草。除非绕上近一千余里的道路,去中京大定府。”

    “若是耶律重元情急之下,与天武军死战呢。”展昭问道。

    狄青摇了摇头道:“耶律重元他可不敢,此人得位不正,国中之前便有不稳迹象。若非他带兵剿灭了高丽,这才得已服众。如果手中没有了足够的兵力,说不定便会有人拭了他这个辽皇。”

    正在此时,忽然有人来报,南边来了一支辽军运粮队。

    狄青与展昭两人互想对视一眼,便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

    “这下子不愁粮草不足了。”展昭起身道。

    “只要我们动作快些,便可使之无法毁了这些粮草。”狄青也起身大步而行,去召集麾下的新军兵士。

    一支数千辽军的运粮队,正在山间行走。他们刚刚出了居庸关十余里,再往北走个三四里便可出了燕山隘口。

    但是这支队伍却忽然停了下来,粮草车辆虽然没有挤成一团将道路阻塞,可也停下来排成长长的一队足有三里之长。

    “怎么回事?”有人往前看去,出声询问道。

    很快有人道:“前面突然出现了一座关城,却是过不去了。”

    这个消息很快便在数千辽军中传开,使得这支辽军大哗。

    辽军的领队武官也是个指挥使,听到这个不可思议的消息,便急忙赶向前方。

    却是还没等人到队伍最前面,便听到嗤嗤声从头顶传来。等他抬头看过去的时候,便发现头顶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道的烟迹。

    宋军在这个时候,也已经点燃了火箭弹,将之射向押送粮草的这支辽军。

    随着爆炸声不断的传来,辽军被炸的死伤惨重,宋军便沿途杀出。

    在如此狭窄的山道之中,面对宋军的先期攻击,辽军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力。

    即便是到了后面,因为已经被宋军杀伤了许多人,辽军的抵抗力就更差。

    前后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数千辽军便被杀的只有千余人逃回了居庸关。

    其余没死的,也都逃到了两侧的山沟里面。

    展昭与狄青两人,一次便缴获了数百车的粮草,实是有些过多了。

    残破城关之内的地方并不很大,数百粮车如果都带回去,怕是连人站的地方都没了。

    狄青却是下令道:“都拉回去,粮草直接卸在城关内的地上,粮车拉上关墙可以守城。”

    展昭不由眼中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我等就是吃不完这些粮草,也不能留给辽人。粮车点燃后推下城关,亦可阻敌进攻!”

    论起战阵的经验来说,狄青却是相当的多。而展昭一直都带领的是斥候,大战的经验却有些不足。

    逃走的千余辽军,一回到居庸关,便将隘口之中出现宋军,并堵塞了粮道之事报于居庸关的守将。

    居庸关守将名为萧千秋,一听到这个事情,便吓的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