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一大批的俘虏,耶律重元却也有些意外,便命萧普古将这三万高丽兵士,一律押解到平州。
高丽兵部尚书皇甫颖,在礼成江防线,时时等待着辽军的猛烈攻势,却不想辽军居然接连十数日,都没有动静。
他却得到了消息,辽军已经派人去攻打西北方向的登州,显然是不欲身后还有高丽大军。
对于登州皇甫颖虽然极想派兵去救,但是眼前的防线,却使得他不敢冒险。
待萧普古他们一行,押解着三万余高丽俘虏来到了平州城,这时的天气已经更加的寒冷。
甚至有的地方,已经上了冻。
耶律重元,对于这样的天气并没什么感觉,他自幼便见惯了这等天气,却是毫无所动。
而皇甫颖却是整日里提心吊胆,只盼着礼成江万万不可上冻。
否则的话,辽军便可长驱直入。而皇甫颖的这条天堑防线,便成了辽军的通衢大道。
虽然明知礼同江上冻之时不远,可是皇甫颖也不敢擅离职守。
他只得向开京的高丽王王亨上奏,言说天寒上冻之事,已不可恃。并请王驾速速南迁,并构建汉江防线。
王亨得到了皇甫颖的上书,便急忙召来宰相皇甫俞义。
“皇甫相公,兵部尚书的的上奏你可曾看到。”王亨略显焦躁的道:“孤该如何去做。”
皇甫俞义看到王亨如此,便安慰道:“王上,臣已经看到了皇甫疑的上书。此时天寒,礼同江水流缓和必然上冻,非久恃之地。臣与他的意见一样,恳请王上南迁于罗州。如此,便可远离战乱之地。即便我高丽将士不敌辽军,王上介时亦可乘船出海逃往大宋。而且臣觉得,即便我军败退,想来大宋亦不会坐视吧。”
王亨不由摇头道:“孤虽然派崔齐颜出使大宋,但是亦不过抱些希望罢了。当初辽军四十余年前,便曾入寇我朝。其时亦曾派使入宋,向其太宗求助。但宋国却以‘北鄙甫宁不宜轻动’为由,拒绝了我朝的请求。如今大宋虽然听说国势日张,但孤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王上莫要太过担忧,礼成江虽然会上冻,但是这还要些时日才行。而且即使礼成江的江面冻住,没有数时的时间,辽兵也不敢轻易涉险渡江。”皇甫俞义笑道:“而且上冻之后,冰面极滑,也并非不可防守之地。若是借机反攻,说不定还有克敌之效。”
王亨摇头道:“皇甫相公便莫要再安慰于孤,虽然有可能,但是可能性并不大。辽军火器犀利,即使坚城亦难当之。区区里许冰面,实难防御辽军。孤听你们的,决定南迁于罗州。只求大宋念在源出一脉,能对我高丽鼎力相救才是啊。”、
皇甫俞义却是点头道:“臣也如王上一般的想法,此时急也无用。此为存亡危急之秋也,王上尽可下诏鼓励我高丽军民,一同抗击契丹辽国。若百姓用命,则我高丽依旧非是辽国所能轻侮的。”
“也只能如此了。”王亨神情有些沮丧的道。
皇甫俞义对于王亨的沮丧,也是毫无办法。他也想给王上一个保证,可惜面对数十万辽军,还有犀利的火器,他实在是张不开这口。
若是虚言安抚王上,反而会引来王上的懈怠。一旦战局不利,王上甚至会拿自己的人头来安抚群臣,这种傻事他是不能做的。
崔齐颜自从主动接了出使大宋的任务,当天便搭大宋的商船,往大宋的密州市舶司而去。
不过数日,便抵达密州讪舶司。
他登岸之后,便向市舶司亮明了自己的使节身份。
永昌隆商号的人不敢怠慢,便将崔齐颜一行人送往了密州官府。
崔齐颜一行人在密州驿馆住了一晚,次日便乘马车被送往大宋汴梁。
到达汴梁城中,崔齐颜便在驿馆之中嚷嚷着要见大宋官家。
大宋官家岂是想见就能见的,哪怕官家闲着数手指,亦非是一个小国使节想见就能见的。
接待崔齐颜等人的官吏,对于他们根本就没好脸色,只是接了他们所送交的国书。
说是国书,其实只不过是一封求援信而已。
大宋官家赵祯,看完了高丽的国书,却是陷入了沉思。
这国书,却是政事堂的吕夷简和蔡齐送来的。
赵祯抬眼看了吕夷简与蔡齐一眼,才缓缓的道:“两位卿家,这高丽国王向我大宋求援。你们觉得,我大宋是否要前往援助?”
“官家,这高丽不用理会。”吕夷简叹气道:“我朝刚刚平灭西夏,实无余力再与辽国交恶,尤其不能再动刀兵。”
第803章 人间至宝
赵祯何尝不知道大宋如今暂时财力枯竭,但是一旦河西经营起来,再加上海外的土地出售,大宋很快便会迎来一个新高峰。
只是眼下这个时间,大宋还不能再有什么大动作了。
想了想,赵祯点点头,“高丽使节还须以礼待之,抽个时间,使其入宫觐见便是。”
蔡齐此时也开口道:“官家,这高丽使节见不见都可,不过是小国使节,官家不如此重视。”
“我大宋乃是上国,亦为礼仪之邦。高丽既有来使,我大宋又如何可以失礼?”赵祯摆了摆手道:“即便已经决定,不予高丽以援手,岂可再怠慢之?朕当明告于高丽使节,非是我大宋不助高丽,实是有心而无力也。想来高丽使节亦非是无礼之人,当知我大宋的难处。”
吕夷简与蔡齐两人不由得苦笑,官家有些过于厚道。帮不了对方,还要接见对方的使节,更是要向对方解释自己的难处,这是何苦呢。
若是那高丽使节不知进退,反而会冲撞了官家,于大宋朝廷实是有失颜面。
不过,这些话他们这些做臣子却不好对官家说,说了就是显得不信任官家似的。
若是没脑子,尽可对官家道:官家,我怕你给我大宋丢人。敢这么说的人,只怕也作不得高官。
两位相公琢磨半天,却也没办法委婉劝阻,只要任由官家定下了接见高丽使节的日子。
赵祯就将接见之日,定在了第二天。
在官家赵祯看来,这也显得出来大宋对于高丽的重视。
却不曾想,你既然重视,却也无力相帮,最后如何收场。
崔齐颜却是不知大宋君臣的想法,当日便在驿馆之中接到了通知,说大宋官家明日便会召其入宫觐见。
今日刚来,明日便被大宋官家接见,这对于崔齐颜来说,也有些受宠若惊。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当晚崔齐颜便沐浴焚香,甚至还斋戒了一日。
第二日一早,便招呼随从抬了一只很高的大箱子,也送上了大宋礼部的马车。
马车来到宫外,崔齐颜便请宫中侍卫先行验看,而后再送到崇政殿。
他叮嘱完了,便随同小黄门进了宫,先一步到崇政殿去见大宋官家。
赵祯也在等着高丽使节,他对高丽这一国,其实还是颇有好感。
早先在东宫受讲之时,便曾了解到,高丽国王一系的王氏乃是长淮王氏的分支,亦可算得上世家大族之后。
因此,赵祯对于高丽这一国,也分外有些好感。
若是别国的使节到了大宋,赵祯或许便会听从吕夷简等人的劝阻,并不接见。
但是赵祯自认高丽与大宋乃是血脉相连,多了几分亲近之意,这才另眼相看。
崔齐颜被小黄门领入崇政殿,便见到大宋官家正在上面坐着,旁边还有两位大宋的高官相陪。
“外臣崔齐颜,见过大宋官家。”崔齐颜急忙躬身施礼道。
“贵使免礼,这便请起吧。”赵祯笑着伸手虚托道:“听闻高丽乃是我大宋血脉之国,衣冠典章亦与我中原相同,号称小中华。今日一见贵使风采,果然殊无不同。”
崔齐颜不由得心中一喜,大宋官家如此称赞高丽,今日能求援成功的希望很大啊。
“官家过誉了,半岛本为先秦祺子首先建国,至今朝代更迭虽有千年,但无一日不是中华余脉。”崔齐颜说到这里,看到前面的大宋官家心情甚好,便话风一转道:“但如今高丽却是亡国就在眼前,恐半岛之中华余脉即将灭绝。”
陪在赵祯左右的吕夷简和蔡齐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来了,这高丽使节果然将话题引到了求援之事上。
赵祯对此也有准备,点点头道:“贵使的来意,朕亦听说了一些,却还不知详情。若是方便,贵使可否与我细说详情。”
既然来了,总不能不闻不问。
在赵祯看来,自己详细了解一番,表示一下对高丽的观心,最后向其说明自身困难,而后许其君臣渡海来大宋避难,便可完美解决。
但是崔齐颜的一些话,却是使得官家赵祯与吕夷简蔡齐两位相公的脸色,忽然之间大变。
崔齐颜说到辽国攻入高丽势入破竹,虽有坚城,却不堪一击。
实是辽国的火器厉害,发之如火龙,中的如落雷。
城上城下人与物事,中之无不被炸的粉碎。厚重的城门,在那火器之下,亦不过数击便为之摧毁,实非人力可以阻挡。
崔齐颜在那里说的声泪俱下,却不知道大宋君臣心中也掀起惊涛骇浪。
“臣出海之时,辽国大军已经克我高丽西京。外臣奉我家王上之命,特来向大宋求援。看在我高丽为中华余脉,又是血亲的份上,恳请大宋派兵攻辽,施围魏救赵之计,以解我高丽军民之倒悬。从此之后,我高丽愿永为大宋之藩属,以父国称之。”崔齐颜悲声道:“为表诚意,我家王上还特命外臣带来了我高丽国宝,现在殿外。外臣请官家一观,可否。”
原本大宋君臣都在为辽国也有犀利火器而吃惊,现在听到高丽国王送来国宝,却又都想见识一番。
“贵使所说国宝,怕是言过其实。我大宋疆域万里生民亿兆,什么宝物没有。”蔡齐却是略微表示了一下自己并不相信。
“说是高丽国宝,又未自称天下至宝?且请贵使取来一看便知。”吕夷简似是维护崔齐颜,却也是出于好奇心罢了。
赵祯对殿门处的小黄门点点头,便由两个殿前将军,将一只高大的木箱子搬了进来,放置于殿中。
崔齐颜亲自上前,小心的将木箱打开,并拿开箱中所垫的棉麻等物,露出其中事物的本来面目。
是一株赤红如血,毫无半点杂色的珊瑚树。
在两名殿前将军的帮助下,崔齐颜将这株珊瑚树立于殿中,顿时便让所有人都吸了口凉气。
“外臣敢夸口,天下无出此宝树珊瑚之右者。此珊瑚树通体血红毫无无半点瑕疵,连座通体高达九尺,共计九九八十一枝。乃是数年前,我高丽新安郡海民采于海下,而后进献于我家王上。这等珊瑚至宝尽为九极之数,乃人间至宝,非有德行之君而不可得。今我家王上献于大宋官家,以表我高丽之诚意。”崔齐颜立于珊瑚一侧,向大宋君臣躬身道。
第804章 新情况
这样的宝物,确如崔齐颜所说,天下罕有。
大宋官家赵祯,也曾阅宝无数,却从来不曾见过如此完美的一株珊瑚树。
崔齐颜看到大宋君臣面上的神色,便知道自己所献的珊瑚宝树确是震撼了大宋君臣。
对于求援之事,崔齐颜又多了几分把握。
赵祯吁了一口气,开口道:“崔卿,你可知道,我大宋刚刚于数月之前平灭了意欲称帝的西夏?”
好好的怎么提起了西夏?崔齐颜刚想开口,却忽然惊觉,大宋竟然将西夏灭国了!
“官、官家,这西夏意欲称帝,实是可恶,我高丽从来认为大宋为天下正朔,亦并无不臣之心。”崔齐颜急忙道。
赵祯摇了摇头道:“朕与你提起此事,并非是警告高丽,而是告之于你,我大宋虽然平灭西夏,但是如今国力也消耗的厉害。至少三五年之内,是无法随意调动大军与辽国开战的。”
听到大宋官家亲口所说的答案,却是使崔齐颜大受打击。
向大宋求援之事,怕是不太可能了。他总不能强人所难,要求大宋拼着损耗根基,也要去救援高丽吧。那样的话说出来,大宋官家也不见得会再对自己客气。
“官家,外臣不敢劳大宋真的用兵,只请求官家令边兵佯动,以使辽国以为大宋可能北伐即可。如此,无论辽国从我高丽撤不撤军,外臣与我家王上,都会感激不尽。”崔齐颜躬身道:“这株珊瑚宝树,亦是我家王上一片心意,乞请官家一定收下。若我高丽亡国,此宝岂可便宜了契丹辽人。只愿官家怜我高丽同为一脉,只须施压于辽国边地,使我高丽缓得一时亦好。”
这话实在是可怜,大宋君臣不由面面相觑,却是不好答话。
吕夷简叹息一声道:“贵使的话,道理是不错的。但是贵使想过没有,若是我大宋边军佯动,使得辽国产生误会,那辽国真的派出大军进犯我大宋,这样的后果,却是如何收场?虽然如此确实可解高丽之厄,但是我宋国岂不是自陷于泥沼之中。贵使还是另谋良策,莫要使我大宋也为之受累才是。至于这珊瑚宝树,还请带回吧。”
国宝级的礼物能收吗,收了就要揽事负责。
大宋办事讲究,这一株珊瑚宝树还看不在眼中。如果碰到不讲究的,怕是早就将这东西收了,还不办事。
“官家,难道大宋真的忍心看我高丽,亡于契丹等腥膻之辈的胡人手中吗。”崔齐颜只盯着官家赵祯,却是不肯放弃。
赵祯此时颇感为难,吕夷简已经替自己拒绝了一次,自己可不能表个态。
“适才,我曾听贵使说到,那辽军竟是用极为犀利的火器攻打高丽城池,却不知这是何等火器,竟有这般厉害。”赵祯转移了话题,“我朝亦有精于火器之人,朕这便将其召来,与贵使交流一番可好。或许,贵使可从他们那里,得到克制火器的办法,岂不是比之将我大宋亦陷于战火更加妥当。”
说完,也不等崔齐颜再说什么,便转向身旁的陈琳。
“去将尤博士与安乐侯召进宫中,向崔卿请教一番。让他们两人多听,少说。”赵祯吩咐着,又对陈琳打了个眼色。
陈琳几乎是从小便伺候赵祯,一听官家的话,便明白了官家的意思。显然是不欲高丽人知道大宋亦有那等火器。
点了点头,陈琳便出了崇政殿,亲自去叫人。
没过多久,便来到造作院,见到了范宇。
范宇甚为奇怪,对陈琳一拱手道:“陈总管向来在宫中陪伴于官家左右,此次为何突然来到我这造作院。可是官家有什么要紧事,竟要陈总管亲自前来。”
陈琳摇了摇头道:“今日官家接见高丽使节,那高丽使节说是辽国攻打高丽,势如破竹,眼看亡国在即。所以,这高丽使节便恳求官家对辽国出兵,以援救高丽于水火。”
范宇不由挑眉道:“这等事,如何能答应,定是让官家为难了。官家仁厚之人,想来也不好说出什么让高丽使节难堪的话来。”
“谁说不是,那高丽使节一味的向官家诉苦哀求,弄的官家十分难受。但官家听那使节说,辽国攻打高丽亦是用了火器,据说非常厉害,破城只有反掌之竟,使得高丽无法抵抗。”陈琳叹口气道:“官家便想召你与尤博士入宫,一来是了解这辽国火器如何,二来可帮那高丽使节想一想应对之法。但是我大宋的火器之犀利,却是不得透露给高丽人。否则若是向我朝索要,却又是自